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2019

剧情片美国,加拿大2019

主演:华金·菲尼克斯  罗伯特·德尼罗  马克·马龙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小丑2019 剧照 NO.1小丑2019 剧照 NO.2小丑2019 剧照 NO.3小丑2019 剧照 NO.4小丑2019 剧照 NO.5小丑2019 剧照 NO.6小丑2019 剧照 NO.13小丑2019 剧照 NO.14小丑2019 剧照 NO.15小丑2019 剧照 NO.16小丑2019 剧照 NO.17小丑2019 剧照 NO.18小丑2019 剧照 NO.19小丑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08:47

详细剧情

湿冷无望的哥谭市,卑微的亚瑟·弗兰克(华金·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饰)依靠扮演小丑赚取营生。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而亚瑟深记母亲的教诲,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都笑对人生,却因此让自己背负着莫大的压力,濒临崩溃。他梦想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怎奈生活一次次将失望狠狠地砸在他的头上。不仅如此,他因意外丢掉了工作,偶然瞥见母亲的秘密,又使他心中燃起对那个与之地位悬殊却从未谋面的父亲的殷切渴望。命运习惯了事与愿违,空荡荡的地铁内,悲伤的小丑在无法自已的癫狂笑声中大开杀戒……本片荣获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长篇影评

 1 ) 超级“坏蛋”电影在下沉的世界中上升,小丑在笑话中说出真相

作者 | NoNoNos

今年威尼斯的第一部爆款出炉!

媲美《黑暗骑士》、横扫年底颁奖季、杰昆·菲尼克斯碾压式的表演二封威尼斯影帝…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它就是由托德·菲利普斯导演的——《小丑》(Joker)!

IMDb9.7分(3006人评价)、豆瓣9.2分(1714人评价),能在威尼斯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片子,是带给影迷的一份至高的礼物。当然,不要迷信评分!

而北美影评人的评价则一定有争议,烂番茄85%新鲜度,Metascore仅获得75分…但也不会阻挡其成为今年继戛纳《寄生虫》后的又一部海外巅峰之作

开分如此之高,电影品质到底如何,时间会证明一切。

不散来自威尼斯的特约作者,饭都没来得及吃,为你带来全网最快中文长评,一睹为快、了解个究竟。

(剧透慎入!!!仅给想提前了解更多影片信息的朋友参考阅读)

很难描述在威尼斯电影节的现场看《小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威尼斯电影节刚宣布片单的时候,杰昆·菲尼克斯版本的小丑就是媒体和观众关注的焦点。

起大早排着超长队伍在丽都岛等着开场的时候,就预感这部电影将成为爆款

带着极高的期待走进放映厅的时候,能感受到全场记者、包括卢奎西亚·马特尔(本届威尼斯评审团主席)在内的国际评审团都按耐不住兴奋的心情。

电影放映过程中,所有人随着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或放声大笑或倒吸一口凉气。

电影结束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人甚至起立大声欢呼。

男主角杰昆·菲尼克斯和导演托德·菲利普斯的名字出现在片尾字幕开头的时候,大家纷纷吹起口哨尖叫起来…

似乎整个威尼斯都等待、期待《小丑》成为爆款,而这一刻终于到来。

电影节从来没有哪一天像那个时刻一样,如此像一个节日。

不少人等不到embargo结束就开始在社交媒体上疯狂赞美本片。而我,连打开手机的工夫都没有,立刻从Darsena影厅狂奔到Grande影厅。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甚至今年的最佳影片诞生,看一遍怎么够,我要趁着热乎劲儿连看两遍。

1

这部华纳出品的《小丑》在全球漫改电影大赛中保持最后一名的DC公司并没有太多关系

整个原创剧本由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和他的编剧伙伴斯科特·西尔弗共同完成。

事实上,蝙蝠侠的影片、动画、剧集拍了千千万,但是小丑作为其最著名的宿敌,从来没有人拍过他的源起故事

观众们只能在蝙蝠侠为主角的影视作品,一星半点地拼凑小丑的背景和成长。

但是小丑这个反派角色又是如此的邪恶迷人,各路戏骨都忍不住挑战。

目前来看,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抑郁、疯狂、神经质,是公认的小丑一番。

唯一能挑战希斯·莱杰的,恐怕就是蒂姆·波顿1989年版本《蝙蝠侠》中的杰克·尼科尔森吧,他的邪典小丑让人过目不忘。

此外,《自杀小队》的“少爷”杰瑞德·莱托《无耻之徒》男星卡梅隆·莫纳汉等后生的版本,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而动画声优界的小丑第一名,当然是《星球大战》卢克·天行者的扮演者马克·哈米尔了…

但是今天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杰昆·菲尼克斯,他的小丑,狠狠攥紧你的心,全力一击

2

《小丑》的开头,便是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Arthur Fleck对镜化妆。

惨白的底色,夸张的眼线,鲜红的唇形延伸到脸颊,这张小丑的脸,简直比广播里哥谭市垃圾成灾的新闻还要凄惨。

可是小丑看着自己的脸,粲然一笑。

Arthur是一个职业小丑,平时靠公司派活,去各种场合为人们提供小丑服务:举着大清仓的牌子做广告,或者去儿童医院逗生病的孩子们开心等等。

他和母亲拮据地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公寓中,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Murray Franklin(罗伯特·德·尼罗 饰)的脱口秀访谈直播节目。

梦想是做一个成功的脱口秀喜剧演员。

但是现实惨淡,他真心想给人们带来欢乐,却总是遭到冷遇、虐待甚至毒打。

他的母亲总是梦想着曾经的雇主、哥谭市富豪托马斯·韦恩会拯救母子俩于贫穷之中。

他同时服用七种药物治疗自己的童年创伤和抑郁状态,却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病理性的放声大笑。

祸不单行,同事为了栽赃给他,他的枪被人发现,Arthur惨遭解雇。

当晚在地铁上,他又被三个华尔街金融男欺凌,一口怨气咽不下,他拔枪把这三人全杀了。

小丑地铁杀人事件迅速发酵,全哥谭市的底层人民都对杀人者产生了诡异的同情和崇拜。

社会仇富情绪到达最高点,小丑成为反资本运动的象征,示威轰轰烈烈,甚至影响到了托马斯·韦恩竞选市长的进程。

而就在这时候,Arthur的母亲突发中风,他也因此发现了自己身世的秘密。

在追逐真相的过程中,他遭遇了来自整个世界的恶意和背叛,那个被乌合之众虚构出来的反英雄“小丑”在他身上逐渐苏醒

3

小丑形象原本出自于DC系列漫画,和傻白甜拯救世界的漫威宇宙不一样,DC一贯以暗黑深刻而出名

而小丑的形象,正是这种世界观的精华所在。

他扭曲的面容,疯狂而神经质的性格,出格狂乱的行事风格,和蝙蝠侠形成鲜明的反差。

他一出场就是黑暗世界里的头号恶人。

他甚至不像一个人,像是邪恶及其一切要素的集合体,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文化符号,代表着道德、秩序的反面。

但是托德·菲利普斯的《小丑》要做的,正是将小丑还原成为一个人

恶人非天成,在小丑之前他是Arthur Fleck,一个被童年阴影折磨、在破碎家庭中挣扎、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毫无还手之力、寸寸心寸寸伤的可怜人。

超级英雄不是有超级能力、就是超级资源,但是超级反派小丑什么也没有,靠的只是痛失一切之后无恃无恐的纵身一跃

正如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他和菲尼克斯的小丑,并不是一个危害社会的坏人。

他发自内心地想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笑声,只是在丑陋的世界中,没人有能力笑,这让他只想加倍地伤害自己。

正如他面对假想的父亲托马斯·韦恩所说:你们这些人怎么回事?为什么总是这么粗鲁这么愤怒?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说话?

