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

剧情片大陆1984

主演:薛白  王学圻  谭托  刘强  

导演:陈凯歌

 剧照

黄土地 剧照 NO.1黄土地 剧照 NO.2黄土地 剧照 NO.3黄土地 剧照 NO.4黄土地 剧照 NO.5黄土地 剧照 NO.6黄土地 剧照 NO.13黄土地 剧照 NO.14黄土地 剧照 NO.15黄土地 剧照 NO.16黄土地 剧照 NO.17黄土地 剧照 NO.18黄土地 剧照 NO.19黄土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19

详细剧情

  陕北黄土高原上的贫苦女孩翠巧(薛白饰),自小由父亲(谭托饰)作主定下娃娃亲。八路军文工团团员顾青(王学圻饰),为采集民歌来到翠巧家,一段时间后,与翠巧家彼此仿佛自家人般。顾青讲述起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翠巧听后,心生向往。  父亲虽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顾青行将离去,翠巧要随去延安,顾青有心无力。翠巧弟弟憨憨(刘强饰)跟着顾大哥,送了一程又一程。翻过一座山梁,顾青看见翠巧站在峰顶上,她用甜美歌喉唱歌送别,顾青深受感动。  四月,翠巧在完婚之日,心有不甘决然逃出夫家,划船渡河去追求新的生活……

 长篇影评

 1 ) 一部一鸣惊人的影片

要理解当初《黄土地》在视觉冲击上的一鸣惊人,首先要了解在《黄土地》之前,我国电影观众习以为常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84年以前,我国电影的叙事、拍摄手法受到来自苏联电影和解放前电影的影响。而解放前电影主要接受好莱坞经典叙事那一套法则。在电影语言上用的是老老实实的经典语言:全景——交代环境,特写——交代人物,空镜头——表示人物的心理,画面的分割遵循黄金法则,体现一种平衡、对称、和谐的美感。各种象征的运用也都规规矩矩,如日出——希望、前途光明,阴霾、雷电——困境、痛苦等……。对这一套,当时的观众已经清清楚楚。也就是说,谢晋、谢铁骊这一批导演的作品,也许内容上有不同,但在电影语言上并没有根本区别。
《黄土地》则不一样,它拒绝了所有当时习以为常的电影表达式。这部电影的画面分割线常常打破平衡感,也就打破了平衡带来的和谐感,显得突兀。如影片中的画面常常被黄土地占据绝大部分的银幕空间,只在上方为天空留出一条线。这种画面让观众很不习惯,觉得呼吸受阻、视线受阻,从而制造了一种压抑感。并且这种压抑感和影片的主题保持了一致。
压抑来自贫穷。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挑一次水,要走十里。守着这艰难的日子,男人女人累得变了形状,翠巧的爹才47岁,就已经皱纹布满额头。
王学圻饰演的顾青在网络影评中常常被骂,说是不够胆,翠巧要跟他走的时候,他干嘛不带人家走。很多C刊上的专业论文也这么说,当然用词就比较含蓄,说是顾青擦身而过,放弃了拯救,与以往的八路军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不同。
这些人看电影,一半是没看懂,另一半是因为对那个时代缺乏了解。不能了解,也就不能同情。
顾青对陕北农民的艰苦日子,是了解的。所以他很有分寸,住在翠巧家里,虽然是交了伙食费的,可是吃饭时绝不夹菜。那饭还是稀饭,没几粒米,他干起活来照样不惜力气。他给翠巧爹讲延安,讲男女平等自由恋爱,遭到翠巧爹的反驳。他并不因为这个,就把翠巧爹上岗上线。他只说延安那边,不把女儿当商品了,结婚不要彩礼。他不能说翠巧爹把自己女儿嫁出去,是在卖钱。因为他理解,翠巧爹深爱着自己的女儿。结婚在翠巧爹看来就是米面,嫁得好有白面吃,就是对女儿好。
束缚着翠巧爹他们的,不是哪个具体的地主恶霸,而是传统。这个传统延续了两千多年,不是顾青用话语就可以打破得了的。不能打破,就不能拯救。
因为观念上的分歧,翠巧一家没告诉顾青,翠巧4月底要结婚的事。而翠巧有着少女的自尊。她只对顾青说,我跟你走。她不说原因,可能她觉得说出来像是在要挟。
对于顾青,翠巧还是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渴望去延安,这份渴望打动了他。但他不能就这样带她走,他有纪律。当时是1939年,他不能在采风的时候,就顺路带一个人回部队。他让她等,他保证回来接她。两个月之后,他确实回来接她了,信守诺言。可是她已等不到了。
影片还创造了几个常常被人称道的场面,一是安塞腰鼓,画面充满激情,摄影机在兴高采烈打腰鼓的男人们中穿行,镜头摇摇晃晃。一是求雨,众多的黝黑的男人,一色打扮,一样的求雨动作,如诉的求雨歌谣,令人叹息。
《黄土地》的画面是有感情的。常常,看着看着,明明没有对白,没有音乐,可是你就这样心情沉重了起来,振奋了起来,或者微笑,或者含泪。有时思考。
将来如果我写电影史,我一定好好写一章,关于陈凯歌和他的《黄土地》。

