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双子杀手 剧照 NO.1双子杀手 剧照 NO.2双子杀手 剧照 NO.3双子杀手 剧照 NO.4双子杀手 剧照 NO.5双子杀手 剧照 NO.6双子杀手 剧照 NO.13双子杀手 剧照 NO.14双子杀手 剧照 NO.15双子杀手 剧照 NO.16双子杀手 剧照 NO.17双子杀手 剧照 NO.18双子杀手 剧照 NO.19双子杀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1 04:39

详细剧情

  效力于美国国防情报局的特工亨利·布罗根(威尔·史密斯 Will Smith 饰)是一名顶尖狙击手,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奉命扫除许多威胁国家安全的恐怖分子。执行任务时的他下手果断,毫不迟疑。可是最后一次任务险些失手,却让他产生了动摇,进而提出解甲归田。怎奈放下屠刀的他,偶然听到了一个有关国家机密的大事,随即便招来杀人之祸。在躲过政府第一次围剿之后,他偕同因监视自己而意外被卷入其中的女特工丹妮(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 Mary Elizabeth Winstead 饰)展开逃亡,投奔昔日战友巴伦(本尼迪克特·王 Benedict Wong 饰)。  未曾想新的杀手阴魂不散,尾随而至。更令亨利惊讶的是,追杀他的竟是年轻了25岁的另一个自己……

 长篇影评

 1 ) 李安谈《双子杀手》:开拓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辛苦

10月12日下午北京点映场导演对谈全记录

【李安谈《双子杀手》:开拓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辛苦】

12日下午北京点映场导演对谈全记录——

Q【为何对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反响有很大期待?】

李安:我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种兴奋又熟悉的感觉。中国的文化还是我的基本,虽然拍西方片,但文化底子很难藏住,面对观众,近乡情怯吧。

另外,电影发展100多年,很多东西僵化了,全世界观众都有疲惫的感觉,反而中国观众对电影很热心,看电影挺带劲,所以我充满希望。从《少年派》开始,我开始接触3D技术,这是我不熟悉又未来的尝试,它的影像有新的美感,深深吸引了我。《比利林恩》拍得很辛苦,在美国反响一般,反响最好的就是这里,这里还把高帧率放映这种工业技术拿到商业发行。我希望这里保持多元化的、健康的观影兴趣,对此非常乐观。

长远说,电影是美国人建立的,价值观,叙事感,有一套东西在里面,非常牢固,我们都是看美国片长大,老实讲,我个人有点看腻了。中国文化不缺少美感、故事,应该能发挥一套影响世界的电影语汇。中国有各种传统艺术方式娱乐和教育观众,宣泄情感,不管是古典还是现代,故事这么多,形态这么多,人口这么大,是能为美国电影文化注入新活力的。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Q【据说克隆人Junior是史上最贵主角。塑造数码形象跟以往有何不同?】

李安:克隆人是一个极端例子。在这样的镜头里,研读一个人的脸,很多技术可以弥补现实中做不到的。比如年纪,肌肉,细微表情变化,没法用物理办法真实表现。在电影里可以,过去是化妆、替身,现在是数码和动作捕捉。当初,这个故事并不吸引我,吸引我的是一个你熟悉的人和他自己并排演戏,这是很奇怪的感觉,我很期待演出来会是什么样。一部电影不管什么故事,最后总是在讲人,用影像刺激我们反省人的心境。这样的媒介能够看人看得更细致,皮肤通透,对演员压力也很大。

威尔·史密斯这么大的明星,不但要演戏,还要挑战演一个年轻的自己,花了1、2年时间用动作捕捉完成Junior,但老脸皮毕竟不是鲜肉了,我们要思考怎么捕捉。除了用电脑动画一颗一粒地去做,没有别的办法。人的演技、时间、年龄,我作为导演对这些做了更细致的研读。就像读了一个研究生。我带500人花了1年时间,研究演员的表演、心态,还可以研究时间在人身上做了什么,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Q【为什么是威尔·史密斯?还有其他人选吗?】

李安:这么贵的片,需要一个大明星,需要做他20几年前的样子,一个人红30年还能做动作片,合适演员就1、2个吧。人性、哲思议题、克隆人心态,有肌肉没演技也做不来。

Q【他怎么塑造年轻的自己的?】

李安:他过去的影片,我们要研读,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Henry是一个比较南方、保守、军事训练的角色。我最想表达的是克隆人的纯真,所以他要敏感。这个片子甚至有一种东方的忧郁。

