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风云

剧情片韩国1992

主演:崔岷植,洪京仁

导演:朴钟元

播放地址

 剧照

小校风云 剧照 NO.1小校风云 剧照 NO.2小校风云 剧照 NO.3小校风云 剧照 NO.4小校风云 剧照 NO.5小校风云 剧照 NO.6小校风云 剧照 NO.13小校风云 剧照 NO.14小校风云 剧照 NO.15小校风云 剧照 NO.16小校风云 剧照 NO.17小校风云 剧照 NO.18小校风云 剧照 NO.19小校风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19:13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20世纪的60年代初,男主人公朴正跟随仕途失败的父亲从汉城转学到乡下。  到了新学校,朴正发现全部同学都屈从于班长"阿模"的统治之下,他们不仅仅要作弊帮助阿模答题,还要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中午饭交给阿模处理。朴正是从大城市来的,心气很傲,他根本就不听命于阿模。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根本不是阿模的对手,因为阿模不仅受到全班同学的"拥戴",他还是老师心目中最正直,最优秀的典范,老师也赋予阿模更多管理班级的权力。阿模利用检查清洁卫生的机会,好好的惩罚了一番朴正,不管朴正有多么的认真,他擦的玻璃始终不能获得通过。朴正骄傲的心理防线崩溃了。他也开始象别的同学那样利用各种机会讨好阿模。阿模在确认已经将朴正收拾得服服帖帖以后,向全班同学宣布朴正为班级的第二号人物。朴正开始成为班级里欺负弱者的主力。  阿模的专制统治在一位充满民主思想的老师到来后,彻底瓦解了。老师发现阿模的所有考卷都是由他人代答。老师毫不犹豫地惩罚了阿模,学生们也开始一个一个地揭发阿模的"罪状"。班上有一个平时尽受欺负的傻孩哭了起来,他指着全班同学说,你们也有错!这大概是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幕,阿模之所以能在班级里建立起来自己的权威,是因为那些完全服从于权威的同学造成的。  噩梦般的学生时代终于过去,朴正也为自己的软弱付出了代价。影片并没有停止在1960年,30多年过去,影片开头,朴正已经是一名大学历史老师。韩国的军人统治时期也已经结束,可是当朴正听说失踪多年的阿模也要来参加小学时期的老师的葬礼时,他感觉到一阵莫明的恐慌。很显然,虽然他已经长大成人,可他还无法完全从阿模的阴影中走出来。

 长篇影评

 1 ) 350个字多一字也不行之《小校风云》

影片大背景下的1959年正是李承晚政权进一步加强专制独裁的的时间点,一段由城市三好学生对抗农村小霸王班长的校园故事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导演运用镜头的空间距离来表现出抗争在不同时期所呈现的反应:初来乍到时是个人距离的中近景,表明一种自以为看似平等的关系。饱受欺凌后增加了全景距离和俯仰角度,强调了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以及油然而生的畏惧退缩屈服感。而由年轻有为、思想开放的老师带来的“整风运动”则采用了更多的脸部特写镜头,以此渲染抗争蓄力达到顶点时的氛围,此时俯仰角度的关系已经进行了对调。除了镜头的运用,小演员的表演也极为出彩,自然的表情流露极具代入感,让人不自觉得会回想起自己的小学同学,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为止看过的最佳儿童群戏表演。

这段抗争岁月最终以班长失势逃离而告终,而1960年李承晚也在各声势浩大的名权运动冲击下下台。借孩童的视角来映射所谓大人们的政治风云,显得更为残酷和震撼人心。

影片结尾重回三十年后,曾经的同班同学们再次相聚,尽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可他们聚在一起时还是不自觉得把班长严锡大作为了话题焦点,更有人认为现在政局动荡就需要一个严锡大式的人物来领导,这番论调和当年老师家长所说如出一辙。实际上这些当年饱受专制压迫的受害者也因为沉默和屈服而助纣为虐,大恶和小恶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依存关系。严锡大就像一个瘤滋生在心底,只要这个社会存在强权和不公,它就会显现!如何清除这般毒瘤?导演把问题抛给了观影者,而在看完后除了沉浸在梦回校园的时光中,我不愿也无力思考这个沉重的问题。

