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秋

剧情片日本1951

主演:原节子  笠智众  淡岛千景  三宅邦子  菅井一郎  东山千荣子  杉村春子  井川邦子  二本柳宽  佐野周二  高桥丰子  宫口精二  高堂国典  

导演:小津安二郎

 剧照

麦秋 剧照 NO.1麦秋 剧照 NO.2麦秋 剧照 NO.3麦秋 剧照 NO.4麦秋 剧照 NO.5麦秋 剧照 NO.6麦秋 剧照 NO.13麦秋 剧照 NO.14麦秋 剧照 NO.15麦秋 剧照 NO.16麦秋 剧照 NO.17麦秋 剧照 NO.18麦秋 剧照 NO.19麦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21:41

详细剧情

  上了岁数的植物学家间宫周吉(菅井一郎 饰)及其家人住在北镰仓一带,长子康一(笠智衆 饰)是东京某医院的医生,女儿纪子(原节子 饰)在东京丸内贸易公司供职,担任经理佐竹宗太郎(佐野周二 饰)的秘书。  年轻貌美、落落大方的纪子已到适婚年龄,周围的好友也都相继成家,她却依旧待字闺中。父母兄长为了纪子的婚事各自用心,佐竹经理亦将出身名门的前辈真锅介绍给她。但是,纪子却独独倾心哥哥的同事矢部谦吉(二本柳寛 饰)——一个丧偶带着三岁女儿且捉襟见肘的男子……  本片荣获1952年蓝丝带最佳女主角(原节子)、最佳摄影、最佳导演和最佳女配角(杉村春子)等四项大奖;1952年电影旬报最佳影片;1952年每日电影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影片。

 长篇影评

 1 ) 战后日本,一个大龄剩女的婚嫁

       这部电影讲的依旧是嫁女儿,但比之我在此之前看过的一团和气、平衡和谐的《秋刀鱼之味》《晚春》《秋日和》,这部电影难得地有了鲜明的冲突。小津似乎也更为关切地去探讨一些问题,例如战后女性的独立气质与传统的文化产生什么样的碰撞,例如婚恋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纪子和绫子,是电影中很独特的战后日本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女主角年龄被设定为28岁,比之其他电影中二十四五岁在灿烂年华和美出嫁的女主角们,纪子显得有些暗淡了,一如当下中国的大龄剩女。独立于向往婚姻生活、已为人妇的几个女伴,她们在各种场合中,着装从来都是西式的,没有过和服。就连小津最爱展现的出嫁场景,在这部电影中也被暗场处理了,于是我们也看不到身着和服的新嫁娘形象。绫子面对已走进恩爱夫妻关系的女伴时,更多的是表示自己对自主生活的喜爱和对婚姻的不屑。纪子对各类刁难笑脸以对,但心中却很明白自己想要找个合适的人选。婚姻对于她们,也是一件如同吃饭一样自然的事,不同的只是,她们依据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进行选择,在这过程中更多地将婚姻看成个人的事,纪子在没与家人进行商讨便答应婚事可见一斑。
      这样的女性,与传统的观念会起一定的冲突。如笠智众饰演的哥哥公然讽刺妹妹嫁不出去,并对年长妹妹12岁却颇有身家的真锅十分中意,意图以自己的意志加之于纪子,让她和自己中意的人选结合。嫂嫂、父母更多是出于对纪子的关爱,但是也认为婚姻并非一个人可以做主,应该征得家庭的同意。然而这些障碍最终还是和风细雨地被克服了,家人们也从愁云惨淡慢慢地走向了平静和乐。
      女儿的出嫁对家庭意味着什么呢?父母兄长虽一直操心纪子的婚事,希望她能早日有自己的家庭。然而在接受了纪子将要嫁给矢部这个事实之后,家里似乎并没增添一丝喜悦,反而是纪子在要告别家人时难过地哭泣。纪子出嫁之后,父母不再与兄长同住,搬去大田同年老的伯父一起,有点晚景凄然的意味。女儿的出嫁,意味着一个原生家庭的割裂,一个家庭成员的离去,意味着此前一大家人和美生活的场景将不再现。可虽则如此,适龄女子的“嫁人”却如同天道不可逆一般,从没有人去怀疑过。
      女子的出嫁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纪子作为一个身着西服的女性,也在无心仪对象的情况下积极地物色人选,到最终“发现”身边的矢部,成功将自己送进了婚姻。但是,婚姻于她而言,却是生活质量的下降——“再也不买贵的蛋糕了”。比之于经济上的拮据,她还将面对后妈这个角色的难题。其实片子中的女子们清楚地意识到,婚姻对自己其实有着剥夺的。然而,没有人选择其他方式,因为她们没有过怀疑。
     这部片子中很可爱地出现了孩子的形象。大人们的真实世界,是清晰地要与小孩划开界限的。蛋糕要悄悄地吃,谈论儿女婚事时不许阿勇在场,一切似乎都属于大人们的秘密,是小孩们不能涉及的禁忌世界。这对兄弟形象异常成功,弟弟永远听哥哥的指挥,甚至傻到听从哥哥的话去骂祖伯父“笨蛋”。这部片子也很可爱地出现了祖伯父这个极老的老人形象,平常看似耳聋眼花,其实心底清澈似镜。祖伯父和爷爷,父亲和战死中国的叔父,哥哥和阿勇,兄弟的情缘因为出生在不同的年代,而有了不同的结局。
       小津的电影总是表现着他对家庭的温暖阐释,以及对生活的一丝不苟的尊重,还有人们对命运和现状的安然。
      
