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

大陆剧大陆2005

主演:戴娇倩,罗钢,田玲

导演:吕枫

 剧照

火红年代 剧照 NO.1火红年代 剧照 NO.2火红年代 剧照 NO.3火红年代 剧照 NO.4火红年代 剧照 NO.5火红年代 剧照 NO.6火红年代 剧照 NO.13火红年代 剧照 NO.14火红年代 剧照 NO.15火红年代 剧照 NO.16火红年代 剧照 NO.17火红年代 剧照 NO.18火红年代 剧照 NO.19火红年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1 16:49

详细剧情

  1949年,以梦珊(戴皎倩 饰)、曲秀(田玲 饰)、常缨(王彤 饰)为代表的女兵们怀着满腔热血奔赴边疆,在那里认识了一群独立营的战士,共同携手投入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  能歌善舞的梦珊把爱情看得非常浪漫,高雅、清纯的她对众多的追求者都不屑一顾,唯独钟情于独立营的营长郑汉(罗钢饰),以此同时,她的好姐妹曲秀也和她一样同时爱上了高大英勇的郑汉,但是郑汉却对她们没有感觉,迫于那个年代的羞涩含蓄,孤傲的梦珊无奈地退出了这场感情纠葛,却因一次演出任务中冲进火海抢救平民的南政委而感动,为此她甘心一辈子去守候着这位左腿瘫痪的首长,但内心深处仍然固守着对郑营长的纯纯的爱;曲秀便恳求和她同道而来的姐妹常缨牵针引线,不想弄巧成拙,常缨和郑营长在长期的正面接触中渐渐真挚的相爱了,他们共同抚养着战争遗孤。一次意外让郑汉不能性事,给他们两人留下了永远的遗憾。真诚果敢的曲秀万念俱灰,无奈地嫁给了热烈追求她的战斗英雄胡子连长,怀孕后得知自己有心脏病,却执着地要为这块土地生下第一个孩子,她不幸难产而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热情直爽的刘淑爱,为了扎根石河滩主动跟胡子连长再次成家立业,逐渐抚平了他的丧妻之痛。  若乾年以后,这些远嫁天山的建设兵团女战士共同燃烧了一个新时代的梦想和希望。

 长篇影评

 1 ) 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这不是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这是一个果断勇猛的包子女如何为爱包圆最后得偿所愿的故事。这个故事尽管有个看似美好团圆的结局,却是经由与现实的种种冲撞与考量之后打碎再拼成的美好团圆,它告诉我们,现实与理想永远存在着不调和性,你真正爱的那个总也不是最后留在你身边的那个。

    徐天身边的三个女人中,我喜欢的是何佳,不耻的是吴晴,让人又爱又怜的是梅果。本质上,何佳和吴晴其实是很像的,尽管她们的气质和风格是如此迥异,但本质上,她们都是聪明的女人,懂得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所以最终她们能得到幸福。

    徐天最初和梅果是非常相像的,对理想有着近似神经质的欲望,不放弃,不妥协,拧巴到底,但最终,徐天妥协了,他娶了一个从情感深处来说并不那么爱的女人,这个女人很完美,漂亮、勤快、风趣、善解人意,还死心塌地地爱着他,心甘情愿地倒贴他,绝对适合居家旅行之贤妻良母,像剧里说的,这是“真正的仙女”。面对这样的仙女,你必须感动,必须娶她,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幸福了。

    其实梅果也可以像徐天一样,退一步,选择一直守候不离不弃的费兵,好像泡菜剧都是这么演的,错爱之后,蓦然回首,那人依然在灯火阑珊处等你,于是你狂奔而去。那样就太扯了,爱情如果如此容易转移,天下就少有痴男怨女了。我必须钦佩的是梅果的勇气,她是全剧中唯一一个直到最后也不肯妥协的人,面对现实,依然故我,不爱就是不爱,必须忠实自己的内心和灵魂。

