剧照

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2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3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4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5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6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3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4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5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6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7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8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9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9 20:47

详细剧情

  米尔德雷德(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Frances McDormand 饰)的女儿在外出时惨遭奸杀,米尔德雷德和丈夫查理(约翰·哈克斯 John Hawkes 饰)之间的婚姻因此走到了尽头,如今,她同儿子罗比(卢卡斯·赫奇斯 Lucas Hedges饰)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一晃眼几个月过去了,案件仍然没有告破预兆,而警方似乎早已经将注意力从案子上转移了开来。
  被绝望和痛苦缠绕的米尔德雷德租下了高速公路边上的三块巨型广告牌,在上面控诉警方办案无能,并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警察局局长威洛比(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实际上,威洛比一直隐瞒着自己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事实。因为这三块广告牌,米尔德雷德和威洛比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篇影评

 1 ) 满身戾气终成绕指柔肠

好的电影通常都有一个好故事,观众会随矛盾的激化和解决,全程保持流畅的观影感受。而一些更好的电影,则会悄悄的把人物放在了故事的前面,到最后你关心的是人物命运,远多过于事件的解决,与人物建立起的深刻共鸣,是故事走进观众内心的真正结点。今年的奥斯卡热门电影《三块广告牌》,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半年前深夜外出的女儿被奸杀身亡,半年后地方警局仍旧一无所获,愤怒的海耶斯决定租下高速公路旁的三块广告牌,展开一个人的战斗,她将矛头对准了失职的警局和警局局长威洛比。这样一个经典的戏剧化开头,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其实有一万种套路,推进这个看起来像“秋菊打官司”的故事,然而他每一步都选择了逆着套路前进:比如说,作为最大反派登场的威洛比,在电影还没推进到一半的时候,几乎是“毫无征兆”的,自杀了。

对于习惯快速抓住主题,寻求“正义必胜”快感的观众而言,观看《三块广告牌》的过程,是在一次又一次“欣喜的失落”中度过的:马丁·麦克唐纳成功地给一个悬疑惊悚故事裹上了黑色幽默外衣,在螺旋重复式的剧情推进中,案件侦破没有丝毫进展,一群人物的外相和内心则被抽丝剥茧地呈现出来,进而勾勒出一个小镇社会的微观生态。导演的目标原本就不在侦破一个案件,抓到一个凶手,而是上升到文学层面地去探究生活的真相:愤怒与善良重合的维度有多大,戾气到底能让我们走多远。

影片的案情始终没有突破,支撑《三个广告牌》故事推进强度的,是女主角海耶斯一股强大“怨气”。在故事最开始,观众看到的是为女复仇的母性力量,通过前夫的登场,我们知道了米尔德雷德之前的生活有着家庭暴力的阴影,再往后,编剧才解释这位孤傲的母亲无法释怀的原因,是在女儿外出被害之前她曾随口诅咒女儿“希望你被奸杀”。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充满着满腹的怨恨,海耶斯必须找到一个戾气的出口,小镇“无能”的警察局不幸成为她偏执报复的合理目标。

电影剧情的推进宛如剥洋葱般呈现了海耶斯的悲情人设,剧情并不纵向指向案件的解决,而是由她横向带出了一群充满戾气的底层人物。与之最对应的角色是警局的警探迪克森,海耶斯的愤怒看上去无比正义,而满嘴脏话的迪克森表面上看就是恶的代言,无所事事又爱惹是生非,歧视少数族裔,歧视性少数派,几乎是”白渣“的代言人,然而随着情节推进,观众逐步感受到的是他”恐同即深柜“的脆弱、曾经也有梦想的单纯,他的戾气的恶,不过是一层虚张声势掩饰自己的伪装。

海耶斯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点一点去揭开她内心的暗色,对迪克森,编剧则是一点一点让他从道德洼地里爬起来。这样两个人物从完全相反的境地出发,都杂糅了外表愤怒和底色的善良。一场几乎是浪漫化处理的警局火灾戏完成了两个人的身份交换,偏执让海耶斯的正义复仇指向失控的暴力,而恶棍迪克森却展露出道德感的善意温柔,全片在三分之一处就消失的“反派“威洛比实则是促成着一切发生的暖男,也许直至此刻,创作者也借由威洛比的举动不动声色的提出电影设置的问题:暴力真的是合理而有用的吗?