     

 2 ) 《麦秋》时节

麦秋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含糊,当然也并非指秋天的麦子。小时候有过将麦苗当韭菜的经历,我们距离自然都太远,比一个朝代还远。也许这片名就像日语的模糊性一样,代表了日本的文化特征。这种自然主义的片名也表现了这虽然写的是城市生活,却有强烈的自然风。

这部有强烈小津特征的影片,仍以嫁女为故事主线,讨论的是家庭问题。与简奥斯汀笔下英伦风情的家庭观念不同的是,小津安二郎所理想的家庭观是人与人之间严整地,秩序性极强的互相依赖。婚姻是人类延续的必备手段,只是在东方仍更多地将婚姻看作天大的事,莫敢小视,此为善,善莫大焉。

原节子的笑像女神一样优美。小津写到三代人的角度其实相当有意思。

看过仅有的几部小津电影里,孩子都很顽劣,狡猾吊诡,也许这反映了一个终生未婚的人对孩子的态度。东方家庭里的孩子因为被父母一味娇宠,性格里总有种动物性的不可思议。

纪子和旧时同学在餐厅聚会的戏很有意思,已婚和未婚的四个小妇人很自然地分成两派。已婚的多少会有些嘲弄未婚者吧,特别是家庭主义至上的东方。而未婚者,抱有一种酸葡萄心态,不明白为什么已婚的人一面抱怨着婚姻的拖累,一面大家要闭着眼睛往里跳。抛开精神层面,婚姻是经济意义上的,探究再深一些,无非是为了延续后代的意义才存在。自古如此的两个支柱。而精神层次的爱情,两心相悦,像打扮在这个框框外面的饰面,容易脱落。如果婚姻的两个支柱依然存在,这椿婚姻无非丑陋一些,没那么漂亮堂皇,如果支柱再不存在,那就墙倒屋倾,灰飞烟灭了。

纪子的哥哥为了妹妹的婚事对妈妈很不满,妈妈的表情很是落寞,因为觉得这样女儿很可怜。电影最后的镜头是老夫妇二人看着门前田野里走过的新娘,表情平静。那一片地就是麦田吧。

 3 ) 记

看了一半,睡觉。20160304
今晚终于看完,不看豆瓣评论了,年内再看一遍。20160306。
已经看了三部小津的电影了,东京物语,麦秋,晚春,再看一部,看啥呢?看浮草吧。然后今年不在故意找小津的电影看了,实在不行,复习以上。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4 ) 小津安二郎影展 —— 麦秋(1951年·黑白)

