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远离人迹

犯罪片法国2014

主演:维果·莫腾森,安吉拉·摩琳娜,Reda,Kateb,文森特·马丁内兹,

导演:大卫·奥霍芬,

 剧照

远离人迹 剧照 NO.1远离人迹 剧照 NO.2远离人迹 剧照 NO.3远离人迹 剧照 NO.4远离人迹 剧照 NO.5远离人迹 剧照 NO.6远离人迹 剧照 NO.13远离人迹 剧照 NO.14远离人迹 剧照 NO.15远离人迹 剧照 NO.16远离人迹 剧照 NO.17远离人迹 剧照 NO.18远离人迹 剧照 NO.19远离人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7 16:50

详细剧情

1954年,当叛乱的力量在山谷里滋长,两个男人不顾一切地在阿尔及利亚山脉间逃亡。严酷的冬天里,独居的老师Daru必须将被指控谋杀的男孩Mohanmed送去给法国当局。被复仇的骑兵和居民盯上,两人不得不争取赢回自由。电影灵感来自1957年加缪出版的《流放与王国》里的短篇小说《来客》。

 长篇影评

 1 ) 维果·莫腾森一直被我认作年轻版的哈里斯

《远离人迹》改编自短篇小说《来客》。维果·莫腾森一直被我认作年轻版的哈里斯,两人我都挺喜欢。

阿尔及利亚反法独立战争期间,默罕默德因谋杀堂兄被殖民政府逮捕,交由一名法裔乡村教师押送至几十里外的法庭接受审判(意味着接受处决)。默罕默德却出奇地乖,不逃,赶都赶不走,处处协助教师押运自己,更是在堂兄弟们沿途追杀的过程中救了教师的命。因为他宁愿死在法国人的手里,也不想因死于堂兄弟的枪下而为家族内部带来更深的仇怨。

但法裔教师在两种死法之外为他指出了第三条路。

由此,电影顺其自然地将战争背景下的罪案引向了爱与道义,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这位法国人眼中的阿拉伯人及阿拉伯人眼中的法国人,最终回到了教室,洗去满身尘垢,为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课。他很清楚,他也即将接受属于他的命运。

老实说,当看见满堂的孩子脸上都挂着泪水时,劳资也有点点感动。

 2 ) 不做受害者,也不当刽子手

版权说明:内容来源网络,本文仅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告知,联系删除

  • 是只有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荒谬,还是荒谬永远存在?一部好的文学或影视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它应该充分揭示世界的荒谬和人性的复杂,且在道德和意识形态上具有包容的态度。
  • 世界如此荒谬,人性如此多变,面对这一切,我们选择“不选择”,这是一种观世相的态度,到头来也是一种理性且包容的方式。
  •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加缪之于生活荒诞性的深刻表达,而其中亦不乏加缪个人的影子。影片所传达出的思想和内容而言,它跟加谬的人生有诸多暗合之处,而影片也对加缪思想作出了充分且完美的影像化诠释。

(以下全文转载于微信 原创 芳州 寻找局外人 3月1日

《远离人迹》(Loin des Hommes) 是2014年由大卫·奥霍芬导演的一部电影,依据加缪的一个短篇《来客》改编而成(在上海译文的《加缪全集·小说卷》里,这一篇题为《东道主》,由丁世中翻译。),背景是1954年阿尔及利亚的民族冲突升级为战争的年代。主角达吕由维果·莫腾森Viggo Mortensen扮演,一个阿尔及利亚乡村教师,本来过着离群索居的简朴平静的生活,一天,警察带着一个杀人犯(是个阿拉伯人)到访,请他将犯人带到边境城市交给当局。

这个短篇我之前读过,其中的“加缪”气质在于,从头至尾并没有多少事发生,主角明确拒绝命令。“要我交人,办不到。”可是警察交到他手里就走了,他不得不收留了犯人一个晚上,给他吃喝,给他睡觉的地方,第二天将他带到了城市边上。在这里,他指着前面的路告诉犯人,边境的警察局就在那里,你可以去自首,但旁边那条路通向沙漠,你会遇到游牧的部落,按他们的规矩他们必须接待你。

