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3

主演:邓超,潘虹,郝蕾,王辉,何赛飞,霍思燕,李建义,李法曾,武利平,郑天庸,杨蓉,崔波,薛亦伦,王灵,李修蒙,卢勇,山鹰,张春年,李东翰,佘南南

导演:何培,刘恒

播放地址

 剧照

少年天子 剧照 NO.1少年天子 剧照 NO.2少年天子 剧照 NO.3少年天子 剧照 NO.4少年天子 剧照 NO.5少年天子 剧照 NO.6少年天子 剧照 NO.13少年天子 剧照 NO.14少年天子 剧照 NO.15少年天子 剧照 NO.16少年天子 剧照 NO.17少年天子 剧照 NO.18少年天子 剧照 NO.19少年天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9 04:44

详细剧情

顺治皇帝福临(邓超 饰)少年在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和母亲孝庄太后(潘虹 饰)的一手扶持下登上皇位,整个少年时期都笼罩在多尔衮专制的阴影下,虽空有一身的抱负理想,却处处受限无法施展。命运被摆布于他人之手的福临在登基八年之际,自己的婚姻甚至也在孝庄皇后一手包办下完成,被迫迎娶了表妹博尔济吉特氏(郝蕾 饰)为皇后。而皇后高傲善妒的性子和年少的皇帝处处冲突,福临本就不喜欢自己的表妹,因此更加冷落了她。机缘巧合的福临认识了才女乌云珠(霍思燕 饰),对其渐生真情却因为自己的轻率而错失心爱之人,误把乌云珠捧手让给了弟弟果郡王博果尔为妻。而后少年皇帝以切磋文墨为由多次召见已是王妃的乌云珠,感情日深的二人终于再也无法脱离这早已身陷泥泞的爱情中,顺治帝力排众议,顶着多方压力迎娶了他的弟妻。但是甜蜜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违背常伦已是让这段感情备受争议,而顺治帝对乌云珠的专宠更是...

 长篇影评

 1 ) 呼喊与细语——《少年天子》的冲突与制衡:三 皇后与花束子

[作者按:几年前的旧文,当时发在百度“少年天子吧”里。应一些网友要求,放到豆瓣上与更多的朋友分享。]

三 皇后与花束子

一个是凤舞九天,一个是无名野花,她们身份地位相差太远,原本不可能放在一起比较,然而偏偏是她们的相交,浓缩了后宫女子千秋万代的辛酸与悲哀。

她身上流淌着博尔济吉特氏高贵的血液,从她降生落在科尔沁草甸子上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了日后的显赫命运。科尔沁的天高地阔,父母族人的殷殷期盼,把她养育成了一个如此傲慢犀利的少女啊。爱新觉罗与博尔济吉特,她坚信这两个姓氏势均力敌的高贵和天经地义的匹配。在蓝天白云下尽情打滚的青春岁月里,她也许曾无数次想象过那遥远的陌生的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想象过那坐在紫禁城正中心等待她的未来夫君。然而跋山涉水之后,漫长等待之后,她却愕然发现这夫君和她心中所想千差万别。她和他连最基本的信仰和喜好都南辕北辙,脾性又偏偏相似如孪生,都那么骄傲,都不肯稍稍低头,稍稍迁就。见了面就硬碰硬,每回总双双落得个遍体鳞伤,两个人都是一脸泪,一心窝子血。

而她只不过是个包衣奴的女儿,是后宫无数低贱卑微的奴才中的一个。生活让她早早学会了委曲求全,默默忍受,可命运却把她安排到皇后的身边,成为皇上皇后相互羞辱的一样工具。她日子过得艰难,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却仍然逃不掉主子的呵斥打骂。这样一条任人践踏的生命,注定没有指望,没有出路,只能在黑压压的宫墙之内慢慢枯萎。可是花朵一样的青春,却是任什么都压制不住,更何况她有幸(亦或不幸)那么近地仰望到了他。她也许会在天气好的时候,悄悄发一会子呆,做一会子梦,但未曾真正奢望得到他的垂青。对于她来说,那其实只是无望岁月里的一个空想,这男子是高高在上、独一无二的大清天子,而她,什么也不是。

皇后和花束子,这两个女子力量悬殊,却叫命运给拴在一起,从主仆到仇敌,最后再到相互依傍的亲人,这冲突关系的起承转合令人心酸。君后不谐,皇上宠幸花束子,这其中是有点儿赌气,有点儿故意,但不可否认毕竟还是有那么一丁点动心。在和皇后的两相折磨中,福临痛苦挣扎,筋疲力尽,偶尔瞥见这卑微女子站在了皇后的反面,那谦卑顺从的温柔恰如一道清泉,湿润了他干涩的眼睛和心灵。饥不择食这个词汇或许太不厚道,但此时此刻的福临的确像迷失在沙漠里的孩子,皇后盛气凌人的爱如厉爪,不断掐着他的脖子。他不顾一切,只为挣脱求一口清水解渴,于是就有了这短暂的宠幸。

这宠幸如一只命运之手,不动声色改变了皇后和花束子的关系。从此花束子成为瑾贵人,再不必跪在皇后脚下任凭驱使,她微微隆起的腹部甚至成为最令皇后气短的武器。可虚妄的幸福如同镜花水月,连她自己都看出这虚妄,眼神里只有诚惶诚恐,患得患失。皇后却瞧不出来,她眼睛全被受屈辱的怒火占据,只顾咬牙切齿一心要把这仇人置于死地,全然不明白这也是把自己一步步推向绝境。花束子失去孩子,失去宠幸,成为又一个后宫怨女。皇后这才恍然发觉,原来她和她没有什么不同,身份和出身并不能分隔她们的命运,她们每天都做着一样的白日梦,喝下一样的保胎药,除了满口苦涩,再无他用。她永远失掉了孩子,她只有在伪装中想象拥有孩子的喜悦。她发现了,她也发现了,这冰冷的紫禁城里,其实她们什么都没有,原来竟只有彼此可堪依靠。