在小津的一生中,“北镰仓”是个关键词,容纳了他的生之安稳和死之安详;在《麦秋》这部电影中,“北镰仓”同样是个关键词,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安静的小镇上。那么,北镰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网上查询得到这样一段介绍:
  
“镰仓市位于神奈川县东南部,三面环山,面朝大海,曾经是自然的要塞。镰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92年,当时的武将源赖朝率领关东地方的武士团,在此建立了政治中心——幕府。有800年左右历史的镰仓,遍布着以寺院、神社为代表的观光景点,游人可以从中了解日本的历史。漫游镰仓的起点就是北镰仓。
  
镰仓时代末期,由当时的当权者北条氏制定的“镰仓五山”是一个划分禅宗寺院等级的制度。按这个制度划分为第一位的建长寺,第二位的圆觉寺、第四位的净智寺等有悠久历史和高等级的寺院就集中在北镰仓。你可以一边享受森林浴一边去探访历史。
  
另外,你可以到神社、寺院观赏四季应时的各种花卉,像明月院的绣球花,东庆寺的梅花、菖蒲花,建长寺的樱花等都非常有名。
  
乘坐JR横须贺线从东京车站到北镰仓车站约50分钟。”
  
就是这里了,小津故事理想的发生地。纯粹旅游指南式介绍,让我的脑海中勾勒出电影中人物日常生活的环境,他们每天上下班所看到的景物,也明白了火车为什么在小津电影里频繁出现,一切都是必要的过度交代,“闲笔”不闲。
  
相比起小津其他家庭成员简单、最多不过两代人的电影,这部可谓三代同堂、人物众多。间宫是这家的长子,他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孩子,妹妹纪子也和他们同住。这样一个老老少少济济一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每天早晨都是忙乱的,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这边还在请早安,那边已经道再见。画外音乐是小津最喜欢的《可爱的家》,这次用的是那种上发条的音乐盒发出的叮咚声,衬托画面如梦如幻。
  
就是这样的“理想家庭”,父慈子孝、夫妻和谐、姑嫂融洽、孩子乖巧,仍是有烦恼的。这家人的心结就是妹妹纪子的婚事。二十八岁了还没动静,别说自己家人着急,街坊四邻也要议论纷纷了。
  
纪子的扮演者又是原节子,小津电影永恒的女性,甚至日本电影永恒女性的形象化身。原节子的“仪式化”美感是电影史的一个特例,在她永恒不变的表情下,所有衡量演技好坏的词汇都成了废话,你不能说她演技好,也不能说她演技差,她就根本不归演技这个“部门”管,她是一个象征符号、一种理想的怅望、一段回忆的恍惚,她用恳切大方的笑靥在虚实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她从不高高在上,但又不具体可感。她很生动,如我们周围任何一个令你身心愉悦的美好女性;可她又很平面,如画中人那般只在你看得见摸不着的一个空间存在。
  
午后的阳光照进屋内,那样明媚而温暖,眼皮不禁沉重起来,打了个盹儿,突然一激灵,抱紧身子惘然四顾,房间又阴下来。原节子阳光般照耀银幕,复悄然隐退,仿佛从未存在过一样。可阴暗下来的屋子,有阳光的气息;冷下去的身体,有阳光的吻痕。
  
人们普遍迷恋胶片上定格下来的微笑,说她语笑嫣然,温婉清丽,不知为什么,我却总从她的眉宇间读出一抹悲凉,一丝苦意,哪怕她在大笑的时候,我也感觉眉间一屡心不在焉的轻愁滑过,她果然不是一个现实中的丽人啊,她的美,着落不到人间。
  
由这样一个原节子来饰演妹妹纪子,堪称完美女性——除了年龄稍大之外。“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小姑独处这是唯一的原因。纪子表面上看很随和温顺,实际上相当有主见。当我看到办公室里一位能干秘书和一位和蔼上司之间的玩笑话,以为又将遭遇一个欧·亨利式的故事。我的猜想落空了,我猜想纪子本人的某种懵懂心愿也落空了,上司开口为她介绍对象。
  
小津电影里频频出现的这种“相亲前奏曲”特别有意思,寥寥几语,无非毕业学校、家庭出身、本人事业,听者无不由衷地说:“看来是个有前途、能依靠的好人哪!”
  
