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先锋

科幻片英国2010

主演:罗里·金尼尔  马克·加蒂斯  Alex Riddell  Peter Forbes  Katherine Jakeways  朱丽亚·迪金  李·恩格里比  菲利普·杰克森  伊恩·哈拉德  里斯·谢尔史密斯  史蒂夫·佩姆伯顿  

导演:达蒙·托马斯

播放地址

 剧照

登月先锋 剧照 NO.1登月先锋 剧照 NO.2登月先锋 剧照 NO.3登月先锋 剧照 NO.4登月先锋 剧照 NO.5登月先锋 剧照 NO.6登月先锋 剧照 NO.13登月先锋 剧照 NO.14登月先锋 剧照 NO.15登月先锋 剧照 NO.16登月先锋 剧照 NO.17登月先锋 剧照 NO.18登月先锋 剧照 NO.19登月先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18:06

详细剧情

1909年,在生意场上失意的商人Julius Bedford跑到乡下隐居起来,希望写一出戏剧来赚点钱,然后东山再起。然而没有人对他写的东西感兴趣。住在Bedford家附近的Cavor博士总在鼓捣一些稀奇古怪的发明,而且天天弄出很大的声响,让Bedford心神不宁、十分烦恼。   Bedford本想找Cavort博士吵一架,却被Cavor博士的新发明吸引住了。Cavor博士发明了一种类似涂料的特殊物质,无论涂在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去除地球引力对该物体的影响。Cavor用一个苹果作实验,结果这个苹果自己飞向天花板,砸了个稀巴烂。   Bedford立刻想到这东西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但Cavor却有更好的主意:他们可以去月球旅行!Bedford一开始不同意,但Cavor骗他说月球表面可能有很多金子,Bedford立刻答应了。Cavor用铁、木头和丝绒毯做了一艘奇怪的太...

 长篇影评

 1 ) 演技炸裂,高司令要靠这片拿大奖?

奥斯卡种子选手来了!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钱老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一句话,全人类都知道:

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出自人类史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男人——尼尔·阿姆斯特朗

有关他的影视的作品,早已多如牛毛。

但最近的一部新片颠覆了我对这位航天英雄的认知。

这部最有资格拍成传奇的电影,却跳出来唱了反调:再伟大的英雄,也不过只是普通人而已——

《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本片的阵容堪称梦幻。

男主瑞恩·高斯林,人称高司令,文艺片出身的他是出了名的演技好、颜值高。

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子茬、举手投足的文艺范,都让他成为了无数人想睡的男神。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女主克莱尔·芙伊,也是妥妥的实力派。

就在前不久,她凭借Netflix热播剧《王冠》拿下了艾美奖最佳女主

至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更称得上是美国当代导演中的天才。

出道至今只拍了4部长片,一部比一部牛逼。

《爆裂鼓手》,众多影迷心中的神作,入选豆瓣TOP250,在各大电影节斩获奖项、提名共计21项。

《爱乐之城》,则在整个好莱坞掀起了一场复古浪漫的怀旧之风。

年仅32岁的查泽雷,也凭借此片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

最新的这部《第一人》,也是来势汹汹。

不仅被选作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影片,还被提名了金狮奖。

又在素有“奥斯卡风向标”的好莱坞电影节上斩获年度导演、年度剪辑以及年度配乐三项大奖。

堪称最强奥斯卡种子选手

影片讲述的是尼尔·阿姆斯特朗(以下简称“尼尔”)从参选宇航员到登月之间发生的故事。

在进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之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试飞员。

生活虽然波澜不惊,但也算美满和谐,有稳定的工作,也有爱他的家人。

直到1961年,尼尔的女儿被查出脑内携有恶性肿瘤。

次年,女儿去世。

这件事让本就少言寡语的尼尔变得更加沉默,终日忧心忡忡。

公司考虑到他的状态,没有让他马上回到工作中来。

就在这时,尼尔偶然间看到了NASA的宇航员招聘启事,他决定去试一试。

他急需忘掉过去,重新开始。

他的妻子珍妮特(克莱尔·芙伊 饰)也是如此。

尼尔面试通过选拔的当晚,两个人都开心得哭了。

登月计划的一开始,正如夫妇两所希望的那样,一切都是崭新的。

繁重冗杂的理论课程、无休止的高难度训练......

基本上,宇航员们的日常就是累到瘫痪、吐到虚脱。

每天回到家,尼尔还念念不忘白天上的课。

虽然累死累活,但夫妇俩总算有了新的话题可以聊,生活不再死气沉沉。

然而,随着登月计划的进展,事情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

整个NASA都知道登月计划有着很大的危险性,因为大部分实验都是崭新且未知的。

可以说,在尼尔的这段生命历程里,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死亡,不仅在工作上,也在生活上

工作方面,最大的问题在于实验事故时有发生

随之而来的很有可能是宇航员不幸殒命的噩耗。

这是所有参与计划人员都知道的事情,也是他们必须要承受的压力之一。

尼尔当然也知道。

只是当事故真的发生之时,他发现自己还是很难去接受。

最严重的一次惨剧发生在1967年1月27日。

三名宇航员(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在进行例行测试的时候,由于导线短路,瞬间被烧死在充满活氧的指令舱内。