Q【120帧技术给动作片带来什么难度?未来的动作片会不会感官就彻底变了?】

李安:最大的区别是,过去看不到的,现在看到了。24格电影没有临场感,在平面里塑造空间,人的表情看不到,思路就看不到,所以必须利用闪跳制造兴奋感。

比如摩托车追车戏,过去一般是横向拍,镜头移动很快,让观众喘不过气,感受到速度和刺激。现在(用新技术)速度看清楚了,空间有了,(刺激感)就看不出来了。假如我想呈现70脉的速度,过去拍30脉就行,现在(用这个技术)70脉可能甚至不会感到兴奋。我把节奏放慢后,观众的感觉更快了,足够的表情、情节,都能交代清楚,在里面求取精彩度。摩托车油门在右边,他又踩油门,又右手持枪,怎么瞄准,怎么躲闪,过去都看不到的,现在则有种观众自己在瞄准的感觉,用这个制造兴奋感。

Q【为何选择这样的挑战?压力来自哪里?】

李安:现在就我一个人这么拍。我常常会想:是我有问题还是世界有问题?我们整个电影体系(对新技术)供应不足,摄影机不对,工作人员怎么调焦距都不会,都算在成本里,很贵,经济因素非常大。片尾几千工作人员,发行体系,观众习惯,等于我在用整个电影生态去挑战,所以压力很大。

要开拓一个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很辛苦。我虽然可以颐养天年了,但又有好奇心要满足,有疑问要解答。我希望为同行和观众创造新的可能性。(拍摄本片)就像第三只眼开开了,我和电影的关系都不一样了。新导演很难有这个资源,我有,当然要去追求。我真觉得很漂亮。(强调再三)

Q【以后会不会每一部都拍120帧?】

李安:有人投资的话(笑)。我有荣幸和义务来帮大家受点罪吧。媒介就是媒介,不管多高的规格,人投射的情感和艺术是无价之宝。但(影像艺术的)很多美感停滞了,年轻的朋友看数字非常习惯,我们留恋胶片,他们并没感觉。这对年轻观众和数码时代也不公平。数码就是数码,不是化学,而是电子。数码怎样开发美感,不应该学习胶片。我只是不服气,数码去模仿影片,去模仿在平面里制造空间的感觉,这是不合理的。什么技术就该做什么技术的事情。

Q【为何选《双子杀手》去承载这个新的技术?】

李安:不是故事吸引我。我只是想用动作片试一下,一个人和自己的克隆人一起演戏,会是怎样的具象化和内心挣扎,这涉及到道德议题,同样遗传基因下不同的培养,克隆人有没有灵性等等。这些元素和可以上手的东西吸引了我。

(未来局科幻办整理,转载需授权)

 2 ) 一加一在什么情况下等于三

作为当今全球范围内最成功的华人导演,“李安”这个名字本身就足以成为观看这部电影的全部理由,何况还加上了一个威尔史密斯。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故事的开场画面是百发百中的死亡射手威尔史密斯干净利落地完成刺杀任务。不过由于差一点就要误伤到任务目标旁边的小朋友,这次任务也让他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决定金盆洗手。

经验告诉我们,金盆洗手总会洗不利索。自以为可以安享退休生活的死亡射手去拜访了他的老友——前不久才挨了小丑一记锁喉杀的势利眼管家阿福。从老友口中,主角得知他最后一次执行的任务有蹊跷,涉及到神秘的“双子计划”。

主角和老友的对话遭到监听,他曾经的工作单位DIA——一个比CIA还要大一个罩杯的情报机构——立刻派出杀手针对两人进行灭口。主角老友不幸遇难,他的尸体坠入水中那个幽蓝色的画面让人想到了美轮美奂的《少年派》,影片第二幕后半段有一场在闪着绿光的井水中的搏斗,也同样能勾起观众对于李安导演前作的类似回忆。

被派往主角家的那一只小队就没那么走运了。对于自己的原工作单位是个什么尿性,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主角早有心理准备。早在对方下手之前,他就揪出了被安插在自己身边负责监视任务的女特工,还查了人家的户口。这位监视者算是女承父业。她的爸爸是一名老警察,总是莫名其妙地卷进各种麻烦之中,口头禅是“Yippee-ki-yay, Motherf[哔]”。