 2 ) 「小校样本」 切面背后的韩国历史和社会

8.8分,一直以为是校园霸凌题材,在百度网盘里压箱底,今天看完百感交集,因此下笔,讲讲这个故事背后的隐喻和彼时的韩国社会,于今日或许是个借鉴,于诸君多一下观影的参考。

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末,时值李承晚总统的第三个任期的末尾。1956年第三届韩国总统大选,李承晚宣称自己在两届任内未能推动国家统一,有意退出选举,自由党收买的各种团体递交血书、绝食要求李承晚参选,于是李承晚顺应了“民意”。他的竞争对手是在野党——民主党,竞选口号是“活不下去就换政府”。李承晚的口号则是“换了更活不下去”。结果在选举前10天,民主党的候选人在拉票途中暴毙。在第三个任期内,李承晚近乎疯狂的清除异己、推进安保法寻求连任。1960年,李承晚的美帝顾问建议他退休,还是拉不住独裁的野心,韩国民众爆发四一九革命,李承晚政权动员军队血腥镇压,导致186人死亡,6026人受伤。随后李承晚辞职,告别政治舞台。

乍眼一看,这是同时期60年代校园霸凌的真实案例,其实也是独裁统治扼杀民主萌芽的“小校样本”。首尔来的韩秉泰,接受过相对自由的教育,家庭环境良好,有着优秀的成绩和坚毅的性格。当他面对强权时本能的选择反抗,就像在野党对执政党的过度权力发起冲击。秉泰先选择团结被孤立的群体,再纾困利益被侵占的同学,在制度上寻求民主表达和依法监管。然而,群盲终究让白天变成黑夜,班长是民意选出来的,意见箱是投票表决废除的。

在这间学校的这个班级里,老师默许了代理人的权威,暴力和通融不断加固着话语权,班长不需要动手打人就像统治者不需要自己手持利刃。秉泰在泥潭里的反抗变成了挣扎,求生终逃不过谄媚,当革命斗士也成为权力的一部分并享受特权的欢愉时,就不会有人向既得利益开刀。只有傻子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交出的空壳子弹,在向统治者发射时又卡了壳。

最终,结束独裁的不是抗争,而是自上而下更大的权力,班会选举的议会雏形和集体告发再次证明,民主和互害型社会仅一念之差。突如其来的勇敢是忠于内心还是深处高地、落井下石,又有多少罪恶假胁迫之名,连体育委员这样的暴政执行者都自然而然的把恶丢给了命令。

五年二班的时代随着李承晚的时代结束了,接下来又是16年的朴政府独裁统治,熟悉的三选改宪。全斗继续8年的军事独裁,光州事件成为韩国人心里永远的伤。

30年后,秉泰在课堂上说,“在漫长的历史中,只有少数几代人肩负着捍卫自由的使命,在自由面对最危险的时刻。也就是说,在漫长的历史中,在自由面对威胁的时期,大部世代的人未能维护自由而被剥夺。”这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故事。

这个时候,也是影片刚刚开始的时候,韩国政府正处在卢泰愚统治时期,他军人出身是全斗焕的党内接班人,力克三金在1988年成为韩国首任真正意义上的民选总统。但其就任后,内阁班底多是全斗焕时代的高官,被戏称为“戴假发的全斗焕。

有意思的事,卢泰愚在竞选时曾许下承诺,如果当选,将在任满一年后(1989年电影开始的那一年)举行“中间评估”,让公民投票决定他是否可以继续担任总统。1989年3月,卢泰愚宣称他将推迟举行公投。6月正式宣布取消公投,理由是这样的公投会引起宪政秩序的混乱和国力的浪费,还会激化地区冲突和劳工抗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野党们真正的兴起,三个党派拿到国会多数席位,形成了真正“朝小野大”的格局。后来执政党和在野党寻求合并,卢泰愚把党总裁让位给金泳三,后者当选韩国首届文人总统则是后话。金泳三任期内,卢泰愚遭遇清算,因犯有主动参与军事叛乱和内乱罪、谋杀上司未遂罪和贪污受贿罪被判处22年6个月有期徒刑。