花束子是可怜亦自怜的女子,福临最冷酷无情的一面在她身上得到了全部体现。他毫不掩饰对她的轻视,这轻视并不因为她的出身低下,却是更深的文化层次上的轻视。她不识字,更不通文墨,因而就被排除在了他广阔驰骋的思想天地之外。同是习字,乌云珠洋洋洒洒一篇草书就足以艳惊四座,而她再怎么苦练,后天的勤也补不了先天的拙。同是东坡的一阙《江城子》,乌云珠是知心知意,泪沾满襟,她听着却懵懵懂懂,不知所措。福临不可能和她在灵魂深处进行交流,一如他不可能与皇后相互妥协,倾心相爱。他的残忍是无心的,当他怀抱着她却从心底发出寂寞的叹息,当他漫不经意间感叹一句“说了你也不懂”,当他在她失去孩子后冰凉凉地说我还会有很多孩子,那残忍就已一点一滴地粉碎了她。然而福临残忍的话却是真话,“你这个样子,让人看了既为你伤心,又觉得别扭”。这女子引人怜悯,叫人惋惜,却不能让人喜爱。她白白凋零,如同历史长河里无数个后宫女子。

皇后不一样。她是无所畏惧的女子,辱骂皇上,顶撞太后,屡次毒害其他嫔妃,言语之刻薄,出手之毒辣,一时无出其右。吴良辅评价她用了“率真果敢”四字,亦褒亦贬,可谓恰如其分。我常常觉得,她实在是个毫无心机的愚笨女子,白白浪费了上天赐予的天时地利。她竟然学不会曲意逢迎,硬着头皮说上几句受听话,她竟然不懂得如何讨男人的欢心,慢慢冻住了皇上的最后一丝犹豫和怜惜。她更实在是个外强中干的可怜女子,表面上什么都不在乎,骨血里,她其实比谁都渴望爱和温暖。

她的形象随着情节发展不动声色地丰满起来,逐渐袒露紧闭的内心世界。刚开始只能看到她的臭脾气,后来得知皇上这个月来了永和宫两回,她笑着对花束子说,“两回?比我还多一回!比我还多一回!”,真是令人心酸。再后来她被废为侧宫静妃,摸着佟妃隆起的肚子说它像一口锅,越看越好看,眼神中射出的怨恨与绝望像寒冰做成的匕首,又像冻成了冰的泪珠。再再后来,她唯一一次和乌云珠的正面交锋,是含着讥讽请她把皇上的宠爱让出一些给新皇后和花束子。当她冲口提到她自己,马上就咬住了嘴唇,扬头笑笑,“……我不要,我什么都不要……”。那一刻,这个女人的自尊、骄傲、渴望和怨尤穿透荧屏,一下子把我击倒。直到最后,和福临的最后一次相见,她终于把她自个儿整个剖开了,把淌血的心掏出来捧在手上。恶意和狠毒原来是虚张声势,她一副蝎子般的心肠里,竟然也是爱着的。这爱,渴望却得不到,在岁月里摩搓便化为怨恨的毒火。可当她汹涌澎湃的怨恨碰到他倾泻而出的悲伤,终于就融化了。她猝然爆发的大声恸哭,是对自己、对命运的悲恨与悔痛,是对人生不可重来的愤怒与绝望。那奔流的热泪如清泉,洗净了她滚烫的脸庞和心灵。在这哀哭中,她所有的罪孽都得到宽恕了。

福临柔和地说,“你身上的种种好处只是睡着了,有一天他们会一一醒来,让你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其实她和她,她们都是沉睡着的,陷入一个吐露怨毒芬芳的梦境里,就不复醒来。她在失掉对他的梦之后,就长眠于对孩子的梦中不愿清醒。而她则夙夜噩梦,困在火里烧着了别人也烧着了自己。她蜷在一个角落里,安静地做着自己伤心的梦。她则赤脚游走在紫禁城里,就像飞奔回自由辽阔的科尔沁大草原,疯狂地做着自己偏执的梦。冷漠的紫禁城里,埋葬了多少这样的女子,她们本就是疯癫之人。

 2 ) 十六年过去了,这部电视剧依然被低估

《少年天子》剧照,图片来自://movie.douban.com

编者按

十六年过去了,我怀念《少年天子》,中国电视剧,已经很久没有过那么优秀的剧本,也很难再有勇气,发出像这部剧一样沉重的提问了。

邓超回忆《少年天子》

在中国,历史剧是宏大叙事的重灾区,很多导演一架起机器,脑海中便是千军万马、腥风血雨。在这里,个人的生命和细微情绪被忽略,小情小爱不被提倡,戏剧故事成为宣扬一种又大又满的价值取向的手段——强者为了大局可以牺牲弱者,而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掩盖了他们残酷的一面。

宏大叙事当道,《少年天子》仿佛一股清流,但由于它的主线是顺治皇帝与妃子们的爱情故事,而无意呈现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与宏大叙事背道而驰,所以多年以来,《少年天子》受到的评价局限而狭隘,没有细细琢磨的人,倒真把它当做了清宫言情戏。其实,只要我们注意到该剧的导演兼编剧,我们就有理由对《少年天子》重视起来。刘恒,这位与刘和平、兰晓龙齐名的人物,他的立意绝不仅仅是清宫言情。

