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祭典

犯罪片法国,德国1995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桑德里娜·博内尔,让-皮埃尔·卡塞尔,杰奎琳·比塞特,维吉妮·拉朵嫣

导演:克洛德·夏布洛尔

播放地址

 剧照

冷酷祭典 剧照 NO.1冷酷祭典 剧照 NO.2冷酷祭典 剧照 NO.3冷酷祭典 剧照 NO.4冷酷祭典 剧照 NO.5冷酷祭典 剧照 NO.6冷酷祭典 剧照 NO.13冷酷祭典 剧照 NO.14冷酷祭典 剧照 NO.15冷酷祭典 剧照 NO.16冷酷祭典 剧照 NO.17冷酷祭典 剧照 NO.18冷酷祭典 剧照 NO.19冷酷祭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17:57

详细剧情

苏菲(桑德里娜·伯奈尔 Sandrine Bonnaire饰)在中产阶级乐里芙家做女佣,她千方百计隐藏着自己不识字的秘密。性格内向的苏菲内心非常敏感,事事留神不犯差错,并得到了主人家的认同。乐里芙一家对苏菲彬彬有礼,同时也昭示出主仆间的不同等级。   在镇上的邮局,苏菲认识了同属穷人阶级的珍(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饰)。珍对有钱人充满了扭曲的愤恨心理,成为苏菲的好友后,她从没有停止过煽动苏菲,让她与富人阶级决裂。矛盾一步步走向无可调和的地步,苏菲的秘密在乐里芙家曝了光,和谐的外壳瞬间倒坍,珍和苏菲的反抗如同狂风骤雨……

 长篇影评

 1 ) 《冷酷祭典》拉片笔记

《冷酷祭典》是“新浪潮主将”克洛德·夏布洛尔在晚期导演的一部作品。该作品不仅成为1996年度《电影手册》第一名,还为伊莎贝尔·于佩尔在提名8次凯撒奖之后终于获得了影后殊荣。这也正是我在初中时去观看这部作品的原因。然而在当时,我只为结局的枪杀感到震惊,并且不懂为何故事会是这样奇怪的走向。但如今再看的时候,却发现剧情丝丝入扣,无疑是惊悚犯罪类型中的佼佼者。

记得前段时间《寄生虫》大热的时候,阶级矛盾成为了许多人热议的话题,那时便有人提起了这部电影,并称这部影片对《寄生虫》启发许多。诚然,两部电影背后所蕴含的都是阶级矛盾的思想,可是这部电影最为优秀的便在于对阶级矛盾的处理态度上——从头到尾都契合了片名“冷酷”。

夏布洛尔在这部影片中无疑是没有表现出对任何阶级的同情,都只是冷冷地旁观,并用一个接着一个的事件与危机去进一步激化矛盾,最终导致其不可调和。底层人诸如珍妮(伊莎贝尔·于佩尔饰),她是嫉妒与粗俗的;而苏菲看似温顺,但因没有文化,无知的本质致使她做出了最为可怕的事情。而中产阶级,看似慷慨与体面,实则在知道苏菲的秘密,却是鄙夷与不满的。这种虚伪的布撕开后,没有人不是丑恶的。

整部影片的结构严谨,是传统的三幕剧结构。并且每一幕都设置了悬念与困境,进一步推动矛盾与情感的升格。

其中,影片不仅是用具体事件来推动情节发展,更是出现了许多物件,这些看似平常的物件都是危机的伏笔。而它们在前后出场的相互照应,使得影片极具讽刺的意味。

 2 ) 苏菲的世界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本人的心理状态跟苏菲差不多:除了工作需要之外不愿多说一句,每日都会为可能突然出现的评判和否定忐忑不安。别人对我的善意,我是知道的。但我宁愿继续保持距离,因为关于如何回报的焦虑更难承受。或者,我知道这善意的前提是我能让对方满意,一旦这个前提不再,善意的面孔完全可以马上变一个模样。

因此,我理解这个女子的那种沉默和疏离。尤其是雇主要她走人的那一场,镜头一直对着她冷冷的、没有一丝动摇的脸,一双大眼炯炯地直视对方,却不流露内心的波澜。许多人在面对老师、家长和老板的训斥时,都是这副表情。即使心知自己有错处,也会叛逆地再打开电视——其实那不过是想竭力把刚刚挨了一击的生活稳住,装作它还在原来的轨道上。

所幸还有书籍。不少敏感和内向的人,借助阅读和思考,超越了不如意的现实,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理智和精神。而苏菲不幸与这重要的自救手段无缘。她只有那台电视,终日播放着无聊的节目。还有一个负能量指数更高的女友——跟人比拼悲惨遭遇并非排遣孤独的好方法,跟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一起拉仇恨,则只会把人带进更深的深渊。

她为何会是文盲?在这个国民教育早已普及的时代和国家,怨不得雇主会感慨“谁能想到”。从她照着识字课本,“钻研”那张便条的动作、表情,可以看出她对此也是满腔愤恨、痛苦不堪。她那烧死瘫痪父亲的嫌疑,是否和这明显有问题的家庭教育有关?如果父母亲手制造了蒙昧的女儿,那就不能怪她有一天会笑着说“我爸爸身上有尿味”。