 2 ) 对中国传统色彩的颠覆

翻邮箱找一封很久以前发出的邮件,发现了这个,哈哈。好久以前写的影视艺术概论的随堂作业啊,放着保存着,免得以后又难得找。

恩,我喜欢纪莉老师。哈哈哈哈哈哈。


——评《黄土地》中色彩应用


 在《黄土地》里,色彩的应用成为一种极有说服力的语言。

弱势之红——自欺欺人的喜庆。

     红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是喜庆的象征,然而,在《黄土地》里,红色成为一个骗局。影片开头的画面里面,一顶红色的轿子在蜿蜒的山峦中缓缓前行,唢呐上垂下的一段红色的布条,和黄色的土窑的肮脏的墙壁上一块红布。红在影片开头的一段对于婚礼的描述中始终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永远无法冲破整个背景环境的压抑和晦暗。红色成为了一个欺骗。
     而这,也正是影片希望表达的。没有爱情的婚姻,一切只是一个毫无真实的欢喜情调为基础的麻木的流程,红色的布景只是一个习俗,一个传统,所以婚姻本该表达的美好的情愫在这样一个顽固不化的背景里被扼杀和掩盖——这种冲突通过对红色的污蔑和弱势很好的表达的出来。

隐晦之黄色——旁敲侧击的怀疑。

    影片中大片黄色的对视觉的冲击,让人无法忘怀。黄色的土地几乎覆盖掉整个镜头,黄色的河水和黄昏融合在一起。黄色成为整部影片里面最为主角的颜色。然而,与红一样,黄色在这部电影里面没有什么光鲜亮丽的形象,土地之黄,永远是一附昏暗迷蒙的状态,河水之黄,永远一种垂暮蔼蔼的气息,一切都仿佛笼罩着一种无法言说的伤楚。
    黄色在中国传统中是一种最为尊贵与正统的色泽,甚至可以说,黄色,代表着一种中华民族的信仰。而《黄土地》里,正是通过对黄色的颠覆,表达着某种对这种主旋律色调的怀疑。
    经历了文革,陈凯歌与张艺谋对于上一代人的信仰产生了一些怀疑,甚至不得不说,在那样一个时代,社会的信仰集体迷失了,所有都在茫然,比如“潘晓事件”的发生。这部电影的情节亦是如此。顾青给一家人带来了希望,却没有使他们获得最终的拯救。所以,当正统的黄色也成为一种隐晦的色泽,这正配合了电影的主题,使我们所有人都开始思考,我们以前那般坚定不渝的信仰,真的可以拯救我们吗?
   