    这样的人,在感情上拥有洁癖,其实最容易孤独终老。

 2 ) 《请你原谅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看这部剧33分钟片花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这部剧流淌的浓郁的怀旧气息和那股淡淡的忧伤味道,只是我没想到,整部剧可以把这一基调如此完好的保持下去。在当下这个崇尚嬉闹刺激和视觉冲击的浮躁年代,这部剧没有硝烟,没有生死,没有情节上的大开大合,甚至也少有情感的极致,有的只是几个年轻人的几段情感和一段生活,但它又不是纯粹的生活剧,像《金婚》,由一些很接地气的生活琐事撑起,踏实平易,这部剧,就像一条静水深流的河,只是略有波澜但又让你一眼看不到底,看似平实却韵味悠长而含蓄,弥散着浓郁的文艺气息,它从男性的视角娓娓解读着“爱”与“成熟”,像一首诗,一首小夜曲。在看剧的时候,我会想起朱自清先生笔下月夜的荷塘,感受到那份朦胧的美丽和淡淡的忧伤,会想起“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样伤感的古诗,会想起孔老夫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评语,这种感受真的久违了,遥远到多年前的电影《八月照相馆》,至于电视剧,真的是头一遭。

就像弥散着淡淡忧伤的诗文最难写就一样,弥散着淡淡忧伤的影视作品更难操作。这部剧之所以很好的保持了这一风格,除了上文提到的情节因素之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于这部剧的意旨。

这部剧,尽管有悲伤,尽管有纠结,尽管有时还很虐,但是一直有着一股温暖的底色,那就是爱。剧中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份挚爱,尽管在逐集观看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每个人身上不同的个性特点而对他们有所偏好、排斥甚至厌弃,但是整部剧看完,蓦然回首时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着人性的善良和宽厚,即使是工于心计的陆秦生。你会感到他们的人生因为有了这样温暖的底色而变得不狰狞,即使有伤痛,大多也只是静静流淌,不喧嚣、不造次,终究随着岁月,变成了心底淡淡的感伤,也成就了这部剧的感伤基调。这部剧的编剧、导演和老吴一样,应该都是一个对生活、对感情想得比较明白的人,其创作意旨是追忆曾经的青葱岁月,展现一个浪子、一个男人的成长心路。在这部剧中,我没有看到居高临下的道德评判,没有看到泾渭分明的是非对错,在导演安静的镜头中,这些人走着他们各自选择的道路,做出各自属于他们内心的决定,最终接受属于各人的命运。在这条行走的路上,可能有悲伤、有心痛、有迷茫、有不舍、有懊悔,但绝对没有仇恨和相互间肆意的伤害,有的只是一个想明白的过来人追忆那些逝水年华,那些生命中的花儿时仍旧存留的的那份心动和淡淡的感伤 。

其次得益于这部剧的台词和略带喜感的表达方式。

这部剧是继《道可道》之后我最爱的台词风格:简洁、含蓄又透着智慧俏皮,很有吴氏风格。在这部剧中,很少有大段的、长句式的台词出现(何佳吃面时那一长段一本正经的台词是全剧最大的败笔,它因破坏了台词的整体感而让人一下子就出戏)即使有,像徐天对吴晴解释梅果出现的那段,也因为老吴很好的把握了这段台词的节奏和略带喜感、略带撒娇的腔调而化冗长于无形。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最耐人寻味,也最易催生意境,再配上从始至终的略带忧伤的舒缓的提琴曲,那 淡淡的忧伤味道和气息就时会不时的扑面而来。而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惊喜是徐天嘴里时不时蹦出的幽默 俏皮,它化解了很多的沉重,转而将更深层的忧伤移到我们心里。例如当吴晴的妈妈提出必须要有一千块钱他俩才能结婚的条件后,这一千块钱无疑就像山一样压在了徐天心里,但是剧中却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表现这种压力的。且看这几段台词:

“徐天:感谢DENG XIAO PING。。。让我能满足吴晴她妈妈的一个条件。
徐天:你说。。他老人家怎么知道我现在必须得考大学呢。
徐天: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袁世凯、国民党、新中国到我出生到现在,我是真tm没见过一千块钱.
徐天:我考试用复习吗?关键是我弄不到那一千块钱。
费兵:你不看书你也弄不到那一千块钱
徐天:我看书我也弄不到那一千块钱。”

每每看到这块我都忍不住的笑,徐天能把什么事最后都绕到吴晴他妈妈的两个条件,尤其是那一千块钱上,可以想见那时的徐天真的快被逼疯了,但是这样的台词设计丝毫不会让我感觉到沉重,我只想笑着说,看看,这家伙都愁成什么样了。

类似这种略带喜感的表达方式在剧中比比皆是,甚至为了增强这种喜感,导演不惜将小说中费兵白皙、文弱的书生形象替换为了喜感十足的王大治的饼脸(当然王大治演得很好,我很喜欢)。这种化泪为笑,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让你很多时候不会有表层的尖锐痛感,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随着徐天和吴晴、梅果的感情的起伏与各自内心的伤痛,忧伤会在下一节的某个点上不经意的袭来,伴着那舒缓的琴声弥散开来,久久不散,但只是忧伤,绝不撕心裂肺 。

最后,我还想说说这部剧的“清淡”。

纵观整部剧,不要说老吴一向擅长的吻戏,就连像模像样的拥抱也难见几个,这对花痴为主的我来说当然是一大憾事 ,但是就整部剧的淡淡的风格而言,这种“清淡”的情感处理非常明智,显然也是导演有意为之。

与小说相比,电视剧中的三处删改令我印象深刻。

一处是完全删掉了小说中关于徐天与吴晴那场充满着鲜艳明朗情欲的“第一次”的那场戏。个人认为,这是整部小说中最令人心旌摇动和最美的文字之一。删的原因我想可能有拍摄难度上的考虑,因为这段充满着浓浓写意味道的干净动人的情欲要同样干净的表现于镜头之上的确是有难度的,但同时我更相信这是导演为了保持全剧的“清淡”而做出的“割爱”之举。

第二处是梅果在疗养院将徐天反锁在杂物间逼其过夜的情节。应该说,这一情节本身就极具挑逗性,能够勾起读者和观众的各种兴奋点,是很好的收视桥段。此一节中的徐天和梅果之间有着比较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尤其是徐天,犹如困兽一般焦躁不安却又无能为力,以老吴的表现如果拍出应当会有很强的冲击力,但这样激烈的冲突和激越的情感却不合整出剧的风格,结果在电视剧中这一留宿的情节就变成了在徐天考古小院中有何佳参与演出的一出轻喜剧,对抗和感伤只深深的留在了徐天和梅果的眼睛里。

第三处是在梅果父母的坟前,小说中梅果额头的鲜血,让徐天心痛不已,他抱着苍白的梅果狂奔,涕泪交流,注意,真的是涕泪交流,而且“他都来不及去擦” 。这显然不是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内心纠结,表面淡定的那个人。在整部电视剧中,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徐天只流过四次泪,而且都不汹涌。期中三次是为亲人(第一次是在医院走廊质问吴晴女儿,得到确认后;第二次是目睹陆秦生牵着自己女儿的手和吴晴一家三口离去的背影;第三次是入狱前和父亲的道别。),为女人,他只流过一次泪,就是何佳道出心经谜底时,但那与其说是为何佳流泪,倒不如说是为了自己,因为在那一刻这个孤独的孩子终于看清了方向,打开了心门,放下了自己。

