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8

记录片英国2012

主演:迈克尔·艾普特,Bruce Balden,Jacqueline Bassett,Symon Basterfield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保罗·阿尔蒙德

播放地址

 剧照

人生七年8 剧照 NO.1人生七年8 剧照 NO.2人生七年8 剧照 NO.3人生七年8 剧照 NO.4人生七年8 剧照 NO.5人生七年8 剧照 NO.6人生七年8 剧照 NO.13人生七年8 剧照 NO.14人生七年8 剧照 NO.15人生七年8 剧照 NO.16人生七年8 剧照 NO.17人生七年8 剧照 NO.18人生七年8 剧照 NO.19人生七年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7 20:49

详细剧情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八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人生行至大半,岁月蹉跎。是悔恨感慨,还是遥想当年风华正茂。年华终有老去的一天,可生活仍将继续。   陪伴这些孩子度过半个世纪的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也已两鬓斑白,《人生七年》还将继续。

 长篇影评

 1 ) (原创)五十六已然知天命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还是那个导演,从青年到老年,还是那群人,从儿童步入老年。

    我听说这片子有一年之多,因为是完全的真人秀,所以相当好奇,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片源,终于在搜狐视频见到这片子,2012年他们也完成了56岁的拍摄,所以这最新的一部片名字叫做《56UP》,一共分三集,在这150分钟里,我们可以窥见到普通的英国人的人生。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遗憾地是,真的证明了,就像天涯前不久一个很火热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群毕业生在银行实习后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让人无法言语但却就是残酷的现实,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从父母辈一直承传到子女辈。在我们的国家,那个二十年前就出来打工而子女留守老家的这群体,作为父母远离孩子也没有时间精力管孩子,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可提升孩子,他们只是艰难地活着而已,而他们的80.90后孩子依然随便上点学到了中学就辍学然后步入父母的老路到城市来打工,然后依然在繁华城市的边缘被压挤,这群人中除非立志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还是有,但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部英国真人秀电视纪录片也是让人看了唏嘘不已,里面没有分析具体原因,我们只能通过那些表象去推断本质的原因。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当年那几个7岁的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毕业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另外一农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一个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一个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有压力的电影拍摄,56岁时候重回拍摄,已经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进行创作表演并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我们中国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主要说的是遗传和潜移默化,大概也表达了不同物种之间这难以逾越的某种界规吧。除了结论真的让人感叹甚至让人有些不甘以外,我还明显地发现了以下值得感兴趣的几点。

    一、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

在片中,精英阶级的andrew和john老到56岁依然还保持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美国教授nick夫妻晋升为精英阶级,公务员peter夫妻作为中层里面的佼佼者,体型明显较好,有几个甚至说得上修长精干;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几乎都成了胖子秃子,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甚至说得上相当英俊帅气,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而这些底层阶级父母生的孩子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都是肥胖的,虽然现在他们还只有20来岁。

    可见,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是不是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吧,这点其实很值得我们深思。所以现在有人说,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你连冬天早晨起床都起不了,你如何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呢?我们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

    二、除了母体的家庭环境,性格是重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张牌。

诚然,前面有说,绝大部分人基本都没跳出社会的等级的既定魔咒,但还是也有例外的。举两个例子,任何人都会注意到有个叫neil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他有个小学同班同学是电影中的考上牛津数学系的bruce),neil在在7岁的镜头里他非常灿烂地叙述着他不着天际的奇异的剑客或者花朵蝴蝶飞之类的梦想,甚至14岁的镜头下也是一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好教区飞速而过的阳光灿烂少年,在考牛津大学失利而进入一别的大学之后,因为精神有了问题,他辍学之后做了建筑工人,然后流浪辗转在英国各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实在让人看了相当心酸。虽然最后在56岁的时候以反转的姿态做了某个地区的议员,但依然是个贫苦的拿着救济金的议员,他平时所打的零工比如做教堂的辅助祭司也仅仅能让他活着,他对着镜头从来都没有过高的奢望,说不知道他自己能做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样他可以做下去赚到钱的更好职业,他骨子里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了。片子一直没说他的精神问题是他的天生遗传问题还是后来因为家庭环境压迫所致,总之,这个人物看了让人相当悲凉。如果他性情没有问题,他大学毕业后本来是可以顺利走在中产阶级有尊严的轨道上的。

    还有一个孩子,生活在贫民窟,住在寄宿学校里,7岁时候出现的那张悲凉的脸让我很难忘怀,他叫paul。他7岁时候谈不上什么梦想不过就是希望少被打,少被罚站之类。他的忧伤无助的小脸在1964年的黑白镜头下让人心痛。他成年后虽然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无一技之长,也无足够的毅力坚持,或者也因为就业环境不佳,他频繁地失业,换工作,到晚年的时候已经只能在妻子帮工的养老院谋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杂差。他到底是因为家庭环境而造成的自卑,还是因为天生性格本身而造成的少毅力?不得而知,总而言之,他小时候的那张脸让人怜悯并心里发冷,因为这都可能只是与他的童年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三、婚姻可以拯救一个人,尤其是女人。

在电影中,女人的幸福主要与情感与婚姻有关,事业在里面的比重很小。中产阶级里面有三个同班同学,在多个年代一起肩并肩出现在镜头里,长大以后的命运差别还是很远。有个叫Sue乐观的女孩第一次离婚后坚强带着孩子,后来再婚幸福夫妻关系很和谐,然后工作也一路顺利并且有显著提升,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总之人生更为幸福;有个女孩子一生中嫁了两次离婚两次,留下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只做着低微的工作,她身体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业领着救济金经济也很拮据;还有一个女孩子本性是个悲观的人,她在7岁14岁和21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忧伤很反叛的女孩,而在28岁的时候遇到了她的丈夫,从此她变成了一个阳光的人,在56岁的时候坦然地说出:虽然自己是一本也许不怎么好看的书,别人(观众)既然翻开了,但是还是会有惯性一直读下去。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这话放在女权主义那里不好说对与错,但是放在这个电影里再合适不过了。那些在7岁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说要结婚要几个孩子的女人,在她们的人生道路上都写下了这些篇章,只是个中滋味大相径庭。婚姻甚至重塑了她们的第二次生命。那个苏在这些女人中显得相当年轻有活力,无论容貌还是精神在这群女人中都是佼佼者,再婚遇到的让她幸福的男人,和一路向上的事业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当然也创造了较好的物质环境吧。而其中有个女人在56岁的时候衰老得惊人,家庭一般又遭遇失业,岁月在她的脸上无情地刻下深深的痕迹。

