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未来

剧情片大陆2017

主演:杨子姗,尹昉,李勤勤,王婷,娜仁花,周波,陈雨锶,周云蓬

导演:李睿珺

播放地址

 剧照

路过未来 剧照 NO.1路过未来 剧照 NO.2路过未来 剧照 NO.3路过未来 剧照 NO.4路过未来 剧照 NO.5路过未来 剧照 NO.6路过未来 剧照 NO.13路过未来 剧照 NO.14路过未来 剧照 NO.15路过未来 剧照 NO.16路过未来 剧照 NO.17路过未来 剧照 NO.18路过未来 剧照 NO.19路过未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5 04:39

详细剧情

  耀婷(杨子姗 饰)是在深圳出生长大的甘肃人,除了办理身份证外她再没去过甘肃。如今在深圳打工二十多年的父母决定返回甘肃农村老家生活,耀婷看到父母在村子里生活并不如意,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父母重新接回深圳生活。小混混新民(尹昉 饰)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长篇影评

 1 ) 18.5.17杭州路演及映后谈

《路过未来》是一直想看的电影,当时公映的时候排片很少,遗憾错过了。这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拿了不少奖,于是趁热打铁,又来杭州路演,幸运的是,我拿到了杭州电影电视协会的赠票,首先要感谢各位工作人员。

之前只看过李睿珺导演的一部作品《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改编自苏童小说,并不喜欢,看不到导演自己的想法,电影也没什么灵气。

不过,《路过未来》是唯一入围70届戛纳一种关注单元的华语片,鉴于戛纳的威名,还是有些小期待。

因为目前全网无资源,还是不要屏摄了-_-|| 关键,我也是第一次看,还是把注意力放在电影上吧。

整部电影我还是喜欢的,题材挺现实的,讲到了试药群体、农民工群体以及fsk工厂女工群体,对人物的描摹还是挺到位的,映后谈的时候,导演也提到了去工厂体验生活的事情。

导演甘肃人,大西北性格,耿直,甚至说话有点冲,当然,也许是刚刚上影节获了不少奖,总之底气很足,大有一副你不喜欢这部电影,就是不懂艺术的意思-_-||

提问环节,竟然无人举手~好尬啊,导演也来了一句,杭州的影迷一向慢热!就在主持人快hold不住的时候,我华丽地举了手,没办法,本人一向拥有救世主的气质^_^

可惜工作人员给我拍的照,也不知道去哪里索取,算了,就不炫耀我的盛世美颜了……

问了几个问题:

我:周云蓬在那卖唱是什么意思?

李:你觉得是什么意思?

我:大家都去关注萨摩,没人关心在那卖唱的周云蓬。

李:对了。其实大家都能看出来什么意思,它就是你看到的那个意思。

然后导演又说了一段真实经历,为什么插入这一桥段,就是因为有一次一个跪着乞讨的人无人理会,路人却纷纷围着不远处的一只萨摩,这对他的触动特别大,这让他想到了阶级,不是一个阶级的人就不会互相关心,甚至完全地视而不见。

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段有点突兀,放得位置不对,过于刻意了,当然,我是不会去当面质疑导演的,我他么又不傻……

我:女主角的微信名为什么叫“雾中风景”,我知道雾中风景是一部安哲的电影。

李:女主角这个人物有一种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的感觉。(有点记不清原话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李:我很喜欢安哲,看过他的全部电影。(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应该还是致敬安哲吧?)

李:你是安哲的影迷吗?

我:我看过两部安哲。

李:我建议你把安哲全看了。

实际上,我感觉导演的结尾其实有所借鉴《雾中风景》,雾中风景的小女孩最后也是暗示被枪杀了,但没有明说,《路过未来》中,结尾女主角骑着白马离开了,有人说是梦,有人说是暗示女主角去天堂了。我也问了这个问题,导演也是说女主角死了,但是半开放式的结局,没有说得很明白。

导演又说了自己在戛纳的经历,当时国内媒体人纷纷说看不懂,豆瓣只有5点几分,国外媒体的评价还可以,IMDB上有6点七八分,一个墨西哥记者说这简直就是我们国家的现状。导演又吐槽了某次路演一个内地观众说这是年代戏-_-||他说可能现在观众生活太幸福,居然觉得电影里这些事发生在过去,然后他又说到了阶级不拉不拉不拉……