就像在剧情上反复挑战观众的观影习惯一样,身兼编剧导演的马丁·麦克唐纳并不急于给出套路的答案,一方面它不遗余力的展现和歌颂暴力,就像海耶斯坚持的那样,愤怒很多时候是人生活和生存的动力,而另一方面,他又不动声色的呈现善的温情,他让这两种互相消解的情绪不停对冲,随时制造强有力的冲突,比如海耶斯在质问威洛比时,威洛比的一口鲜血吐到了海耶斯的脸上。影片的结尾,当海耶斯和迪克森并肩上路时,他们早已彼此和解,并形成了战斗联盟:将满腔的怨气,发泄到另一个应该被惩罚的恶人身上。

真的要这样做吗?海耶斯的答案是:路还长着,我们还有时间做出我们的选择。观众和片中角色一样,有着自己开放式思考的空间。马丁·麦克唐纳是什么态度呢?也许有一句台词给出了答案:“不要愤怒啊,愤怒只会催生更大的愤怒“,这句话是海耶斯前夫傻白甜的女朋友说的,这大概是全片最黑色幽默的一笔私货吧。

 2 ) 《三块广告牌》中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和山姆·洛克威尔等人的表演有哪些亮点?

我只知道山姆扮演的有些种族歧视提到妈妈就没了底气的甚至有点傻气的警察,在听到警长自杀消息到讲广告商扔出窗外那一段,是全片为数不多的泪点。

后面耿直的酒吧取证,更是有些英雄主义。

最精细的表演,山姆对着镜子泪水混着自来水那一系列表情心理展示,到位;妈妈在灭广告牌的火时,对着不断劝说的儿子绝望而愤怒的喊出他的名字时,还有在厨房怒怼牧师时……心都有被揪起来。故事说不上有多天马行空,但确实很精细,演员情绪表演都太到位了,没有大哭大笑的情绪化,却都很有力量。

 3 ) 当愤怒被释放后,人性舒展,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旅

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这部影片肯定会获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坐等打脸。 次等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二段,这是一部关于人性黑暗深处愤怒和恶被释放,袒露在阳光下的生命之旅,不是破案电影,也不是温情电影,如果抱着这种期待去观看,也许会有些失望。 整个电影是由一个完整故事和两个半故事粘合而成,这话有些绕口,举个例子,就是在你面前泥土地中并排镶嵌着两块砖头,一块完好无损,一块是中间已经断裂,分成两个半块。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在2008年《杀手没有假期》中采用的是两条完整并列叙事的结构,在这部电影中,他叙事方式又升级了,让人敬佩不已。 故事女主角海耶斯的故事,我比喻就是一块从头到尾的完整的砖头,另外两个半块拼接的砖头是警长威洛比和警察迪克森的故事,这两个警察的故事在影片中一前一后与海耶斯故事交融并列,将叙事的宽度,张力做到最大化。 电影开头,是一片黑暗,然后雾气中的山野,慢慢镜头出现破旧不堪的广告牌。为啥要说这点,关键就是音乐,影片开头的音乐用的是《夏日的最后玫瑰》,前不久冯小刚的《芳华》中也用上这段音乐,难道这些中外大佬们都开过碰头会,集体怀旧?

夏日玫瑰歌声中广告牌。

先说说海耶斯的故事。海耶斯是一个美国普通小镇大妈,有两个孩子,在中国大妈集体跳广场舞不同的是,海耶斯特立独行,内心充满愤怒,和老公离婚,她前夫,气质尚存,没有中年油腻,而且找了一个十九岁的漂亮女友,“像屎一样臭的女人”(海耶斯原话,仅仅是因为前夫女友在动物园工作)。海耶斯女儿强奸被杀却一直没有破案,海耶斯内心的愤怒出现戏剧性的前提,她租下自己家附近的三块广告牌,把女儿之死,警局的无能的愤怒发泄出来,矛头直指警局的警长威洛比。 警长威洛比可是小镇上大家都公认兢兢业业的警察,从下属、神父和牙医对待海耶斯的态度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导演给他生活的镜头也是尽善尽美,美丽的妻子,两个可爱女儿。不幸的是,威洛比得了胰腺癌,能够活着时间只有几个月,于是他安排一次全家的美好的郊游之后,写下三封信后自杀。 警察迪克森是一个大块头却脑袋少跟弦的家伙,在警长威洛比死之前,他只是一个配角,威洛比死后,他接着开展自己的故事,和海耶斯的故事粘连接上。 我只是从故事结构来分析这部影片。 影片前半段,是海耶斯的恶对警长威洛比的善,人性之中的恶没有被善释放出来,是真我和被包裹的我之间的对话。 海耶斯恶和愤怒展现:家庭成员之间永远是粗口连篇。 细节一:女儿受害当天出门,海耶斯在争吵中诅咒她被强奸。 细节二:前夫找上门来,带着女友,两人一言不合就掐脖子干架,儿子也是熟练拿着刀子对着自己父亲。

全家打架动作娴熟。

导演仅仅是想通过愤怒来表达人物吗?我理解不是,他要通过愤怒之下看见人物的真我。 回应细节一:女儿死后,海耶斯独自在女儿床上沉思。 回应细节二:与前夫打斗一番,大家几秒钟收拾好桌椅板凳后,立马又回到正常的交流,其中还不免真情流露,虽然海耶斯有点不适应,瞬间抽回被前夫握着的手。

