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恐怖片法国1958

主演:让娜·莫罗,莫里斯·罗内,乔吉斯·伯乔利,约里·贝尔坦,让·瓦尔,埃尔加·安德森,西尔维亚娜·艾森施泰因,米舍利娜·博纳,吉赛勒·格兰普雷,Jacqueline Staup,马塞尔·屈弗利耶,热拉尔·达里厄,查尔斯·登纳,于贝尔·德尚,雅克·黑林,马塞尔·乔内,弗朗索瓦·茹,伊万·彼得罗维奇,费利克斯·马滕,利诺·文图拉,让-克洛德·布里亚利

导演:路易·马勒

 剧照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2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3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4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5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6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3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4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5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6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7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8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9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2:48

详细剧情

  前伞兵军官朱里安•塔维尼(Maurice Ronet 饰)退役后在一家军火公司上班,期间他和老板西蒙•卡瑞拉(Jean Wall 饰)的妻子弗洛伦丝(Jeanne Moreau 饰)陷入热恋。为了扫清障碍,他和情妇制定了一条看似天衣无缝的谋杀计划。计划起初进展顺利,但在刺杀之后却因细微的差错偏离当初的设想,朱里安更被困在大楼的电梯之中。
  所谓祸不单行,一对青年男女偷走了朱里安的车,事态开始朝着混乱的方向发展……
  本片为左岸派元老路易•马勒的长片处女作,荣获1957年路易•德吕克奖

 长篇影评

 1 ) 千万不要把照片乱放

对路易·马勒的印象停留在《爱情重伤》,停留在那种极端激烈的人物性格,和由此导致的宿命般的悲剧意味。本片作为他的长片处女作,被称作法国新浪潮的先声,用黑白影像演绎了一个并非十分文艺化的故事,甚至还带着些悬疑紧张的好莱坞犯罪片风格。影片并没有像一般的文艺片那样细腻刻画人物性格,反而很注重故事本身的曲折动人,以至于我觉得本片作为欧洲文艺片的代表作,观赏性反而超过了艺术性。再加上片名表面上所带有的象征意味,电影与我的期望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记得好几年前看过科恩兄弟的《缺席的人》,又名《找错凶手杀错人》、《绿帽离奇勒索案》,那时对那种怪诞荒谬的风格不是看得很明白,但在我的印象中大体情节似乎与本片有些类似,也有婚外情,也有阴差阳错的杀人案。从故事本身来说,导演似乎要表达的是一种命运无常的观点,男主角一点小小的疵漏牵扯出一连串意外事件,使得他原本天衣无缝的计划被破坏无遗。就像《蝴蝶效应》所要阐明的那样,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对命运我们始终无法考虑周全,任何一点被忽略的因素都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本片的题材虽然是犯罪,但并没有像普通犯罪片一样玩弄悬念,一开始就让作案者、作案动机和作案过程真实完整地呈现,而且到影片结束我们也并没有发现背后有任何复杂的背景和黑幕。影片情节上所带来的刺激性,主要是主体案件所引发的枝蔓,主线和副线的互为因果构成了故事的浑然结构。可以说吸引我看下去的,不是案件发生原因的扑朔迷离和人物心理的错综复杂,而是案件所带来的枝节丛生和人物命运的牵扯人心。

从一开始男主角的作案过程来看,本片还带着明显的商业片气味。绳钩、手套、手枪、微型照相机,这些貌似间谍设备的工具在那个年代恐怕已算得上新奇。而且男主角设计案件的精巧也着实令人惊叹,从头到尾时间很短,但过程细致周详堪称完美。还有那段男主角被困在电梯里的镜头,他钻到电梯下面以后所面临的险境,气氛紧张令人窒息。虽然大片的刺激眩目早已令我有些审美疲劳,但这种现实风格的场景还是给人带来一种别样的冷峻风致。

电影篇幅较短,每个人物都轻描淡写,但各自的性格特征还是很鲜明。一开场是卡瑞拉夫人的面部特写,虽然半老徐娘却成熟性感,慵懒无力且魅惑勾人,吐出来的一字一句都似乎充满了欲望。她在大街上徐徐独行的段落,还带着一丝黑白片所特有的凄美。于连这个名字让我想起《红与黑》,他与老板夫人的暧昧关系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从他的作案手段来看,在大楼里不露痕迹地杀人,在电梯里百折不挠地求生,自始至终镇定自若,有一种审慎沉静的魅力。还有就是卖花女和她男友的冲动无知,但导演对他们的定位也似乎仅限于此,这两个人的性格还是略显单薄。

最后那个警探说:“千万不要把照片乱放。”这一语道破了两起杀人真相败露的直接原因。或由于计划的周密,或由于身份的误会,两个凶手还是藏得比较隐蔽,但一卷胶片却泄露了全部秘密。这也提出了一个现代社会的问题,就像《手机》所暗示那样,科技的日益发达使我们每个人的隐私无处可藏。手机可以拍照,笔可以录音,城市里布满了各种探头,太空里的人造卫星也如永不疲倦的眼睛。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把自己拍的照片收藏安妥,千万不要再乱放了。

