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王宋世杰2粤语

香港剧香港1999

主演:张达明,黄子华,郭蔼明,李子雄,姚乐怡

导演:徐正康

 剧照

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1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2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3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4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5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6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13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14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15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16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17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18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19状王宋世杰2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1 16:39

详细剧情

  本剧集承接第一部内容,自宋世杰(张达明饰)得罪了慈禧太后,宋世杰只能带着妻子白玲珑(郭蔼明饰)及儿子祖隐姓埋名,多年来东躲西藏。然而他爱抱打不平的脾气却丝毫未改,致使玲珑为其担心不已。后因孤女白小翠(姚乐怡饰)的出现,宋世杰身份被迫暴露,幸得恭亲王(李子雄饰)以免死金牌保命三年,从此成为朝庭御用大状,替百姓申冤。而赖三(黄子华饰)居然一跃从粗鄙的市井流氓变成了精明镇定的状师,与宋世杰斗智斗力,展开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好戏。  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制作的32集清装电视剧《状王宋世杰2》,是《状王宋世杰》系列电视剧的第二辑。本剧集仍启用原班人马,由徐正康监制,张达明、黄子华、郭蔼明主演。

 长篇影评

 1 ) 宋世杰真的很卑鄙

这部剧从案件本身来说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宋世杰这个人物的定位却是非常的奇怪,说他是好人吧,却也时常为民请命,说他是坏人吧,确实也做过为富不仁的事,第二部里更是几次害了身边的人。
无头将军案,第一次陷害杨初九,害小翠差一点被强暴,如果不是阴差阳错,白玲珑喝了迷药,他肯定不会反抗赖三
之后杀降案,间接导致杨初九被杀,如果不是他背后说人是非,杨初九根本不会铤而走险,后面更不会被杀。
如果不是他游手好闲就不会和赖三勾搭,如果他不是刚愎自用就不会让赖三继承衣钵,如果不是对小翠,杨初九多次救宋家于危难,但宋世杰从心底还是瞧不起杨初九,认为小翠与杨初九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可见其心肠并不好并且对小翠仍然余情未了。虽说余情未了是情非得已,但是宋世杰却并不懂得什么才是爱,他对于爱情的观念非常世俗甚至可以说是低俗。而他对于人也缺乏起码的尊重,对于赖三他只是当作一条狗,一条可以替自己开心解闷的狗;对于杨初九他只是当作一个下人,而家庭中其他成员却把杨初九当作家人。
总之第二部里宋世杰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外部大义凛然内敛肮脏龌龊的小人。他和赖三其实没有区别,某种程度上说赖三的坏是逼于无奈,而他的坏则是性格使然。