    父母的糟糕的婚姻会伤害一个孩子,给他们人生留下很不好的印记,但其实好的婚姻也可以拯救一个男人,比如上段中写的那个7岁就脸呈忧伤之色让人心痛的白人贫民男孩paul,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婚一直说不会结婚不考虑这事情,后来去了澳洲,看起来很英俊,长大到28岁以后幸运遇到一个阳光的女人,这女人支撑他走过了后面的几十年的岁月。虽然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想逃避,想消失,但是最后他的妻子用自己的方式固定了他,也许是孩子,也许是温暖,让他留在这个完整的家庭里继续尽责。如果没有这个妻子的话,这个从来就一脸悲凉的对人生无望恐惧的孩子又被伤害了自尊心又没有自信的男人不知道晚景会如何地悲凉也很难预测。而他的女儿终于也考上大学主修英国历史,一家人重回英国游览的时候也很让人感叹。

    四、一个家庭中孩子数量的的多少确实与生活品质大有关系。

在电影中,精英阶级的人基本只生个两个孩子,在优生优养子女之外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自己的人生进行自己的理想规划,比如喜爱园艺、带领板球队、组建乐队等,他们的孩子都按部就班地上中学大学、毕业以后也有很不错的体面高薪的工作。而底层阶级的那些长大后很容易生个三五个孩子,两段婚姻甚至更多,因为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冲动无序而导致孩子们更无序地出生,甚至他们年轻的儿子在也很年轻甚至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也会生了三五个孩子。因此他们还未到衰老的时候甚至只有49岁就已经是一大堆小孩的爷爷奶奶了,经济压力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电影中他们被一大家子围着忙忙碌碌,一刻不得闲,有白人也有有色人,他们在五十六岁时候为自己的儿女辈找到了一个体面的工作比如邮递员而感到很欣慰,如果偶尔家族出现了一个大学生,则更是满面荣光。按照推测,他的子女应该基本是我们所说的80后。

    那些结婚的人基本都是找的是门当户对阶级的人,这很正常,一个人在自己所属的阶级里有更广泛的人群交集和价值共鸣,里面精英阶级和上层的中产阶级在婚姻上倒是更为稳定,是因为理性的选择还是物质的保证?而其他很多人在35——42岁左右的时候经历了离婚再婚的过程。当然,一段失败的婚姻会让人生更为不幸,除了让人对婚姻的某种信念散失而让人觉得沮丧,更是因为修正上一段错误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上端婚姻又留下一堆要负责的孩子而爸爸们也都不知道去了哪里的话,这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理性的人是更容易具有幸福生活,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掌握中?还是感性的人更容易有幸福生活,走到哪里算哪里,随心所欲?或者,表面上的有序看起来乏味无趣,但是在有序之中却有游刃的空间,而表面上自由随心却带来后续的混乱,最终是否能拥有自由和惬意却是未知。所以这个让我们深思,我们羡慕的不仅仅是精英阶级表面上所拥有的更为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或者更要研究他们能拥有并保持传承这种实力的潜在的那种特质。

    从42岁的时候开始,他们的生活基本已经没有了什么变化,人生的一切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局,孩子们已经长大再教育已经来不及,而自己年华老去追求事业和爱情都已经力不从心,那些曾经意气风发剑指江湖的有志少年也变成了今日平静祥和的头发稀少的中老年男人,那些曾经愤世嫉俗的女孩也成为现在淡淡评阅自己人生的中年娴静妇女。在这个年纪,人生的大好时光已经过去,回首过去,他们都很惊讶自己小时候的模样,他们仿佛都基本满意如今的人生,只是不满意又能如何?他们不会对着镜头后悔的。虽然,电影中,那是在英国的福利性的保障制度下,那些人生活还能得到很有效的保障。在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现在这样的保障体系下,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都知道了未来的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否更充满信心还是会觉得沮丧?

    或许就像剧中人所说,无论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一本书,精彩或者乏味,读着读着,也就读下去了;或者就像剧中人说说,而所谓幸福,就是我们都还在平稳地在这里,没有遭遇到厄运,这也是一种幸福;或者就像剧中人说说,如果有机会重来,会在年轻的时候好好读书,因为知识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样可以更有力掌控人生;或者如剧中人所说,如果能重新来过,一定不会像当年那么懒,会很努力工作把握每一次机会,那么还是会有很多机会改变整个人生。