后来其他观众提问,一个男生大概是电影相关学业的,看过之前李睿珺的不少作品,觉得女主角演得女工太时髦,不像之前他的电影里都是非职业演员,看上去比较真实,换言之,他觉得演得比较假呗~

然后导演似乎就有点急了,说自己在工厂体验,女工就是这个样子的什么不拉不拉不拉。

其实我感觉也比较真实,女工现在大家都觉得很土气吗?我觉得女主角演得还可以,但亮点是女配角,真的演得非常好,当然,最赞的还是男主角尹昉了,不愧获了上影节最佳男主角。

然后又有一个大概中年女人,说这是发生在现在吗?应该不太现实-_-|| 又来了一个感觉是年代戏的观众,导演已经无力吐槽,接着她又问为什么叫路过未来,其实导演刚结束电影的时候就解释过了,这大姐是刚到场的吗?看电影别玩手机啊!导演彻底爆发,直接说不是我不尊重你,是你不尊重我,我说了这么多你都没听,你还问同样的问题,我拒绝回答,下一位!

然后,云飞兄霸气地问了一个敏感问题:为什么少2分钟,是不是被剪掉了?导演同样霸气回应,不要阴谋论,去国外电影节都是要拿龙标的,不必要重新剪辑,并且重新剪辑过于烧钱,预算也不够。为什么少两分钟?不知道哪个缺心眼(这是我的用词,谢谢~)的影迷在豆瓣建的条目,当时只是粗剪版,并没有最终完成。

咳咳~后来又说了些什么,没太记住,反正听到导演说现在观众的层次差距挺大的,别看票房多少高,懂电影的观众太少了,看电影看不到点上,希望以后专业的影迷多一点。咳咳,顿时感觉这不是在说我吗?纵观全场,还是我的问题专业度最高,并且一下就看出了安哲的痕迹,导演没准要来找我签名了~^_^

能找到哪个是我吗?告诉你,我就是人群中最亮的星!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露水电影

 2 ) 过往如异国,未来亦他乡

替换重发,闵赶词非常可笑

观影时(不意外地)一个人包场,加上电影院条件不错,对缓慢的节奏也不觉得难以忍受,整片没有(看之前的风评)想象的那么差,几个关键段落的设计还挺有灵气,但跟前作《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造成的期望比起来又还是差了一点。

异乡陌客

导演其实不是想表现「底层有多惨」,相反导演倒是有意避免了一些「悲情」的刻奇,比如女猪父亲的工厂毁于泥石流,女猪父亲却在前一天被辞退而生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庆幸,一家人回到甘肃老家,发现老宅破败得都成了邻居的羊圈,但小女儿第一反应是兴奋地追着羊跑出去拍照发朋友圈。

最令人深刻的就是女猪的朋友因整容而死亡那一幕,女猪这个朋友在前半部可算是本片的一大亮色了(王婷的表演比杨子珊接地气多),虽然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一心梦想去韩国整容,但天性乐观活泼爱笑。她意外死亡本来令人痛心,但医院认尸现场,她的父亲面无表情毫无波澜,对着身份证和死去女儿的脸看半天「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旁边的医生副手甚至忍不住偷笑。这个长镜头包含的讽刺和隐喻堪称一绝。

还有就是女猪因肝病被工厂辞退,在KTV发泄唱歌,男猪过来对她安慰+坦白,两人相对无言默默哭泣,这时背景KTV包间墙上正在播放的就是女猪唱的那首《异乡人》原画面:张磊在《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决赛的视频录像,里面正好也出现了观众「鸡冻得落泪」的画面——在一个煽情的真人秀现场人们为虚幻的感动落泪,而现实角落里,真正的「异乡人」只能通过流行歌曲发泄一下绝望的情绪并审视自己走投无路的困境,与此同时,导演还叠加了一个「微友相认」「缘来是你」的言情桥断,女猪生气不甘,却又别无选择地接受了男猪的爱慕。在这个镜头里,「烂俗」与「真情」形成一种互文: ——流行歌、综艺节目、卡拉OK这些娱乐文化是烂俗的(甚至会刻意造成一种间离效果),但打工者「异乡异客」的困境是真的; ——微信撩骚、网友见光这些交友手段是烂俗的,但年轻人相互吸引、报团取暖的情又是真的。