 2 ) 法理、辩术、人性

近日想起少时看过的《状王宋世杰》,因而再次观摩,稍有感悟如下:
第一案 “白马无头尸”案 :
白马无头尸-朝珠/黄马褂/身体特征判定身份-凶器/动机-能力-尸检身份确认-行凶动机-杀人性质,如此抽丝剥茧断案,动机,凶器,能力,当事身份,案件性质一一寻求,身高体重生活习性人情变化均需要关注!
为情而来,为情而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当人性扭曲的那一刻,结局已经注定。
第二案 “鬼凶手”案:
心中存善,鬼亦可为人。 人证物证俱在但未无人证实杀人现场,四鬼申冤引致陈年旧案,因交情不同而对人的品格看法分歧存疑,而又引出故人感情纠葛旧事,最终查明旧时情人因爱生恨借鬼杀人。制造特殊环境可以影响情绪,激发出人的自然本性,才能知道其真实想法!
此案中最大疑问即是四鬼之陈年旧案并未讲出实情,实则应为龙婆私下犯罪之实,借用利用而已!
间中有“黑豆黑狗”案,借用烧饼的象征意义,引出见黑豆即暗示狗肉黑豆煲,杀狗者无罪,暗示者有罪,自然联想的能力是理所当然,此外即为诡辩,混淆罪行指使者与执行者之间均为犯罪,只存在主罪与从罪之分!
间中“投桃报李”案,承认事实,三十年拜山权,按次数计钱,同样是拜山,孝敬费也按次数计钱;再者祖先福报也按次数计钱,三者都是假装祖先实体来进行计数,最后以投桃报李解除事非。此案中均系诡辩,但实际则是庭辩均未按律法来行事,以过逝先祖为行为实体并借用交易关系来计虚无计数的经济数额,如孝义,如福报等,以此计数按理无穷尽也,最终只有推翻交易关系此前提来解除烦恼,实则诡辩再高明也抵不过实在的律法,此则术再高,脱离准绳之主体也是枉费。
第三案 “杀降”案:
总兵借用宋与反贼和谈投降,救出县令并杀害降贼,陷宋于不义,宋即诉县令与总兵。期间借用藏头或右弼反诗引来六王爷,此处说明诉讼需要公平的审判环境。其二,总兵杀反贼,可为法理诛杀,亦可牵涉国家诚信。借用猫与老鼠和老鼠抢占十二生肖之位之例来类比即混淆动物生存本能与人类社会法理差别,其中陈明降后反贼贼心不死,亦应直接格杀,此应说明法理并不诛心,只针对犯罪事实行为而作出审判。其三,借用总兵并非地方首领并无权力与反贼签订协议,引出香港割让之《北京条约》为六王爷代替国君签订,即为首领不在其位,其下最高领官可代为协谈。其四,结合宋对翠有好感诬陷其有心杀“情敌”九,并反而借用宋审“黑豆黑狗”案之借用烧饼物体象征意义引证翠即为潘金莲,九即为惨死的武大郎,并借用东北习俗饮高梁酒杀寒即“杀降“,说明指使者宋为主谋有指使犯罪。此处单纯证实犯罪动机而导引犯罪事实,法理上并不成立,只是牵强附会。后在白胁持恭时借用赖使用调包之计,引总兵借用赖献之计再次杀降”恭“,并再用恭曾羞辱赖之计反诬赖有杀恭之心,同样是反借犯罪动机而推导犯罪事实不符法理,另同样借用暗示引发联想之意反诬赖明知总兵并非擦枪走火杀降,而实则献计顶包精心布署有意杀降!此案借用”事件重演“而验证人心难改,犯罪依旧!终究是心有情欲容易被人挟持,正邪之念只在一念间,也不在一念间。
此案之中疑问:投降协议并不能解除挟持人质,反叛国家之罪名,地方长官所签协议并不能高于律法。
朱妻状告其夫为夫不仁案:吴状以夫妻之道为证其妻不尽为妇之道行夫妻之礼,并引寻花问柳前后变化说明寻花有理,宋引用与朱作生意的酒店老板不在朱未有清醒提示如饮酒之下与其作生意,借喻朱在外寻花后回家未对朱妻有明确夫妻之礼的提示,说明朱妻并未不尽妇道。此案中因当事人夫妻之道互为责任,无法互相证言,而借用商业需求关系来喻证,实则巧妙!
第四案“天国逆子”案:
丽娘杀夫案其一引证宋殴打家庭老师邓之后,邓再次遇到宋之后自卫先下手为强,证丽娘因多次不堪忍受其夫殴打致最终杀害其夫,但其中疑问是谋杀人证物证俱在,但并未有其夫当场直接殴打事实,其它人证证词辅助稍显牵强。
其后张因知悉自己身世人性大变后,一心想逆天而行,逼死其妹,更想治其母死罪,后宋借用其母隐藏卖身契设局引出张露出真容。此案并不负责,只因古代名声至关重要,在妻妾不同,嫡庶有别的观念实在太深刻,普通人均逃不过名节二字。
其后四君子为难宋杀害清官,而宋借用污浊之汤不可饮喻张并非清官已污染官场清风,此喻太过绝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性的恶无法去除只能约束,可通过制度约束而达到扬善抑恶的效果。如古人所重名节亦可用于约束人性之恶,只是因制度基本并非人人平等,名节于人也非同等重要,所以此名节已随制度基本异化。
第五案“同治花柳病”案:
先认定费不是中国人,不应由中国状师来审案,此为隔绝宋世杰入案,但宋假当翻译实当状师。以西药有毒辩驳费有不在场证据,而宋则以噎死西药也无伤痕来反证西药杀人于无形并非绝无仅有。宋再以西药有更便捷杀人药品反驳费无需大粒西药来杀假偷银者。 赖继而污陷费是用毒高手,杀四大首富于无形,宋以大内高手会使蚊须针表明其它人亦可杀人于无形。赖继而以西医注射针与首富身上针孔相符来说明作案工具相符。在此之前都是针对犯罪能力,作案工具,作案时间来互相佐证,但终不可形成有效证据的串连,无法形成比较严谨的证物链,稍显牵强。而宋则引据妓院周边经营的小贩证言有神秘显赫人物经常出入妓院,其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但其中并未公开皇室秘密。其后宋又知悉英国领事有借由此事挑惹大清,而恭又有意借宋之口挑明皇家秘密,引起八旗对慈的非议或挑起英清战事重掌兵权,故借恭有意提示给宋的神秘人物所题折扇献给慈,再而自认为幕后凶手,以提醒慈,赖才是害死同治的关键,并让恭无缘由挑起对慈的非议和英清的战事,慈亦投桃报李,终以赖之性命取代宋而行刑。此案件只因牵涉历史上同治死因,并杜撰费发明青霉素来医治梅毒而显故事情节精彩,对断案辩诉无更多精彩发挥。宋最终自认其罪也稍显小人物的无奈,所谓忠君所谓爱国均显苍白,冥冥中意识到自己只是各大势力角逐的一颗小小棋子,如何跳出所处的乱局不仅仅是牺牲自己那么简单。