不可否认,雇主和雇工的关系总是令人头疼。完全没有人情味,显然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但如果走得太近,又会影响必要的管理和约束。片中男主人公的身份被设定为厂主是个聪明的做法。这种职业背景在处理雇佣关系方面比较轻车熟路,心理上也不会拖泥带水。如果是个优柔寡断的教书匠,在下决心解雇对方之前估计都能写出一打“道德故事”了。

在这个厂主的家庭,中产阶级的审慎发挥得淋漓尽致:礼遇和关心并不缺少,一般的小过错可以容忍(例如苏菲在生日会上开溜),但积累的不满过了底线,就要赏罚分明了。有趣的是,最后与苏菲发生了正面冲突的,恰恰是对她最“讲人情”的人:梅琳达从一开始就用激进青年的口吻批评父母给苏菲的待遇;去度假时还给她邮明信片;发现真相后提出资助她学习……然而这份最理想主义的善良和关心,实实在在地碰了大钉子——苏菲对自己身为文盲的“耻感”,远远超过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女的想像。书本教给她的“关爱他人”面对现实中的复杂人性,立刻窘态毕露。这也是悲观社会学的终极胜利:主人的善待仍然是“主人”的;就算他们再嘘寒问暖,苏菲也只会在让娜的面前露出无拘无束的笑容。

如果说苏菲受困于敏感和疏离的心理,那么让娜的冷酷则来源于颇为狗血的“卢瑟演变史”:应聘演员未果(可视为一种人生追求的受挫),未婚先孕被抛弃,女儿死于意外。而且,“没有人帮我”,“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办”。于是,这个孤独、失意的小镇邮递员开始偷拆别人的信件,嘲笑教会的“慈善”。不料这些小打小闹的“报复社会”在片尾突然升级,变成了杀人命案。

苏菲最后的爆发跟让娜的“教唆”有多大关系?实际作为文盲,她能否理解“剥削”这个词儿的含义,都是值得怀疑的。那几次开枪更像是在发泄她的全部绝望:这个世界属于识字的人,会“使用机器”的人。而她,连出卖扫地做饭这种简单劳力的机会都要煞费苦心地争取和维护。她不是让娜那种恣睢的人,但人们吃完了她做的饭,仍然有权轻易地将她拒之门外,因为他们已经为之付过钱了。说到底,雇佣只是一种交易,相处中的种种“场面活儿”不过是过眼既逝的点缀而已。

虽然夏布罗尔在结尾安排了比降神还生硬的车祸(让神父肇事更是画蛇添足),堪称使出吃奶的劲儿把“证据”交给了警察。但苏菲是否会被捕,已经不重要了:她消失在黑暗中,正如她那一直看不到光明的世界。

 3 ) 姿势:一个模特与她的祭典

“苏菲是个好名字”,她叛逆的朋友珍告诉她,“代表着智慧。”查一下,它还象征美丽大方、端庄秀丽、温柔可爱。苏菲是个文盲,她不识字,也不可能知道这一点。不过她的气质与她的名字完全吻合。她是她名字的模特。电影开场的时候,苏菲与即将成为她的雇主的前名模在餐厅碰头,如果电影是消声的,观众就无法对她们二人进行身份区分。实际上苏菲的风度更加气派典雅,她的面孔像雕像一样冰冷,令人难以猜测,是一张完美的面具。她带着行李下了火车,在前来接她的女主人的轿车上,在奔赴那个任用她为女佣的中产阶级家庭的路上,她一度还保留着这种可以与女主人平起平坐的风度,很快,女主人有意地打破这种了平等,“苏菲,你能不能帮忙看看那里面,应该还有香烟。那包皇家,谢谢。”

这时,电影没有给出苏菲的表情,而是同时拍摄了香烟和伸向香烟的一只戴手套的手,等车抵达目的地——她工作的地方,也就是干家务的地方,手套就帮不了她了。等女主人把工作事项介绍完毕,她已经找到一个令人喜欢的女佣的姿势。

“我6点回来,如果有人打电话找我或者你有什么事情,就打电话到画廊”女主人临出门前这样交待时,她已经双手交叉在身前得体地侍立了。这方面她同样在行,也就是对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的规范性景观了然于心,像机器人那样符合标准,配合主人制造的“不专制”氛围,体现出不过分、不超出限度的自尊、高雅、体面。所有这一切,都在不成文的工作合同中,这种残忍要求下的素质远远超出了一个巴黎名模在T台上所需要的素质(然而,社会分配给她们的收入却和模特的收入不成比例)。找女佣是件麻烦事儿,这家人不想再换来换去,因为扮演女佣对人来说同样是项高难度工作。达不到标准素质,招人嫌弃;达到标准素质,则迟早会对主人形成冒犯、对自身形成压抑。没有人能永远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保持完美的平衡。除非是君主政体下的高级执事。尽管他们并不给她与高级执事相应的酬劳和待遇,但他们就是这样要求她的:“她厨艺不错,但看来得教教她如何上菜了。”

