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生活

剧情片美国2011

主演:德米安·比齐尔,Jose Julian,德洛丽丝·赫雷迪亚,华金·科西奥,卡洛斯·利纳雷斯

导演:克里斯·韦兹

 剧照

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1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2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3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4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5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6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13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14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15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16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17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18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19更好的生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7 20:49

详细剧情

  Carlos Galindo(德米安·比齐尔 Demián Bichir 饰)是一个从墨西哥偷渡到美国的无户籍人士。老婆早已离他而去,如今的他和14岁的儿子Luis Galindo相依为命。儿子在学校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遭受同学的歧视和欺负,但他总是沉默对待父亲的询问,隔阂在两人间越来越深。为了能让自己和儿子过上更好的日子,Carlos努力干活ping命令赚钱。他的一个园丁,平日里的工作就是为了各式各样的美国富人修剪草坪。他的老板因为想回国而出售自己的二手卡车和园丁必备工具。希望可以转更多钱的Carlos找自己的妹妹借了钱买来了人家淘汰的旧卡车和园丁必备的工具。可是有一天,Carlos赖以生存的旧卡车竟然被街区里的小混混Santiago(卡洛斯·琳娜蕾丝 Carlos Linares 饰)偷走。在焦急中父子两第一次坦诚相对,恢复以往的亲情。父子两共同踏上了寻车之路……