如果再选一次,班长还能成为“总统”还是“阶下囚”?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好在历史足够长,足以等待睡醒的人民。

 3 ) 小校风云

1992年,是个什么概念呢? 那一年,南斯拉夫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在当年,张艺谋刚刚拍完《秋菊打官司》,陈凯歌往上交了一本假剧本准备拍《霸王别姬》。 彼时的韩国,拍摄电影还是用的35mm,4:3画幅的胶片。没有出名的欧巴,没有什么女团。可就在1992年,《小校风云》诞生。 读韩国电影史,我始终记得编者在分析韩国电影哲学架构的时候说:韩国的电影工作者始终对大众的记忆保持相当高的热情。所以至少来说,韩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汪洋中偶尔闪耀的那几下,是真正属于韩国电影民众的。 有幸在某堂课上明白了“共情”一词,忽然才发现韩国影视工作者一直有着脱离不掉的根,这样的根给他们划定了范围,却又注入了生命力,所以他们的想象总是如此切近现实。 《小校风云》这部片子,绝大程度映现了当时韩国民众被内外强权所控制的压抑情绪,这一部分继承自《阿里郎》以来韩国呼唤民族主义以来的传统,但是片中他们的情绪却又几近于迷失,新时期的韩国影视人一直在想办法,在谋出路。这样的幻想是死扣于现实的,不诗意,不残酷,不唯美,但是这样的现实主义,绝对比《看上去很美》这样的片子高级的多。 从这部片子,确确实实可以看到一代人跨越三代的迷茫,怎么继承,怎么做,未来是怎样?虽然片中最后有表达出悲观的情绪,但是发展之路也在慢慢铺开。

 4 ) 极权社会民主化的校园版寓言

这又是一个政治寓言,极权社会民主化的校园版。前面极权统治那一段我们都有体会,都懂。精彩是后面老师强行推行民主化,在他的暴力恐吓下,之前的顺民就都纷纷出来揭发检举了,阿模的“独裁”瞬间土崩瓦解。老师就是李光耀化身,开明独裁者,为了他的民主理想,不惜动用暴力,典型的马基雅维利人格。
最讽刺的是,无论是前面的阿模“独裁”时期,还是后面的老师“训政”时期,同学们对于民主的程序都是非常熟悉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能通过民主程序做出“正确”的选择。他日天朝有幸民主化,想必也是如此。

 5 ) 笼罩在“阿模”的阴影下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了这部电影,后来用8RMB买回家,今儿看完了这部电影。电影中的班长——“阿模”,在我的小学,我们班里也有一个男同学和他一样。那时候很无语,好在我是女同学,受不了他什么欺负,男同学到是比较倒霉,有男同学总是听他的,不听他的就会打人家,他还带坏了很多人,欺负了很多人。唉,我也许就是那个“韩朴正”吧。

 6 ) 没有民主的土壤

  我的肤浅理解:
    1)新来的金老师,用暴力的手段制服了原来的施暴者,并体罚了所有的学生,并不能说真正的民主已经到来,那只是另一种专政的形式(即象征朴正熙时期?)后来30年后金老师做了国会议员,说明了一个学校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原来的那种政治状态仍然没有改变,仍将继续存在于这个社会。
    2)当傻傻的孩子对着全班同学说,你们也都很坏时,突然发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帮凶,是我们任由专制和邪恶充斥我们的周围,而没有任何反抗,甚至助长其发展、壮大,最后被吞噬。在一个没有自发的产生民主的国家、社会中,真正的民意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人民只是择木而栖,墙头草,只是政治家的筹码。
   3)男主最后的话语,表明,尽管过去了30年,但是这个社会仍然在本质上没有任何改变。