 3 ) 被嫌弃的赖三的一生

看完《状王宋世杰2》没法不感叹赖三的人生。

赖三的加入制衡了战无不胜的宋世杰,这或许是第二部想要制造的一个看点。一个能够制衡宋世杰的人物不能凭空出现,编剧没有树立一个什么知名状师,而是选择了一个既是宋世杰又不是宋世杰的人物赖三,他是宋世杰教出来的徒弟,熟知宋世杰打官司的路数,他和宋世杰之间有仇,要报复宋世杰甚至想要取代他,但是又始终不能替代宋世杰。

饰演宋世杰的依旧是张达明,饰演赖三的是黄子华。故事开始,赖三是一个在街头混饭吃的赖皮,宋世杰将他当作隐姓埋名的逃亡生活中一个用以消遣的对象,而赖三为着生计,跟在宋世杰身边,拍他马屁,供他驱使。乍一看宋世杰无论智商学识,身份教养都比赖三要高很多,但正因为赖三是黄子华演的,他曾将张达明拉来做“栋笃笑”拍档,便总觉得二人的地位理应颠倒过来,或者说,赖三不应当只止于一个混日子的赖皮。

在遇到宋世杰之前,赖三是黑河的一个赖皮,在遇到宋世杰之后,他最初的日子其实还是照旧,直到铁头将军案出现,彻底改变了赖三的命运。技痒难忍的宋世杰训练赖三,将他捧上公堂做自己的傀儡,不想却由此激发了赖三的天资,尝过甜头的赖三再不想回到以前的生活,然而很快这一切又被宋世杰打破,铁头将军伏法,赖三失去了刚找到的靠山。第二次出现在宋世杰面前的赖三有备而来,在杀降案中以其人之道击败宋世杰,却不料六王爷帮忙,赖三再次尝到败北的滋味,不仅如此,赖三还被精神失常的江总兵打中要害,不得已去做了太监,最终因为牵涉同治帝花柳病死亡一案,被慈禧下令处决。

如果赖三只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反派,他最终被斩头就会让人拍手称快,但实际上,赖三是一个远比主角宋世杰人物更复杂,演绎得更人性化的角色。