四十集的故事,《少年天子》以顺治皇帝的一生做轴,但它既没有歌颂顺治的文治武功,也没有给孝庄唱高调,而是写了这位少年天子和他的娘家人“作了又作”的事迹。这位顺治爷,没有统御天下的能耐,又希望别人都对自己服服帖帖,娶了贵族的姑娘嫌人家傲慢,冲动涌上心头,找来身份低微的少女,后来又嫌别人没文化,活生生演绎出中国式的傲慢与偏见。而他的母亲孝庄文皇后,渴望将顺治改造为自己满意的君主——一位真正有能力掌控大清江山的皇帝,可也正是她高压式的管教和凌厉的手段令顺治敏感多疑、自卑要强。

和原著相比,刘恒改编的《少年天子》具有独属于刘恒的色彩,那老练而幽默、辛辣却不刻薄的笔调,将《少年天子》的生活井井有条地铺陈开来。刘恒并没有为了照顾民族和谐,就刻意粉饰新生的清朝政权,清初王室既得利益者们对百姓的剥削,《少年天子》没有直接呈现,却通过顺治和他人的对话透露出来,这些对话没有刀光血影,可细细思量,折射出了沉重的历史。

比如第十集,顺治下令停止圈地运动,询问安巴度反响如何,安巴度说:“他们说,停得正是时候,好地都圈完了,剩下的烂地白给都没人要了。”这段对话,反映的是清初八旗子弟为了自身利益,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以至于流民大增、路有冻骨的凄惨历史。

而当顺治皇帝继续问:“我减免了民间的赋税,他们都说什么?”安巴度的回答,更是映射出上层统治阶层贪得无厌、狼狈为奸的丑陋嘴脸。这位喝得烂醉如泥的大人说:“他们说上边儿的人都捞足了,紫禁城的银库,都给压得陷到地底下去了!”

又如第二十四集,陈名夏说:“前明早就是一条漏了底的破船,不击自沉。为了区区一根辫子,留了多少血,又激起了多少仇恨和反抗?还逼着多少人跳到水里面去拼命,也要把这条破船顶到水面儿上。”

这一段就折射出清政权入关初期,汉族人的抵抗情绪。人们拼命抗争,为的不是已经倾覆的前明,而是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不被随意践踏。小小一个辫子,恰恰体现出统治者的强力意志,而这种意志,是以凌辱他族的文化观念为代价的。

如果按照传统的历史剧笔法,顺治在的时代,清朝刚刚一统,该是一个革故鼎新、朝气蓬勃、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的时代,可刘恒没有这么写,刘恒并不避讳连年战火和层层盘剥导致的民不聊生,剧中刻画的,是一段底层人民只能吃死猪肉、地方饥荒、人人争食的惨淡历史。刘恒借人物之口道:

“在咱这儿,那还能吃上死猪肉,再往南走,那还有吃人肉的呢。广平府,闹了三年饥荒,今年入秋,又没打着粮食,哎呀,成安县街边啊,支了好几口大铁锅,戴着那饿死的,头朝下剁吧剁吧,就丢到锅里煮啊。再往南,到了彰德,嘿,那人还在那倒气呢,那就头朝下给杵锅里去了,那周围围着的人哪,咕嚓一下就扑上去了,伸手就捞肉吃啊。有些人,那站不住脚的,一个踉跄扎到锅里,嘴上还叼着别人的肉呢,自己就给煮了。”

因为对封建王朝的深刻认识,所以刘恒才说:“(我)建议大家可以从这部戏来看看封建主义到底是不是给民族留下了这么深的伤痕。”

中国的历史剧很少有说皇家坏话的,创作者把自己摆成帝王师,用一种规劝或仁慈的口吻来刻画皇家的过错,所以观众一路看下来,也是皇帝被奸人所误,他只需要说一句“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忏悔一下,就好像洗清一切残忍无情和剥削了。从这一点来说,刘恒改编的《少年天子》非常出众,因为他彻底化笔为刀,一边冷笑,一边恣意地描写皇家的残忍与荒唐,而戏剧家只是隐于幕后,目送自作自受的轮回。

不粉饰,不谄媚,这是《少年天子》的高明之处,而它更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它对生命存在价值的追问,对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同情。

当老太监吴良辅说:“老百姓是什么东西?是畜生!”时,他自己在皇帝的眼里,何尝不是“畜生”?而作为天子的皇帝,看似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该是逍遥自在、肆意妄为,实现自己最大的存在价值了吧?《少年天子》告诉你:不是的,不是这样。皇帝是封建历史的囚徒,皇帝一样做不了自己的主。剧中的顺治,就是这样一位皇帝。

他要求释放死囚,可大臣们却将死囚杀死;他想放过无辜的人,却阻止不了一次次屠杀与株连九族;他想要励精图治,却无法尽数罢免贪腐官员,因为一旦罢免,他将无人可用;到最后,他想要出家,想要走出囚禁自己的皇城,却也无路可走。

第三十九集,顺治,也就是后来的福临,剃度后对太后说:“孩儿决心已定,不可改变,请您放我出宫。”可最终,刘恒给顺治安排的结局却是“出家而不得”,《少年天子》的无可奈何,也在此呈现地淋漓尽致。

于是,连顺治也体悟道:“任何一个帝王都想永垂不朽、长命百岁,可最后都埋在了地下,掘地三尺,都只是白花花的骨头。”死亡,在被异化的世界里反而成为解脱的方式。

周作人曾说:“(在中国)大家都做着人,却几乎都不知道自己是人;或者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人,却忘记了自己仍是一个生物。”封建王朝、森严禁宫里,人们追求来追求去,为了原来只是生而为人的基本幸福,多少人,到头里却苦寻不得,成为一个个疯子、傻子。

于是,佟腊月身为满洲贵族小姐,雍容华贵、聪慧美丽,却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芳华早逝;

乌云珠生母早亡、继母不仁,与顺治一见钟情,却碍于有夫之身,屡屡违心躲避,当顺治终于强夺了她,万千宠爱又致使她深陷泥淖、饱受攻讦;

而郝蕾饰演的废皇后静妃,她从一开始就做不了自己爱情的主。他与顺治的结合不过是政治联姻,不可调和的矛盾与一样桀骜的性格,终于将她推到人生谷底。

她科尔沁草原蒙古血液的高贵出身,炼就了自己不肯将就的性格,也成为捆绑自己一生的枷锁。

这是可见的悲剧,另一边,是千千万万不可见或被淡漠的悲剧,那些变成一个个巨大数字中的小小组成的无名之人,那些达官贵人漫不经心提起的死亡。就如攻破安陆府城时,两千四百余死去的人,那两千四百个脑袋,“挂在树上、挂在城墙上,挂烂了、挂臭了,剩下一堆白骨。”又如刑部的题本上一个个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折子,短短一行字背后,是多少被无辜牵连的老人孩子?