电影的故事要更复杂丰满一些。阿拉伯杀人犯的杀人动机、为什么不逃甘愿就死,做了一些交代;乡村教师带着犯人上路后,遇到了民族解放阵线的人,被扣作人质。但从中竟遇到了老战友,此时我们发现乡村教师其实曾经也是军人,他们在二战意大利战场共同服役过,他选择成为教师,而其他“阿拉伯血”比较多的人现在成了“叛军”或“恐怖分子”。

老战友老部下告诉他,你必须选择一边,达吕拒绝做这样的选择。战友对他说,我敬你如同兄弟,但如果必须要杀你,我会动手的。

结果这一小队人遇到了法国军队,惨遭屠杀,甚至在已经投降的情况下也被杀害。达吕作为人质,加上有退伍军人的身份和欧洲人的外表,逃过一劫,他直视法国军人:你杀害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人,这是犯罪。法国军人轻松地回答:这是命令,我只是在执行命令。达吕说,但这是不对的。

阿拉伯犯人恰好可以看作达吕的“负片”:他为达吕错杀的一个人祈祷,并告诉达吕,我不是懦夫,我并不软弱。是的,就死是他自己的选择。达吕看到那么多人被残杀,对他吼道,但你还活着不是吗?他只说,对你的学生你也这样吼叫吗?

他们被扣为人质的那个晚上,两个命运不得不交会的人,相互打开了一下心扉。阿拉伯人说自己还没有跟女人在一起过,他问达吕,跟女人睡觉是什么样的?结婚是什么样的?达吕回忆了自己的婚礼,那是美好的婚礼,美好的日子。第二天达吕去为他找了一个女人。而同时,他自己也接受了这里的女人的好意。

终于他们到了城市的边缘。达吕对着阿拉伯人说,不要投降。在小说结尾,达吕痛心地看到,犯人走向了自首的那条路。然而在电影的结尾,达吕看到犯人犹疑了一下之后,走向未知的自由那条路。他微笑了,回去给孩子们上完最后一堂课,之后他也要离开那里了。

Viggo Mortensen在关于这部电影的采访中也谈到,电影中的这个人物,包含了太多加缪的要素。加缪也是阿尔及利亚出生的“黑脚”,有法国公民身份但极其贫穷。此外电影中所有的人物都非常寡言,那种静默的气氛与贫穷一样,几乎是母亲给他的礼物,成为他作品的重要一部分。即使被告知这个人杀了人,他也拒绝先行审判,把人当成人看。当然,还有加缪反对死刑,“断头台”也是他的重要遗产和反复出现的命题。但更重要的,拒绝选择站在任何一边,拒绝战争和杀戮,这是加缪一直以来的态度。他因此与萨特等人分道扬镳,也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保持了好几年的痛苦的沉默,直到他1960年突然离世。

这部小说的原著发表于1957年,我关注到这部电影,却是因为在为《寻找<局外人> 》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到了Viggo Mortensen201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重读加缪1946年美国之行的演讲《人的危机》,再下去就搜到了关于这部电影的谈话。

加缪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美国之行是在1946年的3月底,为《局外人》在美国的首发做准备。他的出版商Knopf为他的新书造了声势,在《出版商周刊》上打了整四版的软文广告,将加缪塑造成“存在主义代言人”,虽然加缪本人一直澄清他不是存在主义者,但美国人已经根深蒂固将他与存在主义连在一起。这场演讲本身,主办方本希望他为美国人讲一讲法国的文学与戏剧的现状,然而加缪却自顾自地讲了他一直最关心的问题,那就是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他发现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习惯于暴力和杀戮的时代,他为美国人介绍了他这一代欧洲人的成长,并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摆脱这种生活在杀戮中的恐惧。如果没有和平,任何人都不会有自由。《寻找<局外人> 》的“使徒在纽约”一章,充满激情地再现了这一历史场景,也因此,2016年的这场重读,作者卡普兰作为特别嘉宾为观众介绍了这一历史。