这种“社会性猜想”无异于另一种偏见,怎不令人想到《傲慢与偏见》那著名的开头:“凡有产业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一位同样“完美”的男性就这样象一块石头,砸进纪子一家人平静生活的池塘中,惊起阵阵涟漪。
  
小津电影的种种描绘颇有奥斯丁之风:班纳特姐妹仅从窗户望见彬格莱先生穿蓝外套,骑黑马,就断定他风度翩翩;间宫夫人仅凭一张看不清脸的高尔夫球场照片,就断定此人正直可靠。双方都展开了“间谍战”,为了在这场婚姻赌博中得到更多资料,提高胜算。间宫这边自不必说,有纪子的朋友绫子那饶舌八卦的老妈主动汇报各种情况,还有医生同事拐弯抹角的打听;对方那头更厉害,竟还出动了私家侦探。
  
打听来打听去,一切都很满意,美中不足只有男方的年龄——从这个角度说,他跟纪子还真“配”呢,连“缺陷”都一致——四十岁了还独身的男人,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这个新情况让劲头十足的全家人都泄了气,母亲尤其是,把花样年华的女儿嫁给一个中年人,怎么都有点不甘心。可长子间宫拿定了主意,还怪母亲太贪心。这样的指责让年迈的母亲黯然神伤,怎样的婚姻会让父母完全满意呢?这世上大概根本不存在吧,如珠如宝养大的子女在父母眼里总是最好的,嫁(娶)谁都难免挑剔、猜疑、委屈。
  
家庭气氛骤然沉重,大人们各怀心事闷坐一隅。孩子们却不识趣,小实和小勇哥俩正为把父亲买回来的长面包误以为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小火车而生气呢,心心念念的想往都到实现的边缘了,突然跌进失望的深渊,这种痛苦是孩子那幼小的心灵无论如何难以消解的,哥俩因此不依不饶,不识实务地闹将起来,当然除了遭到父亲不由分说一顿训斥之外,一无所获。看到这里我不禁会心一笑,埋在记忆深处那些久远的“谜题”终于找到了答案:无妄之灾就是这样招来的呀,我那充满冤屈的童年!

和《早安》里的哥俩一样,《麦秋》里的哥俩也离家出走了。这时候,妹妹沉潜的心事才浮出水面。紧要关头,你下意识去找的那个人,也许正是你心中认为最重要的人。所以说,生活得有变化、甚至有变故才行啊,否则象妹妹那样淡定的人,象她前来寻找的谦吉这样温吞的人,一辈子也别想接上头、搭上线。谦吉不是突然出现的新人物,他是纪子在战争中失踪二哥的中学同学,是大哥间宫的医院同事,是这家人的老邻居,还是每天要在北镰仓车站等车去东京上班的同路人。他其实就象纪子的另一个哥哥,纪子后来给自己的心情变化定义为——偶然:这个人一直在身边,习以为常。偶然抬头,心中一动,他不一样了。。。
  
知根知底、家世清白、前途无量,这样的人按说才是乘龙快婿的理想人选呀,为什么间宫一家却近在眼前视而不见呢。再次证明完美期许和残缺现实间水火不容的尖锐对立:“完美”的谦吉是个鳏夫,还拖着一个小女儿带着一个老母亲。光这一条就足够取消他“完美”候选人的资格,谁都没有(包括他自己)在他身上动什么念头。
  
孩子出走事件顺利解决,紧接着谦吉要被医院派往秋田乡下工作几年,纪子原本混沌的心,渐臻明朗。另一头,“谦虚”的是谦吉本人,他的母亲其实早就相中纪子,并在心中“大胆假设”,又趁纪子来道别的当口“小心求证”。在平静中涌出轻波,又不动声色地解决它,是小津的拿手好戏,纪子和谦吉的母亲就这样一拍即合,俩人话都没说到头,母亲这边是半截半截的试探,纪子那边是嗯嗯啊啊的应承,怎么事情就成了!其中微妙,颇堪玩味。
  