 2 ) 腔调

作为法国新浪潮开拓者路易马勒的处女作,路易马勒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让世界见识了什么是新浪潮。一部黑色犯罪电影在路易马勒的镜头下,在让娜莫罗的游荡下让情绪的感染反客为主超越了故事,让娜莫罗孤身一人游荡在巴黎街头寻找情人的段落在路易马勒的镜头下让孤独,伤感,无助的情绪溢出荧幕,这是用镜头渲染情绪的教科书演绎。从头到尾精致考究的镜头和爵士乐处处散发着路易马勒知识分子式的情趣和腔调。

影片开始镜头便对准了让娜莫罗的脸,她在与情人塔维尼打电话,面色忧郁,伤感,期待。他们约定晚上见面,而在见面之前,塔维尼会杀掉自己的老板,也就是让娜莫罗的丈夫。这是他们终成眷属的计划,成败在此一举,结果却失败了。塔维尼在办公室里枪杀了老板,伪装成了自杀,但自己却因重新返回公司销毁证据而被困在了电梯里。他在电梯里被困了一夜,在约定地点等待他的让娜莫罗苦苦等待无果,去公司找他但已关门,让娜莫罗在大街小巷,咖啡厅里寻找塔维尼,孤独担忧无助迷茫。塔维尼在电梯里试图逃生的段落路易马勒处理得颇有布列松《死囚越狱》的风范。与此同时他的拉风跑车被一对年轻情侣偷走了,车上放着塔维尼作案的枪支和存有他与让娜莫罗偷情照片的相片。偷车情侣与一对中年夫妻飙车,随后四人住进了同一家酒店,四人闲谈中男青年与中年男人用塔维尼的相机拍了一张合照。夜深人静时,青年情侣准备偷走中年男人的车但被发现,青年男人冲动之下用塔维尼的枪打死了中年夫妻两人。最后在照片这个线索的帮助下,他们各自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就这样,影片中所有人都产生了关系,这种阴差阳错的黑色故事现在很常见,但在50年代路易马勒的镜头下却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给多少后辈带去灵感。

 3 )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伞兵就是天使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372.html

当微型照相机里的底片在显影液里被冲洗出来,一切的秘密都揭开了:和德国人贝卡夫妇在一起的不是朱利安,所以用手枪杀死德国人的是路易;在办公室里死去的老板卡拉拉不是自杀,而是朱利安所为,因为他和卡拉拉的妻子德劳兰斯在照片里相拥在一起——一些照片指向了枪击德国人的幕后真凶,另一些照片则曝光了一段婚外情,当照片成为线索,成为证据,两个谋杀事件大白于天下。

1957年的电影,路易·马勒的处女作,在这部黑白电影里,路易·马勒似乎并不是单纯拍摄一两个谋杀案,并不是要制造悬念并在最后被揭开,自始至终,这两场谋杀都不在幕后,路易·马勒甚至去除了所有的疑问,光明正大地将案件推向了观众,没有悬念,没有惊悚,但是当路易·马勒将这两起充满了偶然性和巧合的案件叠合在一起,似乎他想要阐述的就是“通往绞刑架的电梯”这个隐秘世界里的隐喻。

从电影表象上来说,故事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朱利安的杀人行为,路易的偷车、假冒朱利安、乃至最后的枪击,都在镜头里演绎,只是这样一个故事在路易·马勒的镜头里,既显示出一种犯罪片固有的黑色风格,又充满了被误解的可能性。朱利安和卡拉拉的妻子相爱,要维持这段婚外情他们只有杀死卡拉拉,这是第一个谋杀案,也是整个故事的起点。在约好三十分钟咖啡店见面之后,朱利安便充分运用自己曾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当过伞兵的经验,利用一根绳子爬上了卡拉拉所在的楼层,并且轻而易举地杀死了对他保持着足够信任的老板,朱利安在杀死老板之后制造了自杀的假象,然后他顺着绳子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和同事一起下班。

在这个谋杀案中,朱利安的一切操作是娴熟的,无论是先前准备好的绳子还是手枪,还是制造了一直在办公室不让同事怀疑的假象,都滴水不漏,而在犯罪现场,他更是得心应手,前一个镜头朱利安拿出手抢指向了卡拉拉,后一个镜头卡拉拉已经倒在了桌子上,中间去除了沉闷的枪声,去除了痛苦的挣扎,去除了谋杀的血腥味,在这个镜头的过渡中,一切显得极为自然,也将谋杀案藏在了暗处。而完成之后的朱利安,利用匕首又完美地控制了门锁的弹簧,使当门锁上给人造成的判断就是从里面锁上的。