    如果,如果,不过人生没有如果,在这个知天命的年龄,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

 2 ) 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

上次看七堇年转了一篇长微博,当天晚上就看见双凤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遍,第二天一大早基友的tumbler跟新摘抄了,《 真实记录十四个孩子的50年不同人生》。我读了很多遍,真的有很多遍。到现在还存在我的instapaper里面,蹲坑的时候会不自觉的翻出来看看,因为特别受启发。 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一段话:“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我们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 这段让我让震惊,也让自己警醒。一直以来过着自由散漫的生活,以为这就是自由,以为这就是洒脱,可各种凌乱与不安总是围绕着自己。打算坚持做仰卧起坐买来的瑜伽垫子放在角落里大半年了,躺在床上思考未来的时候,也恨自己为什么不去行动,可懒得时候也周末窝在家看一整天美剧岿然不动。这样的日子20岁能叫自由,30岁就会看到恶果吧。 基友上次半夜发微信我,激动不已的告诉我他正在米其林享受着头菜,显得好纨绔浮夸的铺张浪费,可是我知道这是他对自己的奖励,他已经坚持半年把休息时间都用在学西班牙语上面了。一个人在国外,却还能自律的坚持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我以前跟他讨论过我们起点的差距,我觉得他说的最对的一点就是,身边的人只看见他妈妈给他的物质条件比较好,却完全无视了他从初中就只有大节假日才能等到妈妈回家,他把所有孤独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我经常想,如果换做是我,肯定堕落的一望无际,因为有很好的借口,爸妈不在身边吗。呵呵,但凡找借口就直接输了。我想起了天涯上一个文章《我的舍友是二奶》。文中提到这位二奶同学,每天早晨6点起床健身塑身,吃饭只吃一点点,每天花三四个小时护肤,各种保健品胶原蛋白什么的每天吃一大把,仔细的料理自己的一点一滴,晚上被豪车接走半夜送回来。作者特别感慨,不要觉得二奶就是轻易得到什么,没有谁能轻易得到什么,二奶的辛苦你下不了,所以你没有那样的容颜与身材。当然不是说二奶很光荣,而是说,你以为很轻易的好像是关乎天赋的事情,可背后的辛苦你看不到;没什么人天生丽质,只是看你愿意把辛苦花在哪里。 大学一直坚持跑步,所以身材一直属于修长偏瘦型的,一直走书生气路线的,衣着也偏英伦,所以几乎不会担心自己的体重问题。可当工作两年之后,随着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每次去游泳池或者跟朋友去汗蒸的时候,总能听朋友惊呼:卧槽啊,磊哥,你看着瘦,居然还存了如此深厚的脂肪藏在肚子上哈。我每每低头,看着腹部日益隆起,真心惭愧,连科长都能厚颜无耻的跟我比,号称比我的肚子状态要好。深受其刺激,就慢慢把停了快半年的运动重新拉进生活里。买了一块瑜伽毯计划坚持做仰卧起坐的,计划的很完美:晚饭后跑5公里+跳绳10分钟+20组20个/组的仰卧起坐。开始是热血沸腾,像是看见了自己八块腹肌铁骨铮铮,随后慢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那块瑜伽毯叠起来放在墙角,只有偶尔大扫除的时候看见才懊恼自己又浪费钱了,懊恼不过几分钟马上又心情愉悦的看美剧去了。 因为我跑步从大一到现在有好几年了,所以距离短了不会累,而跑步又是一种最孤寂无聊考验自律的运动了。试过跑步的时候听英语练听力,听三分钟能听懂的单词不够十个,只是听了一肚子火。又换了听喜欢的歌,居然把好多首喜欢的歌听的厌烦到一听前奏就切歌的程度了,平常我可是能一首山丘听半年不换的人。心情不好,灌一大杯温水咕咚咕咚的喝完,然后闷头跑10公里,一身大汗回来洗个澡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比昨晚睡了林志玲都心情好。偶尔放松是愉悦的过程,但是长期坚持,难受死。后来又试过听郭德纲的响声,他有好几个单口我一直想听嫌长来着,听了两天,明明应该很好笑的地方我索然无趣,苦笑。逼着自己去做一件事,那么知道行动是正确的,结果是美好的,但是依然是很难受的。必须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心态跟境遇,这个道理我非常明白,所以我总是在调整,希望找到一件适合我跑步的时候能让我感到愉悦的事搭配,能让我觉得有能锻炼,又没浪费时间,想更高效的利用时间。最后我终于找到了,跑步时开始用懒人听书这个app听百家讲坛。讲一节平均时间是35分钟,在家热身完出发开始,到跑完回来时间刚刚好,我一般留五分钟跳绳,完了听着歌往家里走。如此这样,运动就不在是一件我刻意去逼着自己去做的事了,这个过程虽然也要自制力去坚持,但没之前那么多抵触了。这几个月以来,我陆陆续续听完了易中天讲春秋战国35集、苏东坡传25集、海瑞16集、于丹讲孟子,最近听的是曾国藩家书。我一直很喜欢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但是专门花时间去看的话,又看不进去,但是搭配着跑步时间,这两项本来我都需要但不愿去做的事,能同时达成,并且我能保持很愉悦的完成。 除了阅读,好像一个人做什么事都会觉得无聊。但如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能独自化解这种无聊。 上次跟朋友去健身房的时候,蹭了朋友的教练,教练给我做了一个详细的指导。我的身体状况是很好的,利用有氧运动保持就好了,可以有很多姿势自己练习,锻炼身形。我也一直在尝试,做仰卧起坐搭配哑铃+臂力器,可无法坚持。下了很多手机app指导,都挺垃圾的,浪费钱。直到上个月下载了Six Pack。它像懒人听书解决了我跑步无聊的问题一样,Six Pack解决了我无法坚持锻炼腹部问题。现在每天早晨7点起床后都会完成Six pack的运动量,晚上重复一次Six Pack的锻炼当热身,完了再去跑步。我用Running统计跑步消耗的热量,我每天的运动量是足够的。 充足的运动量,让我的睡眠质量非常好,几乎不存在失眠的情况了。过了10点不碰手机只看会儿书,到11点就能睡着了,早晨7点自然醒,都是我醒了刚好闹钟响。我现在下了几首舒心的闹铃,设置不同的起床闹钟铃声,每天的闹钟铃声不一样,免得烦腻。上班时间也更有精神了,我现在不喝速溶咖啡了,买了几包枣,捏了泡水喝,养肺。微博上甚流行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水平很浅的一本书,故事糟糕、把佛教的一些教义搭配着禅修,”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种情绪性的归属来吸引人。但这本书有一章,好像是第15章,前几天还重读了这章,讲到了饮食。觉得还能参考下,我现在慢慢矫正自己的饮食。我是一个吃货,用方言讲就是好吃佬,工作之后自己可支配的钱变多了,就开始大吃特吃。毫不夸张的说,光谷这一片区,好一点的酒店因为工作的关系蹭吃过大部分了,特色餐馆几乎都自己去吃过了。步行街那里有特色的餐厅,我都有会员卡了。吃无节制、暴饮暴食、不规律,有时候朋友聚在一起轮流清流请客,中午一顿、晚上一顿、去酒吧还要吃汉堡、完了还可能去宵夜,极其不规律。我用随手记记了几个月帐,仔细分析了下我每个月的消费情况,发现居然吃占了特大部分。我常计划要减少的购书,反而只占了极少一部分,够一顿饭钱吧。以前觉得吃货很萌,觉得想吃啥就吃是自由、是洒脱,晚上抱着三罐薯片看电影是放松,也正在极力调整。老吕前天给我带了一罐薯片,昨天晚上几度纠结,到底吃还是不吃呢,心里一边想着不就一盒薯片吗,吃了又不会死,又一边马上警告自己,有一就有二绝对不能吃。薯片就放在眼前,本来不饿的,看着却又饿了,几回合挣扎下来,没吃。 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愚昧,要从盲从中挣扎出来,独立清醒的活着,不是光想,要做到。 年轻的时候,不要想着存钱,要投资自己,通过投资自己、提升自己,以后赚更多的钱,比当下存钱要好得多,会花钱,才会赚钱。 人生苦短,要对自己好一点,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爱就去爱,要洒脱的活着。 以前总拿这些看似有理实则愚昧至极的歪理还自我安慰,逃避现实。狭隘无知的理解自由、洒脱,所以浪费了很多时间跟精力,这笔学费教的很昂贵。时间是可以更高效利用的,最近我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把《苏菲的世界》读了一大半,在公交车上读了两本《易中天中华史3、4》,这些时间以前我都用来刷微博、刷空间了。 工作也到了自己可以尝试着做点事的阶段了,所以把身体通过饮食、运动调整好,保持充足的精力,以最高效的状态面对工作。利用休息时间读书,学英语。我现在平均一年能读60-100本书,以我再活四十年来算,我也能还读2400本书。三十年后,当代的牛人都相继入土,如果能一直保持学习,我就能成为那个时间段的牛人了。我爱慕虚荣又如何,我贪图虚名又怎样,我曾在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之前挣扎了很久,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也解决不了我的问题,终于让我慢慢学习日本文化之后,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行动才是一切,中国人都是虚荣的,想要却不敢讲,儒家对我们腐朽侵入骨髓,只有执行力能帮助我们,停留在想的阶段永远没用,唯有行动。知道这点也没一点用,必须拿出行动出来,必须按要求完成行动,并且不能敷衍。 常有朋友很夸张的问我:“你本来就瘦,干嘛还坚持锻炼减肥啊,你应该要更壮一点。”我说,就是瘦的时候才应该坚持锻炼,keep fit。为什么会认为运动就是为了减肥呢。运动可以让人更有精神、可以放松、可以让人工作更有激情。等到胖了再运动,那真成减肥了。 我现在的生活很规律,内心踏实安稳,适合自己。 人都惯有一个狭隘的思维,总以为别人的世界是完美的。实则并不是,生活是需要选择的,没有对的生活方式跟错的生活方式,只取决于你喜欢生活样的方式。譬如我,我喜欢的生活需要我付出很多很多才能尝试着去追求,那么必然的我就要失去很多东西。常有人讲选择先成家还是先立业,我越来越觉得这些选择都是狭隘的。家庭跟事业一点都不冲突,并且是能相互支持的,你有好的事业,能给子女提供好的教育,能给家人提供好的物质生活,你家庭生活幸福,能让你工作更顺心,更有精力去迎接事业上的挑战。 每个人都有欲望,有的人想要房车,有的人喜欢美女,有的人想要名声。 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客观的,没有褒贬区分,但是太多的人只是想,成天的想,成天的讨论,唯有行动上停滞不前,当然空想可笑。如果真正从行动上去付出了,真的不会再想这些了,因为这些都是可得可必完成的,是水到渠成的事儿。说出来像是狂妄,所以我从来不对人说,可我心里就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买个房子买个车,这不是必然的吗,你有必要成天想吗。我们的生活很美好,也很短暂,现在的时间里,我明明可以想一想苏格拉底疯得时候成天问谁是最聪明的人,可问到底他也只能问出希腊,他能跟李聃比较吗?到底是狭隘的把自己局限了。还有那么多书没读过,还有那么美的风景没看过,还有那么多的国家没去经历过,想想这些吧。至于物质需求,留给工作的时候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吧。 Everyone deserves not just to survive, but to live.