其中的爱德华是尼尔的邻居,也是他的好友。

前几天两人还在对酒当歌,转瞬间却天人相隔。

事实上,就连尼尔自己都好几次差点出事:

“双子星8号”(主要任务是测试与“阿金纳”母船进行对接)的任务中,尼尔乘坐的航天器突然无故开始旋转,最高时速达到了每秒一周。

如果不是尼尔冷静的决断,用75%的燃料来阻止翻滚,可能早已命丧太空。

在适应登月舱的一次训练中,他乘坐的机器突然失灵,当场坠毁。

事后研究表明,如果尼尔晚0.5秒逃生,他的降落伞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打开。

这些如今看起来似乎戏剧性十足的故事,在当时,却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故

对尼尔来说,工作上的危险还在其次,生活方面的压力却让他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死亡的阴影不仅笼罩着尼尔,也笼罩着他的家庭。

自从事故出现之后,除了照顾孩子,珍妮特每天都在担心与纠结中度过。

每次尼尔出勤,她都守着实时广播胆战心惊。

后来邻居爱德华的意外逝世,更是让她倍感焦虑,她担心终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寡妇。

她想要的是一个安稳的家庭和人生,但现如今的尼尔给不了她这个,以后也不大可能。

夫妇间的隔阂无形中变得越来越深。

与此同时,尼尔自己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第一次参加同事葬礼的时候,他就恍惚间看见了女儿的幻影

记忆和现实的交汇让他猝不及防,他不顾礼仪,中途逃离。

后来,在登月前的最后一晚,尼尔甚至没有勇气去和家人告别。

他只能不停地假装收拾行李,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尼尔已经准备好了失去一切:家人、朋友、还有他自己。

因为回不来的可能性,实在是太高了。

在登月计划背后堆砌着的牺牲与代价,远不止令人痛心的资金消耗和人员损失。

为了将人类的幻想变成现实,那些义无反顾的宇航员们,抛弃了他们拥有的一切。

正是注意到了这点,导演才选取了与以往太空片迥然不同的方式,来讲述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一方面,为了表现尼尔的主观感受,片中对航空时的全景展现极为克制

大部分的情况下,你听到的、看到的,会和尼尔的所见所闻差不多。

晃得你想吐的太空舱。

一扇小小的观景窗。

大量的手持摄影、主观镜头和细节特写,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导演所需要的纪实质感,也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这种体验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直面尼尔的恐惧

每一次的升空,尼尔都紧闭双唇,目不转睛地盯着远方依稀可见的月亮。

他怕吗?当然怕。

他怕回不来,他怕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

但英雄之所以为英雄,不是因为他无所畏惧,而恰恰是因为他怕得要死,仍然义无反顾地做了常人不敢做的事。

当然,少量的全景展示并不是意味着偷工减料,有关航天活动的所有操作、场景,导演都尽可能地做到了还原。

导演对于复古和真实的要求,远远高于航空片中常见的科技感。

也正因为如此,几个关键性的全景点缀就显得异常珍贵,突出了登月的波澜壮阔、史诗气魄。

阿波罗11号一飞冲天的画面,简直不要太爽。

另一方面,本片没有过多地展示登月计划的活动,只是在关键的几个事件点上作了截取。

影片的更多戏份,还是放在了尼尔的日常生活中,着重描绘他私人的生命体验

大量的生活细节看似无关紧要,却更好地帮助影片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航天英雄形象。

为此,导演不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曾多次请教尼尔的家人。

可惜,导演的煞费苦心,观众并不领情。

影片在美国上映后,被众多网友痛批“不爱国”

因为影片中并没有特别展现登月后的“插国旗”一幕,而这正是导演故意做的“去政治化表达”。

他用了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来展现尼尔面对的困难与艰辛。

到头来,却还不如一秒钟国旗特写带来的群体亢奋。

NASA公布的“插国旗”照片

至少我相信,当尼尔站在月球遥望地球的时候,令人泪目的是人类对真理、对未知飞蛾扑火般的探索精神。

而不是穿越了38万公里,为了插一面国旗而已。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文/钱老板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2 ) 原著作者分享的小幕后

很荣幸, 这部电影改编自我们学校的历史系教授James Hansen的著作<第一人>, 因此在我们学校有个小首映礼,教授还回答了一些电影中的细节和真实的故事. 趁着我还记得住,忍不住想分享一下.

首先这部电影但凡涉及到无线电台的对白时,百分百都是有记录下来原话,真实性可想而知.

阿姆斯特朗最后登上月球,独自对着月球坑发呆是真实发生的,教授说,这一段还有医学记录,说当时一度测量到阿姆斯特朗的心跳达180每分钟. 然而没人知道是为什么.