如此完美,却在一个细节上失误了,当朱利安和同事一起离开办公大楼,坐上了自己的那辆敞篷豪车,抬头的一刹那,发现那根绳子没有收回,它在楼顶上飘荡,这无疑是一个证据,所以朱利安迅速跑回了楼层,准备将那根暴露在外的绳子藏起来。但是当他躲过门卫莫斯里而坐上电梯的时候,下班的莫斯里却关掉了整幢楼的电力,当电梯也停止了,朱利安被关在了里面。他杀了人,自然无法喊叫,无法求助,于是在这个封闭的世界里,朱利安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开电梯门,他旋开了螺丝,拆解了门板,但是一切似乎都无济于事,在黑暗中,他甚至想通过滑向电梯井寻找出口,这不仅没有任何可能,甚至还制造了危险——路易·马勒在设置情节时,为了制造惊恐性,故意在深夜安排另一个值班人员前来检查,他在查看之后突然就启动了电力装置,此时电梯开始运转,而且在底下挂着朱利安的情况下下行,而底下便是坚实的地板,如果电梯继续下行,那么朱利安就会被压成肉饼,在这关键时刻,值班人员将电力再一次关闭,才使得观众被揪住的心才放松下来。

这是一条叙述线索,在朱利安之外则是路易和女友维罗尼克的线索,这条线索是基于朱利安的失误开始的,所以充满了奇遇性。路易羡慕朱利安停在路边的车,后来竟然带着维罗尼克开走了,他们开在高速上,在加速中体会飞驰的感觉,而路易穿起了朱利安留在车上的外套,而外套的口袋里则由那把杀了了老板卡拉拉的手枪。车子后来开到了一家汽车旅馆,在旅馆里遇到了来自德国的贝卡夫妇,他们一起喝酒,当散去之后各自回屋,而不安心的路易决定在半夜离开,当他准备发动汽车时,再次遇到贝卡,此时的贝卡却拿着枪,而且还指着他们,大约是一种防备心理,但是在路易看来,这把枪却充满了危险,他也拿出了朱利安外套口袋里的手枪,不由分说地射向了贝卡夫妇,最后杀了人的路易和维罗妮卡开车离开汽车旅店,在凌晨回到巴黎之后,将车丢弃在大桥上。

因为杀了人而害怕被警察抓住,更害怕被处罚被审判,于是维罗尼克建议早点自杀,他们服下了药物,躺在床上等待死亡。这是第二天叙事的线索,而在这之外,则是揭开这两个谋杀案的第三条线索:德劳兰斯寻找朱利安。因为约好30分钟后见面,德劳兰斯在咖啡店迟迟未等到朱利安,却看见他的车在街上,而且从自己一侧看见了花店的维罗尼克,她的怀疑开始了,之后她一直在打听朱利安的下落,从咖啡店到酒吧,从朱利安的办公大楼到朋友处,他们都说没有见过他,而在凌晨被警察带到警察局的时候,认识朱利安的休维比告诉他朱利安可能和女人在一起,想起看到朱利安的车和坐在车上的维罗尼克,德劳兰斯似乎也开始怀疑朱利安对自己的背叛。

这是一个关键的分水岭,如果德劳兰斯相信了别人的说法,加上自己的猜测,怀疑朱利安就是那个开走了车的人,那么之后警察对朱利安的指控就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他在第二天电梯重新启动之后终于获得了自由,但是发现车没了,继而看到报纸上说两个德国人在汽车旅馆里被杀死,而嫌犯就是他。他被带到了警察局,警官歇里告诉了他掌握的证据:汽车旅馆登记的名字是他,在大桥上发现有手枪的外套是他,当然那辆车也是他的,而且德劳兰斯似乎也说看到他和一个女人开车离开。朱利安因为杀了老板自己被关在电梯里,无法告知他们这一情况,有没有其他证据证明自己,所以他就是有罪的。但是在这关键时候,德劳兰斯却去找维罗尼克,在她居住的公寓里发现了正躺在床上的路易和维罗尼克,因为药物剂量不够,他们自杀未遂,而当路易看到报纸上说嫌犯朱利安被抓捕的时候,认为自己完全可以从中脱身,但是维罗尼克却提示他,在汽车旅馆里和贝卡有过合影,这几张在微型照相机里的照片,必须想办法消除。

于是路易开车摩托车去汽车旅馆取那几张正在冲印的照片,而一直跟在他身后的德劳兰斯也来到了汽车旅馆,警官歇里已经守候在那里,当照片在显影液里变得越来越清晰,谁杀死了德国夫妇便水落石出,但是在另外的照片里,朱利安和德劳兰斯拥抱在一起的定格也成为另一个线索:卡拉拉被谋杀,他们就是最大的嫌疑人。两起案件水落石出,关键点是德劳兰斯,正是因为她寻找到了维罗尼克,正是她跟踪路易,也正是因为她报案,才最终大白于天下。德劳兰斯的所作所为,只有一个目的:她相信朱利安对他的爱。这是一种对爱的坚守,无论曾有过怀疑,无论别人曾有过流言,但是最后爱战胜了一切,她在街上寻找朱利安便是爱的证明,她在内心一直呼唤朱利安,呼唤这一份爱,“你留下我一个人,没有口信,快来到我身边,拜托了。”也正是在这一种爱的支撑下,她才能保持理智,而这种爱也间接反映在路易和维罗尼克身上,他们杀死了德国夫妇,认为自己会被警察抓住,到时候就会关在不同的牢房里,而主犯的路易可能会被处以死刑,所以她不希望两个人从此分开,选择自杀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两种爱,都是坚守,都是挣扎,而最后当真相被揭开,其实路易·马勒并非是要赞美这种爱,德劳兰斯是有丈夫的女人,她爱上朱利安本身就有违道德,而且还成为朱利安杀人的共犯,最后的几张照片不是为了彰显他们的爱,而是表现了这种爱的畸形,佛劳兰斯将手伸进显影液,抚摸着和朱利安在一起的合影:“这是没有意义的岁月,继续着,像闭着眼睛——我很冷酷,但爱着你,爱你一个人,谁也不会使我们分开。”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莫名的无助感,而这其中就传递出路易·马勒的意图:在那样一个社会,在那样一个时代,爱到底是不是意味着自由?