《寻找<局外人> 》也多处涉及阿尔及利亚的各民族混居的状况。阿尔及利亚是法国殖民地,相当于法国境外的三个省,欧洲人(法国人,相当比例的西班牙人,而且包括不少犹太人)是法国公民,当地人(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多为穆斯林,是没有法国公民身份的。还原加缪创作过程发现,加缪在当记者时候报道过的司法案件后来都为他提供了素材,有不少是基于这种民族冲突的。有些比较严重,另一些,比如启发了《局外人》的海边杀人场景的一次沙滩斗殴,则是日常轻微的冲突。

《远离人迹》中的乡村教师是欧洲人,父母是西班牙裔,在当地人眼中,他是法国人;但在法国人眼中,他是阿拉伯人。这一身份的撕扯,在亲眼看到自己曾经亲如兄弟的战友被屠杀的时候达到顶点。如果不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就无法理解加缪的困境,也无法理解他说的“假如一定要在母亲和正义之间选择,我选择母亲”。

《寻找<局外人> 》的作者卡普兰提到,她在北非进行走访的时候才深刻意识到,阿尔及利亚人,法国人,美国人,大家对《局外人》这部小说都有不同的读法。比如关于其中被杀的阿拉伯人身份被忽视,作为中国人的我之前就没有意识到这会成为问题。萨义德就很早地对此提出了非常尖刻的批评。

但假如充分意识到《局外人》在讲一个“由于错误的原因被审判、由于任何情况下都不愿说谎而被判死刑”的人的故事,即能将这一令人困惑的主角与加缪一贯的人道主义形象统一起来,这部小说同样是个人的抗争。当然,在1946年这篇演讲之时,法国已经从占领中走出来,加缪已经由于《局外人》成名,在伽利玛工作并担任《战斗报》的主编。受到被占领的巴黎的启发、自1940年起开始写作的《鼠疫》,已经更多占据了他的头脑,并将最终确立他抵抗运动代言人和人道主义旗手的地位。

加缪在美国的这场演讲我在中文书中暂时没有找到译文,但他的1946年《战斗报》上的一篇文章,基本上就是这个演讲的延续,即《不做受害者,也不当刽子手》。其中有不少非凡的洞见,让这篇文章在今天看起来也是非常切身的。

不做受害者,也不当刽子手,是对《远离人迹》这部电影最好的解说。“也许有事业值得人去牺牲,但是没有事业值得人去杀戮。”

说起来加缪在中国受到关注,竟是因为两次疫情。2003年非典时,还有当下,都有很多人重读或首次读《鼠疫》。不知道,读者们都从《鼠疫》中看到了什么?在我看来,《鼠疫》与《局外人》和《远离人迹》一致的一点在于,加缪告诉我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选择的权利,都有自由的意志。附带说,启发加缪写作《鼠疫》的并不真的是瘟疫,而是战争情况下,被隔绝、孤立无援之中友谊的力量。他给帕斯卡·皮亚的信中提到他考虑的小说题目叫做“被隔离者”。引用一个朋友的话,“那里的鼠疫是比喻,这里的也是。那里有不同的抵抗方式,这里也有。”

加缪的和平主义被很多人认为是幼稚,Viggo提到他在法国旧书摊上想要买一本加缪的书时被摊主鄙视。桑塔格坦言加缪的道德有“智性上的弱点”(“多难弄懂的美德啊”)。然而这正是加缪的可贵之处:从虚无主义的深渊跃升至人道主义。苏姗·桑塔格说得好:“卡夫卡唤起的是怜悯与恐惧,乔伊斯唤起的是钦佩,普鲁斯特和纪德唤起的是敬意,但除了加缪以外,我想不起还有其他现代作家能唤起爱。”

 3 ) 做爱能改变命运吗?