我并不想要钱,我从你身上不想得到任何东西,或许只是想要一点温暖,一个拥抱,“爸爸”?

影片的最后时刻,整个哥谭市都被小丑的放手一搏所点燃。

被内伤外伤折磨得一塌糊涂的小丑从昏迷中醒来,面对这个疯狂的城市,被时空的人群簇拥。

他站上破烂的警车顶部,在世界坍塌的轰鸣声中,一个心碎的边缘人绽放出血的笑容,作为小丑跳起和过去诀别的新生之舞

4

走出影院,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有排队失败、两场都没看上的朋友急着想知道电影如何,问我《小丑》大概可以和哪些电影参照。

仔细想了想,我回答,或许《小丑》是更加黑暗和绝望、从底层向上挣扎的《蝙蝠侠:黑暗骑士》,或者是在暴力血浆中沉沦的《喜剧之王》

但是《小丑》是如此当代,和我们的生活、我们世界的现状联系如此紧密,那些带着小丑面具、愤怒呐喊施暴的滚滚人潮,曾经是沉默的大多数。

生活的苦难泥潭没有尽头,他们终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果要我说,《小丑》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出租车司机》

讽刺的是,曾经出演《出租车司机》中反叛者的罗伯特·德·尼罗,在《小丑》中成为上层阶级的代表,拥有了一个“英雄般”的结局。

或许“艺术”已经成为了一个苍白的字眼,在超级英雄电影中手淫的时代已经结束。

超级“坏蛋”电影在下沉的世界中上升,小丑在笑话中说出真相

 2 ) 《小丑》:糟糕的电影,一个恶毒的异己发明

福柯在《疯癫与文明》的开篇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家日记》中的话说道:

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志健全。

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所以用“人们不能”,其原因在于我们经常如此。我首先坦率的评价,我非常讨厌2019年的《小丑》这部电影,就是因为这部电影以最平庸的方式建构着观影者对世界的平庸理解和想象。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禁闭邻人,他还让我们不是带着恐惧和敬畏禁闭邻人,而是带着轻蔑和同情禁闭这位我们本应该尊敬的邻人。

这部电影强化平庸,践踏意志。不过这也许这就是它的票房如此至高,如此受到广泛赞誉的原因吧。

一 毫无意志的小丑

这是最令我惊讶和失望的,小丑本是“疯癫”的代表,用他在黑暗骑士里的话说,他是“混乱的代理人”。但这部电影中的小丑却完全不是,他的每一步行为都“有理有据”。

而且从剧作角度而言,这部自传体影片塑造了一个完全“无意志”且“无弧光”的人物,抛离上面的所有价值评断,这部电影也是不及格的。电影中他所有积极的举动,都是无意志,无目的的。

小丑为何杀掉三位华尔街人士?因为他需要自卫,且自卫的武器也不是他自己的,而是阴差阳错由别人给他的。

小丑为何杀掉自己的母亲?因为她一直欺骗她,曾经还纵容虐待她。在电影中,这位母亲一直絮絮叨叨的要给韦恩写信,不关心亚瑟,也不认可亚瑟。

小丑如何去到莫瑞的脱口秀的呢?不是他要去的,是对方主动找他去的。

小丑为何杀掉同一个剧团的另一位小丑?因为他先是嫁祸小丑,打小报告令他丢掉工作。然后他这次登门的关心也是虚伪的,他不是关心小丑,只是希望自己脱罪。

对于真的关心小丑的那位呢?小丑温情脉脉地放他走了(我当时的反应是,What?!)。

小丑如何重创两位追捕他的警察呢?他什么都没做,警察阴差阳错的被其他抗议者阻挡了。

小丑为何杀掉主持人莫瑞呢?因为主持人利用他,还数次播放他的影片羞辱他。

小丑如何在杀掉莫瑞后脱罪的呢?他什么都没做,是别的抗议者制造了车祸。

脱罪后他如何站起来翩翩起舞呢?不是他想做的,是周围人的起哄鼓励他做的。

小丑为何杀掉最终的那位心理医生呢?因为她与最初的那位心理医生连长相都十分近似(应该不会是同一位),他们虚伪,从来不真的关心病人。

小丑的任何一步行为都是“被动”的,是“自卫”的,是“报复”的,合情合理,甚至有正义在其中。

这位小丑追求的东西和我们一模一样,他渴望成功,被动的抓住事业的机会,他渴望被爱,在脑子里幻想自己被其他人接受,他渴望社会阶层的提升,希望得到韦恩的认可,他渴望自尊心,所以在众人起哄后,他也享受那样的时刻。

这还是小丑?这不就是“每个人”么?

二 小丑:从“酒神”到“爽文”

不管是动漫《致命玩笑》中的小丑,还是电影《黑暗骑士》中的小丑,此角色的意义绝不是一个“普通平庸人”。

小丑最初是作为蝙蝠侠的对应物出现的。蝙蝠侠象征我们想象中完美的警察,拥有完美的技巧和完美的道德,无所不能,不犯错误,这是一个很“日神”的形象。

而小丑最初就是以“酒神”的方式进入蝙蝠侠故事的(动漫中小丑使用的病毒就叫“酒神病毒”),小丑不相信我们的一切信念,但不代表小丑是“虚无主义者”,小丑信奉混乱,信奉疯狂,他不是被迫疯狂,被迫混乱的,因为他真的相信疯狂,相信混乱。就像在《黑暗骑士》中,小丑说:

这座城市需要一点有品味的罪犯。

小丑不要钱,不要世俗意义的成功,不要被尊重。他是彻彻底底的“反英雄”,而“反英雄”也是一种“英雄主义”。这是区分小丑与其他罪犯的区别,因为他还相信些什么,他要证明他的信念是正确的。

因此面对《黑暗骑士》中的小丑,我们会害怕,他不懦弱,不愚蠢,他意志超强,与我们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中。我们都无法称他为“异己”,因为我们“无法理解”。《黑暗骑士》中的小丑,如同《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博士一样,像一团危险而庞大的火焰,以我们无法理解的内核运转着,比起平庸的观影者。他们以更强的“生命力”旺盛的燃烧。因为我们明白蝙蝠侠的“生命力”是一个理念的想象,是把我们自己无限拔高的形象,是虚假不可信的。小丑和汉尼拔反而体现着一种更本真旺盛,又可信的“生命力”。

从每个平庸者自身,到平庸者将自身无限拔高的理念,到与此理念完全对应的反理念,才构成黑格尔所谓的一组“辩证概念”,而戏剧的张力和艺术的价值,就在这样的一组“辩证概念”的张力中运行。