赖三可以说是天资聪颖的。宋世杰的调教仿佛一下子激发出他的潜质,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赖三就成为了一个可以和宋世杰对手的状师。他并不像宋世杰说的那样不学无术,为了打败宋世杰,赖三可以记录下宋世杰每场官司,为了知道宋世杰的心思,他可以翻遍各种书籍。他调教胡运对付宋世杰,乃至之后自己现身与之对手,可以说完全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赖三对人性和世道的洞察,其实要比宋世杰要深,在宋世杰认为自己可以保住乱党性命之际,赖三就已经看到了杨初九一干人必死的下场,他以酒浇地时眼中的冷峻,是宋世杰不具备的;他对宋世杰说的天地良心报以冷笑,因为他知道宋世杰内心最见不得人的一面;对酒楼几个势利眼的捉弄,的确是报复泄恨,但是其手段幽默智慧,令人啼笑皆非,比起宋世杰如街头莽夫采取不光彩的手段报复西宾,要高级很多。甚至当他被迫进宫做太监,半路出家的他也能做到皇上甚至太后身边的红人级别,仿佛把他放到任何一种境遇中,他都可以做到最好。

同时,赖三又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底层人。他出身卑下,小时候跟随母亲乞讨,母亲死后他生活没有着落,依旧乞讨为生,人们叫他赖皮三,仿佛忘了他还有大名赖宗耀,他需要寻找一日两餐一宿的着落,看到招工会赶去干活,会剥死人衣服穿,会吃猫肉,每个人都可以欺负他,打他,嘲笑他,剧里他经常一出场就被人随意打骂,一失势就被酒馆老板扔出门外,连宋世杰都可以在皇宫重地随意踢打他,更不要说恭亲王这样的王公贵族,更不把他放在眼睛里面。

对于这样的生活,赖三习以为常。他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剥死人衣服,吃猫肉,这些别人觉得下贱的行为,他觉得十分正常,并不以此为耻。而他为了自保,讨好他人,自己践踏自己的自尊,在被别人打他时反应十分强烈,因为他被人打习惯了。他为了生存练就一身拍马屁的本事,用他的话说,论拍马屁,没人比得上他。他可以上一秒还对白小翠摆谱,下一秒就在同治帝面前做奴才状,中间切换完全没有障碍,仿佛骨子里已经习惯这种分裂。

而赖三的聪明似乎都用在了非正道的地方,为了得到小翠,他利用宋世杰不敢暴露身份的软肋,胁迫宋世杰将小翠交给自己,在明知房间里的女人是宋世杰的妻子时,他依旧不打算停手;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甚至让铁头将军杀死心爱的女人;为了保命,他不惜挑拨同治帝和慈禧之间的关系,把救命的针药推空任由同治帝死去。

不过,虽然赖三做出了这些事,却并不让人感到厌恶。一则因为他的一些下做事并没有真正成功,另一方面,那些接受他毒辣提议的人,比他位高权重,并非是单纯受人摆布之徒,接受他的提议并实施的人,其实比赖三更加自私狠毒;此外,剧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视欺负赖三为理所应当,也没有一个人在赖三受到欺负的时候站出来替他说话,于是赖三对世人的憎恨变得理所当然,他对世人的报复成了他得到公道的唯一方式。

更重要的是,剧中不止一次让人意外地看到赖三这个表面又贱又奸又狠的人物内心不为人知的柔软一面。他失势被人扔出酒楼,只能躲在背街的墙边痛哭老天玩他;当白小翠不经意表露对他的敬佩之意,相信他可以出人头地,他受宠若惊,发自内心地为有人信任而开心,略带羞涩地向对方坦诚身世,表明自身如此生活的不得已;他亲手将白小翠迷晕送到同治帝,在房门外却痛苦到不能自已;而当他被同治帝恼羞成怒罚到门外跪到天光,他只能对着一只蚂蚱倾诉,回想自己被迫入宫做太监,被宫女欺负的遭遇,吐露亲手将喜爱的女人送给他人的痛苦,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他蓄意害死同治帝以保命,却听到同治帝凄惨地呼唤慈禧的声音,他也心有不忍,应当是想起了自己和娘亲,但最终他冷笑一下,这一笑里有无奈,也有绝情,也有自怜。