又一块石头砸进池塘,可能比上一块个头还大,带着股义无反顾的凛然气势。所以我说平日里笑意盈盈的纪子实际上很有主见,她不但主动上门突破僵局,回来后也立刻知会家人,一点不犹豫、不胆怯、不扭捏。最盛怒的自然是忙前忙后一直操心着的大哥间宫,最失落的还是疼惜女儿的母亲。水面总会恢复平静,再大的风波也会平息,纪子如此坚决,一家人只好由她去了。
  
这个家庭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可分离的惆怅和不圆满的失落,给郎照的阳光投下阴影。音乐盒叮叮咚咚又奏起了《可爱的家》,单纯童趣的音符听上去竟有几分寂寞。
  
这部影片我最喜欢两个片段,都是关于家中老人的。一个是影片中段纪子的朋友们星期日要造访,小实和小勇的伙伴们又来家中玩,大人们都出去避静了。老两口坐在路边花坛旁,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闲聊,天空中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吸引了他们的视线,父亲说:“放风筝的小孩一定在哭泣吧。”母亲回答:“是啊,间宫小时候就那样。”素描般简要两句,道尽子女长大成人后纷纷离开、父母的认命和寥落。
  
另一个是家庭纷争平息后,众人接受了纪子自主选择的现实,可还忍不住喟叹一番。年迈的父亲一直没明确表态,他总重复妻子和大儿子的话,沉吟着、欲言又止。这天,家中拍完全家福,父亲独自出门买东西,经过铁道时正有火车经过,于是坐在路边等待,火车过去了,围杆升起来了,父亲仍坐在那儿发呆,眼神悠远,喜忧参半。顺着他的视线,天空中鳞云片片,一肚子话似地,小津的镜头就这样长久停留着。
  
影片中的余音缭绕还很多,可小津都选择波澜不兴地放下。比如纪子那晦莫如深的情感世界,家人不知道,朋友绫子不察觉,屏幕外的我倒仿佛勘破一线玄机:在绫子家的小酒店,一听说上司来了,纪子立刻就要上去见一面,可以解释为对工作的热忱(因为她的确是上去汇报工作的),也可解释为对人的热忱。没想到上司直截了当给她介绍对象,灯光下纪子的脸微微一暗的样子,有点让人心疼。你可以说我是在捕风捉影,但随后纪子左顾而言它又说明了什么呢?分明就是一个心意遭受打击的女子强作镇定啊。纪子有主见、不幻想的个性把一切都掩饰得很好,水底的旋涡在水底兀自轻旋、复又沉寂,水面波平如镜,这就是一段无望单恋最好的结局。到最后,即将启程秋田的纪子去公司辞职,上司揶揄道:“如果是我怎么样,更年轻的独身者?”,纪子笑而不答。这位爱开玩笑的上司啊,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装糊涂?你大概更喜欢能跟你玩笑开到一块儿去的绫子吧,那就明确点,向纪子学习啊,别一天到晚总玩撩拨女孩心弦的游戏,如果不是永远娴静的原节子,如果不是永远淡泊的小津,在别的电影里,你的麻烦就大啦!
  
纪子远嫁了,北镰仓的老宅要改造,老父母避居大和乡下的叔公家,一家人就这样分开了。影片结尾已是秋天,麦穗沉甸甸地低下了头,老两口在屋中闲坐,远远望去,田野间一列迎亲的队伍在缓缓行进:
  
母亲:会嫁到哪儿去呢?
父亲:是啊!
母亲:纪子不知怎样了。
父亲:虽然大家都分散了,可我们还是幸福的一家人啊。
母亲:经过了很多事,很长的一段日子,不断过着很平淡的生活。。。
父亲:但是过得却很幸福。
  