 3 )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打脸

  今天是2015年9月23日,《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或许真的看了一个月之久了。好像是八月初开始看的,偶然刷微博看到穷人和富人的一生,好奇的点下去了,便觉得纪录片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能够让你看到很多真实的却不在你身上的发生的事。的确,正如大部分人说的,这是一部伟大的纪录片,光拍摄的时间就跨了半个世纪,不得不佩服导演组。把不同阶层的人汇聚在一起,将他们的一生展现给人们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this has been a glimpse of Britain’s future.这句话是贯穿这八集开头和结尾的一句话,透露出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和意义。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Nicolas,Tony, Andrew,John,Bruce,Suzy,Jackie,Lynn,Sue,Symon,Neil,Paul,Peter,Charles对家庭,爱情,社会,世界的看法(Peter,Charles,John有几集都没出现),真的很震撼,看一个人怎么度过自己的大半生。穷人的孩子依旧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旧还是富人,除了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的Nicolas。下面就聊一下我对这14个人的看法。
Nicolas,说实话真是学霸,也证明了教育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虽然是农场主的儿子,有着一个聋的弟弟,他依旧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每次面对导演问爱情的问题,Nicolas都避之不谈,好在经过了一次婚姻之后,他找到了挚爱(ps,现任妻子真美丽)。

     Tony,a happy-go-lucky,一个乐天派,他很知足,我很羡慕他,他看很多东西都很乐观,在7岁时说自己会成为一个骑师(Jockey),14岁就在朝着自己的这个小小目标一步步的走,当导演在14岁问他如果做不了骑师时会怎么办,他回答说,那就不做了呗,导演又问那你准备做什么,他回答说他想做一名出租车司机。在21岁时在赛马场做着小混混的事,在28岁的时候,骑着小摩托逛伦敦的街道,他当时说,谁说我不能做一名出色的出租车司机,我做给他看。之后,他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和导演聊职业当中的趣事,比如说遇到了很多明星,显然,Tony很喜欢且很享受这份工作,虽然开出租在很多人眼里不是什么高端的职业,但是这份工作Tony干的舒服,这就够了。婚姻方面,虽然在35岁左右出现了一点危机,但是他意识到了,且改正了,当他在《56up》里说: I owe Debbie everything, because good or bad, higher or low ,rain or shine, she stuck by me, At the end of it I still love her so .时都快落泪了,就证明他是新时代的好男人啊。(其实,我觉得现在的我融合了Bruce和Tony的一些特质)
(Tony的一句话:We’re Mr. and Mrs.Average我们就是平凡的人)

     Andrew,哈哈,高富帅三人组之一,出身于上级阶层,(我发现Jhon和Andrew这种贵族阶级都去学法律了,当律师了,肯定英国的律师很吃香),上私立学校,“教育很重要,它是父母唯一能给自己的孩子留下的有用的东西“,Andrew的这句话对我来说意义很大,我的爸妈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能耐,但是他们一直教我要接受教育,并不是去当一些无所事事的混日子人,很感谢爸爸妈妈。爱情方面,虽然他自己是上级阶层,但是他娶了一个不是上级阶层的女孩,这说明爱情是没有阶层区别的,,哈哈哈哈。事实证明,过了那么多年,他们俩夫妻还是那么的和睦,挺好。

    John,高富帅,我叫他翘嘴巴,哈哈,因为他的嘴巴说话的时候总是翘着的。后面好像去矫正牙齿了。在他14岁的时候,我就觉得他的理想好高大上,什么政治啊,法律之类的都懂。我14岁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干嘛,他就已经开始思考国家的事了。到21的时候,我依旧觉得他很高大上,直到后面他娶了什么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我还是觉得他很高大上。不过他在这部纪录片里说了一句大实话,这部纪录片每个人都只是一瞥,并没有全面的展现一个人,他们背后所承受的所付出的并没有展现在荧幕上,这也算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缺点吧。后面有一集,还是两集,他没有出现,不过再次出现的时候,确实让我刮目相看,他不是那种说有钱就自己花的人,有钱了会去做慈善,会去帮助他人,这是我非常欣赏他的一点。(其实,当你拥有了很多东西之后,给予他人才能获得更大的满足,个人体会,哈哈)

    Bruce,他是我一直想成为的那种人,在7岁时他那楚楚可怜的眼神,正太一枚。14岁发现他有点忧郁,21岁时感觉像典型的英国绅士,他对爱情和社会的很多观念和我现阶段的想法很多都契合。(或许我们都是那种有点保守的人),他到了40好几才结的婚,不过我可没打算40好几,哈哈哈。他在穷困地区支教的时候说,自己还没有遇到对的那个她,这或许我现在想要说的。不过,能和老婆平平淡淡的过一生,讲好自己的课,然后饭后茶余打个cricket(板球)也挺好的。对了,Bruce说的一句话我很赞同:股票投资和私有化都是赚快钱。