     

 3 ) 黄土地的天空

下有黄土上有天,南边雨来北边旱。 《黄土地》的画面构图,九分地一分天。这奇特的天地观念之下,蕴含着怎样的人生态度?当你的眼睛习惯了黄土,习惯了贫瘠的山壑后,贸然脱离赖以生存的黄土,漫无边际的蓝色天空便挥发出强烈的不安全感。 《黄》的画面中,被挤压的天空无法展现任何的希望和遐想,相反地,狭窄的天空似乎一种绝望。祈雨段落初始,镜头从天空落下,大片的天空充当背景,预示这场迷信的祈雨活动的无果。祈雨结束,镜头上摇,俯拍天空,幽蓝的天空,惨白的缺月,又一次痛击人们内心的希望。 陕北农民的话语体系内,天象征着“命”,“命”是中国人无法摆脱的原始定数。在以农耕支撑的农业社会中,天是决定农民生死存亡的强大力量,丰与歉皆被不可捉摸的命运把控。天,只占画面内容小小一部分,却掌控着农民的命运。 对天与命的敬畏,源自农民对土地的信任。生活的贫困压不垮翠巧爹,他依旧勤勤恳恳地耕地,一心一意谋划儿女的出路。对于大女儿的过往以及翠巧的将来,他只能将希望推托于“命”。尽管如此,他也愿意维持这样的旧生活,嘲笑“光会唱个酸曲”这般游离于农耕社会的后生。

黄土高坡低声语,陕北农民信天游。 沉默,无言,顾青对当地人民的最初印象。农民对陌生的公家人怀有恐惧和怀疑,不敢“高声语”,生怕冒犯公家人。夸张机械的对白,使得这喜宴显得过于骇人。 “哦。” “吃咧。” “喝咧。” 千篇一律的蓝衫白顶子,沉默的宴席,低沉的男音单调地说些客套的话语。沉寂,和乡下人刺耳的咂嘴声,给“欢庆”的婚礼营造一种异样的恐怖。这些与黄河黄土打交道的汉子,渐渐丧失与生人谈话的能力,因穷苦而难以体验欢乐,这令他们在封建的婚礼仪式中变得冷漠。 翠巧沉默,翠巧爹沉默,憨憨更是“失语”。在最初的接触中,翠巧一家都以封闭的姿态对待这个外来人。也正是这一家人,都是唱酸曲儿的高手。大姐的婚嫁无疑给年轻女孩翠巧留下了阴影,她对婚姻有着自己的幽怨愁苦,因而她唱酸曲儿也最多。翠巧总在无人的寂静处唱,一是她羞于父亲和众人听到,另一方面也是隐藏自己的愁思,压抑叛离的情绪。憨娃更是极端分化,平日一句话不说,却突然高唱酸曲儿。他诙谐幽默的唱词更是与憨笨的外貌形成鲜明的反差,令顾青忍俊不禁。 翠巧与憨憨,甚至翠巧爹,最终皆放下对公家人顾青的戒备,成为彼此的朋友。这其中无疑是顾青的人格魅力和先进文化意识的作用,这个封闭村庄的农户带来了崭新的思想冲击。当憨憨唱起“镰刀,斧头,老撅头”的时候,无产阶级反抗的意识开始最初的萌发。即便如此,这位相对开明且爱惜女儿的翠巧爹仍旧无力挣脱命运的控制。这种情况之下,“你说南边女子们能念书,识字儿,当真?”更像是一声无力反抗的哀叹。