关于《少年天子》的立意,刘恒说:“我只想传达我的世界观,比如对死亡、暴力的看法。我对清宫戏的新路子之类不感兴趣。我的目的是探讨生命的意义,并为此喜悦或哀伤。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搞什么都行,逼急了写诗都行,可惜我没那个本事,暂时也没那个愿望。”

所以,在《少年天子》的世界里,紫禁城并不金碧辉煌,而笼罩着一层灰茫茫的色彩。紫禁城森森严严,尊贵的人随处可见,可宫门之内满是死亡与暴力,数不尽的是不平等的关系与被抹杀的个体。

人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了保全自己,不惜异化自己。下人称呼自己为奴才、畜生已被视为天经地义,女子们则一边粉饰自我、等待宠幸,一边结成对食、四处求人。

她们此生没有幸福,只能寄托来世,《少年天子》的片尾曲唱得好:

“西风烈,残阳斜,生与死,永相别。来去之间,重重叠叠,云中梦中,不见天阶。苍茫人生,古来阴晴圆缺,爱过恨过临行依然不觉。笑声伴泪水,奔流年年月月,此生悲喜难决。但愿风雨路上独行夜,你如花我如叶,如泣如诉。我是飘零叶,此去永相别,来世相逢处,你我,泪难歇。”

梦想永远不死。在恋爱中的少年天子与经历大变后的他都有凝结的梦想。他追求的不过是自由与认可,可他听进了太多假话,背负了太多要求,太少的人愿意对他付出真心,太多的人对他小心翼翼,他自己敏感多疑、自卑自负的性格,也让他成为一道虚弱的深渊。少年天子的梦想留在明天,他自己到不了明天。

当顺治决定出家,不再留恋紫禁城的帝王生活,我们是否该武断地说他错了?生在帝王家,人生就只有一条出路,就一定要成为统御万方直到死亡的君主吗?

在传统史观里,顺治软弱、平庸,和他的儿子康熙大帝比起来逊色不少,但在刘恒的笔下,顺治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帝王符号,他害怕死亡,对被清军屠杀的无辜者心存愧疚;他心思细腻,飘零草木都能让他驻足停留;他心似少年,只恨自己生于帝王家。

如上文所言,和宫女、宦官、妃子相比,帝王何尝不是皇城内的囚徒,是被迫异化的人。顺治矛盾之处就在于:他留有太多为人应有的情感,以至于和杀伐决断的天子身份格格不入。害怕死亡的顺治,最后却只能走向自尽,身为囚徒,他无力改变命运,只好以死亡做最后的抗议。他的一声叹息,是绝望的余音,一如百年前鲁迅感慨的:

“是的,沙漠在这里。

没有花,没有诗,没有光,没有热。没有艺术,而且没有趣味,而且至于没有好奇心。

沉重的沙......

我是怎么一个怯弱的人啊。这时我想:假使我是一个歌人,我的声音怕要销沉了罢。

我是怎么一个偏狭的人啊。这时我想:倘使我是一个歌人,我怕要收藏了我的竖琴,沉默了我的歌声罢。”

 3 ) 我只是来批斗某些人的 +1

我本来说得起劲觉得要不要新开一个,@千岍 在前我怎么能不跟上!!哈哈!!批【乌云珠、你哪里高贵?】
再加一句,高贵冷艳似乎成了时髦词,而骂谁谁谁高贵冷艳似乎也成了时髦。说实在的,我觉得老用这词儿的人才高冷呢,抢先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人忙不迭的样子让人看着真是假正经。

==========================================
如果说前半,卤煮一厢情愿地认为顺治被母亲吃的死死的
“凄凄艾艾”地活着”,“弥补母亲的缺憾”
我也无可奈何
其实在我的理解,整部剧里
真正凄凄哀哀活着,需要弥补母亲缺憾的
不是顺治,一点都不是
而是博果尔。记得博果尔说过吗
“我不喜欢争风吃醋,装腔作势的女人”
他说的是佟腊月,却被妈打了一耳光,因为说的其实就是母亲那样的
他说:她永远都不会满意,除非我死了,埋了,烂了,她才满意
他无法满足母亲,也无法满足自己,最终毁灭了

娜木钟在这部戏里是因为像孝庄吗?像吗?
她从头打人,打翠果,打花束子
恶毒地诅咒每一个人,还有皇帝,汲取所有的冷毒,笑出声来
我问一句,如果不是最后她自己说,看得出她爱皇帝吗?一丝丝?

再说说佟腊月。俗气的?只是俗气的吗?
皇帝本来是想把她当做最爱来看待的,你看出来了吗?
她做了什么?处处小心,保证自己是高贵的,脱俗的,举止得当的
明明失望得要死,还送了笔给花束子
为什么皇帝在那么长时间里没有去招惹乌云珠?因为他自认为得到了一个同样好的女子
那段时间,他很幸福很开心
结果一个不小心,说了句“太子”
剧本里有一句话说的实在很好:
“他仿佛在和最心爱的人依依惜别似得”
一个原本完美的女子,最终却是这样的不完美、她似乎没有真正爱
她的懂得,原来全是不懂
这样的失望和这样的被骗,谁能受?更何况那个敏感得近乎理想主义的皇帝?