 长篇影评

 1 ) A Better Life

     儿子:“穷人为什么要生孩子?那有什么意义?”
     父亲:“。。。。。。,别这样说,别这样说。。。。。。”
      这一切有什么意义?活着,活到活到没有路可以活?活到一代又一代重复这卑微的生活?活到为了生活不停的受到他人的伤害?活到为了活着不择手段、扭曲人性、走向毁灭?活到自己背叛自己的过去、背叛自己的文化和根? 不,即使在最艰难的境遇里,人,多数人还是会去for a better life!请相信人性!因为这更好的人生,人在进步,直到今天!这更好的人生,是可以享有人权宣言里的权利,是可以有富兰克林罗斯福希望的第二权利法案里的保障,是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是做一个正直的、感受爱、美的人,是做一个对他人怀有责任的人,是去为了一个更有意义的目标努力的人!《A BETTER LIFE》就带给人们这样的信念!电影不但反映了在美非法移民的生活,遇到的问题,更为难得可贵的是它超越移民问题,用人性去谈论人,那里透露的精神震撼人心!而且因为在现实里,无论东西方社会里的中上阶层越来越背离人性,被各种东西侵蚀自己的灵魂,再看电影里这个墨西哥父子的故事,更能触动人心!
      十四年前,卡洛斯和他的妻子从墨西哥偷渡到美国洛杉矶来谋生。和其他非法移民一样,开始的时候他们居无定所、漂泊不定、工作不稳、收入低下,每日苦苦的等待工作机会。他们生下了一个男孩,路易斯。而妻子却因为这种生活改变了,再也无法满足于这种生活,离开了他,嫁给了一个美国人,拥有了合法的身份。而卡洛斯则带着路易斯艰难的生活在洛杉矶的底层,为了避免被引渡回去,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人忍受各种剥削和艰难。六年前,遇到一位做小生意的同胞,才算工作稳定下来,做一个修建草坪、打扫后院的工人。他们在郊区的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路易斯则因为出生在美国可以享有权利,在附近一所很不好的学校里上学。
      这样的生活带给卡洛斯的是什么,电影或者导演塑造的这个人物并没有抱怨、愤怒或者因为所遭受的而扭曲本来的人性,而且请相信这是真实的这类阶层和群体的特征。他每日辛苦的工作、几乎没有生活、娱乐,和儿子相处的时间也很短虽然他一直在担心着他的儿子。当他穿越洛杉矶,从非法移民居住的区域到穷人居住的区域再到中产居住的区域,那些破落、繁华、问题还是生活都仿佛和其无关。他是隐形人,隐形于这个社会,可他不是伤害他的人嘴里的那些人渣、可怜虫、蠢货。他学会了英语,他认知这个社会,他坚守自己的信仰,他坚持做一个正直的人,他渴望更好的生活。可他害怕,害怕任何企图更好的计划都会被无情的遣返回国给摧毁。因为他无法改变,虽然他看见那些举着美国国旗游行抗争的人们的努力,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儿子身上。在现实里,虽然奥巴马一直在放宽在美非法移民的政策并继续努力着,但保守的共和党之徒们一直在阻拦。
      而他的儿子,路易斯,十四岁。你知道任何单亲家庭而且父亲因为工作又经常不在身边的男孩子生活在底层社会里,他面临怎样的环境。没有礼貌、讨厌学习、早恋还厌恶他父亲的人生和工作,他处在一个转折时期。就像那些变成混混的帮派分子给他说的:如果可以更好我不会加入这个最后因为枪杀或者某种病毒而注定死去的道路,他在犹豫:继续这种毫无意义的活着还是加入帮派。人性总是被伤害或者绝望才会做出愚蠢的事情来,他在欲望的满足和人性的本善间犹豫着。
      改变突然发生在这对父子身上,父亲的老乡赚足了钱准备回乡开农场,他希望把他做小生意的工具和汽车卖给父亲,可父亲还是因为可能的被遣返而犹豫着。老乡走了,他就会再次失业。当他失业的第一天又回到六年前等活干的老地方的时候,他决定筹钱买下汽车和工具,成为老乡的角色:一个小雇主,做杂活。其间,一个同样等活的老乡给了他半个面包让他感激不尽。前妻的帮助让他如愿以偿,他很高兴,甚至是他这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他只买了两样东西,上帝的雕饰还有儿子喜爱的球队的球衣和足球。儿子听到这个消息,听到父亲说这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他们会越来越好,会搬到好房子里,会找个更好的学校。儿子犹豫的倾向成了那个父亲的更好的生活上。 可良善的父亲为了报那个半个面包的恩,雇了那个等活干的老乡,让他成为过去自己的角色。帮助他,给他钱。可这位移民已经被生活扭曲,在卡洛斯工作的时候,他偷走了父子俩更好生活的工具:汽车和工具。一个寻找汽车和工具的历程,成了追寻更好生活的历程,也成了父子之间交流、让儿子理解父亲和选择怎样未来的历程。
      在历程中,父与子的合作,让儿子看到了一个正直、善良的父亲,让儿子看到了以前父亲是如何劳作的,看到了非法来到美国的人生活的惨景,让他看到了他已经疏离的他的根和文化。这期间有矛盾,但最后儿子从这父亲身上看到了追寻更好生活的努力,看到了那个目标和意义。父亲信守承诺,对待他人尤其是处于困境里的人总是理解、宽容,而且不做任何越轨和得到他不该得到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寻车其间展露给儿子,儿子明白了过往自己认识的偏见和扭曲。当他们就要成功了,他们又“偷回”了那辆车和工具,可他们遇到了警察。父亲停下来汽车,被警察逮捕并要遣送回墨西哥。如同电影里描述的也是现实里展示的,即使这些移民缴税、有孩子甚至更多也只有3%的可能性在NGO的帮助下取得合法的身份。父亲就要被驱逐出境了。儿子无法接受和抛弃他们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原先要他加入帮派的伙伴又来找他,可他变了,他的父亲让他改变了。他去和父亲在监狱里见面:
      父亲:“你问过我,为什么要生你。我只是做了老家所有男人做的事情。娶个老婆,来到北方,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别的出路。我和你的母亲彼此深爱着对方。但来到这里,一切都变了。你母亲变了,她想要的,我满足不了她。只剩下我和你,没有钱、没有工作,我不知道如何照顾你。我心中也有愤怒。只有一件事支持着我度过难关,就是你。照顾你长大,就是我的动力!我想给你所有你想要的东西,如果你能出人头地,我觉得一切就值了。是为了我,找个理由生活下去。我很抱歉我是这样,我很抱歉。。。”
     儿子:“不,不,你不要抱歉,你总是做的更好。。。”
     父子唱起了他们家乡的歌,相互承诺要更好的活下去。。。
     看到这我已经忍不住眼泪了,那是人啊,一个好人啊。现实的无奈和制约总是施加不需要的苦难在他们身上!
     当电影最后父亲和同伴冒着危险,为了儿子承诺穿越沙漠的时候,那足以让我泪流不止。
     这是多么好的一部电影,在展现美国非法移民问题的时候,用的是人性。而父与子彼此理解的设计,一方面是对非法移民偏见消除的阐述,一方面是加强了对这更好生活的阐释!而那对所有人都有意义!
     最后,不得不比较一下中国的“非法移民”:农民工!他们和另一群人生活在同一个国家,没有卡洛斯的难题。他们和卡洛斯一样,为了更好的生活,不得不来到城市谋生。他们甚至比卡洛斯付出的更多、遭受的剥削更多、遭受的歧视更多。他们遭受这一切的理由是什么呢?这等级化的社会,这等级化的权利,这资本侵蚀没有底线的社会。他们没有住房,无论是租还是买。因为中产和大学生们都叫着没有钱买或租房子,他们哪里有资格谈这些;他们的孩子不能上城市里的学校,不能享受同等的公民权利无论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还是文化、娱乐。因为城市里一些人都叫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看病难,哪里有你们的份?卡洛斯的痛是全球化的痛,是更高层次的问题。而我们这里的社会问题,根还在内核的未现代化,等级、从上而下、割裂还有政治权利的阉割。这里全是提各种既得利益的人说话的人、知识分子或者利用穷人的人。这样用人性,没有偏见的,长期的投入弱势群体、替他们说话的人太少了。正是这样,好人永远得不到褒奖,遭受苦难的人永远遭受偏见,这社会扭曲极了。长久了历史里几乎没有真正的进步运动,这扭曲不断施加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王朝更替里重新来过!
       现实里,我们当然也看到纠正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请恕我悲观,长久的观察这些人,他们的大多数并没有超越过往那些无用的努力。。。
     