用生活中人和物的「自然之态」来消解生活的「宏大叙事」带给人心头的重压,这种表现手法非常考验导演对生活的洞察力。可惜的是导演这种有灵气的发挥没有支撑完全片,中部整体剧情缺乏推动力(比如女猪要「买房」),后部人物转变又缺乏点说服力(男猪「变好」后就去搬砖?),结尾比较拖沓,周云蓬客串尬唱《九月》和火车窗外五毛钱沙漠特效令人喋血(后来看导演的访谈,周云蓬客串那个镜头的主旨其实是「路人不搭理卖唱的盲人,而只顾着去撸旁边一条戴墨镜的萨摩耶」,然而「周云蓬」「九月」作为文艺Icon太过抢眼,放在这里有硬塞彩蛋+强行点题之嫌)(虽然但是,《九月》改编的ED还挺好听的)。

其实这片反应的「现实」还挺近的,就是制造业萎缩,民营企业大量倒闭,尸业潮返乡潮到来(「逃离北上广深」),农村土地流转(失地农民成为雇农),资本大量涌入楼市房价疯涨,导致错过买房时机的租房阶层愈发焦虑,底层年轻人包括打工二代不愿再像一代那样吃苦耐劳而是迷恋直播、整容成网红之类的成名捷径......不过「现实点」虽然铺陈得多,却并没有有机地融入剧情,或者说背景是现实的,但前景的人物却略脱离现实。最大的嘈点就是以女猪的财务状况和深圳最近五年的楼市均价,她买房根本是想都不用想的,但为了剧情愣是要她「想」买房,凑不够首付又去这样那样——直接造成观众不能理解:姑凉,你这首付得凑到猴年马月啊?

不过,话说回来,女猪作为全家两代在深圳打工二十年的人,想在深圳买个房——这种「梦想」真的很过分吗?真的是「非分之想」吗?打工二十年却没钱没房,只是因为所谓的「没见识的努力,都是瞎忙」吗?

另一方面,在那个「样板间参观」的镜头里,售楼员滔滔不绝地介绍楼盘未来会有医院学校超市健身应有尽有,而购房者看到的只是黑乎乎的水泥墙壁,和窗外雾霾层层的天空——它卖给你的只是一堆沉重的水泥砖头,却包装成安居乐业的美好梦想,而这样虚幻的梦想让女猪这样的人榨取生命为之付出一切还都难以实现。

这种「对更好生活的期待与无力改变的现状与之间的矛盾」,这种打工二代混迹大城市底层无法上升「看不到未来」回到家乡又「没有着落」适应不了未开化的人情社会的心态,其实非常日常且普遍。这样的电影虽小众,但电影所刻画的这个群体并不小众,说白了就是官媒口中的「嘀短人口」,是城市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但遗憾的是,可能恰恰不是会特地去电影院看这片的观众)。他们奔波于城市的犄角旮旯,出没于社会新闻的各类数据,而对他们表达个体关怀的文艺作品却少之又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反派影评」说得不错,这类电影(包括导演的两部关注孤独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前作)即使不喜欢,但也很重要。

废土甘肃

导演李睿珺虽然关注现实问题,但其影像又很爱开些文艺的脑洞,比如《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中甘肃已变为一个河流干涸、草原枯萎的茫茫荒漠(其实甘肃地貌复杂多变,也有生态不错的地方),本来是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的马蹄寺石窟景区(包括游人如织的「三十三天」洞窟),变成了「明天就搬迁了」的一个荒废古寺。

不过这些脑洞在电影世界中又是可理解的(我知道这不是「truth」,但我理解你的「real」):