害死每一个人的,都是他们自己
害死静妃的,是她可怕的冷毒和决绝,烧尽别人唇亡齿寒
害死花束子的,难道不是她家里一脉相承的愚钝吗(他爹毫不知觉地收了一个逆贼)
害了腊月的,不是她自作聪明真面目被皇帝看穿吗?
害死博果尔的,不是他自恃过高却不能和他的理想相符合吗
……
为什么要像个孩子一样,什么都赖别人,最终赖乌云珠?
“不知不觉害死人”?
这不就是“我的不幸,都是因为你过得比我幸福”这种傻x的逻辑吗??
所以卤煮才觉得这是一部八点档言情剧,每个人的不幸,都赖别人?
往上回看30分钟,必能找到主角郁闷原因的铺垫是吗?

最后顺治是选择逃避才出家吗?
他说了吧,他被“大清朝摔碎了”。他已经难以为继了。
这是一种深刻的绝望,一种自我的选择
是一种彻底的成长。如果他以前活的像个孩子
那顿悟一刻他终于成长了,为自己而活了,是面对而不是逃开
他面对那个自己,彻底放下,不再无用地挣扎了
也原谅了一切
他看静妃,和看玄烨抓来的那只死乌鸦有什么区别?
“旧情牵动”,毋宁说是一个被毁灭者对另一个被毁灭者深刻的理解
即使那个人,就是毁灭他的人

然后就看到卤煮,任性地说了“最丧德败行猫哭耗子假慈悲的女人”
我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么长了
就是,你批评可以,为神马要摆出一副包租婆站在巷子口的样子
仿佛全世界的道德伦理都在你这里
然后用尽力气掷出一百万吨的脏水?用词这么信誓旦旦?
你是被抛弃了还是被扔到冷宫去了,浑身发出一副妇联主席的腔调来?

我觉得你的评论,才是“看着得体”,好像“有点才华”
不明白为什么“竟然还能得到一致好评”呢

 4 ) 短评塞不下的疯言疯语而已…

1.老一辈里何赛飞和李建义胜潘虹一筹。前者与郝蕾这两个戏精一碰上我就震悚,后者台词真好呀,不阴不阳的口齿淋淋漓漓地吐俚俗之语,吴良辅是被好多人戳脊梁骨骂没跟的狗奴才,可十足是个“人”。

2.我永远为郝蕾扛旗。当年这一帮新人无一不出色,唯有她诠释了神演技和好演技的区别。她那一双眼睛那一张嘴有贵气,凝神是俨然的傲气与傲骨,露齿一笑又分明是娇憨明丽的小儿女,她哀哀地蓄泪,那泪都是硬的,凄切得尖锐得像个凿子。她的眼不知道怎么能恰如其分地盛满错综莫辨的情绪,只要懒洋洋地、半疯半痴半醒地一望,霍思燕之纯、杨蓉之俏都黯然。而且越到后面力蓄得越足,她浸在浴桶里与太后对峙、她死捏那六个荷包、她跟太妃痴人相对、她最后一次捉着皇帝的手嘶声的时候,那冷凝的、黑黢黢的怨毒、乖张、偏执、激烈…像不像余红?像不像她自己?

3.邓超那时真好。眉眼没有戾气,张弛极有分寸,台词把控纯熟到我都不相信没有用配音。真是,真是像我见过的一句评论里说的那样,真神奇—在剧里俩人是一对怨偶,戏外居然还能谈恋爱。但里外他都是无法掌控她的。这剧中的顺治其人纵然是悲辛无尽,这悲辛使人无奈更使人生厌。他诚如上上下下所说,是个不折不扣的懦夫。

4.我没有喜欢过霍思燕。尤其是刷剧之前便清楚她演的董鄂氏占尽郝蕾不可即的宠爱,便更不喜。可她当年是真纯呵,配上这样接近于圣母的角色才让人信服。灵气倒是从没有过,可彻头彻尾的纯也不大需要灵来掺合了。我看着她一颦一笑,我跟个直男似的。

5.连杨蓉都要排在她俩之后。也是角色的不讨巧,不显现出十足矫饰的娇俏就没法演。杨蓉也演得好,初时尚有一股子先天的灵巧,很是讨喜的。慢慢的虽还是年轻,出于胆怯、短视与深沉心思的不露声色就显出来了。这种转变,杨蓉把握得很好。

6.这剧中有我十分喜欢的男女cp吗?似乎没有。顺治与董鄂最好的一场戏是顺治第一次召她进宫舞文弄墨前,堂堂天子手足无措乃至幼稚的样子。及至二人见面,三言两语都写得很有味道。之后就俗套了,蘸的一点墨水也颇浅薄。她从前爱他像爱一个理想,而后却像在爱一个孩子—从前的骨架撑得起,后来愈发哀愁而孱弱的心如何撑得起呢。她走之前不诉来世如何,并无安乐面容,只在他一叠声的发问下说“冷”。是真的很冷吧,冷得心中爱情的神像也开始迸出裂纹了吧。

7.我最喜欢的是静妃与花束子这对女女cp呀(喂)!其实细想来,郝蕾演的静妃进宫后碰见的就尽是厌弃与算计,唯有花束子捧上温温热热的善意,何况宫中度日寂寥穷极。生情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8.这剧的尺度真蛮大的。磨镜的磨镜,吃对食的吃对食,动手动脚的动手动脚,还可以扒出只刺猬解决生理问题(不是)…没下架真是千恩万谢了。