解决了闯上门来的杀手之后,威尔史密斯又潜入负责监视他的那名女特工家里。后者因为露了马脚,即将成为组织下一个暗杀对象。果然在两人乘船出海避难之前,一名杀手袭击了女主角,经过一番搏斗反被后者制服。形象甜美的女演员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改走短发打女路线之后,颇有几分“《异形》女王”西格妮·韦弗的感觉。

李安导演的使用高帧率技术拍摄的上一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由于画面太亮而引起部分观众不适,因此这一次他特别选取了大量光照并不充分的场景,比如男女主角驾船远去的画面,虽然是在一片昏暗之中,但是细节仍然清晰可辨,也继承了李安导演电影一贯的美学风格。

由于敌人的势力覆盖整个美国,要保证生命安全只能逃往境外。为此男主角紧急求助于他的另一位老友——整天跟奇异博士左边一起画个龙、右边画一道彩虹的大护法老王。在这里他虽然没有了打开任意门的能力,但是凭借高超的飞机驾驶技术,还是可以轻松地把主角带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针对主角的暗杀行动失败,于是DIA的高级干部、双子计划负责人克里夫欧文接管了针对威尔史密斯的后续行动。他最擅长对付不听指挥的特工,曾经跟杰森伯恩大战三百回合,不过现在升职当领导了,不再亲自出马去干脏活儿累活儿,而是派自己的养子去哥伦比亚追杀主角一行人。

哪怕没看过预告片、只看过本片海报,也不难猜到,这位所谓养子就是主角的克隆人。威尔史密斯前些年因为一意孤行地捧自己的儿子导致自己人气大跌。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自己儿子的最大竞品居然会是通过特效技术制造出来的年轻版自己。从此以后,贾登史密斯的演艺之路怕是更难走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史密斯父子团饭”这种东西,反正我作为一个“威尔史密斯唯饭”对此是乐见其成的。前年的《加勒比海带5》还有大前年的《美国队长3》,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都借助特效技术在大银幕上重返青春,虽然只有短短几秒钟,但是已经让粉丝激动不已。所以大家应该能理解为什么我如此看重本片了。作为威尔史密斯二十年老影迷,一个威尔史密斯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再多一个当然就赚翻了,更不要说还是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威尔史密斯,更更不要说两个人还有大量对手戏。

两个威尔史密斯的第一次遭遇引出了全片最精彩的动作戏。一气呵成的街头追车看得人屏息瞠目,其间两位主角的斗法,体现出他们相同的技能储备与不同的作战风格,一个沉稳持重,一个轻捷迅猛,让人联想起李慕白和玉娇龙的竹林斗剑。李安导演为好莱坞动作片标配的追车戏注入了武侠片式的轻灵,又不以牺牲打击感为代价。看完这一段,让人不禁感叹,死亡射手不愧是自杀小队成员,在杀自己这件事情上积极性特别高。

双主角的第一次遭遇给电影第二幕定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可惜第二幕接下来的情节未能一直维持这种快节奏与紧张感。主角一行人前往欧洲追寻所谓真相的一段略显沉闷——不需要角色去揭秘,观众都知道那个年轻的威尔史密斯是主角的克隆人。为了抖出这个裹得并不严实的包袱而停留太多时间实在得不偿失。

少了与前面那场追车戏一样高质量的动作场面,要支撑起第二幕剩余部分,主要就得靠威尔史密斯的演技了。对于中年主角的诠释,他自然是信手拈来——这是一个我们熟悉的威尔史密斯式的英雄,业务过硬,经验老道,成熟中又带点颓废和调皮,观众冲着威尔史密斯这个名字走进影院,期待的就是看到这样的银幕形象。本片更让观众惊喜的是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起初大多数观众可能都会有些不适应,因为脸可以通过技术回春,声音却很难装嫩。一听到那标志性的嗓音,大家想到的就是上面说的那种威尔史密斯式的英雄,不易将其对应到这个愣头青克隆人官二代身上。所幸影片视觉方面提供的信息足够有说服力,这种初期的不适应感也就因此慢慢消失,大家关注的重点移向年轻版威尔史密斯的面貌与表情。年过五旬——与片中男主角一样,今年51岁——的威尔史密斯成功塑造了一个兼具傲气与稚气的年轻特工形象。当然,影片的特效团队在这一方面也功不可没。