蓝衫衫,绿草圈,滚滚黄河流不尽。 白顶子,黑手指,唢呐声中一抹红。 若要改命,必先换天。 一如对联所题“自古嫦娥由天定,而今富贵在命中。”翠巧的婚姻,同样逃脱不开“命”。袖长过长的红嫁衣,这便是翠巧爹认定的“命”。翠巧企图拒绝婚姻,却遭到翠巧爹的痛打,她如何能够摆脱这“命”? 顾青的出现给灰黄的土地带来一丝生机,他为翠巧指明方向。同时,顾青也是翠巧挣脱枷锁的依靠。不幸的是,她的依靠并没有带着她走出困境。对于翠巧的婚姻和丈夫,《黄》并没有直接描写,反而通过“黑手指”等细节侧面渲染其婚姻的不幸。真切地体验过婚姻生活后,翠巧义无反顾地独自出走。无论翠巧渡河结果如何,她逃离旧社会的已成定局。 翠巧离开了,黄土沟的天仍久旱不雨,难以数计的女子重演旧式婚姻的悲剧。改变这一困局,必须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南边变了,咱北边也得变,全中国都得变。”

 4 ) 这是一片承载着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大地——《黄土地》电影评论

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就是中华儿女的代名词,以黄土地为代表的中华大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就流淌在这片土地上。《黄土地》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投向了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民族,影片弥漫着对悲剧个体命运的关怀,更饱含着对处在时代巨变下民族出路的拷问。作为陈凯歌导演的处女作,《黄土地》深刻、厚重、充满着赤诚而雄浑的力量,影片通过个体的悲剧折射了时代和民族的悲剧。这是一部不应该也不能够被遗忘的中国电影佳作。 《黄土地》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国共内战时期,八路军顾青深入陕北农村寻找民歌素材,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翠巧、憨憨一家人,受顾青新思想的影响,翠巧和憨憨的命运也随之发生改变。 顾青请求翠巧的父亲唱首民歌,被拒绝了。老汉的理由是“不愁不喜唱个啥”。陕北民歌之所以具有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民歌都发自歌唱者的肺腑,喜也好,愁也罢,都热烈而直白地表达着歌唱者的真情实感。翠巧在影片中唱的民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达“苦难”的,例如被父亲逼婚时唱的,“……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儿圆,人里头数不过女儿可怜……”;另一类则是表达“喜悦”或者说“期盼”的,例如和顾青分别时唱的“……听见公家人脚步响,一舌头舔破了两块窗(注:以前的窗户是纸糊的)……”就婉转地表达了一个女儿家的心意。 翠巧的父亲在影片中没有名字,这是一个很好的设定,因为翠巧父亲就是长久以来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典型代表,他忠厚善良、勤劳本分,同时贫穷愚昧、因循守旧。长期以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和一穷二白的困苦生活使得老汉不得不早早将女儿出嫁。早出晚归的辛勤劳作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勤劳只是他们为了活下去做出的唯一甚至是不得已的选择。要是遇上灾荒或是战争,面对强大的命运和悲惨的现实,善良和勤劳可以说一点用都没有。 老汉的陈旧思想早已根深蒂固,顾青的到来对他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触动,但对于翠巧和憨憨两个年轻人来说,顾青本人及他带来的思想则犹如晴天霹雳。可以想见,如果不遇上顾青,父亲的今天就是憨憨的明天,翠巧姐姐的今天也将是翠巧的明天。物质上的贫穷和思想上的落后就像两个枷锁,将他们的命运死死地拴在历史的轮回中,须臾不得解脱。 遇上顾青之前,翠巧的苦难只能通过唱民歌来舒缓。