何佳十几年的等待没换来镜头中徐天的一个拥抱,梅果疯狂的追逐也只追到了徐天无情的肩背,徐天对吴晴的一往情深也仅仅体现为屈指可数的几个拥抱和“手别挡着”这样的几句暧昧话语,要说清淡,这部剧在情感剧中可真是淡到了极致,虽说主创者们无意要借此打造一部电视版的纯爱《山楂树》,但作为看惯了爱恨情仇,生死谍变、滥情滥俗的电视剧的我来说,这股淡淡的风吹来,第一感觉还真是——舒服。

 3 ) 忽然发觉《请你原谅我》剧中人名都很有意思。。。

吴 晴:吴晴无情,人非草木,熟能无情,道是无晴却有晴。

梅 果:梅果没果,你与徐天没果,费兵与你没果。仙女吗,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或是要飞的远远的。所以梅果的结果只能是美国。

何 佳:何佳,人可真佳,何处不佳,这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打不死的小强,放在哪儿都能闪光,何着你才是这段才子佳人佳话的终结啊。


陆秦生:陆秦生不是陆晴的爹,陆晴才是陆秦生的爹。一路走来当工人,考大学,就业,升官,都是为了吴晴,路为吴晴走,生为吴晴生,若不是陆晴你怎可能跟吴晴走到一起。所以说是陆晴促成了你与吴晴,因此你叫陆秦生。

费 兵:一切都是白费了,费尽力气也难融化梅果这块寒冰。

何 东:从厨子到菜贩到老板再到逃犯,真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啊。

徐 天:名字中就注定有三个女人。吴晴想改造你的天,梅果把你当整个天,这两人是徐字旁边的双立人,何佳为你撑起一片天,包容、爱护着,是你上面的那个人字。无论是想勾画你的天,改变你的天,塑造你的天,你依然是你,淡定从容地,徐徐走过生命中的每一天。

 4 ) 徐天的真挚

徐天什么都不在意,甚至上大学,但是其实他特别难过,如果不让费兵上大学他不会怎么的,但是让一个天资聪颖的人没能上大学又倔强的去走别的路,他的难过只有自己知道。哦,还有吴晴,她给徐天写信说:没上成大学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但我没想到你那么不快乐,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徐天后来还是考古,也赚钱,仿佛再去考大学就违背原则向生活妥协了一样,反正现在也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时也搞不清最后要什么。他为什么念念不忘吴晴,那也是他向往的一种人生,他和吴晴都有理想,只是吴晴规划的好,一直在进步,而他太随着自己的性子,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尊严,以致活的没有一点规划。要去监狱的时候,他对陆秦生说:我那都是小聪明,你看我这半辈子了,对吧,一事无成。 说实话徐天真的没有为别人做什么(当然也没为自己做什么),没有为了爱人在李书记那小人面前牺牲脾气、面子,没有对吴晴说,我重新考大学,你等我。没有为了含辛抚育他的老爸保住棉纺厂的工作,没有为了让父亲放心早点结婚或者相一次亲。不想给付出那么多的何美丽一点机会,哪怕是一盘何美丽明明知道是假的还要反复听无比珍惜的磁带,他也像无关紧要似的给消了。 总之,徐天就像是一个孩子,就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不会对别人负责,也不会对自己负责。但是还是有好多人喜欢他。陆秦生说,其实我挺羡慕你的,你身上有那种让女同志身不由己、牵肠挂肚的本事。 为什么呢?其实不仅仅是女同志的迷恋,费兵不也是么,陆秦生又何尝没幻想过做徐天,因为他坚持自我,活的真诚,性情,得失心不重,有血有肉,清高脱俗,充满魅力,一路跌跌撞撞,随性,孤独也无奈,不了解他的人觉得他聪明、洒脱、不在乎,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只是个对自己坚持,对别人对世事害怕、脆弱的孩子,会对他无比心疼。所以他老爸在他辞掉棉纺厂的工作的时候说,反正也这样了,还不敬你老子一杯。在他要进监狱的时候,说等着他出来孝顺。所以吴晴做未婚妈妈也没有怪他。所以吴晴的妈妈,那样喜欢上进孩子,曾经反对他们婚姻的老教授说,徐天这孩子挺好的。 他不是不想要,只是不会吧。因为倔强,没有抓住想抓住的吴晴,执意的错过其实很美好的梅果,不知道怎么面对盛情的何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孝敬自己的老爸,不知道理想去了哪里。最后,何佳对他缓缓的念出的心经,就像一生心情经历终被释放,这只孤独奔跑的狼带着坚持和心酸终于流放所有的苦,奔向彼岸。 去吧,去吧~ 到彼岸去吧~ 走过所有的路到彼岸去~ 彼岸是光明的世界~ 去吧,去吧~ 到彼岸去吧~ 走过所有的路到彼岸去~ 彼岸是光明的世界~ 看的时候,大抵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要流泪的。比如费兵对梅果的一再坚持,比如费兵爸爸盛装出席聚餐,可梅果和小姨连门都没进,爸爸脸上对费兵的心疼,比如何佳晴天霹雳的知道徐晴的存在,却决定告诉徐天,跟哥哥指着天上说,妈妈告诉我们要勇敢。一切都让人觉得,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得到未得到都是美好,爱过才重要。