     Neil,这个人算是整部纪录片最有故事的人吧,七岁时像小天使,14岁就感觉有点忧郁有压力了,21岁的时候看起来就有点不太正常,28岁到35岁之间都是过着流浪的生活,他居然说出幸好政府的救济金,要不然就要去偷抢了。看到这真揪心啊。好像到了56的时候,剧情大反转,遇到了Bruce,当上了议员,一切都开始步入正轨,不过好像有点晚了。一生未婚,不知道他有没有遗憾,这14个人当中应该只有他的境地是最差的,好在人生就是这样波峰和波谷都存在的,他的人生才有了一丝起色。(是不是Bruce大圣人和他聊人生了,这说明交个靠谱的好朋友有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啊)。Neil和Bruce其实算是一类人吧,都在做自己,虽然有很多其他人的看法,Neil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一直在做自己,Bruce虽然很晚结婚,也没有像咱们中国人被逼婚,他们都在做自己。
    Be yourself,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人生是自己的,由自己掌控)分享一下Neil说的一句话:教育并不会让你学会怎么去面对生活,只有life会教你。

   Suzy,算是四个女的里面的白富美了,家里有钱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7岁时的天真烂漫,到14岁时的懒得搭理,再到21岁时的叛逆少女,还说cynical about the marriage,到了35岁,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贤妻良母,那是因为遇到了她的老公。这说明一段良好的婚姻对于女人来说或许会是一次重生。然后到后面,气质越来越好,越来越美,到了56岁依旧保持着28岁的样子。哈哈。

   Jackie,感觉在他21岁的时候,说的很多东西都在理,后面觉得她有点愤青,怪社会制度,生气不想参与拍摄之类的。虽然19岁就结婚了,(28岁后悔结婚那么早),但到35岁才因为离开上一任才和第二任有了孩子,她才发现,有孩子和没有孩子的区别真的是很大。我们每个人都将会为人父母,很多的想法和感情只有在你成为一个小生命的爸爸妈妈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是艰辛,同时也是最大的幸福。

     Lynn,7岁的时候清纯可爱,到了14岁好像就开始积累怨气,21岁时还是一种洋溢在婚姻幸福的表情,再到后面真的是老的特别快啊。Jackie和Sue都是读的综合学校,而Lynn读的是文法学校。(百度:综合学校和文法学校是英国教育体制中中学所分的两个类别,现在两种学校一般都是免费的,但综合学校是来者不拒,而进入文法学校需要通过特定的考试,也就是说文法学校对学术水平要求会更高一点。一般而言文法学校类似于中国的高中,而综合学校稍微有一些类似于中专/技校。也就是说文法学校的目的是为高等教育做准备,而很多(但不是全部,综合学校的孩子毕业以后会直接参加工作),不知道是压力大还是什么,总觉得在她身上很多东西都看起来那么的不舒服。当他35岁的时候,还在做图书馆的工作,我仿佛在她身上看到,虽然她自己觉得在图书馆工作并不是那么大高大上,但总是逞强去让别人以为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我觉得她满意的应该是她的婚姻,从初恋到老,真是不容易啊。)

     Sue,这个女人算是活的很精彩的吧。当Lynn、Jackie早早不如婚姻殿堂的时候,她还觉得:the minute you get married, you’re no longer a single being, you’re a partnership, and that should be the idea behind it.虽然有一段不美满的婚姻,不过好在后来遇到了真命天子。在职业上,她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阶层,从来没上大学的她当上了一所大学的教导主任(不太记得了,好像是)

    Symon,这个黑人真是厉害,生了那么多的小孩,也不怕自己养不活,还说我不想让孩子们之间产生隔阂。7岁的时候在抚养院那个天马行空的黑弟,到14岁时的一丝忧郁,他说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机械工程师(好像是哈),21岁时从事超市冷冻产品运输的工作,他说,人总是会慢慢变现实,有些想法总会改变。(其实,我觉得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许这和他是私生子有一定关系,性格有一点缺陷)。和第一任妻子生了五个小孩(真是太能生了),后面离婚了,孩子长大了也没几个会来看他,作为一个父亲,他做的还不够。遇到了第二任妻子,这才算是般配吧,不知道是哪一集,他们开始参加家庭领养活动,帮助那些孤儿,成为他们的爸爸妈妈,我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真的觉得他们两口子很有爱。瞬间也深刻了我对Symon 的印象。第二次的婚姻真的很美满。

    Paul,同样也是抚养院的小孩,在7岁时那一双忧郁小王子的眼睛,梦想着不受big boy的欺负,14岁时到澳洲去了,想做体育老师却被告知需要上大学,21岁就开始砌砖了,就开始赚钱了,28岁遇到了一个开朗的女人susan,两个人环游澳大利亚。(这真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他唯一后悔的或许是没有好好和自己的父亲走的更近。我们也总是这样,父母其实一直都站在我们背后支持着我们,我们一个劲的往前奔跑,却来不及回头看爸爸妈妈一眼。希望我们都不要有这样的遗憾。当被问到,你是否会觉得有什么成功的人生和失败的人生之分吗?Paul回答说最好的人生是有自己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的陪伴,这也是幸福的最好诠释。

     Peter,一个帅哥,21岁时因为在节目上说错了点话,后面就不再出现了,直到56up才出现,也再婚了,他说的很多话我都觉得很好:①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大礼物是什么?是一种不会改变的爱与支持。②人生不是要你后悔的,人生必须积极实践,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对人生做过太多的妥协的感觉。③生活不应该因为你曾经出过差错而不再继续,曾经走过错误的道路,不代表你就没路可走了,你还是有机会重新开始。(好像第三句是Peter说的)。还有,他组的乐队唱的歌,好听。

      Charles,又一个帅哥,不过感觉没有很大的精神劲,看起来有点颓废,21岁之后就不再出现了,21岁时没有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后面成为BBC内部人员了,没有采访,也就没有故事咯,不清楚不清楚。

    下面总结一下我对14个人的人生感受:
    这14个人,从黑白电影里走出来的孩子,一个一个已经长大成人,步入中年,把人间的酸甜苦辣都快尝尽了,看这部纪录片时我总会带着一种时代的沧桑感去看,不同社会时期,不同人生阶段,每个人的三观都不一样,本来就是嘛,如果每个人都一样,那还得了啊。精英阶层由于拥有良好的先天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依旧在享受精英阶层应有的一切,而低产阶级很多都在随遇而安,让自己过得舒服即可,他们的下一代还是做着和父辈相似的工作,极少人能成为命运的漏网之鱼(Sue和Nick),改变自己所处的阶层。

   还有,很多人在获得自己内心满足的时候,开始去做慈善,这让我明白,等到有了一些所谓的让自己满足的“成功”之后,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往往是获得更大满足的最好途径。

     人们都从幼稚到年轻,再从年轻到年老,会把很多东西看的越来越现实,不再去追求什么,所以我认为,趁着自己年轻,有时间有活力,必须去尝试更多的东西,让自己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己。

    同时,在很多男人眼里,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你所受到的教育和其所带来的是别人永远都夺不走的。在很多女人眼里,婚姻是很重要的,遇到一个soulmate是如此的难得。

     每一个人生时期都必须要设置自己的一个目标,随波逐流,漫无目的,只是自己享受现状,不思进取才会做出的选择。正如Tony,他一直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到后来也有一份不错的收益回报。