翠巧以及以她为代表的广大农村少女,从一出生就经历着物质的贫穷和思想的落后,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被迫嫁人后所面对的依旧是贫穷和困苦命运的周而复始。 面对苦难的命运,她选择面对并默默承受,事实上,除了跳枯井自杀之外,“认命”几乎是她唯一的选择。根据父辈的言传身教,根据“庄稼人千百年来的规矩”,她只能将身心遭受的一切苦难归结为命,她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是认命。她不知道苦难的根源在哪里,也不知道幸福的路在何方,甚至不会主动思考这些问题,直到遇上顾青。 顾青就像一块巨石,砸破了她内心长久以来的平静。旧生活在新思想的巨大冲撞下变得摇摇欲坠,她开始思考自己的命运并勇敢地做出改变。片尾,等不来顾青的翠巧冲破了媒妁婚姻的藩篱,决绝地登上了横渡黄河的小舟。幸福,绝不,也从来不在其他人的手里;幸福的大道,也唯有依靠自己的一双脚才能走出来。翠巧的死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叹息和遗憾,更留下了深深地震撼和反思。只要是自己选择的,哪怕是死亡,也比憋屈和苦难的活着要强!在悲剧的大背景下,以翠巧为代表的觉醒个体以自己的方式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时代最强音。面对汹涌的黄河水,翠巧选择了勇敢面对,选择了逆流而上。滚滚的洪流不能改变她掌握自己命运的决心,滔滔的巨浪也阻挡不了她奔向自由和幸福的脚步! 通观整部影片的色彩,天是青的,土地是灰的,河水是黄的,人是黑的,只有翠巧是红的(注:翠巧出嫁的姐姐也曾是红的)。在死气沉沉的天地间,翠巧是那抹最动人的红。这才是生命所应有的颜色。令人扼腕的是,这仅有的一抹红最终也消逝在灰黄之中。 翠巧的弟弟憨憨是影片中另一位让人感慨万分的角色。如果没有意外,憨憨会像他的父亲一样,在贫困和哀怨中无奈地过完这一生。顾青来了之后,憨憨明显感受到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吸引力,他隐约间知道这种新的、未知的、能让人有盼头的力量会让引领他的人生走向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片尾,遭遇大旱的村民们虔诚地进行了一场向龙王求雨的仪式,仪式结束后,所有人都吼叫着朝一个方向奔跑,正在这时,憨憨看到远处走来了顾青的身影,于是憨憨毅然挤进汹涌的人潮。与其说憨憨朝着顾青奔去,不如说他是朝着一个希望奔去。虽然憨憨一度被人潮淹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这一幕异常感人,逆流而上需要的是觉醒的决心和决绝的力量,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干云豪气。顺流逆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此他知道了自己要去的方向,哪怕这个方向与众人相反。 与压抑、暮气的陕北农村不同,此时的延安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为了欢送子弟兵,数百延安群众敲响了震天的锣鼓,在尘土飞扬的黄土地上扭起了壮观的秧歌。在这一堪称全片最为华彩的段落里,张艺谋掌控下的摄影机仿佛也被这种激昂的情绪所感染而变得躁动起来。摄制组放弃了稳重的三脚架,采用手持拍摄的方式,将中华儿女崭新的的精气神进行了完美的捕获和再现。在镜头,那一个个洋溢着朝气和喜气的脸庞让人过目难忘。 如同影片中那些个嘹亮动人的民歌,那些个直白“粗俗”的酸曲儿,《黄土地》唱出了苦难深重的中华儿女的心声。如果说翠巧的死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那么影片结束后留在我们心里的则是一个硕大的问号——中华民族路在何方?我想这是这部影片最大的魅力和意义所在。 写在最后 看完电影,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电影?我以为,那些能触碰到观众心灵深处的、能引发观众强烈情感共鸣的、能给观众带来思考与感悟的电影才是真正的好电影。这样的电影,与时间无关,与地点无关,与性别无关,与语言无关,与民族国家无关,与宗教信仰无关,与表达形式无关,它们在乎的是人类的命运,表达的是人类亘古以来不变的情感。这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的好电影,而我们的《黄土地》可以自豪地位列其中。

