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3

主演:王冰,吕中,马少骅,孙淳,李光洁,孙宁,徐敏,郑天庸,戈治均,廖丙炎,张洪睿

导演:张黎

播放地址

 剧照

走向共和 剧照 NO.1走向共和 剧照 NO.2走向共和 剧照 NO.3走向共和 剧照 NO.4走向共和 剧照 NO.5走向共和 剧照 NO.6走向共和 剧照 NO.13走向共和 剧照 NO.14走向共和 剧照 NO.15走向共和 剧照 NO.16走向共和 剧照 NO.17走向共和 剧照 NO.18走向共和 剧照 NO.19走向共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1:21

详细剧情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当中的二三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对于中国,则是风云变化的几十年。在这当中,中国自二次鸦片战争后,又经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其中,中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走向了民国;新思潮开始传来,旧制度渐渐走向衰退。千疮百孔的中国也正向着更光明的明天前进着。   在这二三十年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许多亦正亦邪的人物,慈禧太后(吕中 饰)、李鸿章(王冰 饰)、袁世凯(孙淳 饰)、孙中山(马少骅 饰)等他们被记载在历史课本里,和中国的历史相挂钩。借由这部剧,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那个时代,那个风起云涌变化万千的时代。前路虽然艰辛,但我们也正一步步向前迈进。

 长篇影评

 1 )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清末民初“大人物”详细分析

“望門投止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谭嗣同

或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二句更为世人所熟悉,然而这版本是康有为改的。不错,改后全诗霸气外露,豪迈千云,符合就义之气节。然而原诗叙述口吻更为客观,是时代的缩影,是清末民初“大人物”们的缩影。而《走向共和》将这些人物的性格和明争暗战有血有肉的陈列出来,不失为历史普及的好材料。从而使人好好品味那些早已熟知却不甚了解的人物。

康有为:既然从谭嗣同的诗开始,那不妨先看看其师康有为。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坏他的坟墓,说他是 “古今第一大保皇派”。那么,他究竟是不是呢?仔细了解发现,他当然配不上“古今”二字。然而说他是民国第一大保皇派,却是错不大多的。当年康有为联合张勋拥戴溥仪复辟,连摄政王载丰的积极性都不如他。张勋就更不用说了,看他那吊儿郎当的样子,简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康有为戊戌后流亡海外搞“保皇派”,处处为难孙中山。每天叩拜光绪所赐的衣服,训梁启超忘恩负义。后代历史学家研究他和他的弟子很难,因为他总是隐瞒事实,鼓吹自派学说。但我幼时所知的康有为,是怀着进步思想的,是清朝改革派,是为变法鞠躬尽瘁的伟人。怎么会这样?四个字:其人迂腐。这种迂腐,杨度也有。用袁世凯的评价:康有为书生气过重,过于纸上谈兵,不办实业。说白了,康有为是一个满脑子被君宪理想占据的人,这是他人生的全部。只要有机会,就不会管任何局势,实力,缓急去大刀阔斧的实现理想,是个死脑筋。自觉有理在手,恃才傲物,听不进良言。因此,他的想法虽然是好的,却怎么也不能实现。这不得不说是专制主义的毒害,忠皇之心太过于根深蒂固,科举制度下的书生是改变不了的。

梁启超:那为什么梁启超就改了呢?为什么辛亥革命一成,他就回国赞成共和,不搞君宪了呢?难道他不记得谭嗣同就义前要他坚持这理想了,抑或他的学生徐锡麟转投共和打动他了?不是。用李鸿章对他的评价:“卓如,你老师不如你睿见,你迟早该自立门户”。这说的意思是,梁启超会顺应时代潮流。康有为参加过3次科举,连末代状元张謇都说南海先生才是真大才。但监考司徐桐认得出康有为的卷子,总以其主张过于狂放为由,不让中举。所以他直到40多岁才得光绪召见,这种知遇之恩从此为康有为悲剧的人生打下基调。但梁启超一开始接受的就是康有为的君宪思想,未受科举毒害。以谋求万民幸福为任,对国体的立场并不坚定。他没有和清皇直接接触,所以不会犯历史错误,顺应潮流。袁世凯称帝时想找梁启超做君宪顾问,张勋复辟时想拉拢他,他断然拒绝,正是如此。当然,我们不得不说,李鸿章劝他自立门户确实为后世做了好事的。像后来梁启超组建进步党,帮蔡锷离京等等。如果没有梁启超斡旋,还真不知胃口大的袁世凯会把民初的政治体系毁成什么样。

慈禧:慈禧自己说:“我这个人,最要面子”。这大概就是她整体的写照了。简单说来,就是要让自己过的舒舒坦坦,有头有脸。她要的手下,最看重忠心,其他次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奕匡贪财的程度在清朝恐怕仅次于和珅,可她就凭他忠心,让他坐到了军机首辅。而瞿鸿机清廉爱民,慈禧一听人家说他有自己的小揪揪,马上革职回籍。慈禧做事最爱争。恭亲王奕昕朝政上争不过她,最后直接出家了。后来李鸿章找奕昕说,这太后怎么就管她寿辰,不理北洋备战甲午了呢,我要不要争争?奕昕说,这个嫂子阿,我最了解了,千万别和她争,服从就是了。也就是说只要属下摆出一副万事都是为了服从和孝敬太后的样子,那具体这是个什么事,根本无所谓。李鸿章深知这一点,所以一句:太后之事无小事,哄得慈禧心花怒放。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她不给北洋水师钱买炮弹,却拿这笔钱去修葺(仅仅是为了修葺就花六十万两银)颐和园。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她开始赞同变法还政光绪,后面又追杀戊戌六君子。还有她向来谨慎,但一看外国支持光绪不支持她就向十一个国家宣战导致辛丑之变了。另外开始恩宠岑春煊后又怕其为康党革职查办也是因为她性格上问题。用她在戊戌政变后说的话,我就是担心谁不让我过舒服日子,要是真这样,我决不放过他。一志金钗就几万两黄金的太后,恐怕是清朝第一人。但她又不全是负面的。以上这些历史错误,是因为她一些传统的女性思想作祟,过于保守和爱面子。然而她的政治觉悟却很高。她甲午之后不罢免李鸿章,后来力保袁世凯实施庚子新政,都是因为她明白谁是能帮助清朝延续统治的。在她当权的时代,她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训练了一班绝对服从的奴才,力保政策的执行力和国家的统一,对人的体察细致入微。如此,她又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了。总而言之,慈禧是并不比道光,咸丰们差多少,但她总也不开明,走不出个人观念狭小之限,以致于耽误了很多事。除了上面那些以外,还有就是没有为国家培育多少栋梁之才,把皇亲国戚宠坏了,间接覆灭了清朝。