而2019版的《小丑》,完全失去了这样的张力,以完完全全迎合的姿态,将平庸者自己摆上银幕,将日复一日的平庸生活以廉价的同情姿态呈现,其戏剧性与网络小说的“爽文”没有区别。

三 险恶而懦弱的平庸人视角

观影的过程令我非常不适,主角似乎在调动全身的潜能在电影中大喊“可怜可怜我”,这不应该是“小丑”的基调。

主角简直是教科书般的可怜虫,被领养,养母精神疾病,被养母的男友虐待,孤独,被陌生人霸凌,被上司错怪,被同事嫁祸,被他人嘲笑,被他人漠视,努力但不成功,自己也有精神疾病。

这就是今天所有自怨自艾的现代人对自己生活的写照,哪个年轻人在网上抱怨不是这些,如果说蝙蝠侠是我们理念的放大版,小丑就是我们自怨自艾的放大版。

影片中的其他抗议者呢?粗暴,野蛮,无脑,打砸抢的脸谱化形象,他们就是无数个自怨自艾被放大的庸众。

而韦恩呢?他似乎看上去还像个正面人物,高高在上,竞选市长,有血性的为了保护孩子揍了小丑一拳,最后为保护家人牺牲。

所以看到最后我非常疑惑,这部电影到底要表现什么?有钱人是高尚正义的,穷人是野蛮愚蠢的?

电影中呈现出三种人,1 因为幸运而有钱的人 2 不幸但嘴上抱怨,自己忍受的人 3 不幸但起来反抗的人。第一种人(韦恩)被塑造得孔武有力,有责任感,有担当;第二种人(邻居女士)被塑造得豁达,幽默,友善,关怀;第三种人(小丑和其他抗议者)被塑造得疯癫,野蛮。电影在直白地锁定一种偏见,如果你是幸运而有钱的人,请你改变这个社会,如果你是个不幸没钱的人,你可以抱怨,但请守住你份内的事,你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你是不幸没钱的人,你还想反抗?那你不是坏,就是被逼疯了。

这部电影直白的袒露着,一切理智的正常人会幽默豁达的忍受,因为他们理智的意识到他们什么都做不了。而反抗者都是坏人和疯子。这个世界还是等着韦恩老爷来拯救。

阶层固化,生活不值得,反抗者又疯又蠢又坏。这是什么内容?这不就是每天我们在微信公众号都在看的东西吗?

四 被禁闭的邻人与真疯子

谁被排除在这个狭隘懦弱的世界之外了,谁就是被这部电影险恶禁闭的人。

有勇有为的反抗者。

这个社会容不下有勇有为的反抗者,系统容不下,因为他们危险。普通人也容不下,因为这些人衬托出他们的丑恶懦弱。因此我们塑造这个2019年的《小丑》,为所有的“反抗者”定下基调,他们和我们一样,不过是比我们更可怜,更坏,被逼迫的更厉害而已。

至此,所有不能低头默默忍受之人,都仅仅是更惨和道德水平更低,智力更低的平庸人。而我们虽然看上去懦弱忍耐,那是因为我们更睿智的意识到反抗也没用,也更有道德做不出丑恶的行动。而我们为何无法做些什么呢?因为我们不够好运,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之人。况且比起那些好运又积极的有钱人,我们还更有道德,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一个消极,但睿智而道德的平庸人诞生了,他们被想赚他们钱的公众号、综艺节目一再强化,一再娇惯着。今天,我们拍出一部叫《小丑》的电影继续娇惯他们的平庸想象,这无疑大获成功,这已经是影史上票房最高的R级片,可能明年还会获奖无数。

他们看不到,这个世界真正改变,迈向下一时代的关键,正是那些有勇有为的反抗者们,而希望消灭这些反抗者的,正是那些同样压迫着他们的韦恩老爷们。老爷们当然乐于看见所有人都出手污名和谴责反抗者,而他们只用为这些平庸编织着令他们更为平庸和懦弱的神话或恐吓。

到底谁是疯子?电影里的小丑疯了么?他不是就是可怜,现实中的平庸人谁没有情绪失控爆发过?谁脑子里没有报复的念头,谁没有想彻底自我毁灭一番?有勇有为的抗争者疯了么?世界如此糟糕,这连平庸者自己也知道,勇敢而耐心的让这个世界改变,这有什么疯的?

谁真的疯了?将这个可怕的世界说成是美好时代的人,或是在心里认为人可以并应该忍受这一切,可以忍受高压,忍受平凡,忍受无尊严。并相信竟然久而久之,可以从这种生活中,靠理论,靠群体行为,获得美,获得尊严,获得好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疯狂吧,这有多疯狂?他们晚上不睡,也睡不着,失眠困扰着他们,他们发疯一样的消费和娱乐,他们年纪轻轻患上抑郁症,他们放弃社交和亲密关系。别忘了,还有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概念在等待着他们。

所以到底在这里,谁才是真的疯子?

不过这终究是场意志的较量,不是票房的较量,不是声量的较量。平庸者当然想要禁闭掉这反抗的邻人,因为隐隐约约的,他们自己才是疯子。但这会不会最终发生呢。

还好这也不由他们决定。

 3 ) 短板在编剧身上

我本意想给个三点五的,主要是因为这部片子从镜头素质和演员演技的方面讲无可厚非,基本上可以打满分的程度,但是剧情和主题的深度方面只能说非常一般,而在我个人喜好中,剧情深度占了绝对第一的权重,因此整体也就十分里给个七分的样子吧。我觉得我这个分数还给得偏客观,要我主观上去给分恐怕要低很多。

为啥呢?正因为这个组合:很好的表达技巧(也就是说煽动性是比较强的)+戴着有色眼镜的主题。也就是说它在煽动人们的敌对情绪,而不是真正把这么好的表达手法用在剖析真相上。

这部片子之所以大体口碑很好,和它的优良表达水平是分不开的,我前面也提到了,单纯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就是个五星的片子。表达手法不像主题,它是个用感官接受,而不是大脑接受的东西,艺术表达得好的话,只要不是反社会人格都能Get。煽动性其实也是从这里来的。

那我说的主题方面的问题在哪呢?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个作家A想批判“社会机制不好”这件事,他为此写了一本书,在书里单一陈列这个社会的罪状以及人们承受的不公。作家B也想做同样的事情,但是他选择在他的书里陈述他观察到的这个社会上的好处和坏处,一如现实中那样交织在一起,也正因为社会系统设置的不完美,好坏参半,甚至腐朽到坏处大于好处,导致各色各样的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还是怎样,都没有选择地陷入困境。

那么你觉得哪个作家的作品更深刻地阐释了“社会机制有问题”这件事?我绝对认为作家B更好,作家A由于单一着重强调社会的恶处,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观点,因为是个人都知道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恶或绝对的善,当你把一样东西描绘成绝对的恶时,只能说明你戴着有色眼镜,那么你的观点自动就被削弱了。这就是这部片子所采用的策略。我在电影院里的时候对整个前半段漫长的单一描写感到特别担忧,要表达社会对小丑的不理解并不是这样简单粗暴就能达成的。