 2 ) 是生活的大师还是蠢货??

有了钱,就有了一切,这句话如果五年前你们和我说,我会不屑一顾。但现在,我大概会点头。
有一切,或许有点偏激,但大部分是能有的,如果你有足够的钱。
【我的老师曾说过,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能买到,如果买不到,是你出的钱不够】

更好的人生,更好的生活,有时候我们确实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实现,有些时候则不能。年纪越大,就越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可是这种话也只是说说而已,很多努力的人就不相信,他们为了很多说出来就足以感动你我的理由或者梦想,一直努力着,努力相信这句话,更好的生活可以自己实现,只要努力。
我是应该崇拜他们,还是应该可怜。。。
那些努力生活的人,或许换个词,生存。【你得承认现在这世界很多人还是连生存都成问题的】那些努力生存的人,常常让我吃惊。充满韧性,又充满张力,就像电影中的那位父亲。能够忍受生活中的一切重压,不公平和残酷。对待欺骗他的,欺负他的,他都可以放手,都可以忍耐。我不知道这种人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他们到底是生活的大师,还是可怜虫?到底是最现实的,还是只是一群认不清现实的蠢货。
显然,这个世界不是努力就能得到更好的生活。
显然,物质世界就是比精神世界更直观的直播我们的生活状态。
显然,所有人都是通过这种直观来评判我们的生活是否成功,还是失败。
显然,我们就是tm的在意这种评判。。。

那么,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是不是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种像儿子,充满愤怒,放弃自己。一种像父亲,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为什么这两种生活方式都让我想哭。。。

所以,是努力的破坏,还是努力的创造?
我们能从哪种方式更迅速的得到快感?!当你的目光掠过外边那些比你生活安逸、富足的人们的时候,你在想什么,是可怜自己,还是继续憧憬,更好的生活?