第二幕后半段,一老一少两个威尔史密斯再次交锋。老的尝试给小的做思想政治工作,却遭到拒绝,还险些被对方杀死。两个威尔史密斯的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年的高口碑漫画改编电影《金刚狼3》,但是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在这里究竟扮演的是X23还是X24却尚不明朗。坚持认贼作父、死不悔改,或者杀死养父彻底黑化,似乎都是可能的结局。毕竟《金刚狼3》的结局就是一老一少两个休杰克曼的殊死一战。

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主流商业片,本片并不打算在黑暗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年轻版威尔史密斯在渡过灵魂黑夜之后幡然醒悟,与自己的克隆母体并肩作战。大反派头号种子选手倒戈,关键时刻必须得有个更猛的反派挺身而出,而这个真正的大反派的样子——没错,还是威尔史密斯,他才是本片的“X24”。

说好的双子,不是二吗,怎么变成三了?幕后黑手克里夫欧文及时出来解释,他要用威尔史密斯的优质基因造一整只军队,除了他亲自养育的干儿子之外,其他都是没有感情的战争机器。所以威尔史密斯分饰的两位主角就相当于《星球大战》里的詹戈费特和波巴费特,只不过反派的克隆人军团还没建起来就团灭了。这里特别令人费解的是,既然克里夫欧文手里有这么一个大杀器,为什么不早用,反而要不远万里地给对手送儿子、送队友?编剧大卫贝尼奥夫老师果然没有让观众失望。

故事的结尾,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就像一个普通的青少年一样进入校园,老年版的主角来接他时,我想在他同学们的眼中,这应该就是一对普通的父子。本片探讨了人体克隆技术牵涉到的伦理困境,只不过为了保持影片整体光明积极的氛围,而没有过度深挖。但这无法阻挡观众的探索热情和。假设像最终那个强化人一样的克隆战士还有很多,主角一行人该怎么办?是放任他们继续做杀人机器还是对他们进行人道毁灭?如果这个反派在被击杀之前就亮出了真面目,主角一伙是否还能下得了杀手?抛开这些假设,即便是影片中已有的确定剧情,也令人细思极恐。

本片延续了李安导演过去多部作品涉及的对父权压迫的讨论。中年版威尔史密斯和反派克里夫欧文代表两种父权形象,最终是开明善良的父亲占了上风。然而胜出的这位“父亲”与他的“儿子”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微妙。二代多次在言谈中将克隆母体的母亲说成是自己的母亲,可是那个明明应该是他的“祖母”。复杂的伦理问题还体现在两位男主角与女主角的关系上,这个铁三角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一些游牧民族的“继婚制”。温文儒雅的李安导演极擅长在看似人畜无害的王道故事里暗藏引人探究伦理禁忌的诱因,他的电影作品也因此总能吸引观众反复咀嚼回味。

看完本片回来的路上,正好刷到一条新闻,是本片主演威尔史密斯对于“假如遇到年轻的自己,会对他说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质问那个正在演《飙风战警》的自己为什么不接《黑客帝国》?在我之前写的东西里提到,20年前我还没有看太多外国电影时,最喜欢的两个演员就是基努里维斯和威尔史密斯。如果有人问我要对年轻时的自己说什么,那我的答案是:你现在喜欢的两个演员,20年后依然活跃,各自一年有两部重要作品上映,而你会在这四部电影上映后各写一篇罗里吧嗦的观后感来向他们“示爱”。

 3 ) 各位,别尬吹120帧,稍微学下光圈快门,放过格里菲斯和元电影行吗?

其实本来不想写长评,但最近友邻无限转发各种抽象人文词汇无限,但科技理论水准几乎为零的文章,简直让人抓狂。大家在狂看各种符号学书籍之余,能不能拿起单反,好好研究下快门和光圈呢?

先拿下图为例

这是《双子杀手》推介高帧率最为常见的两张对比图,据说代表了24帧和120帧的差距。并且无数人由此发表了120帧更清晰的言论。

很不幸的告诉大家,这是宣传方鸡贼的套路。实际上,这两张GIF都只有8帧。对,你没有看错,这两张帧速是一样的,都只有8帧

然而这两段gif画面,肉眼可见的清晰程度不同,但是分辨率和帧速相同的话,为什么看起来下面清晰很多呢?