 5 ) 我们的彼岸——写在《请你原谅我》播出前

《请你原谅我》还没正儿八经地看过,但我已知道了它要告诉我什么:到我们的彼岸去。 老忍不住要将它与另一部同样具有文艺气质的剧《血色浪漫》相比,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符号式的男主人公。钟跃民与徐天,两个符号,一个极致张扬“在路上”的快感,一个苦苦守候“到彼岸”的超度。一度以为钟跃民这个角色太不真实,谁血管里的热血可以澎湃到燃烧一生而不知疲倦?如今站得远一点再来看,那其实是我们的心,是它不甘寂寞、不甘庸常而想要摆脱现实桎梏执着飞翔的姿态。而徐天,这一段迂回的经历更容易在现实中找到“版本”,我们可以说:“啊,这不就像是某某某吗!” 这两个浪子,一个意态潇洒,一个步履沉重。看似殊途,却可同归。因为,他们其实可以是一个人。意态潇洒的那个是我们躁动飞扬的内心,步履沉重的那个则是我们踟蹰行走在尘世里的躯壳。 (有趣的是,两部剧都有意无意地为两位浪子安排下三个女人,也许对于男人来说,女人就是最好的障碍,也是最好的老师。三个女人代表了他们人生的三种经历:过往的纯真、迷人的诱惑和现实的收容。她们是他们的魔障,他们通过她们完成了回归。) 有时候,心走得太快,现实里的脚步渐渐追赶不上了。 曾经我们以为,想要的未来要像太白先生梦境中的那样,“云为衣兮风为马”般的恣意浪漫。“南辕北辙”在纸上是一个可以一眼望穿的笑话,在现实中则可以是无数悲欢离合跌跌撞撞的追寻。我们一直认为坚持的方向正确,付出的努力也足够,但那个目标仍是无边无际,也许正是这个时刻,来自彼岸的感召才让我们更加着迷。 孤独奔跑在人生旷野里的徐天,让我想起了《飘》结尾处奔跑在桃树街迷雾里的思嘉,那时候,在他们的耳边一定有一个声音:“到彼岸去,走过所有的路到彼岸去,彼岸是光明的世界。”他们已奔跑了太长的距离,费尽了太多力气,才发现那个彼岸,原来是街尽头家的那一束灯光,是爱人那双为自己抚去眼泪的轻柔的手。 什么是彼岸?那是一个可以收容我们身心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温暖、安全和满足,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更圆满的人,我们走出的步子可以更踏实而坚定。 于是,我们渴望去得到,期待被救赎,不遗余力地去追寻那个方向。 如果说这场迷茫已注定,那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会突然察觉、赫然开朗、恍然大悟,原来每天出现在眼前的脸庞是多么动人,每天可以握住的手是这样温暖,每天都做着的工作是如此踏实?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我们有时候固执得像孩子,一门心思地去想要得到。而在人生的某一段里,忽然有一天,或者有一刻,我们突然发现,那个“彼岸”不是“得到”,而是知道已得到了。那一刻,我们愿意如徐天一样,因为心的轻轻颤动而流泪。 彼岸即身边。 (没看过片子,5分算作对这部剧的期待吧)