ps——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有这种人陪在身边,那么,我们真tm幸运。


pps——电影中父子俩找车的那一段,在向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致敬。

 3 ) 为了更好的生活,正直、乐观,永不放弃的努力着

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鲁迅

01

喜欢关于贫穷、苦难与正直的电影,它们让我知道,这世界有太多阴暗的,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有太多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被苦难碾碎了骨头和血肉,依然拼命挣扎着向往美好明天的人,它们也让我相信,不管最终能不能遇到更好的生活,都应该有为了更好的生活所做的最正直、最乐观、最坚韧,也最默默无闻的永不放弃的努力。

但这种电影也让人看得时候,心惊胆战,因为你总要替主人公担心,怕后面还有更大的苦难等着他们,怕他们偶然得到的那一点生活的眷顾最后是春秋大梦,怕他们耗尽气血的挣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付之一炬。

是这样的电影,让我明白,生活中有太多不管怎么努力都无能为力的无可奈何,也是这些电影,让我在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时,多了一些顺从、接纳与包容,少了许多抱怨、愤怒与不平。

人生原本可以更糟,多么庆幸,那不属于你。

02

《更好的生活》,主人公是从墨西哥偷渡到美国的园艺工人卡洛斯,与14岁的儿子路易斯相依为命。

他不是一个温柔的父亲,对儿子说的最多的就是“读书很重要”“你要好好学习”“不要重蹈我的覆辙”之类的话,他不懂关心儿子,不知如何给予儿子想要的疼爱,不了解青春期的叛逆和敏感,也或者说是因为生活的贫穷、忙碌和辛苦,让他没有精力再去扮演一个慈父的角色,但是在卡洛斯深沉的内心,就像电影最后他对儿子“告白”的那样:“我爱你,对我来说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卡洛斯原本有一份稳定的园艺工作,可因为老板布莱斯卡要离开美国,他面临失业,布莱斯卡想劝说卡洛斯买下他的卡车和工具,“你不只是买一辆卡车,或者是做成一笔生意,你买的是美国梦,如果我卖给别人,你就没了这个工作,回到六年前我刚认识你的那副田地,和一群绝望的非法入境劳工们一起苦苦找工作,饱了上顿没下顿……”

可是卡洛斯没有驾驶证也没有买车的钱,他只能回到劳工聚集地,每来一个招工的人,就有一群劳工像饿虎扑食一样拥上去,他绝望的看着争先恐后的工友们,无助的叹息着。

终于,妹妹借钱给他,买下了布莱斯卡的车,生活一下子从忧郁的哀乐变得欢快昂扬了。

他先是去商店给儿子买了球服,又把卡车洗的干干净净,然后直接开到了儿子的学校,那份抑制不住的想要与儿子分享的喜悦呀。

父亲开心而骄傲地问儿子:“你觉得怎么样?”

儿子:“布莱斯卡的车?不错啊,以前见过。”

父亲仿佛要给儿子一个惊喜似的:“已经不再是布莱斯卡的车了,是我们的了。”

儿子却无动于衷地说:“啊,对你来说,真好啊。”

父亲:“不,是对我们来说。”

或许是因为年纪渐长,终于懂得父恩母爱的深沉与伟大,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管是电影里还是现实中,总是格外心疼那些父母。

“我要把这生意做出点名堂来,我会把它做大,那样我们就可以搬出这里,你可以上更好的学校,我星期天也不会再工作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共度一些时光。”

卡洛斯的眼里明明写满了欢乐、激动还有对儿子讨好般的爱,可儿子呢,几乎从头到尾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或许他也受到感动,却像父亲一样,不会表达了。