   人要懂得知足,知足才能常乐。

   有孩子和没有孩子不管是对于男人来说,还是女人来说,区别都很大。有了孩子之后,父母的很多想法都会围绕着孩子转。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打过去的自己的脸。
 
                                                                         2015.9.24阴 北京

 4 ) 写个我最爱的角色-Bruce

我是铁杆的UP粉,UP SERIES是我最喜欢的纪录片,它无可替代。56UP盼了好多年,所以一播出就迫不及待找来看了。这一集应该说是皆大欢喜,到56岁了嘛,人生基本稳定,不会有太大变动了。亮点是抢镜头的孙辈,哦,天伦之乐,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贴一篇几年前的文字,为我最喜欢的角色——Bru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P SERIES里面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是Bruce,

他年轻时就是个理想主义者,关心贫富差距,种族歧视问题,

7岁的时候愿望是长大以后做个传教士,去非洲帮助别人,'to be more or less good'

14岁时还是个腼腆的小男孩,被问到有没有女朋友时,尴尬得回答'no,but i am sure it would come'

认识到自己内向的性格不适合在公共场合活动,他知道自己不适合做传教士,放弃了这个念头。

老实说,一直到这时,他都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他不是那种光彩夺目的人。

但21岁的他让人眼前一亮:在牛津大学读数学,谈吐文雅,举止得当。尽管很有才华,但还是很谦虚。

他的变化真的太让人惊讶!!

年轻的脸上散发着朝气,眼神流露出一种智慧,却又内敛。

我开始不由自主得喜欢他。



28岁时,出人意料地,在一所移民学校教数学。

本以为他会继续深造,走一条大道,过上光鲜的生活。

但他选择了这份普通的工作,帮助这些移民小孩。

相比他出色的背景,这或许算不上体面的工作

但他乐在其中,很满足。作为观众虽然有点小遗憾,但真的很为他高兴。

这时其他人差不多都结婚了,但他还没。

 

35up,他出乎意料地出现在印度,依旧教孩子们数学。

35岁的时候在印度的条件却还不如28岁时的公寓。

这时其他人都在事业上升期,基本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而他过着异常简单的物质生活,一间小平房,一张床,几本书。几乎一无所有。

导演问,你怎么看待金钱。

他笑着说,我有足够的钱维持生活。

我希望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看他坐在破旧的教室里学印度语,在街上跟学生踢球,那么平和,那么满足。

35岁的他对着摄像头,更多了一分从容,豁达。

而他还没有结婚。但他表示并不太担心,只是没有碰到合适的人。

那时候真为他感到遗憾。他这么优秀,心地善良,为人谦和又低调,难道没有女人喜欢他么?

我暗自安慰自己,大概是因为没人配得上他吧。



41岁的时候,他已经回到英国,终于结婚了。新娘是他的同事,不漂亮,但很贤惠,善解人意。导演打破了每7年拍一次的习惯,拍了他(41岁时候)的婚礼。我想导演也是偏爱这个角色的。

他们很幸福,很恩爱。由衷为他感到高兴。

42岁,在一个女子学校教数学,做了领导。也算事业有成了吧。

有自己的房子,有一个恩爱的妻子,一切看起来都不错。



49岁,头发白了,明显老了。事业更进了一步。

还兼职一群年轻人的棒球教练。很开心地和他们打比赛。

和妻子相处得很好,有了2个男孩,一家人很幸福。

看他们眼神就知道,相处得多融洽,多爱对方。



Bruce的一生或许不传奇,后半生还有点平淡。

但他没有被潮流推着前进,像其他人那样为社会地位,为物质金钱打拼,

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喜欢做这个,喜欢做那个,一生都是那么从容,

帮助别人,甚至去印度教书,看起来都是那么自然。

后半生的平淡也是一种幸福。他总是那么满足。他的满足让人羡慕。

 

这个系列里不乏比Bruce优秀的人,

比如有个小孩子后来成了bbc纪录片的导演。

但在这么多人中,最让我喜欢的还是Bruce。或许是我最认可他的生活态度吧。祝福Bruce幸福快乐!

 5 ) 人生百态,各自欢喜就好!

1964年的时候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Michael Apted)选取了14个来自不同社会阶级的英国小孩,对他们的生活、梦想以及很多人生问题进行提问和记录。以后每隔7年进行回访,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在2012年的时候终于来到了他们的56岁,是一部很棒的纪录片。随着纪录片看着这些孩子们的成长,虽然他们自己也说每一集短短10来分钟根本不足以说明他们7年的生活,但是大多数还是坚持一路拍下来,而我依然觉得这部片子很有意义。

中国也有句古话叫:从小看到老,西方也有句7岁知命运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有一定的道理,“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话在这部片子里面也有很大的体现。现在来说说里面我印象很深刻的几个人:

首先是Sue,Sue给我的感觉是她一直是个很乐观人,在拍摄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觉得她是发自内心面带微笑。没上过大学,最终却在一个大学里当上了行政主管。虽然经历了离婚,但最终还是找到了最契合的伴侣,过的很幸福。有一个幸福的小家,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小房子,知足的幸福。她说:“我退休后钱不多,没法去世界各地旅行,但是只要我能把家里弄舒服,大家都能温饱,那我就很满足了。” 反观儿时和她一起的两个女孩,她是过得比较幸福的,另外两个,一个身体不好又经历家庭各种悲剧,三个小孩也过的不怎么样,还有一个面容变化相当吓人,真是岁月催人老呀!总结:人还是乐观的好,无论我们经历了什么,都要相信前方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好,只要相信自己能幸福,就一定能。

对于女性来说,选对一个人结婚实在是太重要了,至少在这部片子里面能够感受到。只要家庭幸福,我发现她们的脸上都是很满足的笑容。接着看suzi,她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拍这部纪录片但却一直拍到了56岁,21岁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很痞子气,但当她找到她现在的这个老公时,慢慢地越来越幸福,两个人一起并肩走了30多年。家庭幸福和睦的女人总是显得特别温柔知足。Suzi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家五口人相当地幸福,脸上也总是洋溢着笑容。

然后是Paul,Paul是下层阶级中长大的孩子,从一些中下层阶级中长大的孩子身上可以看到:(1)教育很重要,小时候接受了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很有好处。Paul干过很多工作,最后却只能到一个社区当维修工。他们的小孩也很少有能上大学的,工作也是一些维修之类的。(2)身材都很走样。一般上流社会的人,直到老年他们都保持着很好的身形,而其他大多数中下阶层的人都身材走样,很胖。所以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人的自制和自律。
但是Paul和他妻子是没有离过婚的,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们在20多岁的时候卖了所有的家当,开着房车环游了整个澳洲,也是这些经历,让他们更接近彼此,让他们真的认识了对方,最终才一直走下去!所以钱钟书说的要结婚的两个人一定要一起长途旅行一次,把两人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两人的旅行情况就能大致看出二人是否合适,毕竟以后的人生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
家庭的和谐幸福也相当重要,Paul说他们跟小孩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花时间和他们相处。特别是每逢假日,就和他们一起露营。有很多家人一起的照片。他也依然健身,虽然在老年社区当维修工,但是和大家相处还挺愉快的。导演问:“你们会依据成功与失败来衡量自己的人生吗?”paul 说:“基本上不会,我想成功就是我们能一起坐在这里,没有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就是好好过生活,享受儿孙和朋友的陪伴。我们的生活目标从来不是为了工作什么都可以的搁下的那种”。(夫妻两人的基本上是同时说的,所以找对象还必须找价值观、人生观一致的!不是完全拼事业的那种,我希望找那种家庭事业都很重要,同时爱旅行爱美食的人!)