在面对月球坑时,阿姆斯特朗把他逝去的女儿的手链留在了那里, 这是一个表达人物情感的细节, 而事实上,他扔没扔,甚至扔了什么, 都是一个谜. 我们教授说, 他找到过NASA的人询问登月宇航员的物品单,对了,每个宇航员带了什么东西上月球都要像过关一样申报.另外两个宇航员都有一个明确的单, 唯独阿姆斯特朗的找不到了.于是教授亲自去采访了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否认自己带了东西.但是我们教授的态度是,阿姆斯特朗是个很实诚的人,但那一次他撒谎了, 因此教授推断,他应该带上了一个他自己特别珍贵,却不想让任何人知道的东西. 由于阿姆斯特朗对 他的小女儿感情特殊,如同电影里一样,他老婆,他同事都从未听他提起过. 甚至很多他同事根本不知道他曾经有一个女儿. 因而编剧在创作了这一个桥段.

电影结尾,高斯林给了女主一个吻, 在玻璃上.非常隐晦,既不想点破他们后来离婚的事,也不想加入太多感情.现实却很搞笑,他妻子见到从月球回来的阿姆斯特朗的第一句话原话是:

OK, NOW WHAT?

导演达米恩在不仅照剧本拍了很多素材,还让演员们自由发挥在家里的很多桥段,因为毕竟家里的事,除了通过阿姆斯特朗的儿子透露出来的家庭对话之外,大部分对白都是编出来的.在阿姆斯特朗收拾行李时,妻子在书房里发脾气让他给两个儿子道别的那一段纯属演员自由发挥. 也出于想拿奥斯卡奖的缘故, 这一段放进了电影里.

当问及到我们教授对这个故事的剧本贡献有多少时候, 教授说远没有他希望的多. 刚开始接触剧组的时候, 编剧乔西辛格,也就是凭<聚焦>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编剧给我们教授发了双行距的16页纸的剧本,让他提意见. 我们教授实诚的回了他一份单行距的70页纸的修改意见...于是乎编剧超过三个月没再理我们教授.我们教授一脸委屈的说,后来再也不敢随便瞎说修改意见了,单纯做一个顾问,告诉他们哪些细节对哪些细节错.

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毕竟,爱乐之城忠实粉丝.加上母校光环. 作为传记电影来说, 把很多桥段设计成第一人称视角的方法非常讨好,让我们有一种过山车似的体验,体验到宇航员的伟大探险精神. 而且这真的是一部细节堆积的电影,导演把每一场景都精心设计一番, 让我们时而感受到太空的浪漫,时而感受到太空的幽静与窒息的恐惧,时而还能感受到人类伟大的使命感. 总之达米恩绝对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导演, 我甚至看到了一点诺兰和雷德利斯科特的影子(关于宇宙的部分,经常想到星际穿越的对接场景,有一段有异形的诡秘感)

 3 ) 一支小心翼翼的太空舞蹈

《登月第一人》是“高司令”瑞恩·高斯林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第二次合作,该片以全新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了登上月球的第一个人类——尼尔·阿姆斯特朗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一面。

高司令与达米恩·查泽雷上一次合作的《爱乐之城》曾经横扫颁奖季,票房口碑双丰收。

不过在这之后,高司令主演的《银翼杀手2049》、《登月第一人》都是叫好不叫座。据说《登月第一人》的成本有7000多万美元,北美票房仅4000多万,可惜了一部好片子......

虽然是一部讲述历史壮举的传记片,《登月第一人》却不是那种励志、高燃的影片风格,某些飞行场面甚至给人一种太空惊悚片的感觉。

太空探险至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航天先驱们还处于在黑暗中摸索的阶段,意外随时都可能降临。

影片中空间逼仄的登陆舱、星罗棋布的仪器表盘,与《普罗米修斯》、《星际穿越》等科幻片的航天器相比简陋十足,这种简陋强调了一种危险性,也为影片基调添上了一层悲壮感。

了解航天知识的影迷可能知道,宇航员训练中最痛苦的一项就是离心机。为了适应太空环境,宇航员们必须坐在一个高速旋转的“大摆锤”里,锻炼自己的抗重压和抗眩晕能力。

在《登月第一人》中,不仅有类似的抗眩晕训练场景,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队友还在一次任务中遇到了航天器自转的故障。

航天器在太空中失去控制,开始疯狂的高速自转,即使宇航员们接受了专业训练,在这种旋转强度下也只需几分钟就会失去意识。

这段戏不仅配乐惊悚,镜头也多次切到POV第一视角拍摄。透过舷窗,蓝色的地球与漆黑的太空在旋转中交替掠过,即使在屏幕前的观众,恐怕也会有一丝眩晕感。

探索宇宙的过程是残酷的,需要无数人类精英们前赴后继,付出血与泪的代价。

这些NASA麾下的宇航员,每一个都是学霸中的学霸,精英中的精英。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队员们学习理论课,发现教科书的第一章就有600多页。

用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话说,在冷战时期的宣传中,大众可能以为宇航员都是威风凛凛的王牌飞行员,实际上他们是一群谦逊内敛的航天工程师。

从这一点来说,出演过《亡命驾驶》、《银翼杀手2049》等影片的高司令是扮演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合适人选,他身上的阴郁气质与这个沉默寡言的精英型角色高度一致。