下面我给大家看下两张图第五帧的单帧画面对比

原因就是这两段gif里每一帧的画面是不同的,而看单独一帧的话,相信有摄影基础的同学已经能够指出,下图比上图清晰的原因在于快门速度够快

快门是每帧画面曝光的时间;帧速率是每秒画面的帧数。摄像机快门不能改变帧速率,帧速率也只能影响快门的最慢速度。

不管是24帧还是120帧,都可以拍摄快门速度很快的影像,这时候单帧的运动模糊就会很少。甚至连上面的8帧都做到了。

实际上,即使是传统的24帧电影,在拍摄运动场景时,为了让大家看清动作,减少拖影,快门速度不可能是按照最低标准,人家只是找了一个感觉运动模糊和动作清晰的平衡点而已。

所以,如果有人叨叨120帧技术上单帧就比24帧更清晰,并不成立。

那120帧完全没有意义吗?不是。帧率对画面本身并没有直接影响,但对画面播放的连续性是有影响的。越高的帧率就有越完善的运动过程,观看过程就越流畅,而不会有跳跃感。

我们甚至可以简单的说,清晰程度(运动模糊程度)是由快门速度决定的,而流畅程度是由帧率决定的。

同时,我发现许多人无意或者故意的在混淆《双子杀手》中使用的各种技术,把大量原本属于3D或者4K或更不着边际的功劳,硬往120帧身上安。

而所谓毛孔都看得清,过度清晰这种说法,其实也和120帧关系也不大,这只和单帧画面有关系,主要就是4k的高分辨率和高快门速度的低运动模糊,或许还要加上HDR和3D技术。拍摄一个不动或者运动缓慢的物体,本身对帧率和快门速度就没有太高的要求。

我搞不懂ripple同学一本正经,一会巴赞一会德勒兹的扯这个镜头高帧的意义。这个镜头的主要观感都是广角镜头的畸变造成的,把技术扯成玄学,真让我哭笑不得。

至于文内提到各种变焦,这都是传统电影技法内的发展而已,和帧速搭不上关系。

我个人认为李安的120帧尝试是失败的,尤其很多运动场景模糊太低导致极强的CG感,仿佛在看游戏的过场动画。而游戏界原本做的东西都是清晰的cg,现在随着科技进步,反而在往里添动态模糊,李安和游戏厂商,大概总有一边是错的。

在这我拉个大佬卡梅隆,他认为:“我对高帧率技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它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解决3D的某些特定问题:比如当你快速平移镜头发生抖动的时候。对我来说,高帧率只是这类情况下的一种解决方案,称不上一种格式,也不像70mm一样会成为一个大事件,但显然李安不这么认为。在‘阿凡达’续集中,我会有节制地使用这一技术,但整部电影不会采用高帧率。”

《双子杀手》对我来说,只是一部实验了新技术但不成功且剧本稀烂,但导演一些视听调度还蛮精彩的电影。这个剧本在1997年大概还算新潮热门,现在完全属于烂大街水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什么反抗父权,俄狄浦斯情结之类,就像看个《时间规划局》使劲分析无产阶级革命论,不是说不相关,而是没这个必要。

最后放点有意思的吧。

关雅荻评价

奇爱博士评价

如果说奇爱博士把李安称作是21世纪的格里菲斯还能算是恭维的话,那关雅荻吹的依然是没边级别的。

朋友们,至少是格里菲斯级别,那是什么级别啊。格里菲斯谁啊,我给你翻译翻译,他是电影艺术之父。我无法想象吹捧能到这地步。过分到让人恶心,滑稽。

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技术史上开创性足够大了吧?导演没什么人知道,和格里菲斯能比吗?第一部彩色电影影响大不大?不百度,友邻谁能知道名字?大家扪心自问,仅仅一个120帧,能和有声或彩色对电影本体的影响相提并论吗?