十秒后大家温情脉脉。

警长威洛比的美好展现:家庭成员始终是温情脉脉。 细节一:威洛比组织全家的河边郊游。

警长一家最后的美好假期。

细节二:威洛比与喝醉之后的妻子的调情。

舍不得自己妻子,最后的谈话

细节三:威洛比和两个天真的女儿睡前父爱。

最后的父爱

细节四:自杀前精心准备,不让家人看见死后惨状。

不希望自己死后让妻儿看见惨状

导演要通过警长表达的也许是精美的生活是虽然美好,但不是完整的人性,它是脆弱的,这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生活同出一辙。

野餐美丽地方遗留变得肮脏的小熊玩具

电影故事前半端警长和海耶斯之间有两次沟通,海耶斯和警长之间沟通不畅,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海耶斯的愤怒是心理学的真我,而警长更像是有保护层的社会人,警长释放的善是人的社会属性,两人频点不一样。 第一次站在秋千边,警长释放善意,海耶斯根本没有理会,哪怕知道警长得了癌症。秋千就是一个隐喻,在影片最后海耶斯与警察迪克森秋千的谈话完全不同,可以对比。

警长和海耶斯对话,从构图看出,善站在道德制高点。

第二次是海耶斯看完警长的信,警长帮海耶斯支付广告牌的费用,而海耶斯虽然有些感动,但是仍然悬挂着指责警长的广告牌,她心中没有完全接受警长的善意。 影片后半段,是海耶斯的恶对警察迪克森的恶,人性之中的恶对阵恶,是真我和真我之间的对话,人性的善意被释放出来,双方都得到解脱。 警察迪克森恶在片中展示得淋漓尽致,将广告公司的小伙子丢下楼,将广告牌用大火烧毁。(此处感谢毛小惺朋友,他提出广告牌是由海耶斯前夫点燃的,我现在赞同这个的观点,上面的文字我就不修改了,具体请看评论区毛同学的长评,谢谢

迪克森将广告小伙子扔下楼。

海耶斯也是同样回应恶和愤怒,烧毁警察局。 然而,两人之间的恶分别得到救赎,这是没有条件的善的救赎。 警察迪克森烧伤后在医院看见同病房的被他打残的广告公司小伙子,他痛哭道歉,小伙子说到:“别哭,眼泪会让伤口更痛。”然后一瘸一拐给他递上有吸管的橙子,没有抱怨一句。

透过纱布,迪克森看见无条件释放的善意。

海耶斯烧毁警察局后,卖车的侏儒挺身而出,为她做了伪证,这也是没有条件的善。

小恶魔保护海耶斯,做了伪证。

恶和愤怒在释放出来,有人能够兜得住,警察迪克森和海耶斯的生命得以展开,双方都谅解对方。当然,警长威洛比的善(分别给两人的信),多少让两人回归一些社会人属性。

在秋千上,海耶斯对着迪克森说到:“谢谢你。”同样的秋千边,海耶斯没有原谅警长威洛比。

迪克森和海耶斯秋千平等交谈,远处三块广告牌。

片尾,两人在准备追击心目中的嫌疑犯,海耶斯对迪克森袒露警察局的火是她放的,迪克森摇着满脸烧伤的头说到:“不是你还是谁。”他心中早就谅解海耶斯。

我认为全片最重要的对话就是海耶斯对前夫话提出质疑:“愤怒真的可以成为更大的愤怒吗?”然后她释放出善意。

海耶斯对前夫释放善意

迪克森满脸烧伤,兜住海耶斯的恶。

心理学中提到,人其实分为保护层,伤痛层和真我。人与人之间,就是在这几个层面中相互伤害,但是,当每个人都袒露出真我,双方就释放出人生之为人的本能中攻击性等世俗认为是恶的东西,兜住了,生命因此就打开了,生命因此而充满活力,我们常常看见恶语相加或挥拳相向的朋友下一秒就抱头痛哭,不能了解人性复杂一面也许就不是完整人生。

导演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在进入电影行当之前是英国直面戏剧的领军人物,这部电影就是直面戏剧精髓展现淋漓尽致。

千万不要讲《三块广告牌》和单纯歌颂那些塑料花般的爱,催泪的美满结局的电影相提并论,不在一个级别,没有可比性。

本片最重要的台词。

该片中,虽然我很喜欢小恶魔,但是和《杀手没有假期》中侏儒雪中之死带来震撼和剧情扭转,这部电影中小恶魔作为配角,就好像只是一个配角,我看不出导演的深意。

 4 ) 生活为每个人都留下了疤痕

(文/杨时旸)