作为裕固族人心理上的故乡,在「丝路旅游」「一带一路」的官方语境之外,它早已成为一片空有繁盛历史的回音、而徒有生态恶化民生凋敝现状的「废土」。——即使经济上的甘肃还没有片子看上去的那么萧条,但是,水土严重沙化是真的(甘肃北部多是戈壁,东部跟内蒙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接壤的大片地方沙化很严重),游牧民族生存空间不断萎缩、生活方式逐渐消亡是真的,目睹那些被工业化现代化的丑陋所侵蚀的山川大地时,那种揪心是真的。

这种对故乡废土化的惆怅也延伸到了《路过未来》的最后一幕,在回甘肃的火车上,女猪昏沉中恍惚看到一片沙海里,死去的好友穿着白纱骑着一匹白马远去,而列车的广播女声正机械地介绍着关于甘肃的陈词滥调。

顺便一提导演对流行歌曲的化用(李导三部片子的配乐都很讲究,值得称赞),这个意向除了呼应前面(周云蓬尬唱的)《九月》的歌词「只身打马过草原」(同时遥遥呼应两部前作中「骑白鹤」「骑白马」象征的死亡),也让我想到另一首流行歌《身骑白马》的歌词「眼前荒沙弥漫了等候,耳边传来孱弱的呼救」,以及其副歌部分引用的台湾歌仔戏唱词:「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

只不过,原词是薛平贵放下西凉回中原,电影里是女猪一身落拓回「西凉」,从一个异国到另一个他乡。

去国怀乡,何以家为

我是先看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再看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的,发现导演片子内部以及片与片之间玩的「人物—空间环境」之二元对比还挺有意思。

《白鹤》是耄耋老者对乡土人间的眷念和弃绝,片中是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的时节,但这都跟老头无关,他为他的身后事辗转反侧,焦心不已,谁都劝不听拗不过,钻进牛角尖出不来——最后还真就土里一躺不出来了。

《家》是勇敢的少年独自上路面对未知旅途的勇气,少年对世界睁大眼睛,渴望神奇的白气球从天而降,渴望骑着骆驼跟着家人游牧四方、逐水草而居,然而世界回应他的是赤地千里满目荒夷,亲人离散兄弟阋墙。

《白鹤》是在张掖高台县(导演家乡)取景,一片水草丰茂、勤力稼穑的田园风光;画面色调生机勃发,绿意盎然(应该调高了饱和度)——衰弱的老者与这个鲜活的世界形成对比。

《家》还是在甘肃张掖(下辖的县)取景,多是戈壁、沙漠、丹霞以及靠近内蒙阿拉善右旗的风蚀、盐碱地,画面色调是烈日炎炎,干燥枯黄(emmm这魅惑善变的张掖君)——元气的少年与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形成对比。

到了《路过》,主体是青年人了,空间切换到了钢筋水泥的大城市,这种二元对比关系仍有一定的延续,比如: 国际大都市的盛名光环与人物实际活动空间(工厂车间、宿舍、出租屋、售楼处样板间、医院候诊室、建筑工地)的逼仄狭小; 人物「花样青春」的大好年纪与因为贫穷与压力而无法享受青春、生命力过早流失的状态。

李导电影的主题一直都是关于「家」,而在这么多人与环境、人与空间、人与历史变迁、人与人的「二元对立」中,烘托出的是「家」的失落。对于无数普通人而言,「家」早已不再是一处扎根的居所(农民无法「入土为安」,甚至失去土地),不再是一种生存的方式(牧民无法「逐水草而居」),也不再是一种稳定的亲缘关系(打工家庭或分居两地或亲子关系淡漠),更不是一种被商业资本催逼出的刚性需求(那些让人负债为奴还命名为「XX嘉园」的楼盘)。

人们不得不漂泊,不得不继续上路,上路也是为了寻找家,漂泊途中又错过了家,兜兜转转中,也许(——期待李导下一部片子)能重新定义什么是家。

 3 ) 城市空间中的运动及《路过未来》中隐藏的自然

《路过未来》很显著的一个问题是动作速率的问题,片中所有人物均以异常慢的速率进行动作。可能唯一例外是整容的女孩,她也是全片最有真实感的一个角色。这一动作速率其实跟李睿珺前几作类似,但移植到城市时既显拖沓,也无抒情效果。究其原因,人在自然环境下的沉默或慢速动作其实不仅仅是延宕,是包含着“聆听”和“等待”的综合动作。聆听动物的声音,聆听风声,等待因自然阻隔而不能马上到达的人。所以沉默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而在《路过未来》当中,环境声效被不恰当地减弱,并且也并未调动城市中无处不在的音乐或手机音效等元素,此时沉默就仅仅作为停滞状态呈现。这种停滞在洪尚秀那里被处理为尴尬,李睿珺却无意做任何讽刺处理,因而失真。蔡明亮也呈现这种停滞,但是李康生的缓慢而细微的情感运动会对抗停滞。