 6 ) 年代的缩影,时代的声音

       看完《请你原谅我》总让我臆想那个年代所应该发生的事情。一个年代的人文故事跟那个年代的社会潮流以及背景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所以回想该剧所描述的故事是那样的贴合于那个年代。


徐天———年代的走向
       剧中的徐天其所表述的正暗合了那个年代新生的主流声音,那就是向往着自由和自主,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正是人们刚从那个不现实的美好承诺中走出的时候,人们迷茫的探索着前进的脚步,他们摒弃了曾经那个不现实的信仰,丢失了原以为可以依赖的伟人。在迷茫中他们潜意识开始更加关注起自我,而自我的追求正是自由和自主。这就是那个年代青年的主流理想。而年代的走向是随着社会潮流所所驱动的,正如剧中徐天在3个性格迥异的女人之间无助徘徊。


吴情———理性的枷锁
       说其为枷锁并不是说犹如古时刑具般锁住每一个人,而是锁住那些理性判断后不可选择的道路的大门。人生每一个时间段都有无数条路可以选择,而理性会为我们选出其中荆棘较少,便于行驶的道路。剧中吴情无疑是一个理性占了主导地位的人。在与徐天的关系中,她深深的被徐天追求自由的本性,聪慧过人的机智,别具一格的行为方式所吸引。她也向往着自由,她也感性的追求过,但是最终理智告诉她,这不会是她实现自我规划最完美的那条路。对于徐天来说吴情是那份不可割舍的初恋,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曾理智的想负起这份责任,但其内心一直不曾抛弃那份对于自由理想执着的追求。正如剧中吴情说的一句话,他们性格不合。就这样在一个对的时间,出现了一个错的人。回看年代背景,70年代末的时候,社会理智的认识到了之前所行驶道路的错误,正是这样时代与理智交汇了,但是迷茫的社会急于发现追求的目标,纵使它加快了前进的脚步,与沉稳的理智擦肩而过了。


梅果———感性的追求
       梅果是感性的,聪慧的,愤世嫉俗的。但她也是善良的,剧中梅果曾与费兵说过“你是好人,我是我你是你,不要为我难受,这不是我的初衷。”那梅果的初衷是什么,其实梅果从头到尾都是最懂得徐天的人,从他们考场外的第一次相遇他们就相互吸引着,因为他们从对方的眼睛看见了自己,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思想追求,还因为他们遇到了知音。小说原文曾写道“在挣扎的山崖,他和她只望一眼,就看穿了对方的骨髓。如果说吴晴与徐天的爱是现实的,是肌肤相亲,是是否上大学和是否有工作,那么梅果与徐天的感情,便是血与血的冲撞,是生命与生命的纠缠不清。”
"她喜欢他的自我和跋扈,还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的率性而为的劲头。身边的人在梅果看来,都太过于世俗、现实。梅果在徐天身上发现了另一个自己。"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梅果的初衷不是报复,只是借由报复的理由继续跟随着徐天,其实大学对于找到徐天的梅果来说也已经可有可无了,她的爱不关乎其它的一切人和事,只是爱,只是她的感性让她易于常人的执着,她用她那和徐天同样的自我和跋扈来追求她的理想与幸福。反看徐天,他也同样爱着梅果,梅果就是他的逆鳞和软肋,每当其出现意外的时候,徐天都会表现出易于常人的过激行为。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心里的,所以不用言语,他们都明白对方的心,梅果明白每个阶段徐天的悲苦与无奈,徐天也一直明白梅果的内心所想。但是梅果的追求过于感性和执着了。徐天势必要面对来自吴情理性的责任感,要面对来自费兵的现实的兄弟情谊。结果也只能是在错的时间,出现了对的人。最后梅果只能远赴他乡,杳无音讯。对于其结局的理解,以杳无音讯四字概括,也许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已经回到了她本该存在的天堂,不管如何,她已经离开了那个年代,那个不合适她的年代。再回想年代背景,80年代开始人们的自我追求,急速膨胀,正有如梅果那极端感性执着的追求。到80年代末一个有着好的初衷的自由运动爆发了,其结果和梅果一样的让人悲苦。观其原因就是过于感性执着了,那个时候的社会已经不需要突然间变革式的革命了,对于自我思想的追求是需要潜移默化的革新和改革的。所以徐天所代表的年代和梅果这个过于感性的理想追求最终也是悲苦陌路了。