光绪:通识历史教育中的戊戌变法容易培养学生片面同情光绪而憎恶慈禧。然而,一个人总是多面的,而历史的偶然总是脱离不了背后的必然。慈禧在戊戌政变中的表现此前提到,是因其自身性格观念所致。而光绪的失败,自然事出有因。除了无实权军权之说外,我觉得还有如下些原因。首先不妨看看,光绪帝载载湉是个什么样的人。咸丰皇帝死时没有儿子,慈禧把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过继过来做太子,是为光绪。奕譞体弱有病,代朝廷检阅北洋水师后吟诗一首,结果被慈禧怀疑不忠,说了两句吓死了,胆子就这么点大。这样看来,他儿子光绪不屈于慈禧的权威才怪。再者,光绪过于操切,变法一开始就裁撤六部,废军机大臣,让杨深秀刘光第这些六品以下完全没有权势和人脉的人直接处理奏折,必然引起官变。这么没头脑的决策只能说明光绪和康有为一样,只有热情抱负,不管实情局势,没有政治觉悟太天真。还有个小原因,就是翁同龢提前下野。由于奕昕突然病死,走之前说翁同龢不忠,导致慈禧下定决心将他革职。结果是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都在外地,朝堂上无人与刚毅徐桐对抗。康有为是翁同龢介绍给光绪的,如果变法时他仍是军机大臣,变法时间或许不会这么短。另外,光绪被毒死也是因为他太天真的缘故,公开表现出一副和慈禧袁世凯耗时间的样子,于是非慈禧所能容了。

载丰:其实清朝的灭亡,载丰“功”不可没。光绪无后,慈禧便生了立溥仪为继之心。但溥仪太小,所以他便擢拔载丰为军机大臣让他先行历练。可是他做的事基本就是和袁世凯作对。这种只看私人恩怨不顾国家大局的举动只能用娇气来形容。结果知道慈禧死,载丰也没学出什么经世治国的本领。他将所有要职都给皇亲国戚担任,最后完全腐化了清廷。在兵权上又没斗过袁世凯,遇乱世没有变通的能力,只得被赶下台了。后来孙中山到访载丰,觉得他在清廷逊位的事上做出了贡献,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李鸿章:曾国藩给李鸿章的遗言是,凡事退三步。这是曾知道李鸿章不喜归隐,操心诸多。甲午战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平生最敬重李鸿章,不光点名要李来马关签约,后来还钻研梁启超所写的李鸿章传。再后来,载泽端方的五大臣到日本考察宪政,伊藤博文公开批评清朝没有给李鸿章发挥的余地。从伊藤的表现我们得以窥斑见豹知李鸿章是清末难得的有才干和头脑的人,且政治手腕也不输张之洞等人。然而他被迫背下了许多骂名,实属无奈。这才干方面,众所周知,创立轮船招商局,培养清末第一官商盛宣怀,修铁路办铁厂,创建当时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办洋务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当年张之洞的汉阳铁厂面临破产,是李鸿章用官督商办救的。所以张之洞虽然总想与李鸿章争,却又不得不服。李鸿章担任内阁总署(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长)时,手腕很硬,外国人对他又恨又怕,他的继任者奕匡连他的十分之一也不及。鄙人幼时见不平等条约的签字均有李鸿章在场,对他颇有偏见,现在想来,是不对的。慈禧每每派遣李去谈判,自是信任李的能力,而且李鸿章确实能争回一些利益。但每次都要去签不平等条约,任谁都不愿意,所以李鸿章这份为国分忧的心难能可贵。他在马关被日本乱民一枪击中脸部,近70岁仍不退缩并以此减少战争赔款,让人钦佩。所以,后来梁启超劝李鸿章不要去签辛丑条约,说以先生之才可以领导革命做民国总统,何必出此下下策遭后人唾骂。但他回应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事。他心底并不是不知清廷制度之腐,只是不想首鼠两端,打自己一巴掌。后来奕匡在辛丑条约上迟迟下不了笔,李鸿章说:“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你路还长,让我这七旬老人来写吧。”在感人至深同时敲响了晚清缺少像李这样后继儒才的丧钟。

甲午中日战争,在我看来,必然是对清朝打击最大的一场。洋人在晚清的眼中一直是外来势力,所以吃败仗只是无奈,过一会儿便好了伤疤忘了痛。然而日本却是自古是中国的藩国,输了颜面何存。所以这一仗乃是敲山震虎,让中国人痛到骨子里,间接催生了后面的各种革命。从这个角度来看,倒要感谢日本这个催化剂了。《走向共和》中对于甲午战败原因分析是比较客观的。从军心来看,北洋水师建立已久,官僚腐败,而提督丁汝昌软弱纵容。日本新式海军受天皇感召,满脑子民族主义,来势汹汹。从装备来看,日本吉野号战舰是新式的,航速比北洋最快的军舰还要快7节/每时。话说这吉野号本是李鸿章订购的,岂知慈禧怕修颐和园的钱不够,不愿拨款,日本趁机出高价买去。所以北洋战舰大而慢,日舰小而快。从决策上来看,李鸿章下令死守威海卫,而光绪认为战不能退,士气不可泄,冒然出击,直接导致战败。可笑的是,李鸿章竟然要承担全部责任,辞去直隶总督。另外,古书兵法上所讲一鼓作气的策略我认为是纸上谈兵的。装备,军力,地利,分兵,战点这些才是实的东西。孙子兵法也没说一腔热血蛮干能嬴的,关键要巧。