1957年的电影,其实处处有那场战争的影子,朱利安是伞兵,那个汽车旅馆的德国人也经历过战争,战争的影子似乎还无法完全清楚,一方面战争造就了如朱利安的身手,另一方面,却在这种阴影里丧失了自由,卡拉拉在被杀死之前对朱利安赞赏有加,朱利安也因为自己是伞兵而获得了在卡拉拉商社工作而成为上流社会一员的地位,所以他开的车被称为路易觊觎的对象,卡拉拉对朱利安的评价是一句话:“伞兵就是天使。”或者卡拉拉就是在国家的殖民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在最后当德劳兰斯和朱利安的合影被曝光,歇里说:“杀害德国人是死刑,杀害丈夫则被判10年,或者5年。”这是明显的不公,而这种不公暗示了战后的法国社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秩序结构。

伞兵是天使,却变成了魔鬼;一根绳子成就了杀人的计谋,却变成了罪恶的源头,一辆别人的车让自己虚荣心暴涨,却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一部电梯制造了便利,却也成为无法走出的困境,通往绞刑架,是一种死亡,是一种沉沦,就像爱,在通往自由的道路上必须付出代价,甚至自由——1957年,25岁的路易·马勒就是用这样一种悖论,打开了他的影像世界。

 4 ) 死刑台与电梯

布莱松风格
比如,男人用带铁钩的绳子攀上室外阳台,电梯逃生——《死囚越狱》;女人的内心独白和渐渐消失的男仆声音——《乡村牧师日记》;男人用枪指着老板,年青人用枪打死德国游客——《温顺的女性》;男人起身的镜头运动••••
希区柯克风格
比如, 男人吊在电梯的绳子上差点直坠地面的惊险营造;陌生的第三者(偷车的年轻男女)的搅和,使得情节变得复杂——《大巧局》;根据导演意思而随时响起的雷声——《玛尔尼》••••
特吕弗风格
比如,女人孤单在路上行走,独白——《枪击钢琴师》;犯罪之外,主人公们对于爱情的执着渴求——《骗婚记》(对爱情主题的处理态度的一致性使得路易•马勒和特吕弗表现出他们作为法国电影导演的独特创作风格,这和希区柯克的风格是迥然相异的,以至于《骗婚记》让人感到有剑走偏逢的味道,从犯罪片突兀跳到文艺片。特吕弗直到《情杀案中案》才将犯罪和处理爱情的法式风格协调得一致。从这种层面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只有克鲁佐和希区柯克才算得上棋逢对手而本片中曾为人赞许的爵士乐其实显得赘余,为此片成为一个杂糅着不同风格、极具扭曲感的“四不像”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布努埃尔风格
比如,用女职员绞铅笔的声音代替枪声——《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让娜•莫罗主演的女主人公为本片的法式文艺片风格掌舵,她的内心独白与雨夜独行便是明证。只是当她到公司楼下的铁门处发泄绝望的情绪,并很快被小女孩打断而离开;找两个青年的住处提出要求;楼下打电话到警局,并尾随男青年到酒店,这些又显示着希区柯克式悬疑片的路线。当结尾她又开始一番对与男主人公之间的“飞蛾扑火”般的爱情进行喃喃自语时,影片的情绪显然又被拉入文艺片的氛围中了。
正是在同一个雨夜中,女人的戏份占着很大的比例,在电梯这一原本就局促但并非就没戏可发展的空间内,关于男人的戏份就显得更加薄弱了。导游在此处杂糅了布莱松式的节制与希区柯克的悬疑。如果只是前者的镜头语言与后者的故事设置便是完美结合了,但显然本片导演误解了布莱松,也没有将希区柯克手法学到家。当然,希区柯克的镜头语言也是非常出色的,然而他的影片更具有缜密、完善的故事铺陈与架构,这于镜头语言这副骨架来说犹如血肉。但本片中只出现了两个并不那么强烈的惊险:女人来到和警卫的来到——希区柯克式的故事不是不追求写实,而是将不可能之事变为写实,这一点实在要好好学习。当男人清晨到咖啡馆时,被小女孩认出,这是典型的希区柯克式手法,但被审讯的场景又有了某种弗里茨•朗或者其他具有思辨性才华的导演所体现出来的风格。
另一处占了很大篇幅的就是对酒店里,男女青年与德国游客夫妇的相处。从四人的相遇到最后年轻人杀人后的逃亡,影片手法都是希区柯克式和法国式手法的结合。后者也体现在运用快节奏的剪切叙事手法以及在人物谈话的场面调度上。糅合没有带来惊喜与意外,只有观者感受上的某种程度上的匪夷所思,显然本片导演并没有很精练地学会其他导演的风格或手法的本质。比如男青年站在窗前听着女孩在床上的嘲笑,这样富有意味的场景很快戛然而止,美国式的细腻的心理铺陈(男青年英雄情怀的落寞)、展示或者暗示断了线,并跳动了法国式的手法展现悲剧的发生(杀死了游客)。
警方在案发现场调查时,负责人进行了一番陈述;继而两位侦探在警局审讯男主人公。这两处场景很具有荒诞色彩的嘲讽意味,是大手笔。但是侦探在警局询问女主人公、片尾出现在酒店的洗片暗室,却是非常典型的刻画侦探这一人物形象的法国式手法:在正统片中,他们非常精明能干,和其他地方的警察们有那么些不一样。
以上大导们的影迷看到此片一定会大失所望,因为路易•马勒对他们的手法进行了几乎称得上是拙劣的模仿;但也有观者因为看完本片后而从此成为了路易•马勒的影迷。