 短评

纯粹校园一定满是伤痕,伤痕人生多少留下纯粹。

6分钟前
  • 黑狗成
  • 力荐

9.9分,年轻时的崔岷植五官端正,一脸正气。可惜后来长成抠脚大汉了。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权力,哪怕是小学生之间。可惜最后即使能推翻腐败的权力,也离不开暴力。豆瓣只有一千多人评价的8.8分其实是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的,不过这部电影在我心中还是超越了《杀人回忆》,超越了《老男孩》,超越了《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韩国电影第一。

11分钟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力荐

不是校园霸凌,是独裁统治扼杀民主萌芽的小校样本。抗击暴政,男孩想成为在野党,先选择被孤立的群体,再连接利益被侵占的同学,寻求上层的关注,然而群盲会让白天变成黑夜,暴力决定话语权,反抗变成挣扎,求生甚至谄媚。自上而下结束独裁的只能是更大的权力,民主和互害型的社会一念之差,暴政的执行者把恶都丢给了命令。五年二班的时代随着李承晚时代结束了,朴政府的统治还在持续,改革者成为议员,或许就像当年的转校生。

15分钟前
  • 一只狗
  • 力荐

那場班級揭發絕不是所謂自由的覺醒,只是平日沉默的大多數從一個權威倒向另一個更大權威的順理成章罷了,直到那個傻乎乎的孩子喊出你們也一樣壞才真正的點了題,不止是不斷插播的李承挽政府新聞說明五年二班只是大環境的縮影,92也是剛剛經歷了民主革命的韓國對獨裁,壓迫,屈從,反抗等等的思考

18分钟前
  • GS
  • 推荐

艹一发高分。对篠田正浩的《少年时代》进行了舶来再创作,好在与本土文化和政治形态无缝对接。“沉默的大多数”。生动的群像,出色的表演,高压的氛围,扭曲的童心,这是真实还是超现实?这个世界疯了。男主后来屈服时那谄媚的笑容令人发寒。当年正义凛然的民主斗士为了当上国会议员又撒了多少谎呢?

19分钟前
  • c. velasquez
  • 力荐

大概每个人都可以从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20分钟前
  • 爱的曝光
  • 力荐

很久没看到如此深得我心的影片,全程没挪脚。观影过程中很难不联想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同样是刻画禁忌年代的少年群体,本片比前两部更为辛辣直接地批评背后的威权体制。社会的激荡变革狂暴地塑造孩童,未来他们将成为怎样的国家栋梁。“你们将来操纵的社会,想想都很可怕。”——气氛的老师义正严辞的模样在孩子们心中挥之不去。多年后他当选受人尊敬的国会议员,是韩国社会在纷繁的三十年中良心未泯,迈向正义与光明。还是导演寄希望于未来的美好愿望。可是那代人心中的阴影恐怕会伴随终生。

21分钟前
  • Maurice
  • 力荐

回忆对比了一下中日韩三国的校园题材电影。日本就像雪与刀,素净到极致,残酷到战栗,时不时还会在白茫茫一片上喷溅出一道道血色。韩国则像被层层包装的扁筷和泡菜,说不出来的拧巴和自卑,回望历史又在历史里徘徊。大陆…………

2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寓意极强,结尾也不错,崔岷植当时好嫩

29分钟前
  • momo茶茶
  • 力荐

很像我国80年代初的“伤痕电影”,它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不仅写了外伤,军人政府时期的独裁统治;还写到了“内伤”,一个被所有人孤立起来的小孩,最终为了能在班集体里立足,开始参与到作恶之中,外伤变成了内伤。不过影片没有批判说教,更多的是思考和迷惘,把问题接给了观众。

34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每个人都见过的小学故事,转校生、选班长、考试、做值日、班主任,这样足以作为一个人类群体样本去观察社会。每个人都可能生活在五年二班,总会遇到严锡大那样的班长,韩炳泰是力图改变的新势力,可在五年级班主任的管理下,只能屈服甚至同流合污。但很难说五年级班主任是个坏人,他同样兢兢业业地教学,在接到举报后也去进行了调查,更像大多数普通的官僚群体,不求有功,但无大错。而掀起变革巨浪的六年级班主任,是用带有暴力的威权开创出民主,而且无论好坏都打手板惩戒,也称不上完全的好人。这是韩国人经历过的历史和现实,也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38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力荐

校园霸凌,以及儿童政治,如果没有金老师,严锡大的校园专制独裁还会继续下去,而韩秉泰对抗严锡大无异于飞蛾扑火,蚂蚁撼大象,但这一切其实都是事件中的每个人造成的,“你们都很坏”,是沉默助长了暴力,是失语造就了专制。当然,小校园也影射了大历史和社会。PS:崔岷植大叔那时候真的是鲜肉啊!