没必要再继续分析后面的情节了,富人会破坏穷人为自己创造的所有可以最低限度地保持一个“自我”的姿势。尽管她只是一个女佣,也做到了得体,他们还要用电视、学开车、递交文件等事情让她显得是个与中产阶级风貌和生活习惯匹配的女佣。

就出卖劳动力方面来说,她并不吝惜,比起出门放松和游玩,她更“喜欢烫衣服”,她不计较洗脏床单,她甚至更喜欢用手洗餐具而不用洗碗机,喜欢步行去购物而不是开车。因此没有任何理由把“矛盾的升级”归于单纯的劳动力剥削,或以此为前提的阶级矛盾,甚至仇富心理。实际上,中产阶级对她的压迫是不断地剥夺她的姿势。女主人被设定为一个模特、一个画廊开办者,不可谓没有深意;相对应的,那个煽动苏菲杀人的朋友珍,即第二女主角,是一个曾经落选的女模特,她与雇佣苏菲的女主人早就相识,当前,她们一个是潦倒的邮局工作人员,一个是富人阶层的贵夫人,两人的矛盾同样是模特之间的矛盾。劳动力市场借助等价交换和道德压力——不劳者不获,制造了一大批由有钱人任意揉捏的失格者。剥削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剥削到达了只给这种不能再被叫做人的失格者她们双脚所站立的那么一丁点面积的程度,在在巴掌大的面积上,她们的身形也即将粉碎。

不劳者不获——这似乎是一种自然法,但它并不是。绘画和雕塑中的人可以“自然”地证明这一点。那不是一些该去死的人物;如果他们明天也继续活着,那也不是因为他们光荣地劳动了个够。

所以,什么是冷酷祭奠呢?姿势、绘画和雕塑造反了!神圣者造反了!祭献吧,向神祭献吧!这正是女佣-苏菲的命运,她像个神一样前来诛灭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个识字的,从而阅读的,从而拥有一间代表社会地位的豪华书房的家庭,一个爱好莫扎特的音乐的家庭。

“(福柯说)我小时候做过一个噩梦,这梦至今还在纠缠着我。我佯装着读它,可我知道我在编造它。接着,这课文突然完全模糊了,我什么也读不出来或编不出来了。”(《福柯的生死爱欲》) ——有段时期法国思想界也被“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文本”的观念引诱。 电影中苏菲不是在做梦,她是真的不能读写;但其他人是真正不懂文本,并且从来没有凝视过、考虑过、注意到过那一作为文本的世界,那个动态的世界,尽管人们都持这一观念。如果人们看到了世界-文本,也就看到了苏菲及其无辜( 她的行为在她的无知中,但她的名字和智慧有关。 )——她/世界-文本,推移,但并不读写,甚至并不读写自身。

 4 ) 解读《冷酷祭典》谈阶级矛盾就扯远了

这部电影更像是伪纪实电影,很接近伪纪实经典《阿尔及尔之战》。作者对交战的双方,不做道德评判,不论孰是孰非,只公正地讲述来龙去脉。不过该片仅仅称得上接近公正,这是因为枪击案发生之前,两个姑娘在教众家当着主人的面,放肆地抛洒捐赠品,甚至侮辱捐赠衣物的老人,这些有刻意丑恶化凶手的嫌疑。

话说回来,即便是《阿尔及尔之战》也只能做到尽可能公正。

造诣深厚的电影导演之所以乐于追求公正,并不全是出于正义感。更重要的原因是,电影里,哪怕是最为十恶不赦的反派,他的行为也自有其认为正确的道理。

电影创作者是一位孤独的棋手,因为没有人和他对弈,他只能左右互搏。倘若作者偏袒任何一方,要么出现无病呻吟的英雄,要么出现智力低下的反派。

造诣深厚的创作者知道,人只做他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对于《冷酷祭典》的讨论大多着眼于阶级和道德。然而沉迷于解析阶级矛盾和道德纷争,这些只能毒害作家的创造力。

无论是阶级矛盾,还是道德纷争,归根结底源于人的欲望。主人公的欲望,恰巧是电影研究的首要任务。

当电影讲透了每个人物的欲望时,在人物各不相同的欲望之间碰撞出的火花中,阶级矛盾和道德纷争就会自然生长。

『我不知道,我不确定,随便』,这些是苏菲的口头禅。

苏菲不是没主见,而是不在乎。女主人问她对房间满意与否,她回答不知道,因为她认为满不满意无所谓。

在面包店她读不懂商品的价钱,于是用大额纸币付账,被店主抢走钱包当面拆穿她有足够的零钱,对此苏菲毫无愧色。

苏菲问珍妮是不是杀了自己的女儿,珍妮被苏菲激怒,虽然她表面上装作无所谓,但是她用旧报纸上的新闻报复苏菲的行为出卖了她。

珍妮本想让苏菲自己读出新闻,借此羞辱苏菲,然而珍妮羞辱苏菲的愿望过于急切,于是她抢过报纸自己朗读。

一旁的苏菲,平静的吃东西,根本不为所动。

珍妮按照心中排演好的计划打出致命一击,敲打着报纸上的照片问苏菲,这是你吗?如果是普通人被珍妮这么一问,恐怕早已经窘迫不安得脸色发青了。

然而苏菲的反应确是绽放笑容,笑得有几分洋洋得意,就像有人在报纸上发现了她的光荣事迹。

乔治辞退苏菲时,面对乔治的训斥,苏菲依旧是面无表情。即便是神父责骂他们的时候,珍妮强装镇定,以应付扑面而来的羞辱。而身后的苏菲却强忍着笑意。

苏菲的这些反应,证明她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她做了坏事或者伤害别人时,不会感到羞耻和愧疚。