再来谈谈镜头的运动,影片中出现了大量失败的横移或弧形运动。以某个在工厂的镜头为例,镜头横移过一排排的机器,最后聚焦于工作中的杨子姗。首先,这个镜头的光线和景别并没有塑造出禁锢和无聊之感,其次,镜头运动本身也并未加强复叠或漫长的感觉。原因是什么?我们再来看另两个李睿珺的镜头。其一是《路过未来》最后一镜,杨子姗闭上眼时,镜头穿过车窗看见沙漠上杨子姗追着那个已死的整容女孩。且不论幻境的设计是否高妙,但这个镜头运动是有效的。镜头突破物理障碍以表现主观意识。其二是《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当中,孙子埋爷爷的镜头,镜头环绕土坑中的爷爷,一圈接一圈地转,这个镜头是非常有效的。首先,镜头运动的反复充分表明了动作的漫长,也比拟了念咒的感觉(由配乐强化),其次,这个机械的匀速的运动与周遭自然环境格格不入,它因此获得了强大的渲染能力。回到工厂的镜头,这一横移运动的问题是它与环境中机器的运动太相似了,因而没有半点主观性,镜头成了工厂的合谋。这也是为什么大量企业宣传片喜欢使用这一类镜头。

最后,另一个细节也体现了李睿珺对城市理解的偏颇。片中包含大量男女主角互发微信段落。微信没有音效,也没有对话框,仅仅以普通字幕显示。显然,导演仍将微信处理为“对话”,人物的表情成为唯一实在,与文本信息没有分隔。这显然与现实不符,现实中,我们发绝大多数消息时是面无表情的。表情与信息应当被分离,这是现代通讯的实质。这方面,商业片中以弹出微信对话框的动画处理,都是一种更好的形式。Miguel Gomes在《一千零一夜》中使用放在屏幕正中的大号字幕,并配合字符表情和缩写,不失为一种合理形式。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非常希望大家走进影院,去看看这一部影片。

 4 ) 路过未来,就是没有未来

这一次,李睿珺太想讲现实了,以至于失去了对人物的塑造力,主角和人物关系有些难让人喜欢上,但是也正如导演所愿,我们感受到了那种出身就注定了的无力感。

我的感觉是,导演要集中全部气力去突出社会问题,反而弱化了人物感情。其实我很想看到女主对父母、对妹妹、对朋友、对工友、对网友、对潜在恋人、对售楼男子,都表现出多一点点的温度和情绪。是想说,她因为身体原因或生存压力,已经自顾不暇了吗,KTV里的崩溃来的太靠后了一点,仅那一哭很难成为“扎心”的高潮点。

之前的我,可能也会站在创作者的一边,说,为什么说扎心,为什么不能克制、平淡的表达呢?如果这就是导演的风格的话。

可是现在我觉得,如果他不止满足于自我表达,而是要面对市场、面对不再对年轻导演多一分善意和宽容的观众时,就要拿出足够吸引人的作品来。而这个时代,要让人记住,要么刺激感官,要么一剑戳心。你到底是虐肉还是虐心。

可能,李导还是善良的,也有可能,太大牌的演员限制了他。

不恰当地做个对比

正好昨晚跟戛纳回来的两位导演聊天,M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们俩的剧本存在的问题,在一个平淡无事的大环境下,你要怎么讲故事才能产生剧情上的波动。永远不要因为太想涉及现实题材,而变成一则新闻,或一本小说。怎么能吸引大家看两个小时,要清晰地勾勒出轮廓来,而不能一味追求淡淡的风格或感觉。