前半段片子亚瑟就是个受气包。社会失业率高导致民风暴躁,犯罪率飙升,男主被一群小孩欺负、被社工忽视、被公车上的母亲怼等等这些都属于正面讲社会多么不公平导致他受害,这点虽然非常单薄地二元对立,我倒还可以接受一下,漫画里坏人就是必须很坏嘛。我比较不能接受的是里面富人的态度。韦恩在这里成为了资产阶级不知民间疾苦的代表,罗伯特德尼罗作为中产阶级娱(愚)乐大众的代表,讲出来的话都太脱戏,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你基本不可能看到富人和中产阶级说出这种话,展现出这种离谱程度的”何不食肉糜“。比如一个顶尖企业家会在不了解那三个人的情况下公开背书人家的人格?自己讲的话就很矛盾啊:“我不了解他们,但是我相信他们是好人。。。。”呃。。。正常人只会表示我不清楚,但是作为本公司员工我会支持配合查清真相,还家属一个公道这种话吧?想表达阶级固化有的是办法,用这招也太低级了,感觉猪队友在给对方送分一样。况且后面又看到小蝙蝠是呆的,在蝙蝠侠里情商很高的阿尔弗雷德是居高临下的,反正本来蝙蝠侠好人一队全线傻化+不讲理,这不就是一种有色眼镜吗?

真正想去聊这些个深度问题,就该实打实地呈现问题症结所在,不要把富人和中产一棍子都写成坏人(剧中小丑原话哈:你们都不是好人,没人肯倾听我。况且看完了是不是是个人都觉得韦恩和德尼罗都明显不好)。说实话,如果世界上真能分出绝对的好人坏人,地球早就和平了。。。就比如讲种族歧视的《撞车》,它好在哪里?他有讲一个被歧视的黑人如何被压迫,最后反杀一切歧视他的人吗?没有,它讲了一些看似是歧视黑人的人救了黑人,看似反对歧视的人因为恐惧而真正歧视了黑人。好人坏人在现实中就是这样悬在一线之间,大道理我们都懂,我们知道不能作恶,可问题在你知道你什么时候是在作恶吗?

绕回本片就事论事,它的主题其实也相当散乱。德尼罗那个层面有很明显的物质社会以低级方式娱乐大众的批判方向,韦恩访谈这方面有树立贫富阶层二元对立的批判方向,男主本身经历的事情有个巨大的主题就是没人在意和他沟通,而他又和正常人不在一个频道,一个边缘人格被社会放弃。那么这三个主题其实内在的连线没有做出来啊!而且从逻辑上讲,边缘人格这个设置反而是削弱”社会不公“这个主题的——社会如果真的非常不公,那么就算是正常人也会遭遇不公,边缘人格这样的人物得在一个多么完美得乌托邦里才能被很好的安置啊?!一般就算是像北欧这样高福利国家都照顾不到所有边缘性人格,这能说明社会机制差?不是削弱观点是什么?

说白了,剥掉文艺表皮,这其实是一个边缘性人格的精神病患者在多重压力下用暴力干掉一切他看不顺眼的人、欺负过他的人的故事,有冤报冤有仇报仇……那么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单纯从这个精神病患者角度看世界的样子?大家都对不起他,都欠他的,谁都有错就他没错,他杀人时反抗和挣脱束缚,是奋起,是打破桎梏……呃,是不是太美化了这个精神病杀人狂的杀人动机啊?

我看得出这些背景板一样的”贫富差距问题“”娱乐至死问题“都是为了和希斯莱杰版的小丑之异常复杂立体高智商的形象做连线,但这个故事就是跟这俩问题没有关系。当你设置了一个主线,让小丑有私人动机去杀死这些人(这些人都取笑他、忽视他、欺负他),那么他不管有没有更高一层的动机(对主观思维选择、对秩序的哲学思考),他都客观地下降到了”报私仇“的档次,因而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精神层面的魅力。

包括他成为精神领袖这件事也很低级,从他的角度来讲,是对于自己终于成为聚光灯焦点的兴奋和满足,流下的眼泪也是”老子终于成了“这种意味。从暴徒的角度来讲,并不是一场思考过的革命,譬如v字仇杀队这样,而是”老子终于有借口可以打砸抢了“。这整个就是一场低级闹剧档次的高潮,让我没法提起兴趣。

要说有趣,最后的结尾是最有趣了。我都不知道为啥那么多人觉得这是开放式结尾,哪里开放了?故事叙述上就是小丑杀了德尼罗,出去被车撞了以后被众星拱月抬起来,之后他也没跑啊,警察来了肯定就抓了扔进阿卡疯人院了呀,他显然是杀了最后的那名医生跑了出来,但是也还没能跑掉。最后那个精妙的画面非常完美地展示了”小丑真正的诞生“,用一种戏谑的黑色幽默方式呈现出混乱而无规则的你追我赶。

其实,我本来看诺兰版本的小丑时就知道要给他写前传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因为他在黑暗骑士里已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邪恶和无秩序的化身了,他的妙处就是你不知道他作为一个人是怎样的。这种留白非常高级,填补它很不理智。当然如果退一万步,不要去想黑暗骑士版本的小丑,彻底从边缘化人格角度去讲这个故事又会好很多,只可惜编剧受黑暗版本影响很深,非要硬凑,时时逼观众想起前版小丑,又没有那种功力。

从黑暗骑士角度去讲,要达到这样一个高度智慧、逻辑清晰的程度,你想想一个从小被精神病母亲养大的精神病人能做到吗?不合理呀。我们为什么开始对小丑感兴趣?说穿了不就是和外面那些妖艳贱货大路反派不一样吗?他和蝙蝠侠一体两面,两个极端惺惺相惜,他甚至希望蝙蝠侠杀死自己,还主动拯救蝙蝠侠,这些反套路的操作其实逻辑思路很清晰,就是他要的是证明自己的哲学是正确的:追求无秩序的极致而不是善与恶的二元对立。那么合理倒推,他也很有可能来自于富裕背景,受过良好教育,像本剧这样的刻画基本上和黑暗骑士是断裂的,编剧却还要死攀着。

总而言之,编剧短板,可惜了班组里其他高水平的制作。

。。。。。一个统一回复的分割线。。。。。

我觉得那么些表示这部片子和蝙蝠侠没关系,只是讲了一个精神病患者如何变坏派的观众可以仔细看看我的原文,我就是认为这部片子如果真的只讲了这个的话反而更好,但我本人和很多观众就是感觉到了题材上和诺兰版的联想:政治诉求和对娱乐至死的批判这两块和这个精神病人故事线只有表面上的因果,却没有内涵上的必然性。当然你也可以说,漫画小丑就是这样一个形象,怎么扯都要扯到政治社会题材。确实,可当你在决定做一个“社会中精神病人蜕变”版的小丑时,有没有考虑到内在的不合理性?也就是说一个像亚瑟这样的打小就被虐待且受教育程度很低的精神病(就让他智商爆表好了)能够变成一个以脑力值闻名的罪犯之王?是指望鹅蛋能孵出凤凰吗?

二者,说“这是幻想”派的观众也不用来提醒我这是幻想,是我没想明白了。我很明白各位找到的细节,包括照片上的留言等等。我想说的是主创的故事整体讲得很清晰明白,就是一个精神病人爆发的故事,从意义上说,把自己讲的整个故事都变成“诺兰版人设型小丑在骗人”的说法简直是太逗了,哦我花了钱做了两个小时那么漂亮挺刮的片子、投入这样的技巧和演技就是为了一个五秒钟内极隐晦立起来的完全陌生的人设?