当海耶斯把车停在那条几乎荒无人烟的小路上,盯着广告牌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这个故事的气质就已经悄然奠定了——蝴蝶效应发端于人心中的一丝闪念。只是人们不会知道,一切分裂、崩塌、重组,兜兜转转之后,最终会抵达怎样一种结局。

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剧本,《三块广告牌》拿下这些奖项几乎毫无争议,它有着一个教科书级的剧本,而贡献了超凡演技的也不绝止于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拿下金球最佳男配角的山姆·洛克威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前者。这真是表演的盛宴,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进入大众视野的卢卡斯·赫奇斯,只在前半程出现的伍迪·哈里森,表情阴鸷的泽利科·伊万内克,随便选出一个都可圈可点,而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不争不抢,安之若素完成自己的配额,合奏出了平衡的声部。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女儿被奸杀,案子一直未破,母亲海耶斯路过那条荒芜的小路,想起在此被害的女儿,正巧看到那三块已经无人问津的户外广告牌。她决定买下广告位,直接写下对警长的质问。这座小镇内部的情绪由此开始翻覆。

粗略去看,它有着顺畅的观感,而进行文本细读,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隐喻、象征与指涉。影片开头,那个倒霉的广告公司经理翘着脚拿着一本《好人难寻》,那是著名作家奥康纳的代表作,一些幽暗的深黑色故事,这与《三块广告牌》互为映射和启示,它让人们以为,这个镇子是一个“好人难寻”的地方——懒政的警察,破败的人心,封闭的气氛,人们终日喝酒闲逛,一位无辜女孩的惨死也唤不醒任何人,只等待时间和风把一切带走吹散。至少在影片的前半段,一切都应和着这样的想象,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个镇子并非好人难寻,好与坏的区隔过于简单粗暴,人设被剥落,流露出更复杂的内核,海耶斯和警方,从一种单纯的对立变得关系暧昧起来。

角色以三角形关系开始,海耶斯、警长以及警察迪克森,最初,这三者维系着一种奇妙的平衡。迪克森为警长鸣不平,但警长一边阻止着属下乱来,一边还得想办法与海耶斯讲和,但警长的癌症和最终的自我决断打破了平衡,又催化了一切。这场死亡突如其来,它成为了一份“材料”供镇子上的人无限解读,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不堪疾病困扰的解脱,但更多的人认定这是不堪海耶斯的辱没和压力,更像一次决绝的还击。而同时,这场死亡也成为了推动叙事的一重强劲的内在驱动力。

稳定的开始摇晃,平衡的开始倾斜,三角形的一角轰然倒塌,另外两端的博弈也就开始。从而引发了那两场大火。这个故事中的对抗走向激越巅峰的同时,也恰巧是双方进入对方内心的过程。警长给每个人都留下了一封信,送给海耶斯,送给迪克森,他的缺席反转成了更加明显的在场,一个亡灵充满自嘲和幽默的告白,远比他在世时徒劳解释要有力得多。事情至此,《好人难寻》所架设的主题其实被稀释了,虽然这里充斥暴力,但一切终究平息,海耶斯脸上的线条不再坚硬,迪克森也不再那么鲁莽。角力开始走向合力。就像那两场大火,看似针锋相对的报复,实则全部都是误会,在一系列的误解与暴力之后,意外催化出和解与柔和。

这意想不到的变化更接近生活的真相,自以为是的判断,无可化解的隔阂,意外无端的灾祸,莫名出现的曙光,人们自以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却可能踏入歧途,认定山穷水复,却撞见柳暗花明。

这座小镇里有愚钝和暴力,但这其实并非电影着力呈现的内里,这一切其实是表面,它们最终都被层层剥落,虽然有代价,经历了血和火,但最终的结果其实被淬炼得很柔和。它从心碎开场,由解脱落幕。每个人都有疤痕,迪克森的在脸颊,海耶斯的在心里,但两个人最终却相视一笑。那结尾注定不会再上演一程末路狂花,而是会像生活本身一样“在路上再做决定”。

 5 ) 《三块广告牌》的三个题眼

“Violence is strangely capable of returning my characters to reality and preparing them to accept their moment of grace.”