影片中的阿姆斯特朗绝对理智、目标专一,甚至有些不近人情。这一点从他多次打断同事的安慰,以及对家人的忽视中就可以看出。

事实上,阿姆斯特朗一直肩负着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双重压力。他的女儿早夭,成为了心中永远的伤痛,而昨天还在一起喝酒的战友,第二天可能就死于飞行事故。

在这种压抑、紧绷的精神环境下,《登月第一人》中的阿姆斯特朗显然不可能像《壮志凌云》里的麦德林那样潇洒豁达。

现实中的阿姆斯特朗同样为人低调,也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因为他不喜欢成为一个传说。

又因为过于专注事业而忽视了家庭,阿姆斯特朗与首任妻子珍妮特于1994年正式离婚。他后来回忆说:“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成为我成功的最大代价。”

影片中的珍妮特由克莱尔·芙伊饰演,作为宇航员的妻子,珍妮特有着独立、自我的性格,并不甘于做丈夫的附庸。

在我们看来,这个角色甚至有些“政治觉悟”太低,明明丈夫的训练已经很紧张了,她还拿子女教育的事情摆忙添乱,不明白“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

但是这种有人情味儿的形象,恰恰是影片所要传达的价值观。

也许在导演看来,历史人物的传记片并不是一场造神运动,我们需要铭记前人的功绩,但不该苛求他们牺牲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

讲完家长里短、升级训练,登月任务自然是影片最后的重头戏。

在登月任务开始前,导演刻意安排了一段戏,让NASA的官员念提前写好的悼词,再次突出了这次行动的悲壮感。

毕竟我们虽然知道结局,当时的人们却并不知道。

接下来的重头戏,导演也把镜头运用的极具美感:

当搭载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的登陆舱在月球表面盘旋时,那画面和配乐都像极了一场小心翼翼的舞蹈。

当舱门打开,镜头由舱内探出的那一刻,影片的声音戛然而止,给观众带来一种奇特的临场感。

本片最具争议的地方,是导演故意没有拍宇航员在月球上插美国国旗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高司令饰演的阿姆斯特朗望着一处环形山默默流泪,然后把夭折女儿的手链丢在了月球上。

这当然是一个浪漫化处理的场景,真正的宇航员在执行这样一项重大任务时,不太可能夹杂着私人情感。

而面对质疑,达米恩·查泽雷澄清说,这只是艺术上的取舍,不是一份“政治声明”。

其实这个细节再次表明了影片无意造神,无论这个“神”是阿姆斯特朗本人,还是美国政府。

除了这些,影片中也提到了关于登月计划的一些争议。

比如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在还有那么多穷人的前提下,钱应该用到其他更有用的地方,而这个理由恰恰是人类近几十年再也没有登上月球的原因之一。

减缓探索太空的步伐,无疑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好在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登月的故事拍成电影吧。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qichangxiong@baozou.com

 4 ) 《登月第一人》:冷静还是无情

我忘了在哪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讲宇航员是怎么选人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特质是,他们比平常人更不容易感到紧张。作为一个挑战人类极限的人类,而且需要做很多之前无人做过的挑战,这个特质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尼尔·阿姆斯特朗无疑就是这样的人,影片在第一个镜头中就已经阐述得明明白白:即使在女儿罹患癌症、心烦意乱的前提下,他仍然可以把出故障的试飞飞机安全开回地面。这,也是他之后被选为宇航员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一特质使得电影分外难拍,也是这部电影并不出彩的原因:他们也许比平常人具有更少的感情。冷静到了一定程度,也许会和无情难以割舍,在外人看来,也许是冷酷。

纵观阿姆斯特朗的人生,几乎没有任何弯路,就是一个完美的NASA宇航员形象。中西部中产阶级家庭出身,工科大学生,打过韩战,当过试飞员,在NASA期间多次完美完成任务,登月后成为大学工程学教授,活到82岁,因为心脏病而逝世。这么一个平淡无奇的人生,几乎没有什么拍成电影的冲突,除了女儿因脑癌夭折之外。所以在电影里,导演把它放大了,甚至让高斯林带着女儿的手链上了月球。但其实这对看过纪录片和传记的我来说,并没有太大说服力。在他心中,完成任务是第一位的,他所处的历史位置不允许他出任何差错,任何可能的风险都要被减到最低。所以,在静海上的那个情节虽然感动,但我并不觉得真实。如果有感情,我觉得他有的也是那种大爱,即对国家的热爱与对神的崇敬,在六十年代那种狂热的冷战氛围中可能会显得更加真实。但如果这样拍,个人的那条线就只能完全摈弃,就和导演想表达的命题大相径庭了。