阻止我们做坏事或者伤害别人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羞耻感和愧疚感,人们把这种自我约束的机制称为良心。

因此以道德评判苏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社会道德体系对苏菲无效。

苏菲的阅读障碍,是唯一一件能让她感到羞耻和愧疚的事。因此隐瞒阅读障碍是她唯一在乎的事情,也是她的欲望目标。

苏菲隐藏阅读障碍的欲望一直遭到主人家的挑战。

男主人要求苏菲学车,苏菲用谎言搪塞过去。

女主人熨衣服的字条危机因为女儿的帮助,苏菲侥幸避开。

我们可以看出因为女儿的帮助,苏菲对女儿产生了一瞬间的好感。但是主人一家外出旅行,错过了和苏菲建立信任的机会,也给珍妮趁虚而入提供了契机。珍妮引诱苏菲却没成功。

女主人留给苏菲的购物清单是苏菲的大危机。苏菲为了隐瞒阅读障碍,别无他法只能求助村子里唯一的熟人珍妮。珍妮借此成功拉拢了苏菲。

苏菲开始对珍妮感兴趣,是因为偷听到男主人爆料珍妮杀了亲生女儿。

同样有杀父经历的苏菲,因为没有愧疚感,接近犯过同样罪行的人,不仅没让她感到不安,拥有相同经历的珍妮反而对苏菲产生了吸引力。

很多评论都认为,苏菲交友不慎受到了珍妮的不良影响。其实是珍妮根本没有能力影响苏菲。

珍妮的存在只不过给雇主辞退苏菲的决定增加了砝码,珍妮存在的另一个意义是,她造成雇主一家死于枪杀。

即便没有珍妮,苏菲的秘密终有一天还是会被雇主一家发现。当秘密被发现时,即使雇主不解雇苏菲,甚至向她施以怜悯和帮助,他们得到的回报依然是苏菲刻骨的憎恨。

假如没有珍妮,雇主一家就算不被枪杀,也可能死于火灾,毕竟纵火杀人,苏菲熟门熟路。

珍妮只不过给了苏菲一个闯入雇主家们端起猎枪的理由。

珍妮受到神父侮辱,意志力脆弱,竟然和苏菲吐露心声,讲述了自己误杀女儿的经过,当然,这段回忆有多少是实情,又有多少是谎言,我们不得而知。

就算珍妮以诚相待,用自己的秘密交换苏菲的秘密,苏菲也没透露自己被雇主解雇的实情,因为实情涉及到苏菲的阅读障碍。

苏菲拿着购物清单,在商店假装识字时,表现出的满足有多强烈,秘密曝光时,她的痛苦就有多强烈。秘密曝光是这部电影的最终boss,杀掉所有知道秘密的人似乎是苏菲的最佳选择。