翁同龢与瞿鸿机:洋务派之外的清朝朝臣,除了徐桐刚毅这般未开化的顽固保守派之外,就是翁和瞿这样懂古典政务自恃清高的大臣了。徐桐和刚毅对洋人的那种视为怪物的观点最终也每让他们有善终。鼓动义和团的下场就是被洋人逼死。翁同龢与瞿鸿机有看点正是因为他们若放在别的朝代,则可视为为官清廉,大公无私的典范,可惜在清末民初的大环境下,只能落得悲哀的下场。他们的共同点,则是心胸都很狭窄。翁同龢在钱财上为难李鸿章,打小报告这些做法在他自己眼里认为是对的,因为他认为自己满腹经纶,品行端正,骨子眼里看不起办洋务的大臣。就像瞿鸿机与袁世凯作对,一开始不过是因为看不起袁世凯没有科举出身。他们可以办政务上的事,却生怕科举等与自己相关的制度被否定,只因担心自己的名誉有损。如此这般导致他们在政治改革上出于下风,得不到统治者的青睐。而且更为天真的是,他们认为自己在乱世中虽不至于有大作为,但为官端正清廉,可明哲保身。然而慈禧却不看重这个。一旦挑拨,慈禧就罢免他们。归根到底他们在朝为官没有摸清统治者的脾气,这样再自恃清高反而容易招到统治者的厌恶的。“杨翠喜”案斗不过袁世凯正在于瞿鸿机自恃有理,去不知程序上有讲究,最终被人反咬。另外,瞿鸿机被其徒吴毓鼎参劾一案我倾向于是瞿自愿的。事实上,就算吴不参劾,瞿被慈禧架空事实已在,被罢迟早,瞿不如做个顺手人情,送其徒一辈子荣华富贵为上策。

荣禄:荣禄这个人一直是不喜出头但心里有个样子的。所以比起李鸿章,慈禧更喜欢他。当年翁同龢一状让荣禄去凉州待了20年,他一声不吭,足见其忍耐力之好。慈禧觉得亏待他,所以让他在甲午之后接了李鸿章的班。他知道自己才干不如李中堂,所以一切保持原样,上朝议事也不发言。但这并不代表他是没有主见的。他自知光绪大动根基的变法不可行,任刚毅和康有为在朝堂上吵而一言不发,其后在颐和园一跪就是两天,以看太后脸色。后来他力保袁世凯,要求严惩刚毅许彤以平洋人之气,这些都看出他在关键问题上还是很有见的的。这种隐而不发的个性恐怕更为可怕。戊戌变政里,荣禄悄然用兵,秘密操作,才使得慈禧在政变中大获全胜。

袁世凯:事实上,李鸿章对于袁世凯的培育,荣禄让袁世凯在天津大练新兵,以及二人后来联合推举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等等,在历史大潮下,是没有错误的。一则袁世凯在办事上确实是有这个能力,二则晚清实在是缺乏一些又忠又厉害的人才。李和荣禄都知道袁世凯是一只饿虎,所以临死前对袁的劝诫都是不要生出谋逆之心。没想到后来果不出所料。这样一个枭雄,从其人生的经历来看,没有什么亏的。军机大臣,总统甚至皇帝,他都尝过。从被人追杀寄人篱下到叱诧风云呼风唤雨,袁世凯学会了谨慎和自保。只要能保住或上升自己的地位,他是不在乎政治立场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政治上可以犯罪,但不可以犯错。” 这大概是他处事观的写照了。他能从团练升到军机首脑,因为他知道和谁在一起能被统治者青睐。他在戊戌变法中站对立场,也是出于他的政治嗅觉极高。他善于把握别人的关键人物的喜好和弱点从而笼络别人,譬如奕匡和李莲英。这使得他在慈禧晚期如鱼得水。同时,他心机极深,诡计颇多,例如“杨翠喜案”中他抹杀证据的手段以及强调西式的传讯方法让载丰无功而返。他心知慈禧死后,载丰必然发难,所以深植党羽,掌握实际兵权,却又在慈禧面前演一出移交兵权之戏。间接导致了后来载丰被罢黜倒台。我相信,任何一个与其同时代的官员都不会愿意与这种人为敌的。瞿鸿机的下场就是明证。在“宋教仁案”后毒死内务总理赵秉钧体现了袁世凯心狠手辣的一面,间接导致了段祺瑞和他的离心离德。孙中山在法治的地区长大,政治手段是比不过在清廷的人治系统下打拼的袁世凯的。袁世凯钻《临时约法》的空子,让大总统的职权接近皇帝就是他手段更为狡猾的例子。袁世凯称帝一事是让他身败名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受清廷政治系统的毒害。袁世凯看了半辈子皇上的尊贵,觉得自己是中国的华盛顿,功劳比皇上还大些。况且虽然他这个大总统权利无限,但做黄帝是他的心愿,使得他犯了政治错误。其次,杨度也责无旁贷,这个死脑筋火上添油了一把。再次,袁克定伪造的媒体体气氛也让袁世凯认为称帝的时机到了。这个错误导致了袁世凯含恨而终。当然,袁世凯的出现对于历史的推动是有正面贡献的。除了最后的称帝,他确是审时度势之人。庚子新政中力陈变法,坚决废黜科举的措施都与他看清世界局势有关。而最后他虽位居首席大臣,却仍然不愚忠于清廷,也和他认为革命的大体趋势是不会熄灭的是分不开的。所以作为一个政客,他的精明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但对于民主的贡献,他的价值观还是受限,这确实是他个人的悲哀吧。