03

有了车之后,卡洛斯来到劳工聚集地想找一个合作伙伴,当成群的劳工像他奔来时,他毫不犹豫的选中又瘦又老的圣蒂亚戈,只因为某天一起等工作时,圣蒂亚戈分给过他半块饼。

受过伤害,见识过冷漠的人,才更敏感于别人的一点点善良,也更容易给予感恩与回报。

可生活真是会捉弄人,卡洛斯毫无防备的把自己的技能教给圣蒂亚戈,而圣蒂亚戈却趁卡洛斯爬到树上的时候,偷走了他的卡车和手机。卡洛斯绝望的嘶喊着,跌跌撞撞的追在卡车后,可车还是开远了。他的美国梦,他对于更好的生活的憧憬,他答应儿子的更好的房子,更好的学校,都再一次成空。

他们通过一个认识圣蒂亚戈的工友找到了他的住所,可圣蒂亚戈已经搬走,还把卡洛斯的手机以4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另一个人。

卡洛斯的善良、正直就在这找车的过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那个买了他手机的人主动把手机还他时,他并没有觉得理所当然,而是想掏钱给这个人。

当他们从圣蒂亚戈宿舍出来,儿子阻止他给带路的人钱:“不要给这个傻子钱,他又没带我们找到圣蒂亚戈。”,可卡洛斯说:“我们有约在先,他带我们来了,我也要遵守诺言。”儿子说:“不,给他一半。”他却突然冲儿子吼道:“不要再说这种混账话。”

穷人的正直,总是让人肃然起敬,不管处在什么境遇,他总能坚守着属于自己的做人的原则与尊严。

终于在一个饭店找到了圣蒂亚戈,却得知他早已把车卖到黑市并把钱寄回老家,儿子路易斯气愤的对圣蒂亚戈拳打脚踢,卡洛斯为了阻止儿子冲动的打了儿子一巴掌。

卡洛斯面对圣蒂亚戈时,眼神里流露着的不是仇恨,不是怨愤,只有无奈与委屈,他似乎并不恨这个偷车贼,或许是因为记得他的“半块饼的恩情”,也或许是理解这个偷车贼同样的生活不易,大家都是苦命人,又何必互相为难折磨呢。

光这表情就让人心疼的想哭了

世上总是有一些如此让人心疼却又不得不敬畏的人,就算自己身陷囹圄,却依然看得见别人的苦难,即便没有人对自己同情、伸出援手,甚至还落井下石,他们却毫不吝啬自己对别人的怜悯与宽容。

04

最后,父子终于找到了卡车,并合作偷车成功,儿子兴奋的尖叫:“太疯狂了,你太彪悍了老爸,这是我见过最难以置信的事了。”卡洛斯则微笑着感激的对儿子说:“路易,谢谢你和我一起来。”

然而,真正最沉重的一击还在后面,当他们还未彻底的从偷车成功的喜悦中平静下来,警察出现了,儿子大喊着,让卡洛斯继续开车逃走,可他却在警察的命令下乖乖停车。

生活似乎总是,先给你一点小小的惊喜,紧接着就又扔给你一次重创,卡洛斯被遣返回国。

临走时,他对儿子“告白”:“你问我,为什么生你……在小乡村,你只是做大家都会做的事情,找个女朋友、结婚,然后向北走,我也是这么做的,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选择,所以我们来到这里,有了你,因为我和你妈妈非常相爱,但人是会变的,这里的一切都和我们在家乡时不同,你妈妈变了,我给不了她想要的,所以她离开了,只剩下我和你,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带着一个小孩,没有钱,没有固定工作,我心里有很多愤怒,但让我度过了这一切的,是你!想要照顾你,想要看着你长大,因为我爱你,对我来说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I want you to be able to be anything you want to be,如果你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我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爸爸也想做一个完美的爸爸,可是爸爸无可奈何啊。

儿子嘶喊着:“答应我,你会回来,答应我你会回家。”虽然生活的苦难没有停止,但父子之间,终于雪融冰释。

电影最后,儿子穿着父亲买给他的球服在踢球,而此时,卡洛斯正和一群偷渡者准备再次偷渡到美国,他对着前方的漫漫长路说:“let’s go home。”