因此,珍妮应该庆幸苏菲没告诉她真相,不然猎枪里的子弹恐怕也有她的一份。

苏菲没有羞耻感和愧疚感,杀人对她来说毫无负担,她只需要决定杀人的理由和杀人的方法。珍妮恰巧提供了理由和方法,就像她帮苏菲挑选巧克力一样。

珍妮的欲望并不是复仇,她的欲望是拥有雇主夫人的生活。

她年轻时梦想当演员,却失败了,角色被一个金发女郎抢走。

在珍妮的眼里,雇主夫人是个模特,珍妮认为模特就和演员一样,在珍妮心里,自己本该是一个演员,因此,雇主夫人的生活本该属于她。

然而,珍妮只是个邮局职员。梦想破灭,爱情失败,连抚养孩子都出了差错。

种种失败的累加,更加剧了她对本该拥有生活的渴望。

珍妮跟雇主一家过不去,并非仇富,也不是因为和男主人合不来,是因为女主人的退休模特身份,珍妮才盯上了这一家人。

起初珍妮只是好奇,所以她千方百计接近雇主一家,比如珍妮蹭女主人的顺风车。

比如她借口给苏菲送信,参观雇主的房子。

虽然不能拥有,但是看一看这种她本该拥有的生活也让她满足。

因此,珍妮总是私拆男主人的邮件,窥探雇主一家的生活。

从女主人和苏菲的对话,我们看出,男主人不待见珍妮。

女主人尽量保持社交礼仪,但是隔着后视镜看向珍妮的眼神也透露着嫌弃。

即便是这家人里最温和的女儿,在向珍妮提供帮助之后,也轻慢地把珍妮手帕丢进她的车窗。

珍妮想通过接近雇主一家缓解欲望不能满足而产生的痛苦,却处处碰壁。

因此,她接近苏菲,利用苏菲体验本该属于自己的生活,即便只是在房子里参观一下,或者在佣人房间看一看当时象征优越生活的卫星电视,这样她也能满足。

利用苏菲的另一个好处,是报仇,教唆苏菲,给雇主家添一点儿小麻烦,这是他们长久以来轻慢珍妮该付的代价。

珍妮和苏菲不一样,她是个普通人,一个假装反社会人格的普通人。

别人不待见她,她会记恨,别人训斥她,她会感受到羞辱,她利用苏菲,教唆苏菲,反而被苏菲影响,对苏菲真情流露,却换不来对方的真心。直到最后,她只想搞点儿恶作剧,却被苏菲拖下水,连命都搭上了。

在她对苏菲坦言自己误杀女儿的经过之后,苏菲不为所动,这才使得珍妮假装强硬,她要让自己相信,她才是两个人里最酷的那个,她才是两个人里的领队。

为此她大肆破坏,用猎枪虚张声势,没想到苏菲真的开枪了。

她叮嘱苏菲,清理现场,还让苏菲报警,自己却驾车逃离现场,把锅甩到苏菲一个人身上。却没曾想自己连运气都不如苏菲。

假如苏菲是恶魔现世,那么珍妮顶多是个演技拙劣的恶魔崇拜者。

认为这两个人能代表贫苦大众是错误的。被他们杀害的亲生父亲和亲生女儿与他们并没有阶级矛盾。

他们的暴行跟阶级没有关系。他们施暴是因为他们是病人。他们的暴行欠缺的仅仅是一个合适的理由,这一次杀人是因为贫富差异,谁又能知道,下一次他们杀人的理由又是什么。也许因为一个玩笑,也许因为一块巧克力。也许因为某个不幸的人,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

苏菲和珍妮这样的病人,无论身处哪个阶层,都仍旧是病人。社会地位和财富不是灵丹妙药,因此治不好他们的病。有病就应该去看医生。

假如珍妮和苏菲这样的病人,他们握有财富和权力,只会变得更加危险。

至于男主人乔治,他的病是既没教养,又愚蠢。这种病就连医生也治不了,能帮他的只有他爸爸,或者弄一本《教父》多读两遍。

文/逐年追影(一个研究电影的公众号)

 5 ) 电影节观摩笔记1:It's not a funny game!

    夏布罗尔的这部作品远远地好过了我的预计,本来只是奔着两个影后去的,结果却被小小地震惊了一把。两个女人的表演自然好得无可挑剔,而剧本竟然也写得滴水不漏,叙事简洁到位毫无废话,节奏紧凑渐进张力十足,情节虽没有一波三折,但每个场景都衔接得丝丝入扣,天衣无缝,简直可以拿来当作教材了。
    从题材来看,很容易想到哈尼克的《funny games》,但是夏布罗尔明显比哈尼克要负责任,不只是冷静地展现了穷人对于中产阶级的憎恨,把原因留白给观众自己想象,而是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导演的立场相当中立,并没有倾斜于任何一方,不像《funny games》,看的时候,真想冲到电视里面去把两个兔崽子活活掐死。
    故事里最大的矛盾,其实是底层穷人于贝尔和那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女仆伯奈尔只是一个被动的角色。导演对于两个矛盾点给与了相当大的正面刻画,但是在正面的刻画中却深刻地蕴含了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于贝尔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她在工作之余参加慈善社团,从中产阶级家庭中收集被捐助的衣服及日用品,但是她清醒地看到了某些家庭的虚伪,借着关爱穷人的名义,实质上只是在清理废品。他们所捐助的东西不是过期了就是发霉了,要么就是完全没有使用价值。她也借着工作之便私拆别人的信件,在她看来这个犯法的举动,仅是为了揭露他们的不可告人的隐私而已。在看清了那些有钱的虚伪的中产阶级后,于贝尔才会不断地拉拢伯奈尔,企图让她和她的主人划清界限。
    但,那一户中产阶级的家庭其实是非常优秀而宽容的,女主人不停地为女仆伯奈尔辩解,说她的菜做得好,希望丈夫和家人能够更多地看到她的优点接纳她。她的女儿更是一个充满博爱宽容的女人,在路上看到于贝尔地破车坏了,竟然还主动给于帮助。当女儿发现伯奈尔原来并不识字,也没有指责她欺骗,而是主动地愿意教她。但是她不知道在伯纳尔的心里,守护这一个秘密不仅是为了保住饭碗,而是为了保住尊严!所以伯纳尔丝毫不领情,反而捅出了女儿的秘密作为要挟。
    文明的进步改变了受过教育的人,但是却丝毫没有进入穷人的世界,反而让他们更加自卑,充满偏见与怨恨地看待生活滋润的中产阶级——从一开始,甚至到任何一个可能导向的结局,伯奈尔在感情上都不可能真正地接纳主人——哪怕受到再好的待遇,在她的心里,这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世界,也没有必要去相交:他们可以欣然地举行party,可以装模作样地欣赏莫扎特的歌剧,而她也只要每天晚上看看八卦的娱乐节目,参加着关爱穷人的慈善社团就够了——彼此相安无事地相处是最好的,一旦出现了不爽,那么结局就不可收拾了。所以最后当她拿起枪杀了人之后,还要对着书架里的书狠狠地扫射一番,所有积压在她心底平时被掩盖的和谐被完全颠覆,这一幕是相当深刻的。
    当两个女人发现自己做出了不可挽回的罪过后,于贝尔扔下烂摊子一走了之,“逼”着伯奈尔使出了最后一招(此处在讨论后有修改)。世界就是如此现实而且真实,不同阶层的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有的依靠官职与身份,有的力争金钱与地位,大多数的人只能寄托法律,而轮到那些现状和心理都处于边缘的人士,或许只能抱着利己的短浅原则了。于贝尔虽是穷人,但至少还识字,还是有想法和立场的,相比而言伯纳尔是完全的愚人,越是愚昧的人越是没有理性,所以最后当两个人同时拿起枪来,于贝尔可能还只是当作吓唬玩弄,伯纳尔却当真地按动了扳机。
    最后,导演还是不得不表达出公正的立场,让大多数被法律保护的观众觉得自己还是安全的,两个女人的犯罪过程被录音机录下了,一个已经死去,而另一个则躲在漆黑无比的森林里,电影也就在她脸的特写里结束了。那是一张毫无表情的脸,没有恐惧,没有忏悔,没有怨恨,什么都没有。
    但我真的很想知道——却又很难揣测——这个女人此时此刻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6 ) 做下女,不如做侠女