 5 ) 【法国新浪潮经典】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含电影片源)

写文时思索着为标题取名,思来想去,发觉片名是最合适的标题。雨夜写文,一面回放着电影里金发少妇孤身一人在雨夜彳亍的画面,另一面构思着自己臆想的迷离幻梦。

【注:影评首发于我的微信公号:影视冷藏库(film_storage),文章链接:【法国新浪潮经典】通往绞刑架的电梯(自制精剪片段+正片片源),百度云片源:1958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法国新浪潮经典】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自制精剪片段+原创短评)

汐雪/文

屋外竟然下起淅淅沥沥的雨,在这夜阑寂灭的时刻。接连遭遇三次系统死机的“暴突性袭击”,能在一个静谧又灵动的雨夜写文,我无疑是极其意外地荣幸。仔细聆听着濛濛细雨滴答作响的潺潺声,呼吸着在墨色的夜空中不断浮动的新鲜气体,那沁人心脾的春夜之气一点点被肺腑吸收。

这两日为了一部刚看不久的法语老片,而耗费不少脑力、时间。出现了颇多的思想短路和操作插曲,不过,幸而,自己终究还是剪辑出了较为满意的成品。也不知为何,竟会为了一部全片时长不过90分钟的1958年法国新浪潮早期作品,而连续剪了:粗剪40分钟、精剪7分钟的视频。

此片并不是练习剪辑非常合适的素材,欧洲老片多以“闷片”文艺风格为主。而混剪、精剪惯用的蒙太奇(montage)式叠合画面,适用于节奏感极快、多画面闪过的劲爆大片,却并不十分契合于大量空镜头、表现形式侧重于意识流或精神层面的小语种文艺片。明知如此,我还是在看完电影后,立马抽出时间开始两次剪辑。精简后,为选择贴切画面的合适背景音而犯难,最后,勉为其难选取了两首,不由自主会勾起听者怀旧之心的萨克斯风复古乐曲。

此时,刚刚下的淋淋漓漓地细雨几近已经雨住,不知是被我放的哀婉夜曲盖过细微的雨声,还是这春夜的雨水亦被尚还凉冷的黑暗吞噬得悄无声息。我的意识不受控制地开始游移、飘忽,幻想着那些宛若白日梦的眩晕幻梦,虽然现在正值夜晚最深邃的时刻。伴随着耳边愈发显得深沉又缠绵的乐曲,脑海中闪进闪回不胜枚举、瞬息万变的画面与意象。

想到泛黄的古旧书卷页,以及那些早已远去的横生逸趣:春日明媚天边拉扯的愈发飘渺遥远的风筝线,初夏池塘上空盘旋的扑朔蜻蜓,半跪在绚烂草丛中打量着各色落叶的金秋时节,偶尔路过江边会瞥见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作为一个每时每刻不在幻想做梦的空想者(day-dreamer),有些记忆或许并没有亲历过,但却显得比真实经历更为鲜活生动。

自然,还有占据在我这几年视野、焦点里的大小荧幕,不论时隔多久,不管阅尽多少各类影视作品,我的最爱、初心始终牵绊在那些尘封多年、被后人忽略误解的老电影上。有些是名垂影史的永恒经典,有些是被后世之作多次致敬、借鉴、翻拍、改编的开山鼻祖,还有一些在荧幕上始终被热议纷纷、褒贬不一的争议热门,不过更多的还是被时光淡忘、岁月封存了。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Elevator to the Gallows, 1958)搁置在磁盘中亦有颇多时日了,我一直对片名印象深刻,但却一直没有提起兴趣去解锁。这正如《呼啸山庄》、《野性的呼唤》、《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打动我的名字背后,究竟隐藏、交织着一个怎样离奇、迷离的故事?