 5 ) 沉重的肉身

陈凯歌的《黄土地》虽然拍于1984年,但至今看来那种沉重仍让人有想哭的冲动。
1937年,一个有文化的八路军战士顾青,从延安来到一个黄河边上的村子里搜集民歌,企图将其改编成可以传唱的革命歌曲。虽然他能够和借住的农民一家和睦相处,甚至后来像亲人一样,但他始终是一个他者,对黄土地以及黄土地和农民的复杂关系和情感缺乏某种感同身受的体验。因此,他的搜集工作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那千沟万壑、广袤而苍凉的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他们热爱敬畏这片土地,同时黄土地的贫瘠也束缚了那些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人们,使他们变得如这种脚下的土地一样沉默,木讷,相信宿命,安分守己。辛勤耕作,娶妻生子,老婆孩子热炕头对他们来说才说生活的正理。生活的艰难使得人们沉默木讷,即使家人之间也冷漠的让外来者顾青有些难以忍受。他不了解农民对于那种敬畏,对翠巧父亲在吃饭前向空中洒小米粒向老天爷祈祷的行为觉得好笑,就好像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人对地震发生后不顾生命危险抢回两筐猪草的农妇的行为不能理解一样。生长在城市的知识分子很多人不能真正理解土地和猪草对农民意味着什么,总是以其所是非其所非,从精神层面上枉加揣测。其实那些具体而常见的东西对农民来说才是真实而富有意义的。
在顾青认为具有极大价值的信天游,在绝大多数当地农民看来不过是酸曲,根本不值一提。当顾青问及翠巧的父亲会不会唱歌时,那个面容沧桑的农民说:“没喜没愁的,唱啥歌呢?!”顾青认为具有极大价值的民歌,在当地人只是一种表达悲喜愁苦等情感的手段,但生活的艰难,肉身的沉重让他们把情感深藏在心底,不肯轻易表露。但即使这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始终存在。翠巧家由于没人识字,因此春联只能画一个个圆圈代替文字,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让人动容。看到这一幕,不禁想起小时候国家前三天父亲就要开始给全村的人写春联的情景。
虽然顾青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些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的沉重和苦难,但他所代表的世界和生活却在不经意中打动和吸引着翠巧和憨憨,他讲的婚姻自由观念让从小被定了娃娃亲的翠巧看到了一丝希望,她希望有朝一日能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他教的革命歌曲也让很少说话的憨憨开了口。但故事终究要有结尾,没完成工作的顾青最终返回延安了,只留下翠巧年轻而孤独的歌声在广袤而荒凉的黄土地上回荡。
鲁迅先生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梦醒了无路可走。翠巧希望跟着顾青到延安去参加革命队伍,但顾青以组织有规定婉拒了她,说先要回去请示组织。当他回到延安时,人民正在为即将上前线去抗日的人送行,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当他再次回到小村子时,翠巧已经在成亲的当天晚上企图逃往延安时被淹死在黄河中了,当地的所有男性村民在进行一场虔诚而狂热的祈雨仪式。这两个场景以同样的狂热形成一种相反相成的互文关系,不管是前者的民族解放的宏大叙事还是后面的民以食为天朴素信念其终极所指都是土地而已。
大概人总要被什么东西所奴役,要么是肉体的沉重,要么是精神的枷锁,可能绝大多数事后这二者都是合二为一、相互依存的。我们的问题却在于经常以精神去抹煞肉体,总是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态度来简单地对待复杂的生活。

 6 ) FIFF17丨DAY9《黄土地》:那是我们走得出却又走不出的土地

第17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9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黄土地》,下面请看前线如同恒星般固守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试着逃离这一切的评价了!

迷幻松饼:

陕西民俗大赏。

旺仔小狗:

酸曲儿还是好听的。

Catcatcatyang:

很闷,色彩也好,对白缄默也好,剧情基本靠歌声?

Spy Liu:

这算主旋律吧?封建主义下的悲苦人民。兴亡都是百姓苦罢了。

松野空松:

结尾处两处手持很有力量,一份是对外的,一份是对内的,可摄影是艺谋啊。

我们敏熙:

那种在泥土地里的气息还是惊人的。简直是一部音乐片,重点情感几乎都靠民歌传达。

Donnie:

载入史册的探索片/第五代发端之作。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当第四代在舔舐文革伤痕时,陈凯歌用满屏的黄色土地独领风骚。

欧.尹:

虽说是华语影史一定绕不过的里程碑作品,但如今看来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大量的镜头聚焦于民俗环境与黄土地的勾勒,真正深入且有效描摹人物境况的少之又少,对比之下《红高粱》当真是那个年代极有生命力的作品。而今本作唯一值得提及的是寥廓且逼仄的摄影构图,但这也因年代技术的局限而丧失了表现力。

苍山古井空对月:

民歌扎根于民间,以民歌唱出内心,有淳朴的动人之力,本片很大程度上靠民歌撑住情绪。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摄影,极端构图,黄土地占据了片中大量画面的五分之四,将人、天空压迫至边缘,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不具有把握命运的能力,无论顾青这个公家人来过与否。影片传递出来的对“公家人”的态度是略暧昧与摇摆的,避免了滑向正能量、主旋律的方向,与此同时也更令人同情这片土地上受苦的人们。

Pincent:

有一些纪录片式的手法,反抗着传统的叙事,剪辑仪式性地将一些动作重复三次。不少构图是不规则的,人与如异星球一般的土地在构图中的比例从传统来看是极为失衡的,人几乎被挤出画面或被切断,视觉空间与氛围成为了表现的主体,因此摄影也是大胆的,画幅是封闭人的。同时不太认同摄影好不等同于电影好,其实还是整体的。电影同时又探讨人怎么活着,怎么存在着,许多场景仅存没有语言的诗意,仅存从嘴进入救命的食物与呼出哀悼的歌声。

DAY9暨最终的主竞赛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短评

构图和色彩运用极佳,强烈的悲怆感,所展示的深刻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那些乡村中存在的保守和愚昧,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压迫和控制。当然,意识形态上的宣传目的还是非常明显的,从本片上可见当劳苦people是很容易忽悠的。电影史:这电影代表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第五代”集体亮相之作,陈凯歌导演,张艺谋的摄影,展现一种空间大写实风格,构图饱满,浓郁土黄色色调隐喻民族性。赵季平采用的北方民歌配乐。8.5

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在不断叠加的压抑和闷绝里,总有高亢的信天游破空而出,这是一种最后的抒发。一边是救万民靠咱共产党,一边是求龙王,清风细雨救万民,这就是现实和现实的差距,这就是那片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状态。

10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顾青不是救世者,只是过客,他不知道只靠轻飘飘的信仰无法让活鱼摆上酒桌。翠巧没有新出路,只能牺牲,她不明白单凭苦巴巴的酸曲无法渡过奔涌的黄河。你听那憨憨把嗓喊破,愚昧的人们听不着,苍天听了也心折。你看那老汉把头磕破,饥渴的人们满山坡,龙王见了也泪落。黄土地给人温暖,又让人受尽折磨。

12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1,张艺谋的摄影异常刁钻锐气,老是把人逼到角落上去,好像是在说“我们斗不过自然啊我们斗不过命”。延安的腰鼓那一段又奔放热情到不可自拔,把月亮都活生生吼下来了。2,艳红的盖头,黢黑的手。3,劳苦的人说出的每句话都在弯绕的苦肠子里滚过十八趟,你问他原因,他不哭不恼,只说是命。

15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现在的陕北农民还在头上扎白毛巾么?还打着腰鼓唱着高亢的山歌么?陈凯歌×张艺谋,第五代崛起的标志性影片。女娃一直保持着饱含渴望的沉默凝视,直到她说,你,带上我走。极端构图:80%的贫瘠土壤,一线天。结尾祈雨群众看到的是龙王吐珠,憨憨看到的是蓝天黄土间一遍又一遍走出的八路,都是幻影。

17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革命队伍没有保卫住劳苦大众的处女之身。

20分钟前
  • 穆先生.troj
  • 还行

The best compost cannot saveparched seedlings.Nobody can save me, poor Cuiqiao.山歌也救不了翠巧我,翠巧我