我喜欢这个结尾。阅尽世事的目光,注视着麦浪,注视着人生,而人生,怎样都有幸福的时刻啊。
  
[注]这部电影有一个小破绽:爷爷跟大和叔公一起坐在房里赏画,镜头一转,送茶进来的纪子身后,挂画的地方空空如也,旁边的柜子也挪了地方。我很吃惊在以严谨著称的小津电影里看见这样明显的前后矛盾,反复把这段情节看了几遍,最后决定这样解释:画是挂在日式住宅常见的推拉门上的,两位老人应该赏完画就收起来了,推拉门也推去角落,看上去就象柜子挪动了一样。这样的解释还“合理”吧?说不定这就是事实呢——人们对待自己所爱总是格外宽容甚至纵容,我又怎能例外。

 5 ) 麦秋

这是一部1951年的老电影。 结尾处,独处一室,精致的和服衬托着孤寂惆怅,落手处,嘎然而止。 每到一个冗长的情节,画面突然急下,只在一人或多人相谈的话语,便把情节推向高潮。影片隐隐触碰到某处,抓到一些东西,却又刻意的隐瞒,使影片具体发展的故事情节,与观众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从而,留给我们更广的视野,多种多样的想象空间。 影片的情节,简单的说到生活。这种事,发生我们身边。每个人的人生,都将经历。对于那个时代的婚姻,以及各个年龄段的思想,在影片真实的存在,透过极其繁琐的家庭小事,对照各种人的生活态度看法的各异。对于小津的电影,真的是享受感悟。每每在黑白的画面,上映某种情节都能带给人回到过去,每个细节都处理的很细腻感伤。 而麦秋,静止的飘动,忽然觉得时间滴滴答答的起伏,即使是黑白片,我也感受到意境之美。 人生在世,总会走过每一段旅程,而会遇到许多痛苦不能抉择的事。

 6 ) 《麦秋》有几个镜头特别难忘:

《麦秋》有几个镜头特别难忘:

 

1、

大和来的爷爷耳朵聋了,孩子叫他笨蛋笨蛋,他听不见,就转过来笑,笑得很开心。

去看大佛的时候,孩子们给他糖。他还是笑,放糖进嘴里,孩子们说:“他竟然把糖纸吃了。”

小小的残忍和温情,小津的这件法宝,能让我在平静处听到惊雷。

 

2、

爷爷去给金丝雀买鸟粮,火车通过,爷爷坐下来,静静地等候。一个人看天。天上层层的白云。

小津的电影多神来之笔。担心女儿的婚事,却一言不发的爷爷,这时坐下来,微仰着脸看天,一个空镜头,把人生弄得淡远了,烦恼不如静观呢~~

 

3、

走在沙滩上的两个背影。一直在猜:一个是绫子,一个是纪子吧。镜头好长,真美,等镜头转过来,才知道高个子的是史子,矮一点的是纪子。这姑嫂两个,一起偷吃蛋糕的那个情节也挺逗人,小津的平淡里有幽默,残忍里有笑声。

 

4、

这里的笠智众,虽比不上《东京物语》的和煦暖人,但他还是有魔力的,像是能把目光安放在我的心头。他“嗯——”的一声答话,拖长了音儿,应和里带着倔强,可爱极了。

 

5、

(背景里大和的爷爷一个人在抽烟。远方结婚的队伍安静地走过麦田)

欧吉桑欧巴桑的一段对话:

 

“虽然大家都分散,但我们是幸福的一家。”

“嗯,经过了很多事,很长的一段日子……”

“不断地过着平淡的生活……”

“但是过得却很幸福……”

“嗯……”

 

流动的麦田,流动的镜头,成熟里的死亡,圆满中的离散,自然而然的、让人悲欣交集的一生。

 短评

其实并不喜欢这部,前半部分似乎太杂,亲戚来往,girl's talk,下一代教育,后半部分的剧情转折又略显突兀,最后仍以亘古不变的小津式隐忍的结局收尾。不过其中的一些女性婚姻观很不错。

9分钟前
  • RYZ
  • 还行

小津果然就像岩井俊二说的那样纠结于门啊frame的。在我看来就是剪辑下的工夫大,定焦刻意。完全靠点淡淡的日本气质和战后的虚劲儿。可以想象小津就是个固执的老爷爷,而且对于女人的审美完全偏西方。我么看完了就觉得做他的女主角会笑就行了。