他走在回家的路上,也走在继续追求更好的生活的路上。生活没有停止,就决不放弃挣扎,大不了再卷土重来。

作者简介: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微博@柒月暖阳,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4 ) 从《更好的人生》开始

看克里斯·韦兹的《更好的人生》(A Better Life),其实这不过就是又一个美国梦的故事。虽然这一次它涉及到了移民(偷渡)、父子等多个关键词。但挖掘显然并不深,总觉得像是又讲了一个温情的故事,而所谓温情脉脉不过又是一层面纱,因而并不真实。然而,过程中却总是想到60多年前德·西卡的那部《偷自行车的人》。虽然心里明知道并不太可能会有德·西卡那么牛逼,也不太可能有《偷自行车的人》那么优秀,但也还是不断感叹韦兹的深度和细致。而且,德米安(饰演男主角卡洛斯)的演技真棒。那些表情和眼神,细致而又绝不过分。

影片地15分钟左右,主人公卡洛斯干完一天的工作坐卡车回家,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卡洛斯透过窗户看到各式样人:带着小狗跑步的年轻女人,悠闲开怀的美国富人,穿背心却依然露出满目纹身的黑帮……这几个镜头一下子就触动了我。

到影片接近尾声,卡洛斯被关进监狱,即将遣送回墨西哥,却又担心起来。生怕导演也想无数中国影片那样,到最后突然来个“N年后”,然后就是儿子大学毕业,生活优越,回故乡寻找父亲,父子团聚天伦之乐……提心吊胆一秒一秒、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终于看到了最后。终于,“四个月后”的字样出现了,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儿。不过,韦兹终于还是证明了他的功力。影片的结尾当然还是展现父子的不同之地的处境和选择,不过并非所谓功成名就、大爱突现的结局方式,“更好的人生”当然指向儿子的未来人生,但更指向父子相互理解之后所溢出的希望。希望是之于未来的,韦兹并没有让其急于成为现实。虽然不若《偷自行车的人》的结尾那么有力,但至少没有想不少话语影片那样临了泄掉。

现实那么残酷,怎可能有如影片中那么陡转和温暖美好的结尾。不过是为了庸俗的一点儿眼泪和求得一点儿心安而已。我们中国人则向来是如此的,一方面见不得旁人大富大贵美满幸福,若眼见了十有八九是要仇之或吐酸水的。而另一方面,则又看不得太过悲惨的画面,总是期待好人好报能有美好,其实是由此联想到了自己,认为自己所经历之磨难之类日后庇护有好报,这说起来也是善良的迹象,但细想之下,却总觉得免不了“伪”的嫌疑。

想到冯小刚有一次谈到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的结局。说张艺谋最开始的结局根本不是如此,而是那些孩子们没有找回来。但我们看到的结尾是,孩子们都又回到了课堂上,电视台也来了,送来了城里人的“爱心”。有观众质疑说这样的表现不仅不符合现实,而且纯粹从电影艺术层面讲也是无力的。冯小刚的回应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总是比导演聪明,张艺谋难道不知道这种结尾是不可能的?是无力的?但不这么多他这片子能出来么。

这就是电影工作者的妥协,然而我们却并不能全然怪罪他们不去抗争,只知逆来顺受。我们还须知,一个好的电影环境和氛围对于影片和电影工作者是多么地重要,以及所谓抗争从来都并非只是导演们的事情而已。它与我们每个人有关,即便你也许并不常看电影。

 5 ) He just wants a better life


      这是一个独特视角来讲述美国梦的故事。一个非法的,墨西哥父亲的美国梦。看完全片,颇觉得心疼。生活残酷,诚然,但是你听不见父亲的抱怨和绝望。他付出许多信任和义气,对神虔诚,对人宽容和气,却一直遭遇背叛和遗弃。

      不过这对他不算什么,他只是一直努力着追逐着他的梦想,给儿子更好的生活。

       我本来以为父子之间的故事会很沉闷压抑,我原本没有指望这样体裁的片子可以真正打动我,尤其是几乎没有背景音乐煽情,没有帅哥美女,没有深刻浪漫的爱的表白的情况下。但是,不知为什么,就是在儿子一个又一个冲动尖刻的质问,父亲连串茫然的眼神,苍白无奈地嗫嚅一句

     ‘Don’t say that.’
     ‘Don’t ever say that.’