-- Flannery O'Connor

引子

电影一开始,麦克多蒙德饰演的Mildred Hayes走进镇警察局对面的广告牌租赁办事处,里面的小伙子正在悠闲地读一本书,这时镜头特意给到了书的封皮,“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好人难寻》)。我们由此被带进了一个“好人难寻”的小镇Ebbing。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是那本《好人难寻》的原著者,她作品里的荒诞与暴力和电影里的黑色幽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我看来,两位作者对暴力的态度才是解开这部《三块广告牌》的钥匙。

除了奥康纳之外,麦克多蒙德和密苏里是我眼中本片的另外两个题眼。体会麦克唐纳片中的人物塑造和地点设置,尝试揣摩荧幕背后的“文本背景”,是我在看完《三块广告牌》之后更感兴趣的。

一、麦克唐纳笔下的麦克多蒙德

科恩兄弟电影里的常客,乔尔·科恩的结发妻子,麦克多蒙德算是当今影坛极少数能呈现Mildred Hayes这个角色的女演员之一。尽管老了二十岁,但和奥斯卡封后《Fargo》里的女警官Marge一样,麦克多蒙德一如既往地献出了精彩表演。她展现了Mildred的精干,果敢,和不留情面,同时也十分收敛和细腻地将这位单亲母亲在暴力背后的敏感呈现给了观众。“I know you didn't baby.” ——在问询室的激烈交锋中,身患重疾的老警长在动怒之处突然咳出血来,面对道歉(“I didn't mean it”)Mildred下意识的反应和答话刻画了这个人物“柔软”的另一面。

如此“双面”的人物刻画在《三块广告牌》中是相当统一的。在有限的笔墨内,麦克唐纳试图把每位主角都包装成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会观察的“戏剧”形象。他们或许不够完整丰满,甚至不够真实,但在“戏剧空间”里却相当生动鲜活。贯穿全片,导演并不试图让我们“浸润”到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用“真实”感染人),而是通过特意安排的剧情桥段,对话,甚至物件,来交代每个人的历史和故事。满嘴f**k的老警长和他的书信与妻女,无为鲁莽的Dixon副官和他嘴边的老母亲,不苟言笑的“广告牌女人”和她家后山的秋千……麦克唐纳几乎在每一幕中都竭尽所能为我们呈现人物的某个“切面”,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终难以用一句好与坏来评判他们的缘由。

诚然,麦克唐纳笔下的人物更像是“剧本里的角色”而非生活中的原型——“黑色幽默”本就不需要太贴近生活,但和往往更加荒诞和失控的科恩兄弟不同,《三块广告牌》全片始终都稳定在一个“可控”的剧情发展和情感空间之内。尽管和看科恩兄弟时一样,我们从头到尾都知道这是个虚构的故事,但在扎实的剧本框架下,基于对笔下角色的怜悯,幽默的穿插和音乐的串联,麦克唐纳为我们营造出了一幅完全不同于后者的美学视野。因此,我宁愿把它和去年的《海边的曼彻斯特》进行类比:肯尼·罗纳根笔下的Lee Chandler虽然“更接地气”,但同样是剧作家出身的他对人物情感的关注,处理和拿捏,对整个剧本平衡的掌控,在我看来也是麦克唐纳力图达到的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三块广告牌》里的三位人物都“十分守规矩”,这场表演的盛宴,到头来谁也没喧宾夺主。尤其是情绪克制的,全场都在用眼神和面部肌肉演戏的麦克多蒙德,支撑起了这个剧本在台词和对话之外的情绪和人物心理。台词出众的剧本就怕人物“干瘪”,表演出彩的人物就怕故事“内核”粗糙空洞,《三块广告牌》没有陷入这两个“圈套”,而麦克多蒙德实在是麦克唐纳最好的帮手。

二、没有Ebbing的密苏里

Ebbing是个并不存在的地名,而密苏里也并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拍摄地(影片完全在北卡的另一个小镇Sylva取景),它只是这个并不存在的故事的假想发生地而已。为什么非要是密苏里呢?

也许是因为,三年前曾经轰动一时的福格森枪击案就发生在密苏里州(黑人小伙Michael Brown在未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到白人警官Darren Wilson射杀,案件的审判的边际影响波及到全国,而这也是后来一系列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争议的开端)。结合电影的故事设置,Mildred对Chief Willoughby咄咄逼人的问责,以及Dixon这个人物的编排,表面上看本片的“政治硝烟”不可谓不浓。

但其实未必如此。通篇下来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并没有想把本片包装成一部“政治多么正确”的电影,这里有他对“暴力”的解读和态度的因素(下文会详述),也和他对Ebbing在剧本中的定位有关。回过头看,部分对话里提及的警察暴力和宗教丑闻并非影片着力讨论的焦点,而密苏里和Ebbing或许就简简单单是一座让麦克唐纳讲故事的舞台布景而已。和本就盘根错节的社会不公与族群纠葛相比,影片的视角更加“纯粹”,因为它更关乎人性本身的立体和“复仇心理”背后的矛盾,而非这个社会从上到下的不完美。麦克唐纳更愿意从微观入手,从“人本”而非绝对意义上的价值观出发,来讲“广告牌”背后的故事。摘掉了社会焦点这个“大帽子”,用剧本的编织而不是与现实的互文来为我们拆解人与人之间的愤怒和仇恨是怎样转化成整个村庄的危机和灾难,是我对密苏里和Ebbing这第二个题眼的理解。