9.最触人情肠的戏是久病的鄂硕唤人把家中藏书烧尽之时。他愚钝,不知烧成灰的还有藏在书里的他的半生的深情、连带着他女儿的五分魂魄。此时他的女儿,父亲时日无多、儿子命悬一线、丈夫疯疯癫癫,自己的根也这样被人生生碾了,当真是五脏俱焚而里外不是人。

10.其实我想来,她的夫君还是换做安亲王来得好。安亲王对其有情,二人心志相趋,一见钟情纵无,日久生情可期。安亲王其人,也断不会让她陷入这般摧肝断肠的境地的。

11.至于安亲王,我是很喜欢的,但旁人已写下的比我写得好,我不再写了。一言以蔽之,是有帝王之气然无帝王之运的人。

12.这剧旁的不讲,尤好在角色塑造、演员挑选、台词多藏机关。

13.年轻的一波演员里,演济度的李修蒙看上去着实一身浩然正气,眼神很抓人;演花束子的崔波是清秀,但不是惯见的那种清秀,跟郝蕾对戏也不怎么输阵。现在都悄无声息了,诶。

 5 ) 人的悲剧

 
剃度之后的福临,笑容空寂安详。玄烨不解,皇阿玛,为什么你每天喝粥,还长胖了?福临但笑不语。
有的人穷其一生,不能明白自己痛苦的根源。他们会慢慢忘了自己的痛苦。忘了或许也是一种策略。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日子简单沉重地叠加,心一天天麻木老去。
福临是聪明人,唯其聪明,他的痛感也比别人来得分明而持久。唯其聪明,他终于在失去了最后一点所爱之后,明白了自己的痛苦来自何处。
济度说福临读书读得有了癔病。 岳乐垂下眼睛,你什么都不懂。
一心建功立业的济度,他永远不会懂那个软弱的福临,那个为不相干的死人、为女人流眼泪的福临在想什么。济度的世界简单分明,建功立业是他的信仰,为了这个什么都可以放弃。简单给他力量,即使伸出去与命运抗争的手最终还是被折断,但是至死不悟却让他一生都不曾动摇。我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但是福临显然看到的更多,想要的更多,他无法如济度般轻易得到平静。
光环下面,他无法忽略自己的痛苦,就像他无法忽略任何人即使死囚的痛苦。他太关心自己的内心。他想获得的满足始终不能获得。 他不想靠近的东西一直逼迫他靠近。他的生活里需要一个信仰来支撑,他不相信济度的建功立业,他找到了爱情,但是当爱情和着乌云珠的生命一起消逝,他接下去该怎么办?
他的人生要重新回到他无法忍受的痛苦中去,再没有什么让他在这痛苦中维系着力量。太监说,贵妃病危。他竟不敢回去。惶然转向玉林,大师,我该怎么办?
乌云珠的死永远像插在他心头的一把刀子。鳌拜踌躇言道,老百姓都说,当今圣上是个情种。他们都觉得福临的绝望来自乌云珠的过世。其实乌云珠的死不过是加在他身上的最后一茎稻草,他的痛苦由来已久,在乌云珠出现之前,在乌云珠过世之后。只要他还在天子的位子上,他的痛苦就会绵延至死,没有尽头。
失去乌云珠,失去爱情信仰的惶惑恐惧,只因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痛苦和束缚。
乌云珠的死促使他终于彻底背离了他早已经厌倦的生活。他终于觉悟,让他痛苦的,不是母亲,不是皇后,不是济度们的不理解,不是乌云珠的死,让他痛苦的是他这皇帝生活本身,是他自出生就无法选择的天子的身份。他错只错在不该以这样的性情,却生而作为一个开国之君。
福临终于获得平静,他布衣芒鞋,清粥寡饭,神情谦和,面容宁静。
但是岳乐看着他忍不住长泪沾襟,一向跋扈冷酷的静妃失声大哭。
他模样鲜活眉飞色舞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时候,似在昨天,他释然轻笑勃然大怒温柔体贴任性使气的样子,犹在眼前。
眼前的人却只是岁月剥蚀后留下的壳子,什么参透佛法,不过是行尸走肉。其实是无欲无求,才能无怖无忧,无喜无嗔,才能无痛无哀。