北洋幕僚:

徐世昌:跟随袁世凯最久,对他最熟悉的莫过于徐世昌了。与袁世凯最交心的也是他。组建天津新军的阵容,在东三省为他安插势力,以及后来料理内阁事物,徐世昌都出了力。徐世昌知道袁世凯心狠手辣,野心勃勃,所以他总是很会躲乖退隐。而袁世凯念在旧情,也从未把他怎么样。辛亥之后力荐袁世凯出山,反对袁世凯称帝,都能看出他识得大体,是能辅佐君王的好文臣。

段祺瑞:在这一干直系军阀中,赵秉钧忠心,但不得不为“宋教仁案”赔上性命;张勋愚昧;冯国璋喜欢躲在暗处;曹琨鲁莽;段祺瑞则狡猾。袁世凯民国以后重用的军人就是赵和段。赵死后,段任陆军总长,掌握了军队的总指挥权。在袁世凯手下,段祺瑞确是表现出对袁世凯言听计从,心甘情愿做打手。但实际却利用袁的信任,培植了自己的死士。等到袁世凯称帝时,段祺瑞便可以站出来反对了。最后毫不客气的要挟袁世凯交出陆军权,活活气死了袁世凯。袁世凯认为段祺瑞最像他,但段祺瑞却背叛了他,这也是一种悲哀。但段祺瑞总算是袁世凯的实际继承人,在府院之争中黎元洪兵力不如段,最终落败。张勋不成气候,也必然被段祺瑞直接消灭了。

杨度:我不明白为何君宪派的人都容易变的书生气。康有为如是,杨度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和孙中山说要公平竞争,大大方方的把黄兴介绍给孙中山,最后直接导致了兴中会的壮大。他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但好胜心太强,所以一直不服孙中山的理论。最终成了策动袁世凯称帝的引子。他对政治上的交易操作,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但一听君宪,就一股脑干劲。我们姑且把这个叫做瘾吧。至于他后来又变换政治立场,大概也与他不服孙中山有关吧。真是世外奇人。

孙文:最后在看看孙中山。其实人们对他的了解很深入,他的伟大也无需赘述。孙文首先是一个执著的人。和君宪派的许多人一样,他对自己的主张矢志不渝。这种思想让他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革命了还要二次革命。知道民主为止。但他早期直接陈书李鸿章,和康有为争论,却是没必要的。因为上面两人的政治观与孙文明显不同。除了很烈,孙文也很纯粹。他心中的理想大于他对于权力的追求,这是很难得的。这才使得他愿意让位给袁世凯,加快了共和的进程。但他这种纯粹使得他政治主张有余,政治手段不足,被非革命党人窃取许多革命果实。他的刚烈,纯粹,以及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让民国不至于倒在摇篮里。这也算是天数使然吧。用毛主席的话就会是,孙文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 ) [走向共和]评价+经典演讲语录

———————————————————-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谈谈这部剧的优点

第二部分:这部剧的经典台词语录

————————————————————

第一部分:谈谈这部剧的优点

————————————————————

10/10

这部剧贯穿始终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体制问题”的思考、实践和教训,以四大主角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的经历反映了不同体制的优缺点,尤其是专制与民主的对比(至于君主与共和的对比,其实并不重要,康有为的坚持君主是遗老情怀,孙中山的坚持共和是革命立场,仅此而已。重要的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这个进步。其实民主国家,可以有君主也可以没有)。众所周知,专制的优点在于高效率,而缺点在于难以限制统治者的愚蠢(如慈禧对日本的无知)和邪恶(如袁世凯对政敌的暗杀),这时民主的优点“受到制约的权力”就体现出来了。

但对权力进行制约的代价就是低效率,这在剧中的体现,在李鸿章受到翁同龢的掣肘情节表现得最为明显。看剧的人,没有不心疼李鸿章、痛恨翁同龢的,因为后者是那种典型的“啥也不干又挑三拣四”的队友,你让他干点什么(比如去日本谈判),他是决然不去的,但是你亲自去做,他又在后面挖你墙角(骂你是汉奸),对这种人,我们一般会痛骂“小人”“嘴炮党”“键盘侠”。《大明王朝1566》里,小阁老曾愤怒地咆哮“为什么谁做的事情越多,受的委屈就越大”,这话与“你行你上”的逻辑非常类似。

走向共和里的部分情节确实是虚构的,也存在拔高慈禧和李鸿章的嫌疑,但基本的人物关系和历史还是有依据的。很多人看不惯,无非其中不少人物展现出来的形象,跟以前历史教科书里的有些对不上罢了,教科书固然重要,但是教科书又何尝不是一种统治阶级的工具,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就能理解这部剧编剧和导演的良苦用心。

————————————————————

第二部分:这部剧的经典台词语录

————————————————————

我知道,你们很着急。张勋复辟了,国会又开不成了,我知道。我啊,我急的不是这个,这些日子我想的很多,我们本来是共和国,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专制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

  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自由是民众天赋的权利!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民国六年来,我们又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民众对当权者恐惧的爱,而当权者对民众,只有囗头上虚伪的爱。那种真诚真挚的博爱,我们看不到啊。

  民国更应该是法制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地肆无忌惮地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甚至暗杀你。立法者成了行政官员随意蹂躏的妓丄丿女!