瑞恩·高斯林希望用刻板的面部表情和机械的动作来表达阿姆斯特朗近乎无情的冷静这一特质。这位查泽雷的御用演员实在是太不像阿姆斯特朗了——他们的面相几乎完全相反——所以他觉得也许只能用神情和气质来模拟。但事实上,如果你看过今年新出的登月纪录片《阿波罗11号》(我也写了影评在这里),你就会发现真正的阿姆斯特朗并不是面无表情,在进火箭之前最紧张的时刻,他甚至还对镜头露出了微笑。他并不是一个严肃的人,他也会和队友开玩笑;也就是说,他的冷静并不浮于表面,而是在他那比平常人跳动得慢的心脏里,在一次次从容完成危险任务的结果里,而这是很难用电影的手法来表现的。

所以即使这是部讲故事的剧情片,我仍然更喜欢看今年的《阿波罗11号》,因为对于这一无与伦比的伟大人类历史事件,只要用剪辑得当的、真实的镜头砸过来,就足以形成对观众排山倒海的震撼。人类的感情在这件事情前是渺小的;也许一个充满情感的故事很感人,但我只要看看宇航员慢慢穿上厚重的宇航服,冲天而起的火焰,巨大的轰鸣,控制室内紧张到无法呼吸的气氛,就能得到更大的刺激。如果需要情感,那就加上宇航员在返航途中朗诵的那段圣经。在这件事情上,任何文艺创作都不如真实来得更好。

 5 ) 《登月第一人》是部佳作,但却远没有让人惊喜

作者 | LORENZO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于昨天拉开帷幕。作为最老的电影节,威尼斯在多年走下坡路的阴影中逐渐走出,摇身一变成了奥斯卡风向标。去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水形物语》不仅最终摘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影片导演吉列尔莫·德尔托罗更担任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因汇聚了不少著名导演的新作,该届威尼斯电影节被誉为名副其实的“大年”,而开幕电影《登月第一人》,是凭借《爱乐之城》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达米恩·查泽雷的最新力作。

《登月第一人》是达米恩·查泽雷的第三部作品,2015年他凭借处女座《爆裂鼓手》横空出世,摘得当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16年的《爱乐之城》更是叫好叫座,成为奥斯卡最大夺冠热门,虽最终遭遇“乌龙”惜败《月光男孩》,未能摘得最佳影片,却依然拿下了6座小金人成为奥斯卡最大赢家。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能请到这位当红导演的新作《登月第一人》来开幕,可谓噱头满满。影片不仅沿用了《爱乐之城》里的男主演员瑞恩·高斯林担纲本片男主角,还有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聚焦》的乔希·辛格作为本片编剧,以及斯皮尔伯格作为本片制片,可谓巨星云集了。

《登月第一人》将聚焦美国传奇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生平,重点讲述他在1961-1969年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月者的过程,同时也展现出人类在这次史上最危险的宇宙探索征途中所付出的难以想象的国家与个体牺牲。

关于太空的电影其实不在少数,远一点的有1968年库布里克的神作《2001太空漫游》,198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太空先锋》,1995年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阿波罗十三号》,近一点的还有2013年的《地心引力》和去年的《隐藏人物》。《登月第一人》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想要把登月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讲出新意,难度不可谓不大。

然而电影首映后收到了英美媒体的广泛好评,电影烂番茄新鲜度92%,Metacritic上得分81, Indiewire打出B+,英国电讯报和卫报也纷纷打出四星。莫非这部电影真是继《2001太空漫游》之后最好的太空片?

诚然,《2001太空漫游》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太空的认知,而《地心引力》里那些惊心动魄的太空危机还让我们心有余悸,技术和视觉效果让人叹为观止,电影《登月第一人》却未在技术上逊色于这两部电影。

电影一开场的阿姆斯特朗的在大气层和宇宙空间的一次弹跳测试,达米恩拍出了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伴随着巨大轰鸣、高速旋转,让人深感不适的失灵提示中,我们只短暂窥得脱离大气层后太空的那一丝宁静,随即又被卷入无尽的恐慌。这样让人手心出汗的紧张戏码,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太空舱中,完全媲美《地心引力》的桥段。

而理所当然的,电影后半段的登月戏码,曾经在电视上或者在纪录片里能够看到的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如今在达米恩的执导下,不仅过程更加丰富:从火箭喷发的那一秒开始,观众便能跟随着火焰和高温陡然升入空中,直至最后惊险降落月球;而且细节让人震撼:大到月球上的环形山,小到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后的鞋印,登月的壮举尽收眼底。

电影终于让这曾经黑白电视上转播的一小步,变成了大银幕上震撼人心的一大步,技术的胜利不容置喙。相信《登月第一人》会像《太空先锋》和《地心引力》一样,在奥斯卡上斩获技术奖项。

《登月第一人》与以往的美国太空片最大的不同,或者说是对月登月这件壮举的表述的不同,在于并未给阿姆斯特朗设定一个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而是通过更加私人的、更加细微的阿姆斯特朗的家庭、亲情、友情的描述,给了阿姆斯特朗一个全新的血肉之躯。