《三块广告牌》并非一部现实主义作品,Ebbing与福格森县之间暧昧的关联也不应成为过多探讨它社会意义的理由。虚构的Ebbing就如千千万万其他像Manchester-by-the-Sea那样的小镇一样:有波澜也有风平浪静,有熊熊大火也有茂绿的群山。形形色色的人在那里面对他们各自的命运,并坚持不懈寻找最好的抗争方式与妥协。

三、奥康纳,暴力,与“恩典时刻”

回到奥康纳。《三块广告牌》里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导演对暴力的态度。麦克多蒙德,密苏里,这两个看似和暴力贴得很近的词眼其实还不足以撑起整个剧本的“内核”。顺着奥康纳这条线索,我们才进一步发现麦克唐纳的讨论重点——尽管荧幕上的“打砸抢烧”可真可假,但他在影片中还是旗帜鲜明地对暴力的正面意义进行了肯定。

如开篇的引语所言,“暴力具有一种奇异的功效,它能使我笔下的人物重新面对现实。”我想,这正是麦克唐纳借Mildred Hayes这个角色想要最终传达的。也正因为这“奇异的功效”,在“暴力语境”下的麦克多蒙德和密苏里才有了另一种被阐释的可能。科恩兄弟影片中的暴力是无止境的无奈,是最终通向末日的你死我亡,是《老无所依》里哈维尔·巴登那冷漠的眼神,而这些都不是《三块广告牌》传递的信息。电影结尾,两个在全片中最势不两立的人物——Mildred和Dixon——携带着枪药在“复仇”的道路上缓缓停下了脚步,他们开始不确定是否还需要往前行, 因为最该与之和解的人其实就坐在他们彼此身边。

如果说,电影刻画Mildred在复仇和妥协之间的来回反复是每个人在面对这样情形时反应的真实写照,那么从编剧角度上讲,麦克唐纳借表面上“Anger begets more anger”这个外壳去侧面阐述抗争和暴力的某种必要性,则是他在构思过程中最主观和大胆的一点。《三块广告牌》最大程度地包容了“以暴制暴”的哲学,它似乎在暗示,愤怒往往是和解的前提,有时更是通向和解的必经之路——影片中一连串的悲剧尽管残酷,但回过头看,没有这些事件的发生,Mildred和Dixon最终坐在一起的场景几乎是不可能。在科恩兄弟那般更决绝阴冷的“世界观”面前,我不知道这样的解读算不算温暖,但至少麦克唐纳想要表达一点,如果这个回避不了暴力的世界有尽头,那么它一定不是《老无所依》里的无助和悲凉。

奥康纳在同一句话里还说,“暴力之所以能使我笔下的人物重新面对现实,因为正是暴力让他们准备好接受恩典时刻(Moment of Grace)的到来。” Moment of Grace是宗教上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每个人生命中那几瞬“圣灵显现”的时刻,在这一瞬间,所有过去的愤怒,仇恨,与自己和与他人的“过不去”都将被“翻篇”,心灵上的顿悟将重新把个人命运拉回“正轨”。在《三块广告牌》中,究竟哪个节点是这般Moment of Grace并不难找,但更重要的是,在全剧的框架下,我们看到愤怒和暴力本身在最终达成妥协与和解的过程中起到的必要作用。

结语

《三块广告牌》是一部构思精致的电影,这精致不仅体现在对人物“粗中有细”的勾勒描摹上,对影片整体节奏的掌控上,更体现在马丁·麦克唐纳对电影音画背后“文本空间”相当严丝合缝的构建上。这些都与他本人丰富的剧作经验密不可分。从这个角度上讲,电影整体偏“舞台剧”风格的叙事,对人的突出,对宏观社会现实剖析的刻意弱化,到头来都在全力服务作者理性看待暴力积极一面的视角和用心。不要过分解读片中呈现的一系列暴行,它们只是这个虚构的“文本空间”里用来讲故事的“棋子”。

是的,Violence is strangely capable of returning Mildred and Dixon to reality and preparing them to accept their moment of grace. 在承认这是个像《狗镇》那样“纯虚构”作品的前提下,借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好人难寻》里表达的观点作参照,听着《夏日最后的玫瑰》,我们会发现《三块广告牌》还算是个十分精彩的故事。

 6 ) 可以用“伟大”形容美国传统吗?

鲍勃·迪伦得诺奖时,评委会说他“在伟大的美式歌谣传统下,创造了全新的诗意的表达”。当时我就纳闷:为什么自己听到“伟大”这个词,总觉得和“美式传统”不搭界呢?