那些说韦恩真的是小丑他爹的观众,先从结果上想想这样设置的效果怎么样?效果1,狗血:跟韩剧里你爱了半天的女人是你妹妹一个意思。效果2,加重黑白对立:所以韦恩一家就是坏人,那么小丑最后打蝙蝠也是应该的咯?敢情在蝙蝠侠里是坏人的小丑变成主角后,原来的正面角色就必须变坏人对吧。。。。这整个效果只在戏剧结构上更简单化平面化了黑白两方对立,不仅不是加深度,反而是降智操作。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些细节呢?首先看那些细节都有一个特点:模棱两可,并不绝对。看看《绝命毒师》人家是怎么做细节的?人家也隐晦,可人家每一个突出的细节不仅反复强调出现,而且还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细节剧情进展不下去。时钟几点钟、医生一脸茫然能绝对性地证明什么?小丑发现的那张照片后的留言又能绝对证明啥?说实话如果penny当时是因为韦恩的一些调笑而产生妄念并搞出很不堪的事情,那这张照片也可以解释,之后韦恩和阿尔弗雷德的反应也可以解释。不绝对,但却抛出来,就是为了引发这种讨论,话题多了,他就更赚,就这么简单啊。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这样,不回复了。

 4 ) 给疯癫祛魅,令人觉得乏味

《小丑》已经看过有一段日子了,一直没说什么,主要是因为觉得这电影对于我来说,属于乏善可陈,没什么想说的那种。

不过今天看到一个挺火的帖子,说这部电影的评论比较两级,许多观众都喜欢,不喜欢的人是因为不能赞同小丑里的三观,比如为反社会人格开脱,为坏人说话之类。这是一种腐朽之见云云……

我自认为看过电影也不少,还不至于非要电影正个三观什么的。所以还是打算随便写两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感觉乏味的原因吧。

首先,小丑是个疯子,我和大家一样,一向对疯癫的角色很感兴趣。这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福柯在《疯癫与文明》里就阐述过我们大多数人的这种心理:

“疯癫在各个方面都使人迷恋。它所产生的怪异图像不是那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表面的现象。那种从最奇怪的谵妄状态所产生的东西,就像一个秘密,一个无法接近的真理,早已隐藏在地表下面。
这是一个奇特的悖论。当人放纵其疯癫的专横时,他就与世界的隐秘的必然性面对面了;出没于他的噩梦之中的,困扰着他的孤独之夜的动物就是他自己的本质,它将揭示出地狱的无情真理。”

所以这才是从古至今,文艺作品,影视剧题材中大量疯癫的人物形象很吸引人的原因。

疯癫的人身上有一种魅力,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因为那是混沌的,暧昧,神秘的。这也是真正的疯癫并不好描述的原因。

我之所以觉得《小丑》乏味,恰恰是因为这部电影给小丑的每一步心理过程,都找了一个特别合理的因果的解释。

从小被家暴,一点点发现自己的身世之谜,反社会人格,渴望成功,不被社会承认,向嘲笑自己的社会报复……

恕我直言,这种故事真的太“因为所以”,太理性老套了。我看了十五年美剧的犯罪心理,觉得小丑这个人物的这个心理逻辑的发展过程,貌似复杂,实则简单,也就是犯罪心理一集的事儿。

还有里面的许多政治隐喻,再也没有什么比政治隐喻这种东西令人感到乏味的了。

福柯说,疯癫是对某种虚假结果的虚假惩罚,但是它揭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所以它最终解决了问题。

疯癫的本质是一种虚无,是超越人类世俗的状态。而政治隐喻是实得不能再实的东西,一部文艺作品,一放进政治隐喻这种东西,就会缺少神秘感。哪怕你拍的是个疯子,也不过如此。

小丑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就是这样,导演不是要讲述疯子,而是借小丑这个角色装疯卖傻。借疯癫来说事儿,来发泄,这种对观众口味的迎合,目的性太清楚明了,诉求太现实了,于是它也就被降格了。

正因为世俗的目的性这么强烈,有这么明确的政治隐喻。所以它只能靠演员的表演,运用光影,镜头感去营造这种疯癫。

但是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真的是太理性,太正常了,于是也彻底给疯癫去魅了。所以让我觉得非常乏味。

相比之下,我依然觉得《蝙蝠侠》里希斯莱杰的小丑是最好的。可能正是因为它没有把小丑这个角色解释得这么清楚,没给他赋予这么多世俗目的的功能。

所以希斯莱杰的疯癫只是疯癫本身,没有来路,没有归途的一个疯子,我们可以放我们一切想象,这才更让他充满魅力。

他只是一部电影的一部分,正因为电影对他阐释的有限,反倒保留了疯癫的神秘感。

当然,我相信《小丑》会获得更大的成功的,杰昆·菲尼克斯表演功不可没,可能会拿几个奥斯卡,包括最佳男演员奖。

反正这个时代就是个无聊的时代,人人都爱政治隐喻。小丑迎合了这种大众口味,这么多人喜欢也正常。

我认为小丑是一部很工整规矩的作品,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从这个层面来说,它当然算是好作品。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它确实是一部乏味的作品。

 5 ) 关于孤独、关于喜剧、关于精英主义与社会罪恶

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喜剧?什么是罪恶?

1. 这部电影可以说完全和以往的所有蝙蝠侠和小丑的漫画电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更像的只是借鉴了其中的人设,并且借此讨论一些更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因此它与其它任何一部DC或漫威的超英电影都不在一个比较维度。唯一暗黑风格上有相似的是《V字仇杀队》(巧了也是DC出品)。这部电影完全不是想要探讨为什么小丑会变成小丑抑或是罪犯在成为罪犯之前经历了什么,更不是希望塑造一个像诺兰蝙蝠侠里面高智商犯罪天才成长历程。他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一个怪胎,一个社会边缘人,在传统意义上被大众所鄙夷和唾弃的亚瑟弗莱克,他的人生。

2. 借由亚瑟·弗莱克的视角(以及菲尼克斯大师级的表演),这部电影所希望探讨的,是以前其它超英电影不曾触及过的领域——包括孤独,喜剧以及社会异化;因此,它的比较对象或者说在风格题材上相近的电影,绝对不是其他的漫威DC出品的影片,而应该是诸如《肖申克的救赎》;应该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应该是《黑天鹅》,还应该是《熔炉》,只是《小丑》的表达方式更为激进更为极端更为政治不正确。 肖申克探讨的是自由,松子探讨的是原生家庭,黑天鹅是艺术,熔炉是社会罪恶,而《小丑》 是孤独。

3. 【关于孤独】:孤独的极致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孤独?”,我相信你问看完这部电影的所有人“你觉得亚瑟福莱克孤独吗?”你100%会得到肯定的答案,然而为什么呢?为什么你会觉得他孤独,或者什么让你觉得他孤独:是因为他天生缺陷,有强烈情感的时候会忍不住放声大笑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异类和怪胎?是因为没有朋友,而唯一亲近的母亲最后却成为了促成他一切不幸的罪魁祸首?是因为他一直的理想最终沦为人们谐谑和嘲笑的笑柄?还是因为他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 片中亚瑟福莱克在成为小丑之后说了一句话:“我以前认为,我的生活,只是一出悲剧,但现在,我意识到,这他妈是一出的喜剧。”