  那行政是什么呢?行政应该说是大总统及其一整套文官制度。应该是服务于国民,行共和之政。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这个家天下的行政中,我们根本看不到透明的行政程序,更看不到监督之制。那些行政官员,是如何花掉民众的血汗钱,民众不知道,那些行政官员把多少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你们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

  你们都知道司法是裁判吧,这个裁判的原则是什么?是一部主丄丿权在民的共和国宪法。可民国六年来,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这么一部宪法嘛!就那部不成熟的《临时约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强奸。

  有人说,不不不,不是一个人,是有一些人说,共和他只是一个称号而已,你孙大炮说的这些大虚幻、太遥远,不符合国情,它就像一个气球,啊,看着很美丽,可一飞上天啊,卟破灭了,我想请问你,难道我们不要共和了吗?难道共和真错了吗?如果不要共和,我们有的就永远是专制,如果我们不要共和,那我们有的就永远是被奴役。如果共和是错的,那自由就是错的,如果共和是错的,那平等就是错的,如果共和是错的,那博爱就是错的吗?我们追求的共和没有错,当然它还不完善,所以我们要一点一滴的去完善它,哪怕为此要付出代价呢!

  哦!对了,我今天穿的这身衣服有点古怪是吧,连裁缝都说是很奇怪的。但是我要说这是,这是为了完善共和,你们还觉得奇怪是吗?我要说,这就是共和,这就是共和的衣服。这边,我设计了三颗扣子,共和的理念,就是平等、自由、博爱。这边也有三颗扣子∶民族、民权、民生。

  那宪法呢?呵呵呵,我说的不是三权宪法。我发明了个新词,叫五权宪法。这里装的是立法权,这儿装的是行政权,这儿装的是司法权,这三权你们都很熟悉,叫间接民权。

 我情有独锺的是直接民权。要让普通的民众都有直接参政议政的权力!一个是考试权,我们中国古代就有考试的传统,后来把科举废除了,当然这对后来大兴新学有好处,可当官就不再考试了,这不好,这就像倒脏水把孩子也倒出去一样啊,民国六年来,在行政上用的是什么人啊,都是袁世凯他北洋的人,至今还如此。所以我们要把考试权还给民众。今后,凡行政用人,一定要经过考试,不管是谁!

  还有一个是弹劾权。没地儿装了,不急,不急,装在这儿,弹劾权!为什么要把弹劾权藏在里面呢?因为它是民众的杀手锏,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杀出来,弹劾你。

  所以你要战战兢兢的当官,老老实实的为民做事,我想这回有人,更要说我孙文是个疯子,吃饭穿衣都说共和,你孙大炮还会什么?他说的对。我只知道共和这两个字,我这一辈子就认这两个字,共和。

  我们有许多志士同仁,为了共和连生命都献出了,我孙文此生啊,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让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

  共和是普天之下民众的选择,是世界的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孙文相信,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啊它一定会实现共和的,我坚信这一点!