 6 ) 《少年天子》的隐喻

《少年天子》称不上是神作,但绝对是有想法有演技有表现力的一部剧。所有的清宫剧里,推荐两部,一是它,二是《走向共和》(这个也或许不能算清宫剧)。 《少年天子》的男主是顺治,女主是孝庄,这便是这部剧不同于很多古装剧之处——不是爱情片,尽管剧中塑造的爱情也使人扼腕叹息。这是一部有关政治、成长、人生、文化的剧。 我们仅从与顺治有过情感牵扯的几位女配说起,分别从政治背景和人物性格两点说起。孝庄水太深,说不清说不透… 1.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同顺治举行过大婚的皇后,剧里由郝蕾饰演。剧中每一个与顺治有过情感牵扯的后妃,其背后都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政治团体,皇后的政治团体便是蒙古贵族——与爱新觉罗有着联姻传统的科尔沁俺尔济吉特氏。这个家族在清军未入关之前与爱新觉罗家结成了有决定性影响的利益联盟,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联姻,皇太极时后宫嫔妃五人全为蒙古贵族,其中三人为博尔济吉特氏。入关之后,虽有南明势力,但清取得全国政权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时候面对蒙古那边依然要以笼络为主,因此由多尔衮做主的这桩婚姻得以进行,之后皇后被废,顺治另娶的新后也来自俺尔济吉特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入关不久,根基未定,急需蒙古人,一则不在北方生事,使朝廷有足够心力处理南方的事儿,二则在必要时有兵力相助。后来剧中提到孝庄给皇后吃了不能怀胎的药,这又是为何?大概不出两点:一,不能看蒙古势力坐大,因为十几年之后内清外肃,此刻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位置,而皇嗣再出自蒙古,就不可控了;二,皇后本人性格好强,若顺治早死,势必形成太后凌厉而少主为人所控,所以不能让这个性格乖戾的皇后有孩子而稳坐后位。这是政治方面,再看性格。不得不说我当年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角色,郝蕾也确实演得很赞。你说她爱顺治吗?当然爱。可是你说顺治爱她吗?恐怕争议很大。原因呢,就在于这两个人十分相像,两个人绝对是剧中最孩子的人,都是遮掩不去的真性情。但正因为都是孩子,皇后将顺治懦弱、胆怯的一面直接抛到他面前,装在心里是心疼,说出来就成了瞧不起,这让同为孩子的顺治更接受不了。一次两次,这两人之间便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恨意横生了。在剧中后半段,她对花束子的同性恋情感其实很像顺治刚开始对花束子的情感,为什么喜欢?因为花束子听话。孩子都喜欢听自己话的人。 2.谨贵人花束子。这个女性本是皇后身边的宫女,后来受到宠幸。刚才说了,这部剧里每一个女性身后都有一个庞大的政治背景或者代表一群类似身份的人,是当时社会构成的一个缩影,在花束子这里,她所代表的就是像她一样的包衣奴才。这个阶层在剧中的代表还有吴良辅,耷拉吴,花束子她爹这些人,这些人的共同点大概就是淳朴善良,谨小慎微,但是心心念念于小恩小惠,并好做白日梦(吴良辅在宫里摸爬滚打多年可以不算在其列)。他们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听话。这个特点是保证他们活下去的必要条件,也是顺治喜欢上(绝对不是爱)花束子的原因。从小长在多尔衮的阴影下,母亲孝庄强势,大婚后皇后也跋扈,这种情景下的顺治自然会对性子柔顺、逆来顺受、无条件仰视他的女人有感觉(类比当年的汉武帝和卫子夫),尤其是这个女人是皇后的宫女,有时还受到皇后的体罚。顺治这个时候需要展示自己的男人气魄,他就从这个事上下手——我就是要这个女人,你们不是介意她身份么,我就不管她身份,太后和皇后都奈何不了我。花束子对顺治的爱,就是一种无条件仰视、听从、完全以他为中心的爱,而顺治对花束子的感情则是在那个高压环境下的自然反抗和情感需求。花束子问过顺治一句话,让我十余年记忆犹新:“皇上,你是爱我还是可怜我”,就连花束子自己也知道他们二人的感情境况。毕竟二人的出身和教育如此不同,顺治对她的喜欢就消失得很快,嫌她蠢笨,嫌她不通诗书,最终将她冷落。而花束子这群人,他们其实也非常需要去仰视人、去遵从人,这样他们的感情世界才觉得充分——类比百姓多将皇帝看作神,吴良辅对皇帝对佟妃、耷拉吴对花束子后对佟妃、花束子对顺治,都是这样,后来花束子和皇后在冷宫里的同性恋,也明显能够感到二人心理地位的不同,和之前顺治花束子是同一个模式——需要和遵从。 3.佟妃佟腊月。佟腊月虽然是汉族,但是身后的政治势力无疑是满洲新贵族。她是当时处于清朝权力中心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侄孙女,训练她的是谁?是郑亲王的亲儿子简郡王,是这一群新生的年轻满洲贵族,他们想要在权力中心分得一杯羹,除了自身的家世才能,往后宫里塞人就是办法之一了。太妃为博果尔选福晋,为什么看上了佟腊月?不是看上了佟腊月这个姑娘,而是有意与满洲贵族联合,从而辅助博果尔仕途。佟腊月本身是没有什么想法和心眼的人,但是耳濡目染受自己母亲和简郡王影响,也树立了自己要入宫的理想,但自己又拿不住主意所以只是母亲和简郡王的工具。她长得美性子又柔顺,很快得到宠幸,有了儿子。但她最终为什么失宠,有这些原因:1.她自身美则美矣却毫无灵魂,也没有自己的想法,跟这种人待久了就腻了;2.顺治当时已与乌云珠笔墨神交,心里没有别人了;3.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为简郡王等人旁敲侧击,争取权力(多半原因就是她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听家里的),从而使顺治厌恶。我觉得这最后一点才是她失宠的关键,顺治不喜欢有人干涉他,她干涉得又这么明显。不过幸好她还有个儿子,当她最后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到了儿子身上的时候,她儿子也果真不负众望,只是她也看不到了。那她爱顺治吗?可以说,她爱顺治帝,不爱福临。 4.董鄂妃乌云珠。这个女性角色可以说是全剧里最特殊的,不仅在于她是顺治的真爱,同时也是被着力刻画成看似完美女性的一个。在政治身份上,她与佟腊月恰恰是相对的,佟腊月是汉人而属年轻满洲贵族势力,乌云珠出身满洲却属南方汉族士人势力。南方汉族士人群体在改朝换代之后,多为降臣,因此进入政治权力中心比较困难,而放置一个性情容貌都完美的女人在宫中则事半功倍。事实证明乌云珠也做到了,她对顺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总能在不动声色中为汉族士人争得权利,这种做法比佟腊月就聪明得多了,因为顺治感受不到乌云珠这是在干涉他,反而因为乌云珠的不表态而愈发产生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乌云珠本身代表的汉族士人阶层,在这个时候同以往的很多时候一样,他们饱读诗书,蔑视权贵却又想要跻身权贵,剧中一手塑造了乌云珠的吕师父就是这个代表,当他意识到与安亲王交好并不能为汉族士人争取到实质利益,转而把所有赌注压在了乌云珠身上。所以关于乌云珠的爱情,就很容易分析了。有人说花束子和佟腊月爱的是顺治,皇后和乌云珠爱的是福临,而我觉得此话大错。从小接受传统汉族教育的乌云珠,早已将辅佐君王、德被天下作为自己终身的理想。不知道有没有人觉得乌云珠对福临的爱情更像是一个缩影,这个缩影就是从屈原开始的以女子得不到美好爱情来类比自己得不到君主器重的文学传统,所以乌云珠对顺治的爱情,更像是刚刚国破家亡失魂落魄的汉族士人对新政权的向往和期待。这也就是为什么乌云珠甚至还没见过顺治就对他倾心不已的原因。至于入宫之后两人的感情,也是有一些纯粹爱情的,比如乌云珠的那句“您就像个孩子,里里外外的都像”,但这些都是皮肉,而上面的政治理想才是经脉骨骼。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个人不是福临,乌云珠未必深爱;如果这个人不是顺治,乌云珠未必开始爱。至于顺治为什么爱上乌云珠?除去两人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在笔墨丹青之间能有神交之外,更重要的则是两人同是出身满洲但在心理上更亲近汉族士人的人,这在清代初期的宫廷背景下,使两人形成了被所有人孤立的坚固联盟。所以在乌云珠死后,顺治出家了,这不仅仅是爱情幻灭,而是联盟崩溃,理想彻底覆灭。另有可说的一点,为什么在博果尔自杀之后,孝庄直接将乌云珠接进宫里?如果将孝庄此举看作母亲对儿子爱情的成全,那就太简单了。孝庄此举,其实是将因此事而产生的所有道德伦理矛头引向了乌云珠,不管满洲贵族那里还是江南士人那里,乌云珠成了唯一被指责的对象,顺治则避过风口浪尖。