而在这些地方,才是黄子华的表演最动人的地方,他有本事让你一秒共情。黄沾曾经在一篇写黄子华的文章里面说,在该剧中黄子华表演方法清新,和别的演员不一样,看起来舒服。

赖三并非一味下贱,他在被欺负之时仍想要保持一点自尊,他很清楚谁对自己是真好,谁是利用自己,他首先是一个人,内心有着常人会有的悲伤,害怕,对被爱的渴望,还有愤怒。

赖三的命运因为宋世杰而改变,他由宋世杰的跟班徒弟变成对手,由顺从到心生憎恨,企图斗败宋世杰而取代之,到最后顶他的名被杀头,两人的关系是剧中十分重要的一对人物关系,但这也是这部剧令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面对被冤屈的对象,宋状师总是会爆发出莫大的正义感,陪上命都要帮助其洗脱冤屈,而这时常需要以非凡的勇气对抗上位者。但是如此有正义感的宋状师,却似乎对赖三这样的人毫无同情心,而是一直将他当做自己身边的一条狗,丝毫没有反省过自己对待赖三的态度,以及赖三为何会变成这样。

在这一部里面宋世杰做的很多事,说的很多话,都算不上高尚,但故事里面宋状师仍然在关键时候表现出对正义的坚持,甚至在大结局的时候真正做了一回救国英雄,仿佛他对白小翠起的贪念,对老婆的背叛,都只是瑕不掩瑜,又或是为了增加搞笑的情节,作为后续官司的铺垫,宋世杰还是那个宋世杰,不会沦为赖三一样的底层人。

最后一件案子牵涉皇帝,又有英国人,势必不能如前面的案子那样分个黑白清楚,但是请来一个不是律师的英国人蒙骗恭亲王,由宋状师胡乱翻译,达到最终还是自己辩护的目的的做法,不止给人极端胡闹的感觉,也是个很大的漏洞,且不说连赖三都怀疑中英文之间的长短差异巨大是不是有鬼,事关国体,清廷一方竟然没有请一个翻译,任由宋世杰胡诌,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宋世杰为了保住大清皇上的体面,保住大清江山,认下将杀人罪,而他认罪同时,亦将赖三拉下水。赖三的确将同治帝带到烟花柳巷导致其染上风流病,也的确是害怕丢了性命而起了杀心。但是一国之君不知自爱,将罪责推给一个做不了主的奴才,这就是上位者虚伪可怕,况且对赖三来说,无论是恭亲王还是同治帝,抑或慈禧,都可以轻易取他性命,赖三怕死是理所当然的,他虽然看上去风光,却左右不了自己性命。而这个时候,宋世杰不问赖三的苦衷,也不问同治帝到底是怎么死的了,他只认为赖三带坏一国之君,对国家犯下不可饶恕之罪,他成全自己的大义,彻底将赖三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此前宋世杰因为坚持公理,赢得恭亲王作为靠山,恭亲王后来露出真面目,也只能说明上位者并不真心为民,并不影响宋世杰的形象,宋世杰的受难,虽揭露权贵者的冷酷无情,但远比不上一个底层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不易和风险。宋世杰有优渥的家境,有功名在身,有收入颇丰的职业,有恭亲王这样的靠山,虽然因为大义落魄,除了担心可能被太后找到,不能打官司,其他照旧,一旦摆脱困境,很快就恢复了原有的生活。

在我看来,宋世杰极其不应当做的,是直呼赖三为“太监”,而编剧极其不应当做的,是让赖三顶着宋世杰的名字被杀。到最后我都希望赖三可以侥幸逃脱,回到老家过完一生,但剧情让他顶替宋世杰去挨一刀,极不公平。即使他必须成为恭亲王和慈禧手下的牺牲品,也不应当成为宋世杰的牺牲品。

 4 ) 注定悲剧的赖三

赖三越爬越高,终于爬到了连皇帝的生死也可以左右的位置。然而,选择权看似在他手中,事实上他已经没得选了。为了苟延残喘多一刻所做出的每个选择,都在把他推上更加不可挽回的绝路。

在溥仪之前,子华扮演过的“身不由己”的角色,我认为赖三也可以算作是一个。赖三从出生开始就是个悲的人物,他是一个饱受欺凌的小乞丐,有着几分天生的小聪明,对人性弱点的观察比普通人多了几分通透。他虽没什么本事,但凭借奉迎他人,也能勉强度日。可以说他是个不体面的人,但,揾食啫,犯法咩?