再接着是Peter,他在参加了28up拍摄后选择退出,直到56岁的时候再次回归,他也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小孩,读了综合性大学,一直很迷恋摇滚乐,现在是一个公务员(之前当老师,后来去修了法律,当了公务员),和妻子朋友一起组了一个乐队,一直在玩音乐(乐队所有的歌都是他写的!),而且还拿到了音乐奖。有一个幸福的小家,有一儿一女。(夫妻双方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实在是太重要了。小孩不要太多,一儿一女就很棒了。这样才能给他们很好的生活和教育)导演问他:“父母能给予小孩最大的礼物是什么?”答:“是一种不会改变的爱与支持和他们投入的时间。我觉得小孩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能无条件地花时间陪他们。”他在最后说的一句话印象蛮深刻的,他说:“我想人生不是要你去后悔的,人生必须积极实践,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一种没有对人生做过太多妥协的感觉,能够感到你走出的人生旅程跟你希望走的方向一致。”

然后再是Bruce,在第一集看他们7岁的时候,我就对Bruce印象很深刻。他给人一种很平和的感觉,也是一个善良的理想主义者。他虽然从牛津数学系毕业,但却一直关注有色人种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毕业后他在金融区工作一年,然后转投教育,直到快40岁才结婚,妻子并不漂亮但却很善解人意,两人也是一直相伴到现在,直到40多岁才有了2个儿子。他没有像其他牛津高才生那样去追名逐利,而是去了一个小地方当上了数学老师。很喜欢他们和孩子一起去露营,一起搭帐篷一起准备食物的画面。导演问他:“你的老朋友会不会嘲笑你做过的事?”“当然会罗,他们说跟我在一起,简直就像加入保守党啦,高尔夫俱乐部啦,共济会之类的,我相当庆幸在我有生之年能够当一个普通的数学教师,我蛮庆幸自己现在的野心不那么大。”我觉得他过很知足很幸福!

最后就是同样在第一集就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两个上流社会的小孩,一个是Andrew,一个是 John。明明还在学前教育,他们就已经在看《金融时报》之类的报纸了,并且开始谈论股票金融之类的东西了,而且他们多才多艺,从小开始学各种才艺,有明确的人生方向,要进剑桥,要搞政治,最后两人基本都如愿以偿,当了律师。John一直从事律师行业,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而且身边还有一群极佳的同事,有很多要好的朋友,他说能有这么好的工作圈子真是一大福气。J35岁的时候和一位前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结婚,他觉得自己生活很幸福,不过他一直还是有从政的梦想,想到两个小时候的玩伴现在都已经是部长了,他还是对自己感到有点惋惜。而Andrew28岁的时候就进了一家律师事务所,35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合伙人了,他也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两个儿子都是高材生来着,都很棒!(一个在金融区上班,一个马上读硕士)他说:“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物,但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很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

虽然可能人物介绍有点混乱,但我还是想说几点我的感受:
(1)关于人生。每个人如果能在早期对自己有个很好的认识,知道自己想走什么样的路,有什么样的梦想和目标是最棒的。就像一艘要启航的轮船,有目的地远远好过在大海里随意穿行。所以,如果你有梦想,那么好好去追寻,如果你暂时还没找到梦想和目标,那么也许除了多多去尝试外,你还需要稍微停下来,好好想一想这一生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2)关于婚姻。这14个人里面有结婚后两个人走了几十年的,有不断离婚结婚过的不得志的,也有离婚以后找到最终归宿的。你会发现,结婚前充分了解对方很重要,两个人要有相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要一个追求平平淡淡的人生,一个却老想着追求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人生,那你们两个的前方目标根本不在一个方向,离婚也是迟早的事情。两个人在大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对待很多事情的看法上越一致,结婚以后的摩擦会小的多。同时,两个人应该培养一到两个相同的爱好,让你们在相同的爱好里面共同成长,共同构建一个圈子,这样你们会有很多的话题可以聊。当然,好的婚姻也需要包容、责任、担当、空间和信任。

(3)关于小孩。教育真的很重要,好的教育能让他们接触的更多,思维的面更广。同时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和花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一起成长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们天天相处的日子最多也就20来年,当他们读大学要开始追寻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他们会飞出巢穴,这时,你会在祝福他们的同时非常想念他们,而这一起相伴的20来年的回忆会是很好的调剂品。我相当赞同Andrew说:“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物,但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很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

 6 ) 我常常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所以只是笔记而已

片子最初目的似乎是要证明阶级对人生的影响以及社会的阶级固化,从社会观察的角度看,导演很幸运,几个孩子涵盖了相当广泛的可能性,工人阶级孩子后来有领救济的,有工厂纷纷关门后最常见的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有教育改变人生成为教授的,有撒切尔时代推崇的不依靠工会集体而通过个人努力成为成功个体户的,连中产这么稳定的阶级都出了一个流浪汉。但片中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被抽象为阶级、学校、职业、家庭结构,成为一张干巴巴的表格,而表格画到28岁时已经基本没有了悬念,结果来得太早太容易太明显,以至于这个社会观察看起来失去了分析研究甚至展示的意义,导演也无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只是锲而不舍地更新展示着表格。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在旁人看来平淡无奇的喜怒哀乐,可能对个体来说,这些喜怒哀乐、这些幸福和不堪才是人生,虽然在某些社会学家眼里,他们只是标签和数据,中产/工人阶级平均结婚年龄、结婚次数、教育程度、职业发展等等。孩子们很早就意识到自己成为了所谓阶级性的载体,14岁已经开始明确提出不满。十几二十几岁时,上层三男孩和东区三女孩都对自己的阶级进行了激烈的辩护,我一度怀疑他们性格有问题。后来才慢慢知道,导演的采访方式带有很大的激怒因素,那些孩子们当时并不在正常状态。激怒可能是采访的一种必要手段,促使采访对象思考平时不太(愿意)思考的东西,打破他们在舒适状态下的一些伪装或者说自我展示上的选择性,但这里导演只是每隔七年坚持追问大家对贫富差距、结婚年龄之类的看法,好像迫切地要填好那张表格。每个采访对象作为一个人,都并不喜欢自己变成“姓名/年龄/阶级/职业/婚姻状况/子女人数/对贫富差距看法/对教育看法/对婚姻看法…”表格中的一行数据,对这样看待自己的采访者,可能也会加深不信任感。同时,一般人生活中并不会经常琢磨贫富差距,以及这种社会问题对自己的人生在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方式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缺乏深入思考,又因为不真正关注也没有足够的学习(了解更多视角就可能发现,某些曾经以为绝对正确的东西换个视角看就没有那么绝对了),被迫当场作出的回答就很可能是人云亦云甚至只是情绪表达,并不真正反映他们的态度,于是这张用半个世纪填出来的完整表格也就显得缺乏意义。