副标题——《自己没得选,有帮别人“选”的机会时则全力以赴》

故事背景为1954年阿尔及利亚反殖民独立战争。

男主是阿尔及利亚一个偏僻山旮旯里一所“支教”性质的学校的老师,
传授孩子们知识以及资助粮食。
他以法国人的身份出现,
但如他自己所言,
“对于法国人,我们是阿拉伯人,而对于阿拉伯人,我又是法国人”。
他根本没得选。

中途,
曾经和他一起参加过二战的部下(阿尔及利亚人),
让他在法国殖民者和阿尔及利亚反抗武装之间做出选择,
他也没得选。
在法国人眼里,他是预备役军官,随时应该履行义务去打阿尔及利亚人。
在他曾经的战友眼里,
他应该和他们一起像二战时候打侵略者一样打法国侵略者。

男主选择了不做选择——事实上他没得选。


一个没得选的人。
这时候有人送来了一个阿尔及利亚罪犯,
这个罪犯因为他的堂兄偷自己家粮食,于是杀死了堂兄,
因为人手不够,
相关部门要求男主把这罪犯送去有一天路程距离的警察局。
男主拒绝,
来者说不管,
反正这是命令,
最好执行。


男主对罪犯说,
你明天就可以走,
你自由了。
但罪犯并不走。

第二天一早有罪犯村子里的人来抢人,
男主说你可以走了,赶紧跟他们走吧。
罪犯任由男主和他们对峙,
就是不走,
他要去警察局。
他请求男主带他去警察局。

男主一路都恨罪犯不争——懦弱,没勇气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遭遇追杀和原野上躲无可躲的大雨后,
罪犯告诉男主为什么他要去警察局,
他不是懦弱,
堂兄来偷他家的粮食,
如果得逞,
他们就没得吃,
他的母亲,弟弟们就得挨饿,
那些追杀他的人,
是他杀死的堂兄的兄弟们,
这边的习俗,
兄弟们必须报仇。
如果他死在这些人手里,
按照习俗,
他的弟弟们得替他报仇,
但他们太小了,
他不想让他们去送死,
所以他希望死在警察手上。
这是他最好的解决办法,
他没得选,
他不是懦弱。

听到这种事,
估计男主的内心是崩溃的。
于是更加希望能帮助罪犯做出选择——逃命。

于是发生了一场有意思的戏码。
之前罪犯问男主,
和女人做爱是什么感觉。
男主说你没有过女朋友吗。
罪犯说没有。
男主说,
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因为去警局的话,
罪犯必死无疑。
于是男主带他去了他以前常去的一个花楼(酒吧),
让老板娘给罪犯安排了一个姑娘。

被姑娘开发过后的罪犯,
眼神明显都不一样了。
原先是一心求死的眼神,
如今的眼神散发出一种“原来是这种滋味,
我得一秒一秒的回味回味才行”。

鉴于男主一直在帮助罪犯逃跑,
我臆测,
他带罪犯去开苞,
有两方面的打算,
如果罪犯去了警察局被绞刑了,至少死前也尝过性的味道了。
再则,
此等美味,刚吃上,
就得去死,
这可以激发罪犯活下去的欲望。

做爱当然只是一个引子。
一个代指。

重点是男主一直在把一心求死的罪犯朝另一种可能上推,
不遗余力的推,
搭上自己也在所不惜。
他在用语言根本无法让罪犯产生逃跑的想法后,
想通过世上最美妙的事情之一——做爱,
罪犯还没有过的体验,
来激发他的求生欲望。


快到警局了。
男主说往右的沙漠走一天,
你能遇到游牧民族,
你就能过新的生活,
我会跟你的堂兄们说我把你交给警察局了。

犯罪说,
但是警察局会追捕你。

男主说,
那是我的事了。

那么,
一心求死的罪犯会做什么选择呢?
一个没得选的人,
冒着搭上命的危险要帮另一个人去做出“选”,
会成吗?

自己看吧。

 4 ) 行于山中,也是行于善中。

处于困境之中,利己主义是我的生命线。 遇到你的不幸,同情是你我共同的语言。 在我的困境里偶遇你的不幸, 看似坎坷的山路就有了陪伴。 追随着良知的呼唤, 脚步变得那么轻盈。 善时刻在心中留存, 前方又是一座山村。

------------------------------------------------------------------------

 5 ) 左边是警局 右边通往沙漠

首先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历史背景的知识基础,我是开了1.5倍速把它看完的,剧情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

就好像风过留痕一般,这部影片在过程中带给你平淡的感受,但在某一个回想的瞬间,让你觉得选择权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些好像天大的事、仿佛无解的题,其实不必去纠结,算了吧,没关系,去面对吧。