 短评

越到后面越觉得皇后和谨妃在搞百合。。。

6分钟前
  • 陈陈
  • 还行

让你知道清宫戏即使没有宫斗、不是穿越,依旧可以很好看。以前的国产剧赢就赢在用心了,只想着如何能才能做好,哪像现在的剧,和人一样急功近利——演员都选得很好,尤其是郝蕾真惊艳!

10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演员具备古典美,像古画中走出的人儿。剧本写实缜密,画面古朴,好看的。

15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郝蕾是个天才演员

18分钟前
  • FH
  • 力荐

郝蕾,任凭戏里的乌云珠再倾国倾城,都抢不走你一丝一毫的光芒。你的癫狂,你的不羁,你那一点点神经质,你撇嘴时那不屑的模样…真是无法让人不为你着迷。邓超是个有眼光的人,生活中的他也曾为你疯狂着迷···但注定收服不了你·······

19分钟前
  • 大米
  • 推荐

通过这部作品,我认识了邓超。当时作为新人就直接扛起了历史剧男一的大旗,没两下子可真不行,所以说科班出身确实帮了他大忙。不过郝蕾的表演也很有张力,她将一个不被爱的孤独皇后的落寞、嫉妒、委屈、愤恨都演绎的很传神,纵使悲剧收场,也让人记忆犹心。

21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霍思燕和杨蓉真漂亮 郝蕾气场好强大

25分钟前
  • Echo
  • 推荐

最喜欢里面的郝蕾。隐隐约约的蕾丝边情节拍的很美,虽然是给后宫的穷极寂寥给逼出来的。还有个年轻的亲王也很帅。吴云珠的师哥不就是《雍正王朝》里面的老十三么?我老觉得他在这戏里面对顺治有意思……我脑子里面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啊

30分钟前
  • 玉面狐狸
  • 力荐

超哥年轻时真的太帅了,完全奶油小生!霍思燕也美到爆,小时候私以为美人都应该长成她的模样。

33分钟前
  • ╯^╰
  • 推荐

唯一DJ邓超的一部戏 PS:郝蕾气场好强大!!!

36分钟前
  • 年糕有毒
  • 力荐

郝蕾的皇后简直神来。我无法想象这样乖张的爆发力,来自这样娇美丰饶的身体。郝蕾是一个很恍惚同时充满决断的人。靠近她,你要小心。

41分钟前
  • 巴黎之火
  • 力荐

在这部片中,最喜欢的其实是静妃,虽然乌云珠的确让我一见之下惊为天人,但静妃更真实,她活过,爱过,哭过,恨过,虽然短暂,却轰轰烈烈,如一声爆竹,十分红处便化灰,却留下震耳之音。

43分钟前
  • 尽欢
  • 力荐

这个五星呢,是给美人郝蕾的。啊!美人……郝蕾真是美人。

47分钟前
  • 松如
  • 力荐

乌云珠确实惊为天人,当初的初衷也是为了看她和顺治的爱情,但我却发现了如杨蓉崔波这一干不下于她的丽人,尤其是,郝蕾,当她开始表演,就能把所有的光芒吸引到她一个人身上

49分钟前
  • 母神
  • 推荐

舞台剧的倾向,文人剧的风格,清宫剧的佳作。福临具有哈姆莱特式的气质,无时不在环境与自我的网罗里奋力挣扎,他聪慧而又敏感,仁善而又刚强,慈软而又固执,既骄傲又谦逊,既跳脱又沉稳,既专一又滥情。从励精图治到万念俱灰,邓超的表演富有层次和爆发力,演活了一个任情任性、可悯可叹的少年天子。

54分钟前
  • 抛书人
  • 推荐

郝蕾!从此喜欢郝蕾!

57分钟前
  • Seela
  • 推荐

我以前没看过这剧,后来才知道这剧当年很火,青春年少都用来学习了。超哥那么年轻过,郝蕾演得真好啊,表演很有张力,可惜我刚认识她,她好像就不怎么拍戏了。

59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推荐

郝蕾演的真是很好

1小时前
  • 不喝孟婆汤
  • 力荐

郝蕾太惊艳了

1小时前
  • 乔大大大大
  • 还行

郝蕾演的皇后简直是神笔

1小时前
  • Tuberose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