是枝裕和很多电影也来自于社会问题,为什么让人觉得除了展现问题,还有牢牢记住的点呢?大概就在于,他展现的还是生活本身,即使是被遗弃的孩子们,还是一分一秒在生活着,而不是为了剧情发展而做某些特定的举动,外界和他人的刺激当然必要,但最重要的是看得到人物应对这些刺激的变化。

是枝裕和的电影里并不乏死亡,但是死亡会带给在世的人思考以及成长,在《路过未来》里,我不知道耀婷为什么必须要死,死了又能留下什么。

不喜欢本片剧照的调色

但是我还是愿意推荐朋友去看看《路过未来》,可能就像是是枝裕和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只要可以引发我们对当下这个时代的思考、关注到自身之外的他人的存在的片子,都应当被鼓励。

中国让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是枝裕和:我想知道,当城市高速发展,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得到和失去,我对这一点非常感兴趣。在日本曾经的经济高速发展期,那时候的人们每天都在抬头看着上面的生活,却失去了很多很多脚下的东西。我在日本拍的电视纪录片题材,很大一部分都在探讨这种迷失——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我们失去了什么?抛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我很想知道这个问题在中国的答案。

 5 ) 假如可以不止路过

综分7.5,三星~三星半(半星给李倩和新民)

电影从异乡打拼的底层年轻人角度切入,落下乡愁的笔墨、现实的留白。光看简介会觉得这是一部很“丧”很“致郁”的片子,但无论是小姐妹之间还是男女主之间,那种漂泊的相依尽管无奈无望却又透出最温暖的坚守之情。

全片没有太多配乐,歌曲的挑选看得出导演的用意。主色调偏淡,长镜头如同女主长期压抑的心境,有着沙砾感。最喜欢的画面出现在男女主站在安全通道门后的那几幕,无论是色彩、构图还是欲言又止的站位。

影片的优缺点还是较为明显的,就我个人而言,影片前半节奏慢,叙事上有冗余之处,对故事的发展、戏剧冲突的铺陈不够精炼有效。从耀婷坐在医院长椅上哭泣那一段开始渐入佳境,几幕重头戏不算完美但都很有冲击感。镜头再次放缓后节奏又遭遇了一点损失,直到影片在小段充满暗示的极其文艺的镜头里拉下帷幕。片中最可爱生动的角色当属李倩,前后期心理变化最大的则属男主角新民。

整体而言,是一部基调不算明快、关注点既主流又边缘、演员表演在线、质量有一定保证的真.文艺片。

 6 ) 故乡回不去,城市无归属,当代年轻人的乡愁

背井离乡,却又难以融入。故乡回不去,城市无归属。《路过未来》非常写实,敏锐洞察了当下社会情感焦虑、房价、整容等尖锐问题,直击当代年轻人的乡愁。镜头语言隐忍克制,不贩卖苦难,甚至也不带倾向性去批判,而是展示小人物的拼搏与挣扎,仔细描摹了那些外来务工者容易被忽视的精神归属问题。让人跟随着影片的叙事,去寻找自己心中的答案。

1.你是否也是城市里的异乡人?

耀婷父母们这样的第一代农民工,在城市的转型之中失去了立足的资本。早晚要回到家乡,也会发现由于在外打工多年,他们连农活都做不利索。失去土地,失去务农技能后,故乡成了再也回不去、融入不了的地方。而作为二代进城务工者,又如耀婷一样,为买一处安身立命的房子苦苦挣扎。但几千块的薪水,对于高涨的房价而言,根本是杯水车薪,在城市安家何其艰难。

镜头里的工厂里蔓延着麻木的气息,没有生气的工人们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戴着防护口罩,机械地完成一个接一个动作,他们也想努力的融入这个城市。如整容打工妹一样,吃烤串、去KTV唱歌、穿颜色鲜亮的衣服,想要通过整容改变命运,可总有各种问题扑面而来,让他们再次看到,自己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的夹缝之中。

那些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打拼的人,很容易在电影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失落的故乡、难以安居的他乡,原本就是当代青年人共有的乡愁。同样是异乡人,蜗居的城中村与深圳世界公园只有一墙之隔,一边是城市的美丽与繁华;而另一边则是平凡生活的破败与无力。过着拧巴的日子,却不知道如何改变。