看到这部电影我才明白,原来自己是从小对好莱坞又爱又恨,导致至今脑中依然残存着“美国流行文化约等于好莱坞,好莱坞约等于简单叙事”的印象。我一向觉得,美国电影工业为扩大受众而简化戏剧冲突的做法限制了主流电影的发展,也限制了美国故事的力量感。《三块广告牌》证明,好莱坞式的叙事进入了层次更丰富的阶段,虽然秘方还不明确,但它的未来并不晦暗。

《三块广告牌》所延续的传统,是《十二怒汉》、《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传统:或虚或实的中下层社会里,公民们积蓄着一触即发的仇恨;这时一个或几个智者出现,引领整个社交网络重新审视自己的怒火,在几个关键的戏剧冲突后,大家渐渐找到救赎的方向。《三块广告牌》的突破有二:它不再轻视怒火和仇恨,而是把怒火和仇恨作为智者的一部分;在叙事的过程中,它并不刻意矮化某个角色,所有人都有成为智者的可能。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扮演一个复仇心切的强悍母亲,伍迪·哈里森扮演一位身患绝症、深受爱戴的警长,山姆·洛克威尔扮演一名粗鲁愚笨的本地警察。母亲为了敦促警方早日破获女儿被杀一案,买下公路尽头的三块广告牌、用三个短句质问警长。如果让传统的好莱坞编剧塑造这几个人物,母亲多半是人性弱点的代表,从头至尾惹人同情;警长最有可能成为智者,引导暗流涌动的小镇居民反思自身;笨警察则代表了社会中天性纯良、后天被误导的庸众,在几场风波之后开始学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电影结束后,我按这个套路对号入座,发现没有问题:母亲确实值得同情,警长确实被塑造成了启迪观众的智者,笨警察也确实付出了代价、得到了救赎。不过有些东西不一样了,这些不一样的因素让影片充满了惊喜,让观影过程从头至尾都有嚼劲。

这些因素来自对怒火和仇恨的尊重,换句话说,来自对非理性的尊重。当母亲忍无可忍,向警局投掷燃烧瓶时,她被暗恋她的男人包庇了,她的怒火得到了命运的谅解。这在传统的好莱坞叙事里是很难被允许的。

更重要的是,影片揭示了一个经常被戏剧家忽略的常理:仇恨的边界是善意,因此充满仇恨的灵魂不仅有能力保持清醒,还有可能聪慧、幽默、甚至偶尔有一点点温柔。另外,愚笨的人也不一定只有被人启蒙的份儿,他自己的意志和决定才是他尊严的来源;他最终不应只是一个标准线以下的公民,他的愚笨并不能抵消他的复杂。

这部电影关心密苏里的小镇居民,关心仇恨,关心暴力和偏见的来源,因此它理所当然地被很多人拉入当下的美国政局和社会来观看。但我认为,电影里试图讨论时局的部分反而是它最弱的部分:一个女孩错误地引述“hate begets hate,” 一个警探自作聪明地用“有色人种”替代“黑鬼”, 一个神父被钉在天主教会监守自盗的耻辱柱上……这些桥段不提也罢。相比之下,我更情愿借这部电影,重新思考诺奖委员会为何用“伟大”这个词形容一个美国传统的问题。托马斯·杰斐逊的传统就是乡村的、自立的、公民至上的传统,这个传统在历史上曾经流向过偏见,但它同时塑造了美国社会中“主权在民”的核心性格。小镇有智者,智者有怒气,怒气不反智,这在美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最值得尊重的。

《三块广告牌》提醒人们不要小看怒火,更不要小看小人物的智慧,它借此把握到美国最吸引人的气质,也与鲍勃·迪伦的歌谣暗暗相通。有趣的是,虽然演员大部分都来自美国,自编自导了这部电影的马丁·麦克唐纳却是一名英国人。

 短评

麦克唐纳真的太会写对白了,女主每次怼人都怼得很精彩(怼完神父全场掌声雷动hhh),而她怼得越畅快,就越有“一人对抗全世界“的孤胆气概;越坚强就越寂寞、越寻找就越绝望,这是属于小人物的日常英雄/反英雄瞬间,是麦又一次用十分擅长的荒谬口吻讲述了一个沉重的、很人性的故事。

5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一直觉得马丁·麦克唐纳是继昆汀·塔伦蒂诺之后最有才华的编剧,他的剧本每次都是超高的难度,既有一流的编剧技巧又有严肃的文学性。他总是以黑色和荒诞的东西先爽到你,最后再慢慢的用正能量感动你,让你在残酷的生活里看到一丝人性的暖色。这次的人物塑造很厉害,最佳群像表演也是这个剧本的功劳。

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这部竟然拍得非常温柔,有点落寞和伤感,看完会被人的善良所打动。虽然确实有些天真,但还是好爱这样的电影,会让你很享受这个故事。当然,导演之前擅长的喜剧部分仍然很到位。几个演员都非常出色,女主和两个男配,写得好,演得更好。挺奥斯卡的片,应该能有斩获吧。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老套的寻凶复仇故事讲述得如此生动,编剧值一颗星;情节似层层剥笋,露出的是七八个清晰、独特、复杂的人物,两个星给予出色的女主演及男配角;将视觉场面、音乐服化等手段与叙事有节奏的、完整地掌控融合起来,应是导演获得的一颗星;结尾高明的情节逆转和开放式,为这部电影赢得了最后一颗星。满分!