首先是阿姆斯特朗的女儿凯伦在因为脑瘫早夭的打击,这一场葬礼让阿姆斯特朗从此心灵紧闭,冷静得似乎是因女儿的死导致。而在登月前与两位儿子的告别戏码中,他那有点幽默的类似新闻发布问答般的答案,又让阿姆斯特朗的英雄形象变得立体,且复杂。而在后续的用生命堆砌出来的NASA试飞中,又有两次事故和一场葬礼,这都或多或少将壮举背后的牺牲与辛酸铭刻在阿姆斯特朗的心上。

最终在登月后他撒向环形山的女儿的手环,似乎将人类登月的伟大志向,细化成了人类最细腻最绵长的情感驱动。或许,阿姆斯特朗只不过尽了已逝同事之未竟之事,上九天揽月,以女儿的名义。

然而,《登月第一人》虽然找到了巧妙的切入点来讲述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依然四平八稳,缺少惊喜。尤其是本该在登月时造成的追思女儿的情感高潮,由于电影前半段的铺垫太少,还被突兀的几幕闪回打散,导致并未喷涌而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着实可惜。加之电影为了顾及冷战大环境、NASA登月项目的反对潮流(Whitey on the Moon)、以及美国的爱国主义等等,不得不加入种种细节,导致电影面面俱到,主线却不明朗了,就此而言,《登月第一人》虽是佳作,却比达米恩的前两部作品《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缺少灵气,无法说是杰作。

达米恩用了他御用的摄影、配乐来保证《登月第一人》的质量,所以即便电影并非杰作,却依然质量过硬。想必在明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我们一定会看到《登月第一人》的名字。

肯尼迪说“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无法忘记电影里的这些时刻:阿波罗11号火箭升空,直入云霄的那一刻;登月舱门打开,世界瞬间宁静的那一刻;阿姆斯特朗迈出一小步,踏上月球的那一刻;感谢《登月第一人》能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这些人类历史上的这些时时刻刻。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708期 文章

 6 ) 一场追光之旅

在电影《2001太空漫游》里后期,有一段长达十分钟的绚烂光影,有人说那象征着主演走入异世界的路途,也有人说那是追寻光亮的终点。最后主演在镜子里看着自己老去,变为“超人”,轮回至胚胎,远远看着蓝色的,发亮的星球。

对于光的本质,光的理解,这些神奇光束在《登月第一人》得到了延展,致敬,并被导演赋予了具象化意义。

影片首先在铺垫时期即对光线进行了充分的捕捉。

开头阿姆斯特朗驾驶试验机里冲出平流层的,舱内是光,浩瀚蓝天是光,天穹以外是黑。

室内大量手持摄影都基本来自于夜晚,此时屋外,长廊是黑,舞动的夫妻,旋转的留声机,玩耍的孩童是白。

湖泊边森林旁是黑,举目远眺的云层里月光是白。试验的沙漠,舱外,环境永远都被阴暗化。

摄影机永远呆在暗处,让周遭的黑暗框住叙事主体,让观众明显感到甚是幽闭恐惧和孤独。

经过铺垫期后,随着配乐的推进。光越来越以宏大的形式出现。从电梯上升中准备入舱的高司令,玻璃倒影里出现了他的脸。而这一倒影很快被月球上高司令宇航头盔的银色土地和阳光倒影所呼应。

整个登月过程虽然有配乐烘托,但却被拍摄的极其隐忍,我们鲜有看到摄影机出现在第三视角重现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可见导演并无想法普普通通地还原这一历史。

摄影机,依然恪守着他在本片最开始埋下的伏笔职责,呆在暗处。

登月的瞬间,只给了一些黑白交替的混沌镜头。舱内是黑,天穹是黑,只有银色的土地是白。

在月球上发呆的阿姆斯特朗,远处的地球是白,宇宙是黑。使命由此完成,影片达到高潮

《登月第一人》其实就是一场引导诸位追光的旅程。

“光”在本片一开始象征着月亮。我们在地球看着狡黠月色,想着我们必须要登月,虽然我们还有其他事,但是绝非为了登月而登月,而是我们可以see things. see the light. 这是当年壮举,也是本片的推进原动力。

然而光似乎永远在被追却永远被追不到。地球上我们想要去象征着光的月球,到了月球,地球又成了光,太阳依然是光。而其他的一切仍然维持黑暗。

“光”在这里也就不再仅仅代指月亮。他回到了它的本身意义,代指一切我们能看到的事物,而且我们对这些东西在人类的血肉本质里,充满向往。向往激发着我们,探索世界的尽头。

电影所带来的逆光旅行是短暂的,但是对光亮的好奇,和想把它攥在手心的欲望是无休无止的。实验失败也好,人员伤亡也好,亲属离世也好。都不能阻止我们追光的路途。可喜的是我们成功登月,可悲的是我们发现这只是诸多光束里的一道光。世界仍然是黑暗的,追光欲望也永远不会停止。

月球上的人看着我们,我们看着月球上的人。我们思念嫦娥,嫦娥也知道蓝色星球有人想她。

永远前进到有光的地方,也永远进无止境。

 短评

登月之后的一个小动作,给这片加分不少,也是感动瞬间。整部电影还是挺风格化的,手持加特写,以及复古的影像。尤其是,这仍没有聚焦事件,而是放在了人物上,也会让叙事更散。不过最后整个的登月过程,还是相当沉稳大气。