     我竟然被打动了。

      监狱里一番坦诚相见,我完全被打动得一塌糊涂。没有任何铺垫,就这么突兀地,父亲带着手铐被带出来,他一坐下,就单刀直入地回答儿子最尖锐的问题。是的,我觉得好突兀,但是,好真实。父亲从来不是善于表达自己人,他的这种不长言辞,不懂酝酿气氛,把握情绪的笨拙,恰恰提升了人物表白自己时候的动人,因为显得,特别真诚纯粹。他什么人都不怨,因为大家都难。他回答不出来儿子的好多问题,但他记着老婆从前的好,他回报半块面包的恩情,他知道要想法子供儿子去好点的学校。

       这个片子多少让人联想起《当幸福来敲门》,同样的苦逼的,混迹于社会底层的父与子,同样的一路的坎坷很想让人放弃,《幸福》给了一个无比阳光灿烂乐观向上的happy ending. 而此片,却更是一种开放式,充满希望,粗犷却生命力旺盛的沙漠背景,化作一个非常具象的‘生活’,印在每个人的心里。对我们每个人,生活又何尝不是一场在沙漠中的辛苦穿行,那带着身上不得不负担的水与食物,多像父亲一路坚守的道德法律。

       我们亲吻胸前的神像,带上亲人准备的包裹,向着希望的前方,努力吧。前方将会是a better life.

        Let’s go home.

 6 ) 我的父亲

他出生于1952年。
动荡年代里一个贫困的裁缝家里的长子。
在两个妹妹的眼中,他是意气风发,年轻俊朗的校队的主力后卫。
在妻子的眼中,他是写的一手好字,热爱摄影、象棋、小说的文艺青年。
在他父亲的眼中,他是随时一朵随时会变质或是受损的花朵。
大街上开始疯狂武斗的时候,他被溺爱的他的父亲紧锁在家里。
第一波的上山下乡号角吹响的时候,父亲又一次把他锁在家里。
若干年后,他说他恨那个不识时务的老东西。
又是若干年后,再提起父亲,他表露出的是无人透知的沉默。

17岁那年,他响应领袖的号召。胸怀光荣的使命,饿着肚子进京朝圣。
27岁那年,他在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工厂上夜班的时候,被伟大的无产阶级的车床斩断了两根手指。
29岁,他成功地勾搭上了同在一个车间里工作的一个南下干部的女儿。结婚那年,他几乎一无所有。婚床和新婚旅行都是老干部一手办置的。
30岁的时候,他有了此生唯一的一个儿子。儿子出生那天,是他发工资的日子。他觉得那是一个吉兆。20年之后,蓄着长发的儿子在一场家庭聚会上咒骂他是个懦夫。从那晚开始,每逢他酗酒的时候,开始多了一个理由。
41岁那年,他在企业改制大风暴到来之前提前宣告下岗。
48岁那年,为了要去上大学的儿子。他远赴南方的一个城市,重拾年轻时过的三班倒的车间生活。在煎熬了两个月之后,他满怀沮散地回到家。
60岁。他终于领到了期望已久的退休金。虽然只是区区的500多块钱。但他还是难掩兴奋地第一时间告诉了那个,他觉得的最重要的亲人。那天,他说他已经放下心里所有的包袱。其实,他身边所有人都知道。他还放不下已经年进不惑的儿子的个人生活。

他是故作神秘,总是优柔寡断的双鱼座。
他是复杂矛盾,却早已不合时宜的WG荒草。
他热爱精打细算,节缩减排的生活。
他依然是妹妹眼中的帅气的校队主力。妻子眼中的腐朽的文艺青年。
今晚,他的存在让我哽咽沉默。