何佳———命运的现实
       何佳是世俗的,也是现实的。他一直现实的存在于徐天的身边,和他一起赚钱改善生活,帮他忙里忙外照顾家事,用行动陪伴着徐天
,不离不弃。正如不论理性或感性的人都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现实一直不离不弃的伴随着我们所有人。何佳是世俗的,但是也如世俗的物质条件一样被普罗大众所追求。他们向往着何佳,背后还要说何佳是放荡世俗的。直到何佳遇到徐天,徐天对她的那种漠不关心,酷味十足,让何佳燃起了浓厚的兴趣。何佳向往着这个与众不同才思敏捷的男人,她用现实的行动一次次向他靠拢,用喜悦的心情伴着他走每一步。或许她不懂他到底想要什么,但是她知道现实的在他身边陪着他就好,一直支持他,鼓励他。犹如命运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徐天对何佳也是现实的,他们一起合作,一起生活,把现实生活都交织在一起。何佳对于徐天来说是没有理性责任和感性包袱的,徐天和何佳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虽然何佳不懂他的追求,但是何佳也不需要懂,因为何佳只要在现实中陪伴着他就好。不能说何佳是在对的时间,出现了对的人。只能说何佳是用平淡和生活坚守到了自己的幸福。反观年代背景,80年代社会所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自主的快速实现,也不是理性的放慢发展脚步追寻正确的道路,而是社会的宏观稳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切以物质基础的发展为前提。当时社会需要的正是经济的快速腾飞,是世俗物质的满足。正如同何佳在现实生活中的不离不弃,家庭琐事,对于年代的徐天来说,这才是根本的归宿。


费兵———迷茫的民众
       费兵是善良,义气的,费兵有如那个年代的普罗大众,他们经过了盲目的信仰,遵循精神领袖意志的时代。突然间一切都成为了错误的泡影。他们迷茫了,不知道要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了,他们没有了目标和方向。直到费兵遇到了徐天,他看到了徐天身上的那种自由和洒脱不羁,看见了徐天的文化才情。徐天的一切是那么的吸引费兵,他打心底愿意追随着徐天,是他心目中那个伟岸的天哥。所以徐天的追求与想法也就成了费兵的追求与想法。直到梅果出现,费兵同样被这个跟徐天有着诸多相同点的女孩迷住了。他废寝忘食的追求着这个对他有致命吸引力的女孩。他找到了除徐天之外的其他,徐天再也不是唯一了。而他不知道他还是迷失了,迷失在那盲目追求之中。再回看年代,大多数的人们也是这样迷茫的跟随了一些别人的思想,他们都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只会随声附和。