简单浏览了一下网上为数不多的观众们的直观感受,没什么出乎意料的地方,无非是普罗大众对于冷门老电影的普遍看法:“古老的渣画质黑白片”、“故事发展如此缓慢”、“男的后知后觉,女的莫名其妙”、“诡异的背景音乐”。虽然始终对于这些偏见感到反感,不过,我并不想逐个扭转不知情者的固有思维。

很久没有看老电影,尤其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外语片(非英语片)。依旧熟悉那些1950-60年代司空见惯的:以萨克斯风+大小提琴+鼓+钢琴等乐器构成的管弦配乐、矜持委婉的对白说辞、含蓄又富有深意的面部表情、舞台剧式的戏剧冲突、细腻感化的肢体表演。我最喜欢的是该片片名,如若是时下首映的新片,兴许会有不少人被这个新颖、具有想象空间的电影名所吸引。

其次,是法国人最为爱戴、钦佩的欧洲影坛女王——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作为女主角的表演,全片男女主角的台词都不多,二人设定为片中(婚外情)情侣的对手戏也几乎没有。然而,神奇之处就在于,虽说他们只在开头短短几分钟,通过电话线互诉衷肠,全片一场真正二人共处一室的画面都没有。但不知为何,(至少在我看来)串联起来的故事情节、贯穿的线索,却让男主被围困在电梯中一夜、女主冒着滂沱大雨彻夜未眠寻找了一夜,显得比起男女配角——年轻情侣无时无刻不在谈话共处,更有情人的甜蜜、私密性。

在此之前,我并不熟悉此片的导演、主演等,只知道该片是路易马勒(Louis Malle)的处女作,第一部剧情长片。倒是与同为法国新浪潮主义核心人物的特吕弗(Traffaut)起步时间点一致,特吕弗在次年拍了成长犯罪片《四百击》(400 blows)。至于最了解的让娜莫罗,也只是相对而言,此前只看过她在1960年代初,参演西班牙国宝级导演布努埃尔(Brunel)的经典电影《女仆日记》(diary of a chambermaid, 1964)

令我难以置信的是,莫罗身上有一种无可撼动的强大气场、非凡气质,不同于同时代戏剧女皇(drama Queen)贝蒂戴维斯的轻蔑、漫不经心,琼克劳馥的坚毅果敢、凯瑟琳赫本的倔强执着、玛琳戴德利的妖冶艳媚。她带着别具一格、特立独行的个性特质,忧愁时慵懒倦怠、快乐时纯真烂漫,倨傲时冷酷高傲、松弛时疲乏散漫。

虽然我迄今为止看过的两部电影,并非是让娜莫罗最著名的代表作,但不论是诡计多端、城府颇深的乡下女仆,还是该片中和情夫合谋杀亲夫的阴郁合谋者、端庄贵妇。她的个性植入了演绎的角色中,既像她本人,又不是她真人,难以界定究竟是角色演员(role actor)还是性格演员(character actor),到底是方法演员(method actor)或者是本色演员(real actor)?

行文已过半,夜半三更人酣睡时,抬头望着反射灯下一人影的微微泛白的天色,悠扬悱恻的音乐声糅杂着间歇不停的无规律雨滴声。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跳、脉搏跳动的频率声,不禁回想到《通往绞刑架的电梯》片中,直接体现片名主题的画面:

男主Julien Tarvenier枪杀自己的上司、女主丈夫后,离开公司正准备离开时,却发现自己作案时用的绳索还悬在半空中。而这根绳子直接联系着他和上司的办公室,于是,他匆忙赶回公司,行至电梯中央,却意外地被负责开关调配的下属锁在电梯中,无法行动、不能出去。

他在狭小的电梯间中度过又冷又饿又渴的寂寞一夜,尝试揭开电梯底部的装置。不幸的是,当他冒险沿着内部绳索快要够到电梯最底端时,却又被夜里查房的保安围困在半空中。焉知到底是恶意玩笑,还是造化弄人?

雨声愈演愈烈,我很好奇这样倾盆大雨倾泻而下的深夜凌晨,是否还有雨夜艰难行走的天涯过客?想象着这样的行人在一盏盏笔直、稀薄的路灯下冒雨而行,一些人打着几乎抵挡不住风雨来袭的迅猛程度的伞柄,还有一些可怜人浑身湿漉漉地在雨夜黑暗中急速飞奔。

这样的情形,无疑是我在看这部电影时,记忆最深刻的一幕:让娜莫罗饰演的女主Florence Carala在突然下起的雨夜继续彳亍而行,她不紧不慢地步调令身后落寞非常的守门员感到诧异。突如其来的大雨没有减缓她走动的步伐,亦没有击退她继续寻找情郎踪影的欲望。

只是,望着雨中孤身一人走着的她,眼底尽是疲惫、乏力、无奈和寥落,那一刻再强大坚毅的她亦会感到心寒罢。为自己垂怜,也为心底念着的那个人、厌弃又阴魂不散的名义丈夫、娇弱天真的小女儿感到悲哀,更为擦肩而过的每一个路人、世界各个角落的红尘过客而心生悲悯。

该片有很多我看到的亮点、精彩之处,但那些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诸如:心理活动的密集冲淡了悬疑本身的惊险、故事发展不够刺激、巧合虽多但却达不到戏剧性的意味。我更注目的是片中呈现的那些意境与神情,观看、欣赏欧洲片常常不能过于看重故事本身,而应该注重故事背后的内在核心与思想立意。这个故事本身而言,自然无法于好莱坞剧情片紧凑剧烈、激动人心的谋杀、犯罪、悬疑相比较。