除了一个走偏了的孩子之外,每个人的人生都很平常,或者说从导演的观察角度展现出来很平常甚至乏味,简直给我一种人生无趣众生皆苦生无可恋的感觉,而孩子们每七年来参加一次拍摄,可能就像是枯燥日常中的一点令人稍有兴奋的小波澜,自我总结的一次机会,也试图借这一部来修正大家对之前几部中的自己片面甚至错误的印象,带着一点走出那张干巴巴表格的渺茫希望,却每次都只是重复一遍毫无意义的审问和自我辩护,成为表格中更新后的一行数据。如果这个纪录片的主题是社会研究,这些数据样本太小,称不上多么科学,如果主题是人,这些人又被抽象为数据,并没有多少机会展示他们自己眼里的人生。我就不由得困惑,大家以这么大的毅力投入这么多精力拍这样一部纪录片,到底是为了什么。

对我来说,这片里难得有兴趣的点是,觉得儿童时期大家口音都比较接近普通话,后来东区就越来越东区(特别是那个去了苏格兰的姑娘,一直保持着东区口音,而她的儿子讲苏格兰口音),中产阶级应该没什么变化,但那个有外国血统后来又娶了外国老婆的律师居然让我感觉有了外国口音,当然也可能这一切都是我的错觉。

 短评

AV9 最近播的3集 应该是这个56 up,我虽然没看过前面的系列,但这一季(不知是不是最终季)已足够吸引人。你可以说想出拍这样的片子的主意并不稀奇,但一直拍到现在并不容易,而随着每7年1季的进展,它的价值也越来越重。这个 "剧" 拍的是生命,也是用生命在拍片。

5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力荐

年轻时我们奔跑着去追寻什么,年老时便坐着希望生活给你什么。短促的一生,每个时段的人生状态大抵相似。留下些什么,看着由自己而生的事物,欺骗地告诉自己,不枉此生吧。生活像是打开一本烂书,但我读了一些选择忠诚地读完。

8分钟前
  • bird
  • 力荐

成就是一回事 幸福是另一回事 阶层的滞化并不妨碍你幸福

10分钟前
  • 糖烘烘
  • 力荐

“if you want to get succeed, sometimes you have to push yourself.”我相信上层阶级真正优于其他的,是他们一些品质:远见、勤奋、乐观。有些事家族影响的,有些是教育带来的。

12分钟前
  • 傅里叶级数思考
  • 力荐

这节目其实很残酷,但意义非凡。普通人的一生才是大多数人的,几个人的一生我用4天甚至几张照片就看过去了。到了晚年,各种回味,尝尽甘苦,冷暖自知。不公平是天然的,寒门确实难再出贵子。对我而言,我想学会珍惜,珍惜亲情和时间,然后,及时努力,莫负年华。人生苦短,这系列将值得我一生回味。9.5

14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现在觉得这是恐怖片啊……

17分钟前
  • S/Z
  • 推荐

"The series began like Zola, but, half a century in, it touches Proust."

22分钟前
  • eighthday
  • 力荐

人生就是这样,环境和教育决定了大方向......

24分钟前
  • 大鱼熊掌猫
  • 力荐

终于看完了全部8部。最大的惊喜莫过于28岁之后退出节目的Peter带着他的乐队新专辑回归!苏西和尼古拉斯成为好朋友!遗憾的是查尔斯21岁退出后至今不参加。只看这一集也能粗略了解他们的人生,但不看之前的7集绝对无法体会那种世事变迁的感情。真心强烈推荐!希望导演健康长寿,期待2019年的63UP!

26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这样的真人秀节目如果在中国做,可能就不那么客观了吧,真人秀里的人可能会因为有曝光率从而在社会上享有特权,也有很多商业方面的机会吧

27分钟前
  • HL
  • 力荐

这一集最大的惊喜就是,一个在28岁选择退出纪录片拍摄的年轻人Peter在56岁又重回了纪录片,56岁的他和28岁时一样帅气、迷人、身材匀称,还是乐队主唱! 一个很不赖的乡村乐队,所有的歌都是Peter写的。看完片子我就去买了他乐队The Good Intentions的CD。

28分钟前
  • 玑衡
  • 力荐

“宜早恋晚婚,忌交浅言深”

32分钟前
  • 小愉深情款款地
  • 力荐

乐观与自律,在某种程度上能减少所在阶级带来的不利,提高生活品质,俗气点说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谢谢导演,老爷子一定要长寿,多拍几个UP。

34分钟前
  • 雨夜
  • 力荐

豆瓣有人写说 爸爸去哪儿导演组其实可以借鉴下这个纪录片的创作思路 每隔七年回访下每对父子 应该会别有一番滋味(点赞

37分钟前
  • 陈圆圆
  • 推荐

不知道倒着看会有怎样的体验

41分钟前
  • Vikiconovsky
  • 力荐

里面大部分的人生是:7岁萌14岁丑21欠揍28岁有家庭35岁离婚42岁再婚49岁宽容乐呵56岁坦然。平和谦虚知足感恩的人都夫妻和谐永葆chemistry。虎父无犬子,寒门难再出贵子。

45分钟前
  • LU
  • 力荐

现在地球上有七十多亿个人生,记得过好自己的。还有,“别人唯一无法夺走的就是知识”,这句话在片子里重复了两次

50分钟前
  • 吴异.nova
  • 力荐

读书,学习。思考,规划,去做。运动,克制。不枉此生。

54分钟前
  • 麦冬
  • 力荐

人生七年:1.原生家庭是影响人生命运的绝对因素 2.教育是改变生活状态的主要因素 3.高知都结婚较晚,孩子较少,婚姻更稳定,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 4.At last but not least,一个女孩,一定不要把婚姻当作人生理想。ps:能跟踪拍摄几十年的媒体👍

55分钟前
  • 越鸟巢南枝
  • 推荐

感慨万千不知从何说起。不论何种无奈、抱负、运气,最终都归于平静。35岁那一集尤其震撼,prime age,事业家庭或一贫如洗,但都脱去了稚气。有些人一生对自己的初心无悔,有人妥协;愿我至少不变成少年的我所痛恨的人。我想像Tony一样,说开始就开始,try everything。

60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