 3 ) 令人心痛的错过和缺失

中国近代史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历史,因其既打破了中国“独尊儒术”以来的种种僵尸般的压抑秩序,又没有走到后来日寇入侵山河破碎的时代。只是可惜,尽管那个年代有许多仁人志士充满爱国救国情怀,要推动这个几千年的封建国家走向共和,却由于这个暮气沉沉的国度自身的积习弊端以及种种偶然必然的缘故,最终还是与“共和”擦身而过——像中年人回忆起年少时错过的姻缘一样,我们现在回望这段历史也是充满叹息。 我一直认为这部电视剧是中国大陆最好的电视剧,其对历史的深入探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对台词的拿捏、情景的调度,无不是上佳水平,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个历史剧并不因为官方观点之好恶而隐其曲直,如慈禧、李鸿章、袁世凯、杨度等官方历史观点中的反面人物,毕竟也有其过人之处,如孙文、张謇、康有为等官方历史观点中的英雄们,则毕竟都非完人。 要把一个五十多集的历史剧在一篇文章里说出个所以然来,是不现实的。既然前面提到中国最终还是与“共和”遗憾地错过,那就还是说这个错过吧。我想,除去一些偶然因素之外,实际上是由于几个内容的缺失,造成了这个老迈的国度最终并未走入共和迎接春天。 一、观念之缺失。 当年为挽救深陷危机的中国,朝野各路精英纷纷为这个病入膏肓的国家开出药方。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开展“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图谋“维新变法”,孙文、黄兴等人则热衷“共和革命”。对于满清统治者来说,除了最后一种彻底颠覆其统治的选项之外,对于前面两种“药方”还是仔细考虑甚至一度心向往之的。为此,慈禧对于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在北洋的改革建设还是支持的,甚至对康梁“维新”也一度默许,“洋务”、“维新”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了朝政市井的“流行词”。 然而,即便这些流行词普及程度再宽广,如果没有相应观念的深入人心,“共和”大业终究是无法实质推进。如电视剧中,曾国藩等人虽掀起洋务之风,却只是以同治中兴的成绩颇为自许,并未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历史当口是千年未有之变局;民国虽然已经成立,但作为民国总统的袁世凯以及一干重要领导人士,对于现代国家权力运作与制衡的知识几乎处于空白状况。领导人物尚且如此,民间普罗大众更不必说了——革命党人还在南京革命阶段,一位老人求见孙文的状态是立时下跪、口称“皇上万岁”;民国成立后,孙文、宋教仁等人深入民间开展调研,却悲哀地发现民间的选举状态完全是一片乌烟瘴气。 面对这种现代政治观念缺失的状况,各方是怎样的态度呢?清政府在“立宪”之前有“预备”,而且一预备就是十二年;袁世凯以此为理由,宣称中华还是实行“帝制为宜”;而后来的孙文则发明了一个“训政”。不论“预备立宪”、“帝制”还是“训政”的出发点如何,他们都把中国民众缺乏现代政治观念作为一个现实原因,只是他们都选择等待、延缓来推迟现代政治制度的实行,却没有一方决心一面推行现代政治制度提升民众素质,一面改进民众观念促进现代政治制度的施行。大概,这又是当时几方领导人观念的缺失了。 二、程序之缺失。 现代政治制度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讲制衡、讲程序,而“程序”二字之于传统中国来说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中国人在处世时都秉承着一种绝顶聪明的实用主义,于信仰、于办事、于社交莫不如此。于是在政治领域一旦需要革新,都喜欢不按照程序推进,而是充满了政治上的“拆迁情节”和“抄近路意识”。 康有为在数陈变法之利,却深感推动之难时,并无平稳推进之实干精神,却是一把抱住光绪帝的大腿痛哭:“皇上,只要在朝中杀几个一二品的大臣,这法也就变了啊!”显然在他心中毫无程序之位置 。清廷晚期迫于民意宣布预备立宪,却只打着“预备”的旗号忽悠全国。民国成立后宋教仁被刺,当时的司法可以说已经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按照法律程序向北京传唤国务院总理赵秉钧!赵被毒死后,司法途径仍有空间,只是孙文领导的革命党并不注重这个程序,还是掀起了“二次革命”。袁世凯出兵镇压革命党,面对国会议员的关于程序制度的责问,他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地宣称:“我早就违法了……” 今天,若稍有常识,我们便知如果没有程序,即便是好心都有可能办成坏事,而如果谋事者还是怀着坏心呢?既无纯良理想之引导,又无必要程序之限制,能产生什么后果呢?电视剧描述的这段历史中,于康有为、袁世凯、孙文等人的动机倒可以不谈,只是我们却看到了缺乏程序操作导致的政治灾难。 三、文化之缺失。 在政治文化方面,中国统治者一直以来怀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自大心态,这种心态导致其领袖欲强烈而进取心和开拓疆土的决心并不鲜明。而民间则多秉承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认识,这是一种的道家思想所标榜的“变”,却绝非关乎时局、社会进步革新的“变”——对于中国人而言,即使是统治者替换,也并无不可,因为有“顺乎天道”这个万试万灵的幌子进行心理安慰,电视剧中有一个场景即是很好地表明了民间的这种心态:一个卖面条的在面对八国联军入侵时也处变不惊,说道:“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了,即便洋人来了,我煮的这锅汤,是祖宗传下来的,我酱死他!” 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民间对政治权利、统治阶级从不过问,如果不打破这种政治文化,要“走向共和”当然还是难上加难。这是政治文化,当然如果说到其根源,大概还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在这个文化里,生产者的自给自足是理想状态,统治者一旦“轻徭薄赋”已是莫大恩赐,而广大从事农耕的民众对于政治制度、政治权利方面并无多少需求。这种文化之于现代政治来说,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和换血。回到《走向共和》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来看,当时中国仍是以农业文明为主体,工商业尚处于萌芽的发展阶段,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经济基础是无法产生适应现代政治文明的文化的。 四、信任之缺失。 中国有一句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话中透露出一种极端的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实际上这个态度正是许多人的座右铭。而一旦怀着这样的心态,再讲信任自然已是奢谈——所以,袁世凯听到孙文以极端的理想状态掀起反清武装革命,并非为一己之私时,他对旁人反问道:“你信吗?”所以,革命党人不相信清廷预备立宪的诚意,恐怕清廷统治者们自己也不信;所以,孙文等人不相信司法途径可以解决宋教仁案的问题…… 不信任即无法和解,无法和解即带来另一种对话方式:武力。慈禧与光绪互不信任,结果变法变到维新派要诛慈禧,慈禧则杀掉了戊戌六君子;袁世凯与孙文互不信任,结果二次革命之后只是遍地军阀;后来的北洋政府与南方革命党人互不信任,带来的是北伐战争;再后来国共仍互不信任,只有拔刀相见……好比两个对坐下棋定输赢的人,双方都不相信对方赢了之后会给自己台阶下,于是一旦局势稍有变化,便掀桌子干架。 在一种特定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之中,稍有差池便会造成全局的崩溃,中国近代史上不但面对着太平天国、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等统治者无法控制的激烈事件,而自身还存积着如此致命的缺失,要“走向共和”自非易事。只是可叹到了今天,这几个缺失仍未得到填补,大概所谓“走向共和”还是处于一个未完成状态。

 4 ) 中国往事

孙中山说:“国家要进步,就要走共和的道路。”杨度说:“从秦朝的陈胜吴广到大清的太平军义和团几千年了,可总有那么一帮人老想着把一个国家推翻了重来,动不动就砸破烂摊子,一言不合就落草为寇,到头来怎么样吗,小孩搭积木,搭了毁,毁了搭。就算搭成了,不过是改朝换代。”孙中山说:“不,不,我搞的革命跟过去的改朝换代那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历来的改朝换代都是推翻一个皇帝又冒出一个新皇帝。我要改变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而不是改造一个王朝。”杨度说:“谈何容易,你那个共和国蓝图哪儿来的?美国,可人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还是个移民国家,文化是新的,从头开始搞共和没问题。咱们国家成吗,皇权统治了数千年,中国习惯了有个皇上,要想建立宪政国家也得在皇权的地基上打夯。”孙中山说:“这是谁说的,这是不懂得世界之文明,不知道世界之真进步。我就是要挖掉几千年的封建根基”杨度说:“你挖,你挖,累死你。”孙中山说:“杨度我们俩个一起挖”杨度说:“你休想”
从孙中山和杨度这段对话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当然孙中山为了中华民族走向共和的精神令我们每一个人佩服。但结合中华民族的历史来看走共和之路,从我自己的感觉来讲我是赞同杨度的看法的。从戊戌变法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我们看到在中国这个国土上要建立共和是多么的艰难。在孙中山和杨度的对话里,杨度说的:“你挖,你挖,累死你。”给我印象最深。
不要小看这短短的七个字,杨度能说出这七个字就证明杨度对于中华民族的认识以及对走向共和的艰难比孙中山要深刻得多。杨度他清楚的认识到在中国皇权统治了几千年,中国习惯了有个皇上,他清楚要想建立宪政国家也得在皇权的地基上打夯。由此我也想到我从法国回来写的《从埃菲尔到景山》这篇文章所反映出的,中国的皇帝和法国的皇帝是多么的不同,其实走向共和最大的难点并不是那个皇帝,是杨度所说的“皇权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一个满清王朝,可是一直主张立宪的袁世凯他又挡不住“皇权的诱惑”走向了历史的反动。在中国封建集权和专制这种“皇权思想”不但对于当权者有着非常大的诱惑力,而且在普通民众中也总是希望有一个皇帝或者救世主来主宰我们的国家。对于这一点至今都是有着多么大的市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造成了在中国走向共和这条路是多么的艰难。
《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是从“甲午战争”开始的,由此可以看到真正让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感到震撼和耻辱的不是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而是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崛起。“甲午战争”后的满清皇朝的慈禧和光绪实事求是分析出是日本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战胜了自己的封建专制制度,应该讲慈禧和光绪能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就非常的不简单。这部连续剧也就由此展开了“专制”“立宪”和“共和”三股势力相互争斗的大舞台。