但那种内核的升华,正如片名“通往绞刑架的电梯”潜在的含义,个人理解为——犯罪之人内心的挣扎、犹豫、纠结、困惑,经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后做出的救赎和人性本身的劣根性(逃避掩盖、试图逍遥法外)。

电影里的四位主角,两对恋人、两个谋杀案、两个犯罪团体,都是犯下法律罪过的人。中年偷情者谋杀是蓄谋已久、情理之中,盗窃被困在电梯里、将汽车引擎开着的中年男主的年轻情侣,阴差阳错在偷车、假冒身份败露后谋杀德国游客。看似是意料之外的无心之罪、年少轻狂的一时冲动,实则却是蛰伏于内心深处许久的贪欲动机、犯罪念头。

故事本身是一个寻常、非常普通的叙事方式,即便在当时也是不出彩的剧本。但可圈可点之处在于其表达出的本质、深意,以及法国电影十分擅长的文艺风格挖掘人性深处的污垢、弊病、软肋等。

陪伴了我一夜、也记载于文中全篇的春雨,还带着一丝残冬的阑珊凉薄,不过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特有的湿润、清新,让我为之一动。

入睡,和留在脑海里的老电影记忆:雨夜孤身行走的幽怨少妇、推门而入惊觉服食巴比妥盐自杀未遂的莽撞年轻男女,深夜为了一时之快而飙车的情侣开怀大笑、清晨在电话两端窃窃私语的暧昧中年情人,紧拉着电梯绳索深陷入绞刑架底端的杀人者、彷徨无助又孤独寂寞的浅发贵妇形同鬼魅地行走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一同入梦。

——写于2017年3月5日周日 凌晨雨夜1:12

END

【申明:图文皆为原创,请不要擅自用作商业用途,或是私自改动、摘抄,违者必究!如需引用、借鉴,请私信我!感谢大家的欣赏!】

 6 ) 写长了,顺便也放在这里一下咯

1.虽是处女座,节奏已经无比精准。三十分钟,塔维尼被困电梯毫无办法,小情侣驾车飞跑,夫人开始寻找与等待;一半处,男主放弃脱逃,小青年肇事逃逸,两条线索开始纠缠; 2.男主并不出彩,并没有看出更多他的无助与徒劳,还是一个差劲的犯罪者;但让娜莫罗的表演足够惊人,一种绝望的爱通过各种外部被表现,几乎能够感到她一夜未眠的煎熬; 3.花房姑娘傻了吧唧,车迷男孩无因叛逆,这新浪潮原型青年吗?扣分。 4.他们间的爱与莫罗的爱截然相反,这是两种时代的爱,但都将在失控的电梯中完成各自的审判; 5.全黑审判那一镜很有意思,像话剧把所有注意力仅集中在身体上。 6.很显明的一点是,马勒并不在意他们为何相爱,他只想构造一个受审的悬疑故事,在其中完成描述; 7.颇有意思的一点是,施行谋杀的男人轻判,而出轨的女人将遭重判

 短评

大银幕重温。路易马勒25岁时的处女作,把悬疑片拍得诗意动人。莫罗小姐刚好30,一切都美好极了。她落寞地在法国街头无目的地彷徨,三个长镜头下来,她愤怒,失神,绝望感层层递进。头发,眼神,走路姿态都是演技(绳索和小孩仍是未知的谜底,给本片留下了开放式的解读。

4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竟然会想起十二怒汉!除去出品年代相近,同为一鸣惊人处女作之外,更在于唤起了个人对于两部作品的相似疑问:核心元素的重复使用。是,黑人男孩的各项证词被8号陪审员逐一质疑甚至推翻。可罪证这种东西并非真空之中孤立存在,它们同时出现在一件案子却又悉数不成立的概率近乎于0;相似道理,完美谋杀到满盘皆输通常叙事路径只有一招不慎或天有不测,而本片竟然从遗绳到受困从丢车到开枪直至最后的相片一股脑的连搞N个?说句玩笑话,导演马勒对于合谋男女的态度可谓:欲曝之罪,何患无巧!……不过好在两部影片主要看点并非逻辑本身。或戏剧张力与思辨精神,或蓝调忧郁与爱情坚贞,方才造就经典。

8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第一部路易·马勒,不敢相信仅是处女作。一部靠惊险的意外事件连成的深沉电影,开场一个莫罗的大特写就迷到了,随后故事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关于犯罪与谎言的矛盾,对生死的看法,Miles Davis的爵士配乐更是极具魅力。

13分钟前
  • TWY
  • 推荐

路易·马勒故事片处女作,新浪潮先声。1.充满巧合意外的黑色犯罪片,简练冷峻似梅尔维尔。2.让娜莫罗独自彷徨,背景中闪动虚化泛晕的霓虹,寂寥氛围令我想起安东[夜]。3.结尾的合照显影较刻意,不大合现实逻辑。4.小成本随性拍法同特吕弗[祖与占],偷车兜风,失手杀人的情侣如戈达尔[筋疲力尽]。(8.3/10)