在影片中,我没有看到有任何一个起眼的建筑物,唯一像点样子的,就是那一间教室。很多次两个人在画面的一侧显得非常渺小,整个贫瘠的地区也没有一点温柔的色彩。但到影片后半段的时候,他拿枪抵嫖资那会儿,在妓女的怀中留下了一滴眼泪,我不懂那眼泪的含义是什么,但是我当时在思想上对这种嫖娼行为没有任何人道主义的限制,就觉着这两好兄弟就得这样一起扛枪嫖娼风流肆意。在他们这种环境下奢谈爱情是不可能的行为,不是哪一种生活都能过得如此理想主义。

电影中所描写的生存规则与现代社会相比较而言实在太残酷了。中东阿拉伯武装斗争恐怖分子等等因素……所以会感慨人性果然是伟大的,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展现非凡的毅力,难道这就是人类繁衍至今的生存之本吗?

再次想想又觉得自己好像不是看了一部电影,而是看了一本画册似的,就这样快速翻阅着,然后暂时放下了这段历史。

 6 ) 如何面对世界的荒诞?

本片改编自阿尔贝加缪的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中的《来客》。这个中文译名丧失了法语原意一语双关之妙,法文为《L’Hôte》,既有客人也有主人的意思,将作为法国人的达吕在阿尔及利亚应该是客人成了主人,应该是主人的阿拉伯人却成了客人的这种关系进行了精当的概括。

加缪是“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一旦人们认识到世界充斥着未知和不确定,便会产生荒诞感,而如何面对荒诞?加缪指出了三条路:1,生理自杀;2,哲学自杀;3,反抗。前两者是加缪所摈弃的生存态度,他提倡的是反抗。正如影片中长期经历战争的达吕,他通过传递知识及救赎阿拉伯人来反抗这个四分之三全是石头的贫瘠愚昧的土地,他反抗战争,因为别无选择杀了一个人而崩溃,指出杀害投降叛军的将领是犯罪…又如那位杀害自己表兄的阿拉伯人,在这块充满饥饿与死亡的土地上,他毅然维护自己生命的权力…虽然,这荒诞的世界并不曾也永远不会给他们丝毫的回应。

电影与原著在一个关键情节上有所不同,电影中阿拉伯人最终选择了“自由之路”,而原著却走向了“死亡之路”。虽然选择“自由之路”也是一种反抗,但这种反抗会给阿拉伯人的同胞及达吕带来麻烦,是一种肤浅甚至是自私的反抗;而选择“死亡之路”看似是妥协,实则是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自我的反抗,是一种崇高的、超我的反抗。个人认为,后一种反抗更加深入人心。

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点并不影响全片的哲思表达,仍是一部上乘的作品。

最后用我很喜欢的加缪的一段话作为该影评的结尾:

“反抗是人的生存状态的基本方面之一。这就是我们的现实。我们除非逃避现实,否则便应该从反抗中找到我们的价值”——加缪

 短评

一部闪着人性光辉的好片。陶醉于采音师录制的各种荒漠中的声音,风,碎石,枪炮,落雨,在最朴素的蛮荒之地,有蓝天,地貌,陋室,石屋。Daru的动作沉默,稳健,坦然地面对险恶的人生。很受用的一课。Viggo的表演张力,在手足举动中非常具有感染力。

8分钟前
  • BlackBird
  • 力荐

貌似过于简单了

10分钟前
  • 杰诺拉泽
  • 还行

这就是那种越看越觉得好的东西 全片摄影很美 配乐也很灵 慢慢悠悠地走慢慢悠悠的拍 演员情绪展开也都非常充分 导演把V拍的格外好看 有他这样的老师谁能舍得他走呢 我就是最后一天给他亲亲送画的孩子/ 达鲁在这片土地土生土长 却被法国人当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又觉得他是法国人 加缪的作品里总带着这种疏离感和难以belong的困境 这么多年过去了 愈发有了深刻的体会

13分钟前
  • 布鲁粒氩
  • 力荐

结尾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老师好man!