谈谈我的理解:孤独不是什么网络上所谓的 一个人吃海底捞对面放着一只熊或者什么第二杯半价所以我就吃了两个甜筒,孤独在于没有人认同,在于寻求认同而不得;而孤独的极致,是在你用尽一切努力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之时,别人缺在嘲笑你为了寻求认同所做的一切努力。正如亚瑟福莱克在电影中一样,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带给全世界欢笑的喜剧演员,然而真正逗观众笑却是他的“不好笑”, 对于一个喜剧演员来说,观众说他唯一的笑点在于他讲的笑话不好笑,这是孤独。

4. 【关于喜剧】:喜剧的本质是什么

影片中至少出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喜剧(Comedy),实际想表达的就是美国六十年来喜剧的演变史——从查理·卓别林到杰瑞刘易斯,再到现在的Jon Stewart和Jimmy Fallon,脱口秀文化是如何演变的。最初的卓别林时代的喜剧在于滑稽,夸张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再加上配乐;到了杰瑞刘易斯,喜剧增加了许多荒诞,也增加了许多黄色笑话。在影片中唯一一个从头讲到尾的段子是这样的:

女人选择男人就像是买一辆车:

要考虑性能好不好,

耐不耐用,持不持久,

性价比合不合适;

而男人选择女人则像是停车:

噢这里有个车位,

这个车位有点窄,但可以试试

咦这个车位不错,

哦这个车位要收钱,那算了。

再到最后的现代脱口秀像现在的Jimmy Fallon,也就是片中德尼罗饰演的莫里秀:亚瑟弗兰克被邀请当了嘉宾,在节目上他讲了这样一个笑话:

“咚咚咚“

“什么事?“

“女士你的儿子被酒驾的司机撞死了”

鸦雀无声。。。德尼罗说这不好笑,而另一个被邀请上台的嘉宾则说你不应该开这样政治不正确的玩笑。这就引向了本片的另外一个主题——究竟“好笑” 与 “不好笑” 应该由谁来定义?更进一步, “政治正确”与“政治不正确”是由谁规定的,在规定我们不应该政治不正确这本身,是否就是一种“政治不正确”?再后来,影片以小丑之口,说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戏剧和脱口秀,精英阶层定义了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什么是可以开玩笑的而什么不可以,什么样的人是正常人什么样的人不正常。这些一切的一切,都是精英们自己定义的,丝毫不顾及其它(阶层)的人的处境或是感受。而片中的小丑更像是一杆旗帜,践行着:“我,不需要你(们)来定义什么是好与坏。”

5. 【关于社会罪恶】:究竟是罪犯导致了社会的罪恶,还是社会的罪恶产生了罪犯?

这个问题在法理学上已经被探讨了太多年了:选择犯罪究竟是罪犯的个人意志,他天生就是一个坏人,还是社会教化失职所迫使,社会没有给他足够的关怀以及教育。 就像其实每个人都是疯子,只是没有遇到让你发疯的那一天 (‘All it takes is a bad day') 这样的事情离我们生活远吗?不远,想想现在川普治下的美国,更近的,想想现在的香港。我不会去思考香港的“废青”为什么会成为废青,不会去思考香港回归中国之后对于本土的香港人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包括我们大陆人还是香港社会的精英阶层)在意的都只是那些废青堵住了地铁让我没法回家,在机场闹事害我航班取消。我确实从来没有尝试了解过那些“废青”们在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们有没有道理,只是看到新闻恨不得让驻港部队把他们全部枪毙。那么事实上,我与哥谭市对于下层人们痛苦生活充耳不闻的托马斯韦恩们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

再讲一个故事: 古希腊有个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问别人,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答不出来就会死。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人”,这其实是个绝妙的隐喻,正在猜谜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是谜语的答案,这个谜语似乎在描述一个妖魔或者陌生的东西,但其实就是正在答题的人本身。猜出这个谜语的是俄狄浦斯,但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已经不是人了。其实这也在隐喻俄狄浦斯的处境,俄狄浦斯四处找寻杀死老国王的凶手,谁是凶手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谜,最后发现原来是自己杀了老国王。斯芬克斯的谜语被俄狄浦斯猜出来后选择了跳崖,俄狄浦斯知道自己杀父娶母后刺瞎自己双目自我流放。而我们看到了许多电影在讽刺精英阶层,却从来不会意识到我们大部分人自己其实就是精英阶层其中的一员,我看到了影片中那些捉弄嘲笑弗兰克的人们,却不会想起我也曾有意无意疏远过嘲笑过看起来不正常的人。 就如同很多年前一个我喜欢的女孩子问我喜欢谁,我回答“你猜”,她永远不会猜到是她自己一样。 其实一切谜底都早产于谜面,而智者都在偷懒。

6. 活得越久,愈发佩服那句:“我们与社会的罪恶,都脱不了干系。” 我猜这或许是之所以这部电影用这么政治不正确甚至于挑衅和反白左的方式去挑战当今美国主流的价值观的原因吧。

7. 建议去看,如果你曾感觉到孤独。

转载不须注明出处,就说是你自己写的。

 6 ) 《小丑》隐藏彩蛋&影视漫画致敬关联

剧透预警!剧透预警!剧透预警!

《致命玩笑》

《小丑》与漫画《致命玩笑》有诸多共通之处,尤其是小丑在成为犯罪王子前落魄的喜剧演员生涯。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致命玩笑》中小丑绑架了戈登局长,将其女儿芭芭拉打成残疾并拍摄裸照,为的是把蝙蝠侠和戈登逼疯,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理论:任何人都会因为偶然的打击而陷入疯狂。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小丑》的故事同样印证了这句话,亚瑟并非天生的坏蛋,他只是一个在生活中处处碰壁的可怜人,由于一连串悲剧事件令其精神彻底崩溃,才最终步入癫狂。

电影中,亚瑟痛苦地诉说"I had a bad day",随后重生成为真正的小丑,正好呼应《致命玩笑》中小丑的理论:让一个正常人变成疯子的条件,只需要"one bad day"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黑暗骑士归来》

在弗兰克·米勒创作的漫画《黑暗骑士归来》中,曾出现小丑上脱口秀节目的情节,但他犯下的罪行远比电影里严重得多。

Batman: The Dark Knight Returns

用死亡笑气杀死了演播厅内几百人

漫画里也有小丑强吻女嘉宾的情节

《喜剧之王》

如果你看过马丁·斯科塞斯的《喜剧之王》,你也许能在《小丑》看到不少该片的影子。

罗伯特·德尼罗在《喜剧之王》中饰演痴迷脱口秀的Rupert Pupkin,终日幻想自己能够站在舞台上享受观众的欢呼,甚至不惜绑架自己的偶像来达成梦想。

有趣的是,德尼罗在《小丑》里扮演的角色正是一个脱口秀大明星。

与《喜剧之王》男主一样,亚瑟总是幻想自己得到赏识,在家中排练登上节目的情景,也会因为声响太大而被同住的母亲吐槽,最终又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愿望。