至少是格里菲斯级别!您真的可以。

 4 ) 《双子杀手》技术之下,是他老老实实做电影的用心

在电影中为一个角色“增龄”只需通过局部化妆便可以轻易实现,演员再通过腔调、举止、目光的表演,让角色要具有说服力,这样就能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减龄”则难得多,不是靠化妆和表演就能轻易解决的。

《双子杀手》中威尔·史密斯扮演的Henry(左)和CGI的克隆Junior(右)

如果51岁的威尔·史密斯想要年轻态,就要把干燥、暗沉、粗糙统统赶走,油腻、暗淡,全都不要!李安新片《双子杀手》中23岁的威尔·史密斯的制作工序非常繁杂,非普通CGI制作可以比拟,最终的效果也比他当年演《茶煲表哥》(1991)时还要嫩。

《茶煲表哥》(1991)中的威尔·史密斯,时年也是23岁

其实,“CGI减龄”这些年并不少见,它在漫威电影的倒叙场景中越来越普遍。《蚁人》(2015)中1989年部分的汉克·皮姆,就使71岁的演员迈克尔·道格拉斯瞬间恢复到《华尔街》时的样子。

《蚁人》中的老年汉克·皮姆和1989年部分的汉克·皮姆

往前追溯,我们可以先从《终结者2018》(2009)谈起,片中出现了惊鸿一瞥的阿诺·施瓦辛格年轻时代扮演的T-800机器人,面部采用了《终结者1》(1984)时的阿诺,身体则属于替身演员的。对当时来说,表情捕捉塑造的数字人类,面部并不能维持太长时间,一是开销巨大,二是如果时间过久很容易露出破绽(它的效果与真人还是存在一些差距,更像《最终幻想》那种3D渲染的“真人”)。

《终结者2018》

到《创:战纪》(2010)时,61岁的演员杰夫·布里奇斯与《电子争霸战》(1982)时的自己同框。布里奇斯表演年轻的自己时,其面部表情被细分为52个表情基准点,再回传给电脑,还原出他30岁时的样子,由此成为影史第一位与亲身扮演的年轻自己同框的演员。

但这个数字化人物,面部还是能看出太多破绽——冷冰冰、表情木讷,体会不到真情实感,观众一眼就知道它是假的。幸好这个角色活在全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中,还可以解释的通。

《创:战纪》中真实的杰夫·布里吉斯(左)和CGI制作的年轻化的自己(右)

《创:战纪》中老年与年轻的杰夫·布里吉斯,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冷冰冰、表情木讷,体会不到真情实感”的缺点放到2015年的《终结者:创世纪》中却再合适不过了,它正符合了披着人皮皮囊的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终结者:创世纪》则再度还原了《终结者》(1984)开场阿诺出场的经典场景,真是深深的回忆杀。这位年轻的“T-800阿诺”仍然是由替身演员充当肉身“扮演”的,面部再通过后期技术被替换成施瓦辛格当年的面孔。

布雷特脸上贴满表情基准点,来还原年轻阿诺的样子

这个CGI的阿诺已经比六年前的《终结者2018》进步太多,起码在剧照和预告片中很难看出破绽,但在大银幕,尤其是给到特写镜头时,就会发现它不似真人。如果仔细看他的脸,会发现鼻子微微弓起,脸部也稍不对称,特别是做表情的时候。

《终结者:创世纪》里真实的施瓦辛格(左),和CGI制作的年轻化施瓦辛格(右)

片中有安排一场施瓦辛格跟年轻的自己(两个T-800)对决的动作戏,但时间短暂,夜景的动作细节也是糊的。

众所周知,同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7》(2015),保罗·沃克因车祸离世,特效公司用表情捕捉使演员“复活”。保罗的两个弟弟来做哥哥的替身,再从保罗生前作品中精选出片段,用CGI制作出多角度的脸部模型和所需要的多款虚拟表情。最后将表情串联,生成短短几秒钟的动态影像。除此之外,保罗的声音也被采集出来,在弟弟的帮助下,完成配音。

《速度与激情7》里CGI的保罗·沃克,在观影时仍然能看出是CGI制作的

最近的例子还有漫威的《惊奇队长》(2018)和今年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2019),这项技术被用来让主演以年轻时代的自己出现,这就是标准的“CGI减龄”。

《惊奇队长》里年轻化的局长,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

《爱尔兰人》里年轻化的罗伯特·德尼罗,仿佛也回到了《赌城风云》的岁月

技术永远是进步的,为什么说这次的《双子杀手》是质的飞越呢?毕竟,这部影片的介质是120帧+4K+3D,如果有缺点,在大银幕上会一览无余,数字人物更容易看出破绽。

特效部门不仅是对男主角威尔·史密斯的面部“减龄”,而是制作了整个身体,即便是面部,也有肌肤、骨骼、眼睛、牙齿光泽的再造,所以李安不太愿意将之称为普通意义上的“减龄”。