2.麻木世界的一抹暖色。

这部电影用白描的方式,去展现一种可贵但随风易逝的真实。从主角工作的工厂,到路边的夜宵大排档,到繁华与破败并存的深圳,再到苍凉的甘肃农村,都毫无造作布景的痕迹,而是以全然真实的姿态,在大荧幕上原原本本的呈现,在钢筋水泥森林打拼的异乡人。

真正的底层生活,就是会有种种现实横亘在普通人的面前。镜头扫过汗流浃背的男人,推车、搬砖、扛沙,对他们来说,力气就是挣下一顿饭的保证。这些没有名字的人,有着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想象,可眼下却过着困顿的生活。

还好电影有着一丝暖意,耀婷遇到了新民,世事艰难碰撞出的真心和共鸣,患难见真情的相濡以沫。两个无法在时代和时间上停靠的人,抱团取暖。他们都有小小的梦想,都竭尽所能的付出,希望能在未来得到相应的收获。而且,在深圳这座“世界工厂”,新民和耀婷遇到了很多好人。有人愿意借给她钱,有人愿意让他晚交房租。而这些人彼此之间,也有充足、鲜活的善意。

3.白马意象与一丝希望。

之前看过李睿珺导演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让人有些惊艳。充满当代农村特征的鲜活画面,泥土味道仿佛要从屏幕中冲出一样。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与当代强制执行的火葬激烈的碰撞,极具个人风格的诗意化处理。像白鹤、白马等意象已经成了他的某种符号。虽然《路过未来》的整体的风格更现实主义一些,把视线聚焦于外来务工者,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但依旧保留了白马、骆驼等意象。

梦到在荒凉的沙地上,长发的女人骑着白马。这是影片里唯一非现实的表达,沉甸甸的现实,在梦想里做了最后的一次升华。生活给了她债务、疾病、给她套上沉重的枷锁,也送爱人到她身边;在梦里她回到故乡,踏戈壁骑白马。作为一个漂泊多年的异乡人,只有梦才是绝对自由的,在梦里一切都不再重要,疲惫不堪的灵魂将得到短暂的休憩,而梦醒了,还要继续和拼搏奋进,幸而有人比肩。

这些城市里随处可见的体力劳动者。他们人数极多,散布在城郊的每一处工厂和每一处建筑工地,而反映他们生活的影视剧作品却少之又少。在这个眼球经济盛行的年代里,他们成了失语的人群,成为城市夜色中昏暗疲乏的背景。还好有着《路过未来》这种文艺片,去关注他们。本片用长镜头记录,拍摄了这个时代里不被关注的角落,并保持思考的态度,去把这些看到的东西表达出来,有着积极的意义。

——————————————

微信订阅:cmf2015 ,可能是全网福利最多的电影话剧号。

 短评

李睿珺这次拍得是年轻人,其实都是时代变化下容易被忽视掉的群体的生活状态。杨子姗与尹昉,在外漂泊追寻未来的异乡人身上,制造业转移,打工族新的生存危机。房价、试药等社会话题,束手束脚的情况下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城市与故乡哪里才是“家”?窗外大大的世界,内心割不断的迷茫

6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3.5 这部片子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表演僵硬、节奏拖沓、符号化严重、场面调度滞涩…不一而足。但让人意识到电影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意识到我们这个国家还有如此令人心酸的现实。有些问题三年就能改,有些三十年也变不了,李睿君这部显然属于前者,值得鼓励。

8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还行

就算有再生之恩,吃不起饭也要买房,卖掉健康也要买房,这种孝顺逻辑让人害怕。

9分钟前
  • Mumu
  • 还行

别人都说艺术片难拍,票房又低……等等一些问题。其实我想说的是导演有信心去现实题材,那确实不容易,加上观众对影片的见解争执不一,背负了沉重的压力也要去保障片子的质量。说实话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类似的片子,像这类似艺术就应推荐推荐,希望大家多去电影院观看。

12分钟前
  • @追风筝的人
  • 推荐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家乡,看不见的未来。聚焦8090这一代的城市漂泊青年迷茫、焦虑,李睿珺这一次极度写实,因此也放弃了艺术取舍,所以影片过于冗长,观影过程很难熬。