10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其实笠智众很年轻。那时原节子的笑容还没有许多阴霾。本片里他是她的哥哥,两年以后他演她的爸爸。永远都是那几个演员,看着看着就不知道自己在哪个故事里面。

14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没想到笠智众还能演原节子的哥哥。跟《晚春》讲了同一个故事,但是在这部《麦秋》当中原节子终于摆脱了家庭的束缚,体会到了何为真正的幸福,最后也能无视世俗的眼光,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这部片子所描绘的家庭群像特别美好,特别纯粹,这种幸福在小津的电影当中反而显得非常难得。两个小孩子简直是点睛之笔,虽然他们和家中最年长的人无法直接用言语沟通,但因为是一家人,心与心之间一定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孩子们会用孩子的方式取悦老人,老人也会一直包容孩子们。一家人有聚必有散,家庭成员总会一个个离开,拥有属于自己的家。与其活在对未来的哀伤当中,不如珍惜这段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时光。

17分钟前
  • 高詩遠
  • 力荐

小津影片中反复出现“嫁女”这一题材,但却完全不以女儿的爱情为叙述中心和基点,因小津的立意不在嫁女这件事本身的戏剧矛盾与冲突,而是想渲染女儿出嫁带给全家人、特别是父亲的落寞情怀。从《晚春》开始,至《秋刀鱼之味》为止,这种“嫁女”与“老人的情感归宿”相结合的问题占据了小津作品的主流。

19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有点吃惊里面运动镜头的数量,大多数为转场,但最后一镜实在神来之笔:麦田有吸收一切悲喜之意,运动镜头强调时间流逝,合在一起就是“生活在继续”的绝佳表达,让我想起《恋恋风尘》主角大哭之后的那个平移空镜。父亲得知女儿决定后第二天坐在铁轨前发呆那段也很神。片子还融入《早安》式的儿童喜剧。

20分钟前
  • 怪盗巴金斯
  • 力荐

大概是看过的小津里最热闹的一部。一家三代七口同堂,远方的亲戚来探父母、一大群孩子周末来家里玩耍,女儿和朋友们分为已婚未婚阵营彼此斗嘴,邻里和睦,其乐融融。只是再好的朋友也会渐渐疏远、再大的家终会分散为小家与小家。八音盒的声音连接首尾,人生到头,最终陪在身边的也只有老伴儿了吧。

24分钟前
  • 风满蜃气楼
  • 力荐

1.单身能毫无心理负担地买昂贵的蛋糕,决定结婚了就得想着如何省钱。所以为何非结婚不可呢?伯父茂吉这一角色也别有深意,他闯入这个家庭的生活,来提醒纪子的父母,该落叶归根返回大和(应该就是奈良。如此称呼意味深长)。于是,两条线以嫁女交织在一处时,共同引出一个至今仍然有意义的命题:人总是为代际的延续和交替,让渡眼前确实的幸福。这是值得的吗?《麦秋》的结尾,父母喃喃地说服着自己应该满足,但他们那么伤感。2.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是,谦吉将纪子战殁的兄长省二夹有麦穗的遗信转交给纪子。其中隐含的意味,或许也构成纪子选择谦吉的一个心理动因。3.既然主题是代际传承,嬉闹的孩子自然不是闲笔,童趣让人忆起小津早期的电影。4.气球遥遥飘飞上天,老父亲说:一定有小孩在哭了。身为观众,看到这里,也有想哭的情绪。

29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嫁女这个主题,对小津来说是最能平淡中见真章的。谁在伤心,谁在伤脑,谁是前车之鉴,谁在重蹈覆辙,一目了然。家庭成员的关系就从这之中体现。一切的口是心非/不情愿/暗恋许久/不能说的秘密,也都是小津的终极秘辛。堪为对比的是孩子,观众眼里他们是笑料,小津则通过笑料来挖掘成年人的内心世界。@2021.05.15 资料馆三刷。人真是个奇怪的东西,上次看觉得奇快无比,这次观感截然相反。不过这次更好——除开运动,又多了时间。