 5 ) 胡诌(汇个总)

李鸿章:“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慈禧:“醇亲王,这园子修得怎么样了啊?” 醇亲王:“奴才一直在张罗,可这银子...” 阎敬铭::“要银子没有,要命有一条!” 光绪:“但凭亲爸爸定夺...” 珍妃:“沟水空留恨,霓裳枉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 李莲英:“老佛爷高兴是奴才最大的心愿” 德公公:“这刚得了势,大清就要完”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辜鸿铭:“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盛宣怀:“官商官商,雪岩兄,这红顶商人不好做啊” 明治:“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伊藤博文:“禀英灵之气,具匡济之略。挽回时运,发展文明,不惮贤劳,匪躬自任,屹然为东洋之砥柱” 康有为:“天下事尽在吾彀中......我可是奉衣带诏啊...” 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张謇:“实业方能救国,看我大生纱厂!” 徐桐:“老朽啊,老朽,八股道德文章可是修身之学” 翁同龢:“祖宗之法不可乱” 丁汝昌:“有负中堂之托,百姓之望啊!” 邓世昌:“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冲啊!撞沉它吉野号” 奕劻:“什么最可靠,银子!” 奕訢:“军机无远略,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诡计本多端,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鬼子六,呵呵” 刚毅:“搜刮大王,扶清灭洋”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岑春煊:“微臣愿做太后的一条恶狗” 瞿鸿机:“三犯龙鳞敢举仇,爱才爱国有深忧。频陪绿野须眉古,遗像清高憾未酬。” 吴毓鼎:“好歹是把老师卖了个好价钱” 荣禄:“骤难移易。譬之起虚弱而仁痿痹,辅以善药,效虽缓而有功;投以猛剂,病未除而增剧” 溥仪:“我是皇上......吗?” 隆裕:“袁世凯,你置我母子于何地?” 载沣:“你是皇上,老子就是摄政王!” 英子:“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音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慨多” 袁世凯:“大泽龙方蜇,中原鹿正肥......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 张振武:“老子是首义英雄,革命元勋,谁敢杀我” 赵秉钧:“我是冤枉的,钝初兄和我亲人一般,我怎会下此狠手?” 段祺瑞:“其人短处固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三造共和” 徐世昌:“利国无能但利身,虚名开济两朝臣。笑他药性如甘草,却负黄花号菊人” 孙文:“共和共和!天下为公......哎呀呀,再给本总统介绍个红颜知己小loli” 黄兴:“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宋教仁:“莫使真心堕尘雾,要将热血洗乾坤。” 杨度:“帝道真知,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蔡锷:“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张勋:“臣等今日请复辟,上承天命下归心。张康二人非小可,他是文武两圣人。文武两圣来保驾,天下指日可太平” 黎元洪:“继大明太祖而兴,玉步未更,佞寇岂能干正统; 与五色国旗俱尽,鼎湖一去,谯周从此是元勋。”

 6 ) 国史哪有罪人?

补于2020.3.22

2011年写文章的我,观念和意识不甚成熟,所以在文笔上故弄玄虚、观点上投机取巧的痕迹显而易见,然而我至今还留着这篇文章的原因,除了它是我点击量最高的文章之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到现在还陆陆续续出现的评论,真实展现了当下人们对于某些事物的态度。

不得不说,这篇小小的文章,确实炸出了不少极端分子和无知之人,同样也有很多自恃“身经百战见的多了”的人出现在评论里,能客观正确看待历史和ZZ的人寥寥无几,如果谁还有幸能看到这篇文章,请对此文的观点持保留态度的同时,看看下面的评论有没有你的好友,如果有的话,请看看TA发表的是怎样的评论,如果评论过于粉5,那么你就可以做出相应的选择了,爱果主义是流氓最后的避难所,打着爱果主义旗号在网上骂街的人,似乎连流氓都不如的,不知道诸君作何感想,至少在我的朋友圈里,不允许这种人渣的存在。

最后,真诚的希望大家能理性,正确的看待历史与ZZ,拥有独立意识与思考能力,虽然这个能力在生活中并没有什么卵用,但至少有一个好,那就是能让你的生活远离傻逼。

-----------------------------------------------------------------------------------------------------------------------------------

初被审之原因,实令人费解,无外乎剧中不利于官方编年史之元素,这不禁使人想起一段描写人贫富之言:富人行事以真面目示人,穷人则遮遮掩掩,生怕别人看到自己之短处。想我天下聚富数载,至今居然亦仍容不下一纸评论,不论于李鸿章云云,亦于袁世凯云云,其真面目竟甘愿掩埋于社会科学院之资料堆不愿示以众人,而主流宣传告之则仍以卖国贼、窃国大盗等极端评价示人,欺人欺史何等无良?倘若今日我们仍以谁为好人,谁为坏人来看待历史,历史之研究于世人又有何用?