《下女》中四个女人都围着一个男人转,男人成了香饽饽,一脸痛苦地跟甲睡觉,跟乙睡觉,还要苦苦拒绝跟丙睡觉……这是一个密闭空间的故事,大家仿佛都看不到外面更大的世界,更多的男人。

一棵树上吊死。下女最后一定要跟男主殉情。孤注一掷,必然只有死路一条。

虽然电影让下女用尽手段一度变成上女,女主人没日没夜辛苦踩缝纫机贴补家用,还要给下女做饭吃。但即便如此,男主在家还是可以什么都不做,继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社会阶层的差异在一开始就显现出了狰狞面目。男主将女工写给他的情书交到工厂,导致女工下岗,结果女工走投无路,只有自杀。上层社会的一粒沙,落到下层人民头上就是一座山。

不被逼到走投无路了,谁会轻易动杀念呢?

《冷酷祭典》中女佣终于举起枪,对准了她的雇主。

女佣做饭好吃,做事勤勉,也算是任劳任怨。就算交友不慎吧,和朋友出去玩前也是帮主人将生日宴会的食物都准备好了才走的。

女佣唯一的缺点是文盲,她试图掩盖——不掩盖估计这个工作都找不到吧。结果最终没能掩盖住。男主人怪她耽误了他的工作,他派司机回来取文件,她不敢让司机进门。

她耽误了他的工作,他就要剥夺她的工作。致命一击是男主人辞退女佣前跟她说,不会给她写推荐信。对于他来说,这合情合理,女佣先威胁女儿:如果她把她不识字说出去,她也把她怀孕的事情告诉家人。富人怎么能够忍受被穷人威胁?你凭什么!于是一定要用更大的威胁赢回来。可对于女佣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因为可能没推荐信她以后再也不能找到工作了。本来穷人的选择就有限,你掐断一条路,那可能就是她唯一的一条路。

而富人忘了,原来还会有这样的下场:赢了穷人输了命。

富人每次都吃亏在看不起穷人。

电影中有很多处表现贫富差距的情节。捐到教堂给穷人的衣服,很多是有钱人不要的垃圾;女佣给富人做了精美的晚餐,自己只能撕骨头上的一点残余吃;朋友招待女佣吃的是林子里采的蘑菇,还有一次她们只能在家里喝咖啡,没有东西吃,镜头一转,富人家在吃肉……一家人讨论这个肉做得怎样怎样?富人关心的是肉做得好不好吃,穷人操心的是能吃什么?

《骗子》里的骗子只能骗穷人,因为穷人见识粗浅,分辨不出珠宝的真假。于是他们一招鲜,骗遍天。但是在富人那里,派对上偷一个烟盒都会被发现。因为就你穷,就你会在意这个烟盒,就你是小偷。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歌尔德蒙这只小狼狗一生遇过那么多女人,他有颜值有身材有才华,但也没有因此能跻身上流社会。他被有钱人的女儿骗,她们就算看上他的身体和才华,也不要跟他有爱情。有钱人的爱情都是有条件的,比如老师的女儿要量产他的木雕才肯嫁给他,他不同意就觉得不识好歹,赶出门去。这不是爱情,这是施舍。只有女佣真的爱他,不要主人的三枚金币也要跟他私奔,三枚金币可能是女佣这一生一下子拥有的最多一笔钱了。最终,她还为他献出了生命。