不过,自从他遇上宋世杰,就注定是悲剧的开始。被迫隐姓埋名的宋世杰因为不能打官司而郁郁不得志,赖三倾听他,也拍他马屁,正好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原本的赖三没什么野心,很惜命,也知道怎样的人就配过怎样的生活,不过是众多市井流氓当中的一个,但宋世杰推他上公堂做傀儡,让他享受过顶级的荣华富贵,他就再也回不去以前了。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享受过那样的生活,他便会开始认为自己也是配过那样的生活的人,也即是对自我的定义发生了改变。

另外,我认为早期赖三对宋世杰的马屁不全是假话,他从宋世杰口中听着各种知识与见闻,内心应该是有几分佩服对方的才华,甚至可能有几分感情。但是,宋世杰始终没把赖三当人,只把他当一条解闷的狗,还把他绑在树上拿他性命做测试。正是那时开始,死里逃生的赖三第一次在眼中出现了杀意,他对宋世杰的所有感情都变成了憎恨,以及执着(执着到拥有了开挂般的能力),并且声称要取代他。赖三到最后如愿以偿取代了宋世杰的姓名——连太后也认同,只不过那是一个加上了前缀“死刑犯”的宋世杰,十分讽刺。

不过,赖三之所以走到最后的悲惨结局,最根本的还是由于他狭小的格局——这也是他低贱的出生所导致的。赖三不懂什么是大爱,他说小翠是他心爱的女人,但他对爱的定义跟动物没什么区别,他的爱就是占有,甚至可以不顾对方的反对。后来在一次意外中,他的下半身被打残,于是连这种原始的、低级的爱的资格也失去了。剧中有一幕是皇帝在房内占有被他迷晕的小翠,他守在门外悲恸得难以自已。我起初看不明白他为何有此表现,反复看了几遍之后,我想赖三是在为自己而悲恸,原因猜测有二:其一,他认为爱——占有——是人生的一大欢愉,也可说人生意义的一种,而他失去了占有的能力,即使他日拥有再多,也赎不回他已失去的这种人生意义。其二,他如今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但始终要听从皇帝的吩咐。爬得再高又如何,他始终是一只狗,不过是主人的身份更尊贵罢了,他能做的能说的,终究是不由自主。

赖三的格局狭小,也体现在他所做的一切仅是为了让自己能过上安稳的奢华生活。前面说过宋世杰让赖三的自我定义发生了改变,即赖三原本认为自己是只配追求“安稳的生活”的人,后来变成了也配追求“安稳的奢华生活”的人。“安稳”没问题,问题在于“奢华”。说到奢华即是说到利益,大的利益便会涉及权力,勾心斗角,千丝万缕,没有大的格局,单凭小聪明是难以在其中生存的。虽说赖三进官做太监的原因一场意外,但他不甘心受人欺凌,竟一下子爬到皇帝——最高的权力核心——的身边。从他有了极力讨好皇帝的心,带皇帝出去花天酒地开始,他随后的每一步都与蒙着双眼爬一座腐朽的独木桥无异,他的命运已注定划上悲惨的句号。

赖三学得了宋世杰的口才,学不了他的格局,终究输了整个人生。

 5 ) 我的收看簿:《状王宋世杰2》

两年后拍摄的《状王宋世杰》第二部,个人觉得比第一部更加的精彩好看,因为有了黄子华,有了“赖皮三”。

  《状王宋世杰2》的故事,发生在第一部结束后,宋世杰一家被迫逃亡时期。隐姓埋名时的状王不堪寂寞,在结识了黄子华饰演的泼皮赖三之后,成天向他讲述自己年轻时办过的各种奇案,在“铁头将军”一案开审后,更鼓动赖三代替自己,作为状师去揭露事情真相。不想赖三在众人面前大出风头、又得到恭亲王奕赏识后领略了成为人上人的滋味,决心取代宋世杰做第二代“状王”。赖三生性奸诈狡猾而又心地狠毒,为了打赢案件,竟鼓动铁头将军杀害无辜少女保命,又打算将宋世杰一家逼上绝路。状王不得不再度出山,在公堂上击败赖三,并得到恭亲王恢复其自由身的承诺。赖三被迫遁走,更伺机复仇。