Pupkin在绑架事件后入狱,因此声名大噪,深受群众追捧(虽然影片似乎在暗示结局并非现实)。《小丑》中的亚瑟也一样,公然犯下重罪,却受到暴民拥戴,一举成为反社会的领袖人物。

《出租车司机》

影片还致敬了老马丁的另一部经典作品,同样由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出租车司机》。该片讲述的是出租车司机Travis在堕落的纽约市中苟且谋生,最终为了一名雏妓屠杀了整个淫窝,却戏剧性地被媒体封为英雄。

除了剧情上的呼应,两部影片的男主角有着相当多共同点:两人都经常幻想、写日记、半裸玩枪、关注政治人物、在精神彻底崩溃后形象大变。

两个主角都曾做出枪指脑袋的手势

《摩登时代》

影片中出现了查理·卓别林的经典作品《摩登时代》,讲述经济萧条的背景下,工人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出精神病院与监狱后,在艰难的生活中找到归宿的故事。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小丑》也有体现

影片里卓别林宁愿坐牢也不想在社会中打滚,正呼应《小丑》中医院职员说的话:有的人只是无处可去。

影片中的插曲《Smile》正是出自《摩登时代》,是卓别林亲自谱写的乐曲。1954年由约翰·特纳和杰弗里·帕森斯填写歌词,此后被许多著名歌手传唱,其中就包括迈克尔·杰克逊。

除此之外,亚瑟在节目中自述“我的人生只是喜剧”,也呼应了卓别林的名言“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

小丑作者

影片中出现了"Robinson Park"地铁站,这是蝙蝠侠漫画中常出现的地点,致敬了早期蝙蝠侠画家杰瑞·罗宾逊(Jerry Robinson),他也是小丑和阿福的创作者之一。

索菲工作的地点在WilliamStreet,致敬了蝙蝠侠和小丑的联合创作者比尔·芬格(Bill William Finger)。

为亚瑟做心理辅导的社工名叫黛博拉·凯恩(Debra Kane),致敬了漫画家鲍勃·凯恩(Bob Kane)和他的女儿黛博拉(Deborah)

比尔·芬格与鲍勃·凯恩在40年代联手创作了蝙蝠侠和小丑等经典角色,不过比尔作为主要功臣却在几十年间默默无闻,直到近年才终于被正名。

对这段幕后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哔哩哔哩搜索“蝙蝠侠与比尔”观看。豆瓣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很少,也没有字幕,所以我特意上传了外挂中字,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这个故事。

时代背景

本片没有明确指明故事发生的年份时间,但从蛛丝马迹中我们可以一探究竟。影片开头出现了颇具年代感的华纳LOGO,实际上这个画面是1972年到1984年间华纳通讯公司的电影作品开场(包括DC的《超人2》),说明故事年份大概落在这个区间。

接着我们能听到一段收音机播报,提到哥谭市正在爆发环卫工人罢工,结合哥谭的原型为纽约市,而纽约市曾于七八十年代发生过类似事件,进一步印证上面的推论。

影片中韦恩一家从电影院走出来时,可以看到广告牌上写的是:《粉红佐罗》(Zorro the Gay Blade),这部电影是在1981年上映的。

漫画里,布鲁斯·韦恩在那个改变命运的夜晚看的是《佐罗的印记》(1940年的首部曲)。 而《小丑》为了呼应故事年代,特意把佐罗电影改成了1981年上映的续作。

另外,电影院墙上还贴有其它电影的海报,包括《黑暗时代》(Excalibur)《狼人就在你身边》(Wolfen)、以及呼应主人公名字的《亚瑟》(Arthur),这些电影都是1981年上映的。

也许是个巧合,《蝙蝠侠大战超人》中也出现过《黑暗时代》(Excalibur)这部电影的名字。

喜剧演员

小丑的起源故事向来神秘莫测,正如《黑暗骑士》中小丑对脸上疤痕的由来就有多个不同版本的说法。

除了《致命玩笑》中的笑星设定,其它蝙蝠侠作品里也有提及过小丑与喜剧表演的渊源。

在1989年蒂姆版《蝙蝠侠》的改编小说《The Further Adventure of Joker Anthology》中,杰克(小丑)的父亲热爱喜剧表演,习惯将灵感潦草地记在纸上(和亚瑟一样),而且总是在讲完一个蹩脚的笑话后,要求儿子必须要笑。

动画版《蝙蝠侠》第三季17集《Make 'Em Laugh》中,年轻的小丑曾在舞台上受到奚落,因此在多年后向当年的评审们复仇。

杀手小丑

亚瑟表演单口喜剧的酒吧名叫"Pogo's",恰好是历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小丑的名字。"Pogo the Clown"是一个连环杀人犯,本名约翰·韦恩·盖西,曾在1972年至1978年犯下虐杀33名男孩的骇人罪行。

阿卡姆疯人院

相信喜欢蝙蝠侠的观众对阿卡姆疯人院并不陌生,影片中出现的“阿卡姆州立医院”明显是对这个哥谭著名地标的致敬 。

韦恩家族

影片中饰演布鲁斯·韦恩(aka蝙蝠侠)的小演员但丁·佩雷拉-奥尔森,曾在2017年电影《你从未在此》中扮演杰昆·菲尼克斯的童年。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也是一部由杰昆主演的“出租车司机”式电影。

小少爷身边的英国大叔毫无疑问是“管家侠”阿尔弗莱德·潘尼沃斯(阿福),原作中阿福或是军情处特工,或是退伍军人,甚至(在药物作用下)暴揍过超人,总之武力相当不凡。因此有网友猜测,影片中的亚瑟出现在韦恩宅院的情节只是他的幻想。

家庭之死

蝙蝠侠的父母又一次被杀,从佐罗电影和罪恶小巷,到两声枪响和散落的珍珠,最后留下小布鲁斯跪在死去的双亲身旁,本片完美又无情地呈现了这一经典时刻。

漫画角色

开场的社工Debra Kane出自漫画《Batman: the Ultimate Evil》,但身份有所不同,漫画里她是一名儿童保护服务社工,也是蝙蝠侠的伙伴。

Batman: the Ultimate Evil

谢·惠根姆饰演的警察名叫Burke,漫画里曾出现过同姓的警探角色Tommy Burke

亚瑟母亲的主治医生名叫Dr. Stoner,在漫画里也有一位叫Benjamin Stoner的阿卡姆医生,后来成为了命运博士的敌人Anti-Fate

60年代《蝙蝠侠》

童年布鲁斯·韦恩出场时,这位未来的黑暗骑士从一根杆子上滑下,从树屋中走出来,不禁令人想起60年代蝙蝠侠电视剧中蝙蝠侠与罗宾出任务的场面。

《蝙蝠侠:第一年》

亚瑟的化妆间房号为404号, 漫画《蝙蝠侠》第404期是著名故事线“蝙蝠侠:第一年”的开篇,与《黑暗骑士归来》和《致命玩笑》同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蝙蝠侠故事之一。尽管小丑没有在该漫画中出场(只提及过一次),但书中描绘的80年代纽约风貌与电影里的哥谭市非常相近。

《蝙蝠侠:动画版》

默里脱口秀的节目LOGO与《蝙蝠侠:动画版》的标题使用了相同的字体。

《黑暗骑士》

小丑在警车内注视窗外的画面,相信让很多人都想起了《黑暗骑士》中的希斯·莱杰

另外,在结尾的大暴乱中,我们可以看到街上的海报写着"Ace in the Hole“,令人想起《黑暗骑士》小丑最后说的话(指哈维·登特是他的Ace)。

最后,附送一个炸裂彩蛋:

“小丑”杰昆·菲尼克斯曾演过《少年超人》!