17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导演有点想当然,很多东西都过于表面化符号化,故事和人物都缺乏打动人的地方。我不应该看完#每分钟120击#之后去看这部电影,都是写面临生活困境的年轻人,一对比真的感觉伤不起

19分钟前
  • Upup haha
  • 较差

难得在影院看到有这样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影片,所以加一星。人在困境中,绝望之水慢慢从脚淹到头,无力的挣扎到影片结束都没有解决。拍得很节制,不好融入,像是一个旁观者。KTV唱歌是一个情绪的爆发点。结尾的梦境让沉重的现实飞了起来,这点好。

20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不下雪的城市竖起了铁塔,没通过的好友想回到故乡。一座城市像这个国家的浮萍,两个人和这座城市一样无根。是为了生存孜孜不倦的工蚁,是向往美丽慕光而生的飞蝇。平地起高楼,攀到顶端却不是主人;奉献大半生,买到了墓地才算安家。造楼却住不起楼,生病且看不起病,走马过沙漠,那里没有雪只有沉默。

24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你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部相当糟糕的作品 情节设置尴尬 表演牵强 甚至人物也不够可信 前段糟糕的让我坐立不安 但我还是对这部作品抱有极大的同情 李睿珺选择的是这样一个群体 一个我们随时可能因为生活无常而滑落至的群体 至少让我起了共鸣

26分钟前
  • 番茄杀手
  • 推荐

起码三次我都以为片子要结束了,结果又演了起来。

29分钟前
  • 人気小圆头🔒
  • 还行

李睿珺作者化的东西是甘肃,骆驼,马和沙漠,一种对家乡的追根溯源。思想内核和人为关怀有了,很遗憾影像上没有给人好感。这部其实也不错,大城市务工人员且活当下,在大气候稍一改变情况下随即便吞没的渺小感处理的很好。还有他拍出了房子、建筑工地对中国底层人的压榨,素材就很让人敬佩。[B]

30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新一代异乡人在深圳的生活。

32分钟前
  • 橘猫爱吃鱼
  • 推荐

2.5 宛如低配版的赵德胤拍了顾长卫的《微爱》。片子假装现实主义,实则空中楼阁。其实李的前两部也生硬刻意,只是城市背景更易暴露问题。不过,如果不拿“戛纳眼界”看,倒勉强算国内华语片环境下的诚意作品。罗列社会问题虽集中且套路(医院、工厂、看房、KTV 大排挡),但比起《暴裂无声》那种还是要对路些,至少传达出了如今普通年轻人“缓慢死亡的未来”。

35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最饱满的是甘肃部分,城市空间拍的极其单薄,女性角色的动机都十分模糊。少了之前的灵气,多了三分刻意七分匠气。基本发展下去李睿珺可以去拍二线台的上星婆妈剧了

36分钟前
  • 💛
  • 较差

看这部影片有种特别的疏离感:你觉得离他们很远,但其实又很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背井离乡,在他乡又难以落脚,他们如候鸟,成为故乡和他乡的双重陌生人。当然,也有酸甜苦辣。导演用影像呈现了当下冒着气儿的现实中国:对整容的执念、农村土地流转、试药以及社会物化下的情感凉薄。3.5

3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深圳打工妹の焦虑日常:父母退休,妹妹上学,急需凑齐首付,身体又亮红灯…打工,发传单,有偿药性测试,温饱线打工族白描图;打工者进退两难的生存境况,医院挂号难看病贵,房价攀升,底层社会现实写照。日子虽然艰苦,人间尚有真情。不贩卖苦难,不施加同情,也不指明结局出路,只提供客观平实视角

4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明明是年度最佳表演+直击社会现实的唯一入选戛纳华语片(2017),在这里却跟《前任3》一个评分,也真是很迷了🤔

45分钟前
  • Riri
  • 推荐

毁在了一点都不生活上。

4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内容刻意,追求现实性而没有艺术性,无法超越审美上是阶级属性。

49分钟前
  • 猜火车司机
  • 较差

整体感觉比较旧,支持下小众导演吧,非常勉强三星。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