  赖三的第二次出场,是在“杀降”一案中,为将宋世杰逼上绝路,将其搞至身败名裂,事先做了重重的谋划,最终在“杀降”案爆发后从幕后走出来,站在宋世杰面前。此时的赖三,一扫“铁头将军”一案中的猥琐模样,变得温文尔雅,但是心肠狠毒比那时更甚。双方各出奇招,唇枪舌战,互有胜负之后,赖三出了杀招,采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用看似很严密的逻辑,污蔑宋世杰为真正的凶手,几乎将其置于死地。宋世杰则在绝路中进行了反击,同样采用以彼之道之法,洗清了自己的嫌疑,并重新把矛头指回给赖三,大获全胜。这是赖三的三次出招里最毒最狠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失败之后,他被精神崩溃的“杀降”总兵开枪射伤,然后再度消失在众人面前。

  赖三最后一次掀起风雨,是在最后一个案件“同治十三年”中。这里编剧把剧情与野史很成功地联系在了一起,牵扯上了同治皇帝之死一事。此时的赖三,因为在“杀降”一案中被一枪打中了命根子,只得进宫做了太监,竟让他一路向上爬,成了同治皇帝的亲信。赖三带领同治皇帝出入烟花场所,不想却让同治皇帝染上了梅毒。为了保命,赖三将华人医生费林明成功研制出的疫苗调换,令同治皇帝不治身亡,却嫁祸给了费林明。宋世杰作为费林明的好友介入此案,最终发觉了事情的真相。然而此时不同往昔,皇帝死亡的真相事关皇家脸面,宋世杰必须考虑家族生死,在最后一幕中,宋世杰用一语双关的方式,在慈禧太后等人面前说明了事情的真正原委,让慈禧知晓了实情,并也了解了宋的一番苦心。最终慈禧明斩宋实斩赖,并放宋世杰一家生路,全剧自此完结。

  平心而论,赖三最终的下场,宋世杰难逃其咎。全剧的一开始就是宋世杰像着了魔一样跟赖三研究案情,一手引导他走上了状师之路,却又对其心存鄙夷,完全当他是一条狗般,在研究“铁头将军”一案时更不惜拿赖三做试验,将其置于险地,完全不理赖三死活。这一切都让赖三心里对宋世杰怨念极深,只是不得机会发作而已。况且宋世杰当初教赖三查案,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并无丝毫教导之心,又只教会他审案查案之法,不教其真正的为民请命的理念,无怪赖三最终走上邪路。可叹宋世杰从未真正思考过自己的这些错处,而是一概推责给赖,直到最终在慈禧太后面前揭露赖,也是满口的无耻小人种种。这一切都让我对第二部里的宋世杰很不屑,总觉得他一片道貌岸然,其实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做着种种事情。

  其实说到底,还是《状王宋世杰2》里的黄子华太抢戏,把一个反面人物演得太出彩,才让观众在心里面反而对他产生同情。编剧和导演肯定不想真的把宋世杰拍成道貌岸然之徒,其实他在故事最终所做出的抉择还是很让人震撼的。当他们经历种种磨难逃离漩涡中心来到香港的时候,观众心中的石头还是会落地的,并且期待第三部里,“状王”的再次光临。