上流社会给与歌尔德蒙的只有毒打、辱骂、陷害、欺骗……但是纳尔齐斯要保护他,就必须成为修道院院长,必须有力量,必须有权势,必须舍弃与他相爱。最终也还没有能够保护得了他,因为纳尔齐斯还是不够那些真正上流社会的人那么坏。

《玩偶》中的穷人终于没有死,因为她爱的也是一个穷人。西岛秀俊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他爱的菅野美穗。社长要把千金嫁给西岛秀俊,这是改变阶级的最佳途径,于是连西岛秀俊的爸妈都苦劝他接受,宁肯去菅野美穗家下跪求对方解除婚约。

菅野美穗自杀,没有死成,疯了。西岛秀俊去精神病院把她接了出来,两个人绑在了一根绳上,行走在日本美丽的四季山水里。他们都舍弃了上层社会,甚至也舍弃了自身的社会阶层,从物质走向了精神。北野武也没法告诉我们他们一直走一直走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可能是靠着一口仙气……

美国人喜欢拍“美国梦”,既然是梦,那就可以光明正大不切实际。《甜心先生》里著名经纪人男主是落魄了,平凡的女主才有机会爱上他。不然,在他原本的世界里,他在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根本看不到外面同一公司的她;坐飞机也是他在商务舱,而她带着儿子坐经济舱。在他原本的世界里,他事业有成,手里有无数体育名将,美女在抱,就要结婚,他和她没有任何机会交集。

当然交集也是在电影里。落到现实中,他落魄了,为了东山再起,可能更要抓住原本的女友不放。或者一时之间也不会想要再恋爱结婚,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可爱但平凡的单亲妈妈女主可能有机会一夜情,还是没有机会再婚。

《银行家》里除了阶层的问题,还涉及到种族,黑人连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谈什么当银行家了,从起跑线上就剥夺了你攀越阶层的资格。男主有天赋,好学,有能力,但需要出面的场合,还是要让一个白人男性代替他在明处洽谈、签约。看似他是他的牵线木偶,可其实是男主见不得光。最终还被上流社会白人陷害,入了狱。幸亏男主还是聪明的,留了一手,狡兔三窟,之后才有机会东山再起。

大家努力改变阶级,改变命运,不就是为了享受更高的阶层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吗?物质上的富裕,精神上的居高临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所以《座头市》中黑社会的骚操作虽然足够安全,但是令人无法理解。为了逃避穷人的追杀,于是把自己扮成更穷的人。不能享用掠夺来的财富,还要服侍别人,甚至被别人辱骂……结果遇上一个“瞎子”杀手,鼻子特别灵,相遇之间就闻出了他身上的阶级臭味,到底还是全盘皆输。

最后,仍旧被杀了。

《座头市》里的穷人比富人开心多了,他们赌博、喝酒、弹琴、跳舞、嬉戏……只要不被富人压迫,穷人就能过得很开心。

于是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劫富济贫的杀手。杀人这种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你看,他们手起刀落,恩平怨消,哪里还需要下女们动手。

杀手,才是社会维稳的关键。

所以,做下女不如做侠女吧。

 短评

片中对“电视”和“文字”作为媒介的特殊处理太有意思了,“文字”是资产阶级的装饰物,也是穷人无法逾越的障碍。资产阶级为了麻痹穷人在她的房间里安装了电视,但同时,他们自己也将引以为豪的音乐和电影投射成家中扁平的荧幕,这无疑暗示着笼罩在资产阶级之上的另外一种权力:电视的来袭。于佩尔最后死在神父的车下,这难道是一个巧合吗?蝼蚁屠杀了大象,但它的身后还站着教会,他们接在富人之后扼杀无产阶级的暴乱。

3分钟前
  • 白斬糖
  • 推荐

建议翻拍个中国版本:资产阶级家庭换成封建地主老财,文盲保姆换成大宅丫鬟,与贫农出身的寡妇渐生拉拉之情,挣脱了旧社会的礼教束缚不说,还携手加入了为穷人谋福利的XX党,最终在阶级斗争的号召下抄起枪杆子把旧东家灭了门翻身做主人,虽然拉拉爱人不幸壮烈牺牲,丫鬟却在朝阳的照映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7分钟前
  • 喷子
  • 力荐

2009年电影节错过,想来真是一场梦;大肆评论的所谓阶级差异和没文化真可怕都不是重点,两个女人冷酷背后的故事像是隐匿于画框外的无形黑手,这才是掌控整部影片的核心;片名传神,冷酷之祭典;一路克制,结尾爆发真爽!道具、服装真美,俩女主绝配。

1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我靠!结局太牛逼了。前面慢点儿什么的总之一切都能原谅。两个女主间的感情非常暧昧,说是什么都可以,但这不是重点啦;重点是如果你真觉得老板一家很无辜又善良、两个女人没文化又恼人那就正中夏布罗尔下怀咯!