为了呈现出年轻威尔·史密斯(片中的角色是特工Henry的年轻版克隆人Junior)在电影中的最终效果,要先对演员进行动作捕捉,然后再进行调整,有时候也会用他之前的电影素材甚至是年轻时代的家庭电影做参考。几乎将他在众多影像资料中的情感特质和言语动作全都转移到了这个数字人物身上,让他的言谈举止变得近乎完美。

《双子杀手》中CGI的克隆Junior

最后制作出来的Junior,无论镜头给到中、近景还是特写镜头,他都经受住了考验,并且Junior的性格不同于威尔·史密斯本人甚至主角Henry的性格特征,而是一个率直天真的战士,始终保持一种彬彬有礼的年轻人的特质。

《双子杀手》里的朱尼尔之所以不属于“减龄”,优势就在于此,它不再是那种“冷冰冰、表情木讷,体会不到真情实感”的数字人物,而是具备所有人类拥有的复杂情感,和人类一模一样甚至还胜过真人。片中一场Junior在克里夫·欧文面前流泪的哭戏,就特别令人动容。

威尔·史密斯“表演”Junior

要知道,《双子杀手》也是李安继《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6,以下简称《比利·林恩》)之后,再度用120帧高频率+4K+3D的技术完成的。

就电影而言,帧速率(fps)指的是每秒所显示的静帧格数,随着帧速率的增加,观众的情绪反应亦随之增加。有句老话说得好“摄影机每秒都在撒谎,每秒24次。”说的就是这个。我们以往看到的电影都是传统的每秒24帧显示的平滑运动,这种标准已经对大家的观影习惯根深蒂固,在下意识中接受了。改变帧速率也会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因为随着投影速度的加快,情绪反应亦随之加快了。

记得当初《比利·林恩》推出时,索尼影业给出的官方称谓是“沉浸式数字体验”(Immersive Digital),国内还说它属于“未来电影”。它的优点是拥有超真实的清晰度,能使流动画面更流畅,解决摄影机平移中产生的画面抖动,带来更舒适、立体、敏锐与真实的观影体验。

《比利·林恩》中的体育场烟花场面

不过如果过于沉浸式,电影会变得不再像电影。当初《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2012)的48帧反响不佳,多数人抱怨它太像高清电视而不是电影。简而言之就是对比度太低,在高清规格下,我们根深蒂固的电影质感的暗部变亮了,而48帧又使我们对24帧所产生的平滑动作也变得流畅了,大家惯性上认为的电影美学就消失了。

那还只是48帧,其实,电视和游戏画面几年前就有4K+120帧呈现,只有电影还抱残守缺使用因为古老的因为成本限定的24帧,所以会有观众感觉电影像电视和游戏,加之电影所感受到的巨大威胁就是流媒体的电影和剧集夺取了电影观众,让李安产生了危机感,跟上时代的电影技术,避免大银幕艺术的消亡是重中之重。

李安在《比利·林恩》中尝试用3D表现人物的面部细节

李安曾说过自己是电影系的学生,他对待新技术也一样。他在《比利·林恩》上映时曾说过:“其实我对120帧也没有准头,是摸着石头过河,像重新学走路一样。我觉得电影很久没有变了,需要一个新的开始。”

就像电影诞生之初,观众看《火车进站》(1896)时,也会有身临其境的躲闪,因为它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太真实了。所以,我们不该用传统标准去看待新技术,因为传统标准对我们已经根深蒂固,新技术还无法形成新的审美标准。电影诞生之初如此,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如此,从2D规格到3D规格如此,现在从24帧到120帧依然如此,它们总会经历一个过程。

技术变革给未来的电影带来了无限可能,李安说他想发展数字时代新的美学、新的美感。在《双子杀手》中,60帧/120帧的动作场面看起来像当前的运动游戏和射击游戏,因为大众对于电影感的进步需要适应。