 短评

好莱坞每年总有几部直击人心过目难忘的小制作,这个影帝提名还是有含金量的。

6分钟前
  • 小凯撒
  • 力荐

人人追求更好的生活。

7分钟前
  • 北极光
  • 力荐

怎么看怎么和吕丽萍那说教片有几分神似……

11分钟前
  • Bill
  • 推荐

也不是懦弱也不是善良也不是原则……其实就是个试图当个好父亲

12分钟前
  • Vincent
  • 推荐

悬着的心总算是随着预示着美好未来的结尾放下了。很喜欢这部真切的电影,没有花里花哨,父子间的冷暖节奏也把握得非常到位,一点也不拖沓,德米安的本色演出十分出彩,从冷静事理淳朴的小镇村民到为人父的责任与亲情流露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多谢演员工会,没有成为2011年的遗珠。

13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力荐

父与子

17分钟前
  • 该用户未命名
  • 推荐

挺感人的,Weeds里的墨西哥黑帮老大摇身一变成了可怜的非法移民爸爸,父子情感人至深,小人物在移民路上被折磨得惨不忍睹,剧情还是可圈可点。但是这只能算是题材的优秀,论起摄影剪辑配乐表演其实都只是一般。果然故事的优秀大过电影本身。末了,也有些许同感,都是这条路上的不归人。

2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生活啊就是能层出不穷的让你感受到真实的绝望和痛苦 亲情的动力薄弱但是却很绵长 我非常能体会到那种逆境里一浪接一浪的那种绝望所带来的绝望 这就是底层人民的生活

22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力荐

克里斯韦兹总是游走于主流大烂片和独立佳作之间,很难想象此人拍过【暮光之城2】,这部故事类似于【偷自行车的人】的亲情之作很动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即使现实更残酷了,父子之情却弥漫开来。影片的后半段节奏很棒,甚至有股商业片的味道。★★★☆

2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偷汽车的人”,这种故事真正无奈的地方在于你无法依靠政府和警察,反而他们是对立面。对这些非法移民来说。要么就进入一个私下的秩序——黑帮,要么就一直这么穷着。故事不错,有几处很精彩的转折。绝望的故事,父子情很感人。导演竟然是《暮光2》的导演,反差好大。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还是没能有力的给出我想要的答案。

29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亲情处理的很好,有些细节让人不胜唏嘘,与《非法入境》相比更加温情。

32分钟前
  • 泰坦
  • 推荐

故事很真实,叙事方式也很朴实无华,父子情令人动容。一辆破旧的卡车对这个家庭来说真的太重要了。生活多留些希望给那些善良的低层人群吧。

37分钟前
  • A L E X
  • 推荐

周日听了闾丘露薇的讲座,提到如果想让世界对自己好一点,自己就对世界好一点。更喜欢这个男主的表演,不过我预测男主会被锅匠的男主拿到。

40分钟前
  • Seamoon
  • 推荐

印象最深的是穿着邋遢的父亲在灯红酒绿的club里迷茫的眼神。电影很感人,只是我接受不了"有爱的人在的地方才是家"这种结尾。。。

45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还行

最佳男主的提名不是盖的,虽然墨西哥叔的苦逼脸我看得实在好难过。PS:大烂糖看过这片儿么?

50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推荐

大陆二三线城市及农村人民进京上广指定配套教材。

55分钟前
  • 我玩豆瓣无人知
  • 力荐

人人都渴望过更好的生活,拥有更美好的人生。而这条路,曲折蜿蜒,布满荆棘,阻力不断,让人期许同时也让人失落,反反复复,充满魔力,让人着迷。★★★★

58分钟前
  • Q。
  • 推荐

让人为之动容。看到希望的曙光,随之跌入更深的困境,一次又一次,但不会放弃希望。

1小时前
  • 阿卜
  • 力荐

墨西哥非法移民版《偷自行车的人》,平淡是其优点,却也是其缺点;美国政府怕是对这片子喜欢不起来。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