  可惜十多年过去,传闻中的《状王宋世杰3》始终没能露面,张达明郭蔼明都会老的吧……

 6 ) 老剧很精彩,细节不必较真,看的是悬疑推演,最后还带点腹黑

对比今天的古装剧之尴尬演技,尴尬服装,尴尬光影滤镜,尴尬剧情,这部戏不比不知道,一比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真的是精彩,剧情最后把大公无私的六王爷腹黑了一把感觉很绝,皇宫之内无人情更无君子,只有审时度势的现实主义者,我今天打着公正廉明的旗号也只是为了搜寻所谓有识之士,从而利用他们为我所用去对抗朝廷其他势力巩固自己地位罢了,时机到了该出卖,该牺牲自己会毫不犹豫的抛出去,自己和朝廷所有人一样,都是卑鄙无耻为了利益出卖一切的小人,因为那种体制下,所谓公正已经毫无价值,死没有任何意义,逆淘汰到了极致,“好人”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苟活下来才是最大的价值,那种体制下,所有人都在把大清一点点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看了很多很多遍,这种人性的刻画感觉是最精妙的点,故事剧情都是为了烘托人性反而是次要的,看了几遍就不再精彩,但是给观众品析人性的空间,九十年代香港古装剧经常喜欢潜移默化的表达人性,感觉这批编剧真的很神。

 短评

黄子华真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演员,永远都一个样,但仿佛永远适合角色。

8分钟前
  • 濛濛
  • 还行

赖三固然有错,但第二部的宋世杰也好不到哪去,虽有正义之心,但刻薄、自我中心,嘴上缺德心有邪念,对别人没有基本的尊重,做事不留余地,如果没有王爷帮开挂早就站不住脚。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以赖三悟性,若当年宋世杰能以诚相待加以教导,或许结局会不一样

12分钟前
  • ,Ծ‸Ծ,
  • 还行

原来又是徐正康,难怪终于有子华了

15分钟前
  • willow
  • 推荐

不是很喜欢这一部,看到第三集后期才有案情发展,之前一直是全家人骂宋世杰和宋世杰咸湿小白菜的极慢速套路…赖三好像洗冤录里的阿龙啊,真的很喜欢黄子华,演什么像什么。反观宋世杰,又直男癌又咸湿…

16分钟前
  • 弯菀婉碗
  • 还行

完全是为了Dayo看的,实在不喜欢张达明演的宋世杰,烦死人

17分钟前
  • 流水不争先
  • 还行

人物非常立体,比如宋世杰那些隐约的纳妾好感,也为今世道德观所不容,如泣如诉的古朴配乐之下更能感受到封建古代的氛围。罗乐林,罗兰,刘江和白茵四个人入木三分,非常厉害。而赖三就如地底泥般下贱惹人嫌,如果不是黄子华忍痛接下这个角色,可能也不会有之后的《男亲女爱》,这碗鸡汤真好喝啊~

19分钟前
  • 小锤
  • 还行

全剧是围绕小翠展开的吗,所有男人都对她侧目,最后皇帝竟然因为梅毒被赖三弄死了,这么儿戏的吗,汗。整体剧情还是同情赖三的,宋世杰不让他顶替断案就能浑浑噩噩过一世了呢

24分钟前
  • 汤锅
  • 推荐

回不去的小时候...曾经陪伴我的TVB...

26分钟前
  • 回忆离开回不来|跳房子
  • 推荐

宋世杰你欺负赖三我讨厌你

29分钟前
  • Ixtab
  • 还行

其实赖三变成这样也不是他的错~

32分钟前
  • Maggie啊啊啊
  • 还行

黄子华在里面绝对比张达明出彩!

36分钟前
  • 荦旯蒯庖
  • 还行

张达明黄子华郭蔼明猜一个人~

40分钟前
  • crab
  • 推荐

1999年

41分钟前
  • 想飞的鱼儿
  • 推荐

黄子华演得的确很贱……

44分钟前
  • 猫龟🐌
  • 推荐

从人到剧情都好经典啊好经典,看了无数遍啊无数遍~~

46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找不到粤语版啊~

51分钟前
  • 杏仁糊啊糊
  • 推荐

这宋世杰才是反派吧..

54分钟前
  • DetectiveKING
  • 推荐

第二部的宋世杰变身俗世老男人,还好有个赖三

56分钟前
  • 推荐

第二部完全就是摧毁第一部的宋世杰啊。赖三是精华。

58分钟前
  • 比黑更黑
  • 推荐

我喜欢初九!!!!

1小时前
  • 玛利亚不在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