1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一步错步步错,看似各种巧合中又蕴含着某种早已写就的笃定;各色人物对话中每每提及阿尔及利亚战争,躁动由个体上升至群体;让娜·莫罗的特写既是开始又是结束。

1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因果纠缠的两桩谋杀案,爱情升华了所有罪恶。让娜·莫罗如幽灵般游荡在巴黎夜色中,有种莫名凄清的美。为啥大师们的处女作都这么厉害~~~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黑色电影总是揭示世界的混乱和偶然性,但是最后又把一切都还给秩序。倒是主人公之外的那对男女青年始终是原始无序的,他们杀人或者自杀都毫无理由。

27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最后她瞬间绽放又熄灭了

3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路易马勒的处女作略屌啊。除了最后的照片有点太故意,其他的都很棒,一环套一环,一秒都不多!男主也是够倒霉的,汗。

3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通往绞刑架的电梯》里是一种共命运的状态。尽管谁都不认识谁,但谁都能从两性之间的切切私欲里摸索到一点证据上的共通性。不幸的是,亲密而紧张的两性关系在一场不道德的偷情/偷盗行为中突然失去了连接和对话。人都被不受掌控的命运抛进了各自的困境当中:男人被自己疯狂的理性送进了监狱,成为等待审判的罪犯。而女人则被自己情不自禁的想象死死锁在了《夜》里,像个无家可归的游魂。路易马勒这部悬疑作品里充满了阶级性意味,最直观的意象就是电梯。男女主角从始至终不曾碰面,年轻情侣既是他们这个故事里的替身,同时也是那个底层故事里的主角。两个平行的故事最终在一间暗房里汇合,所有偶然都有其必然性,唯独爱是如此积极、明显且又充满神秘感,正如那些从无到有不容置疑的照片。两性之间的爱啊,等啊,吻啊,亦是如此动人。

37分钟前
  • Muto
  • 推荐

十分钟干净利落交代了谋杀后,主体是午夜的游荡者,电梯里的徒然挣扎者和上了豪车只会在高架上继续兜圈的卑微者。不禁想象经典模式会怎么拍,希区柯克会怎么拍。The seer is he who cannot act.

42分钟前
  • Yinanaa
  • 推荐

@打浦桥 4-为一丝老套的稚气 4+为绝妙的Miles Davis每一缕音符 Jeanne Moreau的深夜超前恍惚MV,每一次晃晃悠悠直逼人心的虚焦。 评:披着黑外套的真爱片,推荐给秋天冬天的每一个独立而感性的妳,还有你。哈哈哈哈哈哈哈。 p.s. 你好,24岁的马勒正太酱。

44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重看#4.5;看似蝴蝶效应的因缘巧合实则是对无常既定命运的呼应,环环相扣的剧情推动是社会环境与政治因素双向催生的结果,男主的悲剧根值于二战之后的阿尔及利亚战争,无因反叛的青年是现实的照镜;徘徊在夜色里的莫罗绝美,伴着miles davis的配乐,以照片显像收尾令人心碎。

4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马勒长片处女作,不知道血迷宫是不是受过它的影响。马勒奇异地在一部犯罪电影中赋予了角色一种情绪,躁动不安的时代背景成了无形的另一主角。让娜·莫罗的角色恐怕是影史中最迷人的跑题角色之一。

52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力荐

有点个人风格和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开头,后面垮的一塌糊涂,故事完全脱节,靠一个破相机揭露真相,你咋不让他们自首呢。

53分钟前
  • 苏莫
  • 较差

片头片尾都是她美丽面庞的特写,从希望到绝望,爱的希望,到生的绝望。爱情是他们生活意义的底片,也是谋杀与共谋的证据。

58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新你妹的浪潮,完全就是那种不管不顾细节的左岸小资调子,不过也许日后路易马勒的叙事手法会日趋成熟,却再难复现此时的创意了;PS,原来电影里的“面瘫”都是辩证的,让娜莫罗在片中的极品面瘫相也能通过蒙太奇手段变得如此鲜活动人

59分钟前
  • RIC
  • 还行

无巧不成书,无偷不成情。照片不要乱放,尤其是秀恩爱的~

60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首部作竟一直拖到現在才看 馬勒確實風格多變 處女作即已將殺念引發的一系列殺害行徑將戰後人們餘韵未了的<永久戰爭論>對位 結果是 被波及者反倒受害更深 偷車的少年算是由於未識見過真槍、半誤殺德國旅客 因之卻要被判死刑 一股反戰傾向倒是在這部黑色電影中透露出來

1小时前
  • 库库尔坎
  • 推荐

让娜·莫罗的脸在忽明忽闪的霓虹光影里若隐若现,以为他背叛了自己;他在火机蹿动的火苗里想尽办法爬出电梯,想要带着成功杀人的侥幸去见她;他们从未出现在同一个画面,直到最后他们拥抱在一起的笑脸在显影液里逐渐明晰起来。环环紧扣,除去结尾的相片不合理,处女作已是神。禁忌的游戏小正太长大了!

1小时前
  • 凉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