1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无产阶级被“教唆”被“煽动”而革命的冷酷寓言,平淡生活中竟然充满杀机,最后的爆发很有冲击力。

20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桑德丽娜波奈尔和伊莎贝拉于佩尔的演技……牛逼啊……片子很好看,晚年的夏布洛尔够水准的,他自己也承认在改编时赋予了两个角色更多的魅力,我不知道波奈尔和于佩尔为什么这么迷人,是她们解析角色的方式?总之构筑了一个可信又美的电影里的小世界

23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推荐

荒诞。。。我倒是觉得有钱人的女儿挺好的,天性善良还主动要交Sofie识字。我倒觉得不是什么中产阶级和穷人的冲突,没那么深刻,就是个thriller而已~~ 镜头、剪辑和音乐倒是原始和粗暴~~

24分钟前
  • 红糖豆包
  • 推荐

8.0/7.5 在琐碎的生活耗尽了片子百分之90的时间,剩余的时间里,两位女人干净利落的干掉了一家四口.凶杀就这么简单,人心就是这么难测,温柔与狂暴,秩序与杀戳原来只是一指之遥,人类的良心在工业化的精密面前毫不留神就异化畸变.

25分钟前
  • 一一
  • 力荐

自卑是个人问题,对比现在这边的剥削程度,这家房主对这女佣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我倒是觉得这两人有严重的反社会人格。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人类永恒的矛盾,阶级在哪都一样。8.2

2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矛盾逐步积累,一步步提升冲突可能,直到最后张力释放。阶级差别和斗争,虚伪性和不能说的秘密、自卑。表演很好地表达了意图。还是要掌握文化啊——细心伪造现场最后还是没想到会有录音而且落入警察手中吧——向书籍(文化)射击是不对的。中产阶级审美趣味。构图提示矛盾和隔阂。莫扎特。歌剧和屠杀。

29分钟前
  • Basatio
  • 推荐

中产阶级跟无产阶级是永远没法互相理解的,除了在看电视这一件事上。今天的中国跟电影里描述的那种对立一模一样,医患关系、贫富关系、官民关系。下层人对上层人的憎恨也许真的与那个人本身的品格或道德无关,而是憎恨他所代表的那种生活,那种我永远无法理解又让人嫉妒得发狂的生活。

31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弱者的反抗往往是粗鲁和令人猝不及防的。

36分钟前
  • 且听风吟,
  • 推荐

三星半。夏布洛尔的故事从来都是引子,人才是关键。但他解析的重点又不是这个人失常的原因,而是着迷于那种逐渐失控的状态。他很有风格,绝不无趣,常常又有妙笔,比如对这个故事结局的把控。但是总让人抱有疑问,这种矛盾与黑暗是否真的导致这样的必然结局,还只是为了讲述艺术的一种表达。

4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四星半,剧作与表演无可挑剔. 夏布洛尔不仅展现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同时也发掘了无产阶级的两面性; 缺乏教育的粗鲁的穷人有什么理由不让那些富有教养的中产们统治,在体面的精英阶层的雇佣下又有什么理由不唯命是从呢?对这问题的回答决定了观众的立场与对"仪式"的解读. 然而电影(大银幕)终究属于资产阶级的消费品,被宗教与酒精――而今则是电视/流媒体――所麻醉的无产者,则在"仇富"的帽子下永陷于无知的轮回之中. P.S.看的时候认出片中的《唐乔万尼》是卡拉扬在Telemodial所制――这意味着我在智识上与被射杀的一家处于同一阶级,正与评论区批判两位女主角的观众们一样.

41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力荐

3.5 严重恍惚了,看片的过程中一直觉得于佩尔一人扮演了两个角色。。。实际如果真的这样是不是更牛呢

44分钟前
  • LOOK
  • 还行

雇个保姆就相当于自己在家安插了一个阶级敌人,随时可以以无产阶级的名义大开杀戒。

47分钟前
  • 苏莫
  • 推荐

其实那则说“没有存在贫富压迫只不过是两个白眼狼”的长评,就能代表大部分处于“富人阶级”而不自知的人的想法吧。我们已经提供得够好的了,给予得够多了,为什么你们还是不知满足,怨声载道。即便我们叫你女佣,饭桌上谈论你的长相,把不要的电视丢给你用还觉得是一大恩赐,将擦完手的手帕扔在你的脸上。但我们提供你们食宿工资,愿意花钱让你学驾驶,对你好言好语的,还不够么?上过学的人最基础的识字也能做到,而女主不能,因为她从最开始就被夺走了资格。社会发展到现在,掠夺早已不再明晃晃血淋淋,手段改了,本质却不会变。

48分钟前
  • 骤雨至
  • 推荐

4.5 昨晚看“分居”的时候就觉得阿姨跟Sandrine Bonnaire很像,于是开始很期待今晚,也许会是“Persona-1966”+“Riten-1968”。当Sandrine阿姨第一次沮丧于自己看不懂纸条,我的心便开始疼。一直疼到最后。最后开车撞死阿姨的还是那个死人牧师!他妈的。

49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典型夏布罗尔,希区柯克的好学生(可能也拐弯影响到了欧容的风格)。暧昧的道德评判(不过显然还是同情资产阶级多一点……)。通过音乐来精确控制气氛。

5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深入骨髓的自卑感只有两种出路,毁灭对方,封闭自己,这部讲了前者。

54分钟前
  • 差生小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