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特别漂亮:大量手持近景超近景,胶片颗粒极其明显,色调复古,在舷窗外、在喷射器分离之间,在登月舱打开的一瞬间声音戛然而止以及太空华尔兹竟然有看2001的错觉。特别真实:胶片的确还原出六十年代的太空技术的简陋粗糙,从飞行器试飞到测试再到阿波罗11号,对发射时颠簸、失控时的离心力以及月球地表是浸入试的描绘。细节和手法能看出导演的野心:三五个镜头交代丧女初试搬迁,干净利落;测试飞行入舱苍蝇和安全带失灵的细节都真实又压抑;丧礼和陨石坑中闪现的女儿的身影饱含深情。

7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力荐

模拟登月的主观镜头晃得我口吐白沫!中规中矩的传记电影,跟惊艳的处女作相比感觉导演退步了,但一些小细节还是很抓人。看完印象最深刻的:一是大气的配乐,二是高司令逆天的眼睫毛刷...

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喜欢这部胜过鼓手和拉拉地。失去女儿的尼尔一直陷在一个悲怆的黑洞洞空间里,对家人朋友来说他就是个难以接近的遥远星球。女儿死前因化疗呕吐,他从训练机下来也吐得搜肠刮肚。他曾为女儿唱,“我看到月亮月亮看到我,透过老橡树枝叶,请让那照到我的光也照着我爱的人。”每次测试失败、思念难抑,他都仰头看月亮。痛苦能留在月亮上吗?等跨出那人类一大步,尼尔扔掉女儿遗物,能跨出从心之死地返回生地的一步么?人类已经征服月地之间的距离,但面对生和死、疏远心灵之间的距离,仍无计可施。喜欢的几段:1. 离家前夜,他被妻子逼迫坐下来跟两个儿子告别,但场面一点不温馨,反而僵硬尴尬,他回答儿子问题的口吻全是官方式的,跟之前记者招待会一样;2.最高潮的登月,所有声音隐去;3.隔离末期夫妻相见,没有狂喜,相对无言,手指落在玻璃上一个轻吻。

11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一部“反英雄主义”电影,讲述一个草根为了国家的面子工程经历了女儿夭折、好友遇难、家人反对、公众质疑等种种困难后,因为运气好而偶然成功的故事。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只是抱着必死的心理去执行任务,结果一不小心活了下来,又一不小心成了名垂影史的伟人。在那个充满太空狂热的年代,太空竞赛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科学意义。NASA知道三位宇航员可能有去无回,甚至提前为他们写好了遗书。然而他侥幸活了下来。站在月球表面上,家人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他眼前。他终于拿出女儿的手链,缓缓扔进陨石坑,和过去挥手告别,转身拥抱新生。对女儿的思念化作屡屡柔情,弥漫在月球大地上,他终于放下牵挂和执念,和自己握手言和,这一幕绝对是年度最震撼瞬间之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没有拍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插国旗的镜头,比某部举国旗、晒护照的电影克制不少。

1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3.5 电影找到了巧妙的切入点来讲述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依然四平八稳,缺少惊喜。尤其是本该在登月时造成的追思女儿的情感高潮,由于电影前半段的铺垫太少,还被突兀的几幕闪回打散,导致并未喷涌而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着实可惜。然而,依然要感谢《第一人》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人类历史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因为如肯尼迪所说:“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

1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脱离了音乐歌舞片的沙泽勒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电影的主角还是跟他前面几作类似,为了梦想与追求的男人执意继续甚至一意孤行,不惜伤害家人与普通人的幸福。这或放在一个虚构的普通人身上可以说得通,但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的宇航员,完全脱离社会大环境和政治讨论专注个人内心的讲法只会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扁平(他对女儿的爱也会显得更加突兀)。终究,他不是在做一个普通人会去做的事啊。在两个多小时后,这个伟大的登月第一人形象,观众很难有更多的认识,他还是一个陌生的、甚至难以理解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疯狂的手持镜头试图贴近主角的内心世界就显得非常晕了。登月段落还不错,音效总体也不错,就是配乐感觉像是拉拉兰弃曲重编…

21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航天电影本质都是灾难片,《地心引力》已经把这个逻辑演示得很清楚,所以《第一个人》说到底也就是《最后一个人》,有关这场劫后余生之旅,查泽雷在视听上呈现得已足够精彩。但我们都知道,影片没有办法去回避阿姆斯特朗他的内在情感和社会关系,但作为一个历史符号,一个意识形态焦点,一个无法担负起过度饱和的表征而不可避免的“俗套人”——他竟然也是个“人”。伦理关系表述对全片真正伤害是搅乱了灾难片节奏和力度——试想《地心引力》要是给观众不断插入地球上情感和营救会多么愚蠢。也许,这是本片题材一个天然内在矛盾,也是一部电影想获得受众所必须要做出的牺牲。