自古便有无知之众,俱以辱骂先人为乐。李鸿章,卖国贼;汪精卫,卖国贼;袁世凯,卖国贼;慈禧,卖国贼;……卖国贼。仿佛全世界只有这时代之大众为好人,只有他们最爱国,他们可以通过辱骂以示自我为国家之忠良,并以此昭示世人,仿佛暗示,如果大家谁不跟着他这么说,谁就是和上述这些人一类,俱是国家的败类。

若论这些为败类之古人,我却不得不承认,我实不如这些败类,我不及卖国贼万分之一。倘本人于一八九四年,并在位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甲午海战后,赴马关与日人和谈,以我之性智,会割掉更多之领土,赔掉更多之银两;倘若我接管小站,再多给我五十年这里依旧是乱军摊子,何谈北洋新军;倘若庚子年由我去与八国和谈,那一定是落个国家四分五裂,亡国灭种;若我为叶赫那拉,科举之废与不废,直至天朝皇帝之退位亦寡断不决。为人论事要凭真心,立史立传更凭一良心。试问于官方编年史中、于人教历史书中、于网络和大街中破口大骂“汉奸卖国贼”之众后生,尔等若为当时之事,能为几何?

国人知有中山先生,却不知他为何为国人所知;国人知有三民主义,亦不知其来龙去脉。史书无信,言之则辱之,生怕众人念及其优而为祸,民国法学家张之本先生深敬之“五权宪法”,却为孙先生之理论,后人竟无从查知。剧中以孙文最后阐释结尾,却遭禁锢,旧日已去,来日方长,吾民大愚亦不至于此,何以不愿示之?孔门有力,传诸三千年之礼乐教化深入人心,人人皆以教化为媒体之义务,又皆以教化为育儿之目的,然人人却不知所教为何物,所化为何因果。审禁之物盖俱为侵乱之源乎?放宽之物亦俱为教化之物?平心论之,何人愿以一言而揭竿,又何人因一视听而厌弃现世,革新求古?众人不为狗彘,却为教化者以牲畜相待,牲畜者,思想之空白,行行之可悲。

今世之无奈在于,现代之后无人拥有往日之热情,往日之乱世实美妙以众人之心灵,为一事而奔波,为一国而求索。今日则不可为其万一,人人皆有私利,人人疲于饭食、茅屋,心皆为时所累,无从寻往日之热情。然一剧一目以窥历史之真面,禁之亦何等悲哀!

 短评

孙大炮,对不住了,我们还是搞砸了

5分钟前
  • 响亮的名字
  • 力荐

百年之后,李鸿章万万没想到是,还吾公道的是一部电视剧,而不是教科书。。。

7分钟前
  • 与李白大醉一场
  • 力荐

真正有意思的是06年到17年评论的变化。

11分钟前
  • 琅琊阁玄字技师
  • 力荐

非常值得一看,有点理想主义情结的历史片,不同于一般历史片仅仅是权谋或者苍凉。

16分钟前
  • 挑灯看剑
  • 力荐

要看完全版,不要看阉割版

19分钟前
  • 海马
  • 推荐

吾国近年最好电视剧集

24分钟前
  • 行云天下
  • 力荐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6分钟前
  • 裴黄婷婷
  • 力荐

看完之后超崇拜李鸿章。。。“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梁启超《李鸿章传》)

28分钟前
  • 黄业霖
  • 力荐

认识中国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不仅仅是历史,还有当下

33分钟前
  • 昊明
  • 力荐

看的时候最难过的就是已经知道了结局

36分钟前
  • 看个电影
  • 力荐

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即使把电视电影一起排名,我也把它排在霸王别姬活着前面

38分钟前
  • ricky
  • 力荐

虽然存在国产电视剧的一系列通病,但中立的视角和史实的再现十分难得,加1分

40分钟前
  • 推荐

有个评论说这电视剧十年无人能超越,现在17年过去了,仍然没有。

42分钟前
  • 吃瓜尔
  • 力荐

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电视剧,没有之一。一部真正尊重历史的历史剧,与各种歌功颂德剧和戏说剧大不同。慈禧、李鸿章、孙中山、梁启超、袁世凯等人的塑造非常成功,也基本真实、客观、公允(看的时候,我特意查了不少史料),与历史课本也是大不同。台词一流,极富年代特色。海外版68集。

44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一个在认天命的前提中求变革的李鸿章 一个有抱负没手段的光绪 一个假开明真短视很自我的慈禧 一个目的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会来事儿但小心眼的袁世凯 一个思维禁锢的康有为 一个不坚定的梁启超 一个立场坚定天赠模范朋友家人但实际上用着他人的血肉之躯实现理想国的孙中山

45分钟前
  • NoEnoughPants
  • 力荐

国产剧我一直都推荐《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前者不再公开播放,后者收视极其惨淡,其历史和情怀永远令我潸然泪下。这两部片和其中演员都未因此得过什么奖,但奖项都太不值。我们从不缺好演员,从不缺好编剧,只是情怀没有出口,情怀也卖不起价钱。每次重看都会有新感触,好的作品禁得起年年岁岁的重复。

50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我想这片是独孤求败了,十年之内恐无人超越

55分钟前
  • 东方白
  • 力荐

李中堂,这么多年都误会您了。

59分钟前
  • 乾隆裸衣斗貂蝉
  • 力荐

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一脸兴奋的跟哥哥说:“这是革命牛啊!”,倒霉的哥哥...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革命狂弟弟...

60分钟前
  • JACKIEXIA
  • 力荐

治世的时候上面要有人,乱世的时候手里要有兵,什么时候都要有银子,最好还有命

1小时前
  • lakeblur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