39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韩影对国家政权的讽刺隐喻玩得出神入化:班长重选与总统重选交相辉映,用严锡大控制下的五年二班来象征李承晚政府的独裁政权,男主代表了被压迫阶级获得独裁权利后化身恶龙的屠龙勇士,而傻子金荣八则代表了最底层阶级,看破了专制统治的本质,却没有能力去推翻,只能对着沉默的大多数进行控诉:你们也都坏!校园日常生活的还原度太高了,一度以为是在看自己的童年,只是我当小学班长时,怎么没人给我端茶倒水送东西呀……为了崔岷植而看这部电影,但崔大叔却直到最后半小时才出场,其饰演的老师用体罚的方式剥开了严锡大班长独裁的伪装。虽然我个人不同意其体罚的做法,但不得不同意,这是揭开谜底的最快方法。却也应了一句俗话:暴力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却是解决问题的最快途径。

40分钟前
  • 脱落的树皮
  • 力荐

8.5 全片首尾呼应 以当自由受到威胁时大部分人都没有去守护他们的自由开始到最后独裁专制的阴影仍旧在以某种形式延续的惆怅结束 以一个小学班级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地展现了当代韩国政治发展历程;只有在大恶的包庇下小恶才有纵容的土壤 这也是最常见与最可悲的人性中的平庸之恶 当大恶伏法 那些被纵容的小恶们摇身一变 责任全部推给大恶者的这一幕是不是很熟?全片只有一个半是清白的:半个是屈服前的主角--选择做权力圈养的走狗或作一个不屈的反抗者 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灵魂的拷问 另一个是傻子 他傻 但至少有良知 那句"你们都坏"道尽独裁政治下人性的本质--恶政下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小恶与大恶是相互成就对方的;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再次让我相信 普通人在恶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勇敢

41分钟前
  • 東郷柏
  • 力荐

窥小校以见国家,通过班级班长的唯我独尊隐射独裁政权对人的控制乃至精神的扭曲,哪怕独裁政权已更迭,却依旧在人的内心蒙上一层阴影。ps.第一次在影片里看到老师体罚学生而感到一阵痛快,而或许,也只有另一种“暴力”才能让人恐惧并屈服吧。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力荐!不只是批评制度云云,更是我们应该如何接受这个被扭曲的(以前和现在的)自己的问题,要如何接受自己笃信的将不作效的问题,要如何接受世界以及自己无能的问题。

51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力荐

一个五道杠少年倒台后,依然阴魂不散的故事。

52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一部见微知著的社会政治寓言。班长可以凭借制度(老师)的缺位(渎职)玩弄民情民心(同学),暴力驭民(同学),几近天衣无缝。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社会,一群沉默的同学就是一帮愚民,男主从抗争到谄媚的转变,简直是现实的翻版。无愧于青龙大奖。

55分钟前
  • 沉璧
  • 力荐

看的时候不断惊奇好像在哪里见过这部电影,结果才发现是翻拍篠田正浩的《少年时代》。这部电影用一个小班级形象比喻了专制体制下集体斯德哥尔摩现象,一旦独裁者被推翻,又开始进行清算。电影以小见大,人的劣根性已经表露无遗。一个如此小的群体要进行改革尚需天降外力,泱泱大国何等之艰难呢。

59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推荐

看开头以为是《我的九月》,然后我以为我在看《监狱风云》,甚至还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里面,其实都不是,是社会实验,是东亚中日韩三国社会文化的真实写照,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小演员们的表演实在是完美,所有的演员都不像在表演,唯一有表演痕迹的是那年30岁的崔岷植。

1小时前
  • 水水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