实际上是剧中角色的梦境

文 | 彩蛋君KL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授权】

个人公众号「电影彩蛋堂」(movierush),专注分享电影彩蛋。

电影彩蛋堂(movierush)

 短评

#Venezia 12“希斯·莱杰之后无小丑“这个论述终于是被打破了。这是当代电影史的光荣日。

9分钟前
  • 踢迩达
  • 力荐

9分,菲尼克斯值得一座奥斯卡,表演太带情绪了,以无法抑制的狂笑表达痛苦,竟然笑到让人难过。影片与之前大部分超级英雄电影截然不同,没有特效、没有奇观、甚至没太多动作场面。而是以略复古的方式,讲小丑为什么会成为那个小丑。其实是挺严肃的一部片子,包括去关注社会问题。片子还挺邪恶的,会让你有些同情这个小丑。另外,这片应该是无法续集和衍生,因为还是太实了,如果这个角色重新漫画化,也就不再是他了。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一个生活中的loser,人们眼中的笑话,永远被忽略,永远没有存在感。路人欺负他,同事出卖他,主持人嘲笑他……所有人都不在乎他,把他当成空气。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过,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他的死比他的人生更值得。他不是小丑,人们却说他是没用的小丑;他真正有病,人们又希望他假装没病。于是,他决定再也不要做他人生命中的过客,他要做自己生命的主宰。你说我是小丑,我就做小丑给你看。谁出卖我,我就让他知道出卖我的下场;谁把我当做笑话,我就让他再也笑不出来。曾经他戴上面具,总想为他人带来欢笑;如今他卸下伪装,只想活出自己的人生。他是人们眼中的失败者,也成了另外一群人心目中的英雄。他在世界舞台翩翩起舞,宛如一名艺术家。以前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是一出悲剧,现在他意识到,它是喜剧。

11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Life is a tragedy when seen in close-up, but a comedy in long-shot.-- Charlie Chaplin人生近看是场悲剧,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场喜剧。——查理卓别林

16分钟前
  • Fly you fool!
  • 力荐

变成职业精神病后果然精神好多了

17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摩登家庭》试镜落选之后

19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看完世界首映激动的打卡!剧情节奏感满分,内涵思考张力满分,艺术戏剧性满分,人物塑造满分。所有奥斯卡大奖给它都不过分,因为此片足够划时代的宣布,超级英雄的时代结束了。

22分钟前
  • 长颈鹿饲养员
  • 力荐

电影语言是精致和饱满的,但内核是空洞和混乱的,it’s just a fucked-up white dude creepily stalking a black woman, killing people, and blaming everything on vague, void, and incoherent “social” problems so that it is intriguing but won’t actually offend the target audience. 那些经过精心计算的愤怒和挑衅都成为了商业价值的一部分。Yet it says absolutely nothing.

27分钟前
  • 小油飞
  • 还行

分几次终于看完了它,男主表演太出色了,一定会包揽许多表演奖项。虽然用喜剧小丑演员做主角,但故事是太沉重和复杂了,让人压抑,喘不过气,回不了神。是寓言?是控诉?很费人心思琢磨。其实编导自己也没有完全想透彻,最佳影片欠火候,最佳演员没问题。

2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4.5 在《黑暗骑士》公映的十一年后,终于有一部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同类电影了。扭曲,震撼,一次进入深渊本体的角色研究,一场庆祝疯狂和悲剧的黑暗大狂欢。凤凰的表演是碾压式的,奖项根本hold不住。

3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再也不要有人跳出来把DC和漫威比了,这已经是金狮体系了。

36分钟前
  • 保卫胡萝卜
  • 推荐

华金演绎的小丑固然精彩,但从导演不相信小丑可以从化学池里诞生这件事中,大概能看出他并不是很相信影像,所以只好大搞心理现实主义的mumbo jumbo,然而最终还是只能用大量堆砌的刻板印象制造冲突来推动故事发生。

40分钟前
  • TWY
  • 还行

社会的疯狂带来反社会的集体疯狂,只需要糟糕的一天,人人皆可成为小丑。坦白说,“因为压迫、所以作恶”的命题已经不算新鲜了,但杰昆·菲尼克斯一步登天的方法派表演升华了整部电影!他的肢体和表情,完美告诉了世人什么是密不透风的绝对黑暗~

4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完全不是超英片,就是一个以普通底层小市民为主角的犯罪片,大概也是这些年漫威DC所有电影里人性剖析最深刻的一部。影片对哥谭市有着出色的氛围营造,阴暗潮湿的道路,满目垃圾的街头,一触即发的暴动气息,这样的环境,再加上悲惨的身世、糟糕的一天,足以把一个老实的可怜人逼向深渊,从理性善良一点点变得麻木和疯癫,每一步转变都真实可信。杰昆·菲尼克斯瘦骨嶙峋的样子让人心疼,毫无疑问,影帝级的表演,“希斯·莱杰后再无小丑”的话可以收回了。

4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看看社会都把搞喜剧的逼成啥样了!大家善良一点,听到不好笑的笑话多多包容,少疯一个对大噶都有好处

50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这才叫DC,谢谢。

52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正式与Rorschach, V成为DC反压迫三人组。

54分钟前
  • C
  • 力荐

語拙的《V字特攻隊》、主旨(仇富)延續卻說服力更低的《黑暗騎士崛起》、社經背景缺席的《計程車司機》、墮落的《喜劇之王》、超齡的《天氣之子》……擔憂這樣一部電影能引發民亂未免杞人憂天,如果厭世者能被這個輕薄到近乎世界系的故事給騷動,那七年前的諾蘭恐怕能推翻美國。瓦昆的演出無懈可擊──畢竟當代還有幾個演員能同時演繹耶穌和小丑?然而全劇最神來之筆的一幕卻不屬於他,而是給了一個侏儒。

59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究竟谁是反派?是漫画里先入为主道德沦丧的小丑?是被煽动杀光富人颠覆权力的无政府主义?是居高临下何不食肉糜的精英权贵?还是以阶级分化为轮轴带动社会高速运转的系统本身?表面上是意识形态的尖锐对抗,是小丑不堪的灵魂被一片片撕碎,是将病症视为解药的以毒攻毒;内核却是政治立场的颠倒混淆,是小丑破碎的人格被一点点重塑,是漫长的以疗愈为名的禁锢终获正名。你认为谁是反派决定了你身在何处,而千千万万我们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这个严丝合缝又千疮百孔的世界将迈向何方。《小丑》发出的质问振聋发聩,但对于所有问题,它无力解答。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漫威:制造一个大坏蛋,首先要给他超高的智慧,强大的肉体,绝顶的战斗技能,对了,还有无限宝石 DC: 给他一个糟糕的人生吧

1小时前
  • 小小明月几时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