3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几乎全是固定机位,很少使用复杂镜头。全片少数几个推轨镜头,有一个还是方向相反的组接(好姐妹上楼窥探真锅)。我也想起前头有一处正反打也是打破了180度原则,那个对话场景是纪子母亲和谦吉母亲之间情绪上的接应,按道理这么突兀接上并没有衬托相反的意味。摄影上非常注重景深,浅焦下室内环境和人物的行为非常融合。构图上无论远近,都看得出自然的贴合。但是说到嫁女儿这回事,就把日本国内父权这一套恶霸系统给展示出来了,哥哥对纪子的不理解甚至蛮横到伤害家人,父亲的默不作声,家中的女性都被父权压在身下。纪子作为大龄剩女不着急出嫁,充满自信和愉悦的心态正是对这古老系统的对抗。即便是结尾看似幸福又充满了淡淡悲伤的描写,也是一种相对保守的家庭体系的维护。

37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镜头缓慢而有力地打动人心。小津的电影就如同陈年老酒一般醇和温厚,令人不知不觉中怡然陶醉。

40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我总是说因为我是个豆腐匠所以我只做豆腐。一个人没法儿拍太多种类的片子。即使我的影片看起来似乎都一样,我其实总是试图在每一部电影中表达一些新的东西。我就好似一个画家,总是不断的画着同样一朵玫瑰。”

41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含蓄却不扭捏。

4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两组平行对照推轨运动镜头(尤其倒数第二段落),非常见功力。命运的交错与无常,在“人去楼空”的空镜里,同领略,难言说。以及,相比《晚春》,父之法的执行力度被明显削弱,甚至反转。

48分钟前
  • 仁直
  • 推荐

女主面临着一个小津电影里未婚女性都会面临的问题:被催婚。虽然她拒绝了别人眼里的好对象,不顾家人的反对挑了一个二婚带娃的男人,但这个男人也不是她喜欢的,她只是觉得认识的久一点,心里踏实一点。而且特别荒诞的是,他们的婚事是和男方的母亲一起商定的,自始至终,两个当事人都没有面对面说起结婚这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去看姑嫂二人一起展望未来,立志要把日子经营好那场戏,真是无限悲伤。

50分钟前
  • 苏莫
  • 推荐

1、不仅有移动(推拉)(6个),还有升镜头(1个),在小津片子里真少见。2、真是……煽情的庶民剧啊。3、八音盒还挺有味道,然则正像传说一样,小津不怎么懂音乐。

52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小津安二郎的影片总是淡泊通透,将稀松平常的家庭生活拍得有声有色。1.罕见地出现了多处移动镜头;2.老伯父与两孙子在佛像前互相抚摸脸庞,温馨满满;3.看着飘零气球,父亲说:"一定有小孩在哭了";4.如针线活时寻剪刀,戴眼镜找眼镜,太接近了反而没注意到;5.全家福;6.风吹麦浪,恬静美好。(9.0/10)

5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之前看小津不多,和C看了这部之后便爱上了。非常有节制有设计,一看就很会拍电影,节奏明快,故事丰富。八嘎、牛奶糖、闺蜜聚会、爸爸追儿子…每每想起都会心一笑太温馨了。结尾大泪,契题处一出突然感动得不行。群戏流畅,将每个人物都塑造得很生动又跟故事很好地契合。光影好美,背光让发丝根根可见

60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 小津安二郎03,比较轻松愉快的一部,嫁女主题下,至少看到了纪子对婚姻的思考、对未来的自我选择与承担结果的勇气。觉得一个人可靠就是喜欢吗,不一定,但我认同人总是容易忽略离自己最近的人。连看三部小津,这一部终于出现了非固定镜头,其它方面还是很喜欢。

1小时前
  • 七月在野歪
  • 力荐

1.不像《晚春》里面给人无尽惆怅和忧伤,反而不是营造出一些喜人的片段,让人心头一乐,不禁一笑;2.不在是对未来幸福的彷徨,而是坚信自己能够去把握未来的幸福,自立自主坚强的女性;3.飘浮的气球、云、麦浪,无不让人浮想联翩。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