25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翠巧爹说,没愁没喜的,唱什么山歌。不说话的憨憨唱起来,是喜不自胜的。翠巧唱起来,就肝肠寸断了。知道前路苦到头,其实不比有了南方的希望更难熬。那只鬼般的手揭开红盖头,是这黄土地上最残忍的传说,只是那次出逃般的横渡,惹来更大怅惘。有意思的,是那三个字还没唱完。想想翠霞那时对顾青说,“我信了”,自己都要笑那份痴傻。第五代一个充满力量的呐喊,张艺谋用刁钻的摄影角度,配合了陈凯歌苏醒的叙述。王学圻那时可真俊啊。三星半。@资料馆,4K修复。今天正好是陈凯歌导演67岁生日。

2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还是主旋律的电影,还是八路军、民歌、黄河那套符号。我当时在纽约期待《黄土地》,期待第五代,以为是贾樟柯这种深沉的真实的电影,结果却看到一连串早已过时的日本式长镜头。我很不好意思跟凯歌讲,那时我们是好朋友,现在很多年过去我才敢说出来。我这么说可能有点过分,很冒犯,很抱歉。(陈丹青)

31分钟前
  • 狄飞惊
  • 还行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未经修复的胶片版画质很差。电影关乎陕北民歌,关乎穷苦的农村老百姓,关乎卑微的女性地位,也关乎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30年前的陈凯歌导演犀利,张艺谋摄影先锋。真是大有可为。二人后来的走向,也许他们自己都未曾料到。

32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天·地·人 黄土地的黄,与红高粱的红,两种颜色描绘同一片土地,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质感:前者象征落后、传统,后者则象征激情、生命。前者是历史的、太阳神的,走向霸王别姬,荆轲刺秦,后者则是视觉的、酒神的,走向菊豆,走向英雄。构图从功能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符号的诗意。

3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个人觉得这片和同时期的《红高粱》《芙蓉镇》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41分钟前
  • 小凯撒
  • 还行

陈凯歌的处女作已显出相当的实力,不过节奏把握的还不够好,故事性略显单薄,对于陕北农民生活刻画的较为传神,着重表现了新旧文化间的冲突,但仍然缺乏一种全面的视角。腰鼓与祈雨为亮点,这两个场景有强烈的张艺谋韵味,在这部电影中担任摄影的他,多少也贡献了自己那份对大场面掌握能力的才华。

45分钟前
  • 时间
  • 推荐

从这部里真是看不出来陈凯歌和张艺谋的审美为什么会变成后来那样。

47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为期两年的电影课的开始。第五代凸现的影像本体意识,视觉造型意识及创作主体意识,文化意蕴,大动荡年代。影像表意大于情节表意,时空跨越大,人物性格内向,行动僵滞,环境单一少变,画面多次同式反复。仪式写实写意结合,杂耍蒙太奇

4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你看开头天空只占1/12的构图、结尾穿肚兜祈雨的男娃,陈凯歌那时候有多狠。这么狠的一个导演,现在却能因为怕观众接受不了而把《赵氏孤儿》改成那样。

52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3.5。1.摄影:渺小于天空下,压迫在土地上。2.“被边缘”人物与通透嘹亮“酸曲儿”形成视听对比,贫瘠里干瘪的希望。3.一句不一样的“带上我走”。4.前半段无聊,最后二十分钟节节攀升。为数不多看着顺眼的体制内作品?5.不仅资源不好找,还压根没做过修复,中国电影活该不进反退。

54分钟前
  • Ocap
  • 还行

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赵季平配乐,第五代电影人成名作。全片厚重悲凉,温暖而贫瘠的黄土地上,一代代愚昧贫苦却坚毅沉稳的农民形塑成中华民族的脊梁。土地或苍天占大头,人物边缘化的构图、破碎渐强的酸曲配乐很有实验色彩。腰鼓和求雨戏震撼人心。影片淡化戏剧冲突和批判,怜悯中暗含希望。(8.8/10)

5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爱情是唤醒女人最有效的突破口~~

58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没看出好在哪里,真心觉得农民很穷,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如此。不是他们未开化,只是一直被忽略。

59分钟前
  • 劳永逸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