26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除了音效【剪辑】以外,其它没有任何惊喜的地方,高司令让人捉急的演技对人物本来就浅薄的个人感情内核毫无助益和提升,NASA和家庭生活也完全脱节,人物都没啥精气神,过目即忘。除了公关奥斯卡,完全没有拍的必要。

31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较差

脱离了爵士乐的Chazelle依然不可小觑(又出现了whip pan!),两场太空任务成功让人绷紧神经,IMAX月球行走相当震撼。整体算是压抑版《太空先锋》,手持+胶片让年代感立现且提升代入感,Claire Foy戏份不多但场场出彩,不过其他配角仍然不够丰满,对女儿羁绊拍的也很生硬

36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3.5 做对了很多也做错了很多。从很私人的角度来讲登月,出色的音效设计、手持摄影和大量主观视角尽量缩短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使得那些成功或失败的任务都拍得惊心动魄特别抓人,但又在情感表达时显得过犹不及,最后的煽情大招也落入俗套。而通过加入家庭和社会的视角展现对这项任务的反思,增添了层次感但也一定程度削弱了情感内核的力量。应该能拿到不少奥斯卡技术奖项提名,音效摄影配乐剪辑都很好。

3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去到离家最远的方位,却来到离女儿最近的地方。成为星球上最尊崇的人类,也成为宇宙间最孤单的男人。登月这一小步延伸人类探索的疆域,也拓宽一个男孩的视野。释放全部人类的想象,也愈合一个男人的创伤。登月的感受无法传递给任何人,失亲的悲伤也无法和任何人共享。跨过星河的距离,仰望死,回望生。

4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不敢相信这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的导演之手,80%的平庸戏,是靠配乐、摄影、剪辑和音效都挽救不回的…最后月球表面的空镜头加分,让人思索我们可能一直忽略的问题,像一面镜子看到自己。

4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好想石头姐来演高司令的妻子,结尾隔着玻璃也有一股暖意,期待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个片子不是怪光陆离的科幻片,更不是眼花缭乱太空灾难片,是遵循历史事件本身,围绕家庭和个人展开的登月故事,人命第一,家庭第一,情感第一,登月倒像是小事,事无巨细的日常生活细节,踏出第一步的心理体验,看似他为美利坚,为全人类登月,说到底只是为家里人登月,只为这超越太空的远距离的牵挂。

5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很喜欢导演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反个人英雄主义,反类型处理都很有追求,比如说本来应该是全片最高的登月时刻,变成了IMAX版的宽画幅,导演却选择了消声处理,剩下了阿姆斯特朗一个人站在无声的月球上,把小女儿的手链留在了那里,这个父亲形象瞬间变得让人感动,理解了这个人物之前偏执的性格。没有戏剧性的高潮或者煽情,只有一个角色的内心流露。达米恩·查泽雷在拿了奥斯卡之后,竟然还没有放飞自我,可能只要还是拿好莱坞主流制片公司的钱,就很难彻底的飞起来吧,不过这种反类型的处理方式已经开始朝着独立范儿的文艺电影方向前进了。

5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从爱乐到爱月,这是高司令的一小步,却是他演技提升的一大步。

59分钟前
  • 加印
  • 推荐

将人类历史上如此重大的事件拍成了格局如此之“小”的一部电影,无关乎那“一大步”,只关乎这“一小步”。一个夹杂在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甚至是摧残下的普通人,被国家和时代推上了人生的风口浪尖,犹豫与执著,痛苦与忍受,空虚与释怀,剧作赋予阿姆斯特朗身上的复杂性彻底打开了本片的视野,不再拘泥于太空奇观和主旋律俗套,你甚至可以认为电影最终的情绪落脚点是怀疑和消极的,这在登月后的电视新闻与隔窗相望两场戏达到顶峰,世界只记得你在月球上的光芒,没人关心你在地球上的牺牲,巨大的付出到头来只是服务于政治斗争,丢在天外的悲伤依然自己承受。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A / 依然是拒绝对观众给出单一答案的Damien Chazelle。假如说前两部展现的更偏向于理想现实二元间的摇摆与模糊,这次制度、社会与家庭更多层的撕裂则完全处于隐伏状态。而真正的突破在于,这种混沌的克制之下,影像与声音纯粹的心理摄取能力被如此肆意地释放了出来。一个被太空斑驳光影切割震颤的Neil居然完全抽离于这个好莱坞架构以一种仿佛超验的贯彻的姿态,惶然、阴郁而又不乏理想主义浪漫与悲情地直冲寰宇,“降临”并“重叠”于我如月球表面般空茫一片的脑海中。私人Chazelle最佳。/ 二刷:阿姆斯特朗的《死囚越狱》。月球,不过是人类最大的镜面而已。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弦乐美好,制服性感,调色暖人,不出意外、采分点全有的优秀命题作文,优等生。是我NASA女孩的porn。要批判大国题材的建议别进电影院。

1小时前
  • 咯咯精
  • 推荐

沙泽勒提供了同版本故事的最人性化approach 感谢老搭档配乐和调色师全程保驾护航 月球的尘土压到最灰暗 记忆才鲜活

1小时前
  • 乔治洗衣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