陆秦生——封建的自卑
       陆秦生是封建的,他对于事物的追求还是停留在阶级的层次差异上,他告诉自己,自己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他所要的只是身份所象征的阶级层次。就像他追求吴情一样,开始他只敢看着那个每天与他一起上下班的女孩,不敢说出自己的爱,甚至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说出爱。直到他考上大学,他才认为自己拥有了资格。而最后使他迷茫的也是阶级的对比。他一直认为徐天比自己强,但是徐天没有上大学,所以理所当然的以为自己比徐天更有资本。但是当他看到那个做了商人,从事了封建社会所谓的下九流行当的徐天的时候,徐天依然那么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他费解了,他迷失了。复看那个年代很多的人们不是依然保有着他们的封建思想和行为吗,甚至直到今天封建依然存在。


       看完本片让我感觉人和事是那么的巧合与无奈。理性,感性还有现实其实并没有矛盾。重视理性的枷锁用以规划道路,环视现实的命运是以把握前进的速度,珍视感性的追求得以认清前进的方向。这可能才是人生之路吧。

 短评

虽然还是国产电视剧一如既往的粗糙 但编剧有些台词 和吴秀波还行

5分钟前
  • 生肉怕疼
  • 推荐

真的是命运弄人。走错一步,错终身。走对一步,对终身。

9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当时看到何佳写信给徐天吹牛那段,泪流满面。这要有多么毫无保留和坦荡的爱,才能把所有的苦难都当酒一口闷下,只为换你一个安心呢。何佳说得对,真正的仙女一眼是看不出来的,何佳就是仙女。

12分钟前
  • 浮生如梦
  • 推荐

《天若有情》年代版。依然是那个特立独行横冲直撞的展颜也就是梅果;还有那个一直跟着她纠结暧昧的季叔,这里叫哥,徐天;更少不了唯一一个跟季叔有实质关系的王琪,这里是吴晴;最后会出现一个既理解季叔又讨得季叔欢心的李伟凡,也就是海清;还有方义安费兵;周大山陆秦生,虽然他比较猥琐。

13分钟前
  • 凯旋
  • 力荐

吴叔

18分钟前
  • 兜兜未来
  • 推荐

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走过所有的路到彼岸去吧,彼岸是光明的世界

23分钟前
  • 推荐

这情节太拧巴,各种我不喜欢的纠结。

24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还行

我们永远在选择不同的活法~~~~吴秀波萌!

28分钟前
  • 小小农
  • 推荐

越发讨厌董洁,徐天好一副俊俏皮囊!你是真文艺,由爱生恨,越来越爱。感谢编剧!

33分钟前
  • 猴子大人别二了
  • 力荐

喜欢何佳 非常喜欢

37分钟前
  • 一事无成孟烦了
  • 还行

其实这部剧更像是散文,他好像没有在说什么,但其实什么都说了,就跟里面一句台词,心事越多,算命就越准,你的经历越多,在这部剧里就看到的越多,当然,等你听到心经真正含义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这老吴还真不是盖的.

42分钟前
  • 小山上的楂小姐
  • 力荐

其实还没看出请谁原谅谁。爱本是一场亏欠

43分钟前
  • 梵阿一铃
  • 推荐

所有的看不透的世事变迁,其实都深含玄机。

48分钟前
  • 享受阳光的葵
  • 力荐

2011年12月下旬至2012年1月初,和父母xj看电视,结局很仓促,感情很拧巴,3星。

50分钟前
  • 鸟甲
  • 还行

心事越多,算命越准。我觉得这是一部关于人生的电视剧,就是人该怎么度过一生,这么说不为过,因为你一定会在这里看到你自己,董洁是我心中小龙女的不二人选

51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推荐

好爱好爱好爱这部剧。

54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徐天說,我這十年沒朋友。另,其實我更喜歡他爸。又另,梅果简直就是个吉高由里子。

58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推荐

海清太可爱啦

60分钟前
  • 末末君。
  • 推荐

因为司马懿,中了吴秀波的毒……一发不可收拾。

1小时前
  • 河淼
  • 推荐

海清的角色很讨巧

1小时前
  • 慕容白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