16分钟前
  • 肥羊1号
  • 还行

我一直把你当兄弟,但是如果明天早上我必须杀了你,我会动手的。

20分钟前
  • Salute!
  • 力荐

我的五星电影,简单又干净。在阿尔及利亚,出生在这里的法国二代移民达吕,在阿拉伯人眼里是法国人,在法国人眼里是阿拉伯人,参加过军队的人都加入了反抗军达吕选择当教师不站队;穆罕默德为了家庭抹了堂兄弟脖子,为了终止互相的仇杀,决定在法国人那里受审并死在法国人手里。他们俩人命运不同出生背景不同人生遭遇不同,相同的是同为阿尔及利亚的兄弟,一起在动荡不安里生活。摄影剧情和台词我都很喜欢,这种类似的电影我想起《邮差的白夜》。

24分钟前
  • 每天都有坏消息
  • 力荐

改得很多。增加了政治和民族的现实,保住了存在主义的气质。Viggo年纪越大越不像美国人了。

27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这些奇怪的世界公民,他们流亡在自己的祖国。”

32分钟前
  • s.on
  • 推荐

远离加缪。

34分钟前
  • 柏拉不图
  • 还行

风暴将至,无人幸免 -- 改编自加缪短篇小说《来客》。

35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完全是爱Viggo才撑下来的,一部阿尔及利亚风光片,发现他演了好多风光片:新西兰、希腊、北非沙漠、潘帕斯草原、美国西部还有这部……

36分钟前
  • 小山生桂枝
  • 还行

荒凉、安静却又有种隐而未发的力量,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迎来和平?不再被分割成我们和你们,不再成为祖国里流亡的孤魂。加缪在结尾里写“在这片他如此热爱的广阔土地上,他是孤零零的”,这里却让穆罕默德走向沙漠而不是死亡,也许是想给予这个世界一点安慰。就像达吕最后的嘱托,不要投降,不投降才有希望。

39分钟前
  • AROGUE-
  • 力荐

如此看来,「存在主义」之于隔绝于世界,乃是与世间狭隘的民族主义的一刀两断,一种真正的世界主义和英雄主义,为了执守高于人类世界标准的正义而存在,最后又回归于教书育人,真正的导师和先知。

43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故事非常簡單,就是逃命,其間被各路人馬抓捕追殺。但是不會讓人覺得悶,反而一直非常揪心。找的英字不太靠譜,看了一大半才明白哪方是哪方。當年的戰友變成現在的敵人,為何走到這一步,Daru也很迷茫吧。特別喜歡他帶Mohanmed見妓女那裡,逃亡中最美好的溫情。V叔真是什麼語的戲都能接給跪……

48分钟前
  • 烏滌非
  • 推荐

VM去年两部新片观感:作为一位熟练掌握了多种外语的演员,他热衷于在异国他乡说着当地语言“徒步旅行”。

53分钟前
  • \t^h/
  • 推荐

3.5 中字subhd.com/a/320136【Blu.Ray.1080p】magnet:?xt=urn:btih:0DFC5FBC3FB0615B5EC16917390816AD98FE0071身份与信仰的矛盾,坚守人道主义信仰等于选择局外人的荒诞,而远离人迹几乎等于没有选择,与其蹲坑自欺欺人不如诗意地跑路。。。

57分钟前
  • Eden's Curve
  • 还行

1.终于知道了哈伦裤的来历 2.维果和艾德哈里斯越来越像

58分钟前
  • 凤尾狐
  • 推荐

摄影真好 环境的沧桑感与无力感与人物的坚毅对比 人皇站在风沙里什么都不说 都很有戏

59分钟前
  • t0psh1t
  • 推荐

短短一夜的行程,荒凉广袤的土地却难掩无处安放的内心。本片摄影大赞,莫滕森的表演完美~

1小时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纵使还没去过北非,却宛如切身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沉默、朴素与荒凉。沙漠中毒辣的阳光和突如其来的暴雨下,好像一切都赤裸得无所遁形。Daru, Mohammed和我有什么区别呢,动荡与和平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都是异乡人,我们究其一生都在思考何去何从。

1小时前
  • Carpe Diem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