1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想到江歌之母。这一生我们会扮演很多角色,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兄弟,姐妹……但最执着而有力量的,却只会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

19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一晚上居然写了三封信!厉害了Woody叔。环环相扣,宿命轮回,错与对的双刃剑,比《杀手没有假期》更以小见大,提前预定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女主、双男配演技巅峰,群戏也个个出色,剧本无可挑剔,开放式结局令人唏嘘…“-你确定我们还要这么做吗?-我不确定。-我们可以路上慢慢决定”

2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今年两大最政治不正确电影之一(另一部是《凭空而来》)。愤怒是活下去的动力,怼天怼地才能内心平静,麦克唐纳用冲天戾气和负能量熬出一碗悲喜交加的心灵鸡汤。科恩嫂的表演太炸裂了,枯瘦的身躯下隐藏着滚烫的力量,全片仅有的一次笑容锁定奥提...

2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我的情绪和观点在这100分钟里面不停地翻转和颠覆

29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3.5 电影咋看很酷,美国乡村天注定,被人欺负了24小时内一定要报仇。剧作也确实比较大胆,很大的梗就这样撂下了也不觉得哪不对。演员也都很好,还很好笑。但警长一封信道出了内核的问题:你们这样主要是因为缺乏善良友爱。这不对吧,如果这些红脖缺的真的是爱,一年前他们怎么会去投川普呢

3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三块火一样烧红的广告牌,三个人,三封信。角色的面目都是逐渐清晰起来的,就像警局里前一秒两人还针锋相对,局长意外吐血,米尔德脱口而出一句“baby”,全片就充满那样意外又令人心软的转折。

36分钟前
  • 张天翼
  • 力荐

无关对错,他们只是执意的做自己,可我竟然被这两个近乎疯狂小人物深深打动,他们永远都像濒临爆发的火山,在一种不顾旁人的偏执中狂奔。出色的剧本与惊人的表演相得益彰,让电影里的每一角落都充满感染力。

38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看之前聽到很多人形容為激進、憤怒、荒誕,但我卻只看到溫柔和哀痛。

39分钟前
  • 何倩彤
  • 推荐

文本是精心算计的高级货,比较欣赏的是在黑色荒诞的分裂之下,底子维持暖色调的统一性,怒诉了分裂、残酷、暴戾的社会现状,却能够在微妙的社会感情上弥合现实状况的分裂,最高明的是这两者还完全没有违和感,这便是美国呀。

42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推荐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会怎么收尾,最后的出镇便是离开这个舞台——这个过度理想化的舞台,不管什么人干了什么事都不会被抓的小镇——如果是美剧的话,他们肯定会由于某种理由在下一集(季)中途被赶回镇里。

4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Venice2017# 影后已出。真是教科书一般的好剧本,破了不少套路,人物塑造十分生动。再加上导演控制力很强,不乏幽默感,也有不错的社会观察。对仇恨与愤怒的探讨颇有与当下社会状况的契合点。

49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胖牙医十分可疑

51分钟前
  • 克雷蒙
  • 推荐

蹦出一条小鹿这个必须减分了…而且还那么像CG做的…

53分钟前
  • Sgt.Donuts
  • 推荐

本届奥斯卡主题——美国妈妈牛逼死了。《伯德小姐》《我花样女王》《大病》《三块广告牌》拜托把这几个妈妈凑在一起吧,光聊天吵架就行,比超级英雄联盟好看一万倍。

57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我对生活从无迷信,为何对女儿的诅咒却一语成谶?我以为世间应有上帝,奈何却被邪佞玩弄股掌。没人告诉女人在丈夫自尽后的一天该做什么,也没人知道母亲在女儿奸杀后的半生能做什么。在血色晚霞里涂上殷红的广告牌,它早晚会在烈火里被遗弃。幸好在斑驳之前,每个经过它的人都看过上面狰狞的字,正义。

1小时前
  • 西楼尘
  • 推荐

太精彩了,实在想不到今年还有什么影片可以挑战。剧情音乐节奏摄影都接近满分,更可贵的是除了女主弗兰西斯的超水准表演之外,剩下所有演员的演出都精彩到可以颁最佳群戏。由于不妥协与不谅解所引发一系列悲剧,但是悲剧中更有合理的人性,戾气重的浪漫诗。从第一幕路过告示牌咬指甲就最佳女主内定了。

1小时前
  • 竹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