《双子杀手》吸引李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可以同时用动作捕捉的数字角色与高帧率共同打造一场精心设计的动作场面。120帧能够比24帧拍出更清晰的打斗,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和面部表情都清晰可见,因为它的前后景深都是实焦。关于这一点,我可以用两场戏佐证——当Danny和Junior见面时,花园前景有个石雕,你既能看到石雕的细节,又能看到远景两人见面的场景;之后,Henry和Junior在库特纳霍拉人骨教堂地下搏斗,你同样能看到前景一个头骨的细节和远景两人对峙的场面,使用画面内无与伦比的纵深,李安的镜头构成使观众可以看到画面不同景位的细节。利用观众的眼睛在高帧率画面下可以捕捉到任何动作的特性,让前后景的动作戏相互竞争来博取观众的注意力。如果放在以前,拍摄这样的镜头还得用"裂焦滤镜"(split-focus diopter)这种半凸透镜片才能完成。

《双子杀手》里的双史密斯对峙

这场两个威尔·史密斯的近身搏斗戏,在银幕上只有短短四分钟。李安和他的团队在后期却花了九个月的时间调整和完善,只为追求拳拳到骨的逼真。李安解释说虽然这场打戏的编排节奏无法改变,他们增加了一些刮擦、失手和打斗来突出逼真的残酷感。

除了这场打斗戏,片中还有一场精彩的摩托车追逐戏,前置的调度、视角的切换、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转变组成了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和体验。之后Junior又把他的摩托车当作武器,一次次扔向Henry,让他躲闪不及,观众会有如同玩游戏一般身临其境的体验。

《双子杀手》里的摩托追车戏

120帧+4K+3D对于布光、打光的要求也更高,因为画面中所有位置都清晰可见,这为布光增加了太大的难点所以,片中的夜戏通常是日拍夜,再靠后期调成夜色,这样观众就可以无尽地窥视蓝色夜晚的全部细节了。

李安近几年致力于通过新技术重新发现新的电影美学和讲故事的方式,他确信“观影体验,远不止讲故事而已。”——这是李安的原话。

看《双子杀手》的时候,我可以很明显感受到李安汲取了前作《比利·林恩》那些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我一直记得,李安筹备更久的关于拳击电影《马尼拉之战》原本应该是他首部以120帧+4K+3D拍摄的影片。结果,《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都拍在了它前面,相信李安在《比利·林恩》里尝试的用3D表现人脸的细节,和《双子杀手》120帧对动作戏的处理、打光的方法等等都能在未来的《马尼拉之战》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让我们拭目以待!

李安正在为威尔·史密斯的面部对焦

 5 ) 3D/4K/120帧,更像一场没有主谋的骗局

若想判断李安通过两次影像探索对传统电影概念的逆反是否成立,就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什么是观看?二、电影技术史的进步动因?三、3D/4K/120帧是否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四、沉浸感从何而来?五、我们如何看待“影像真实”?

三年前我做过一场知乎Live,诠释了电影院为什么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公共休闲空间”。在讲座的结尾,通过梳理历史,我谈到了VR技术为什么不是电影的未来。放到现在,我认为这番讨论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VR电影将会成为一个选项,但无法替代电影的其他答案。就像历史选择了卢米埃尔的放映机,没有选择雷诺的活动视镜和爱迪生的观影箱(二者的出现要比卢米埃尔早很多),即使其助手狄克生奠定了35mm胶片规格。就像我们认为《阿凡达》是3D技术的先驱,却忽略了1922年就已经有第一部3D电影《爱情的力量》,而1954年希区柯克的《电话谋杀案》,1981年的《枪手哈特》(片中用3D效果致敬了《火车大劫案》)和来年的《十三号星期五III》,也都是当年的现象级3D电影。哪怕到现在,3D电影因为偷工减料的放映效果和并不完美的立体感,也无法替代传统2D电影。

电影是机械时代的产物,是由厚厚的技术包裹起来的艺术。技术对电影来说非常重要,几百年前的画笔仍然能绘出不落伍的伟大之作,但几十年前的摄制和放映设备却会拖导演和观众的后腿。摄影机、收录设备、放映机和音响等作为工具,迭代性显然远超于画笔、乐器和铅字。在讨论电影时,我们其实更常引用建筑用语。蒙太奇就是建筑术语的挪用,“空间”“构建”“浇筑”等形容词亦是如此。当然,讨论是一项极度自由的行为,其他艺术形式也可以如这般借用,但电影与建筑的共通性更为明显,更具代表性。

《枪手哈特(Comin' at Ya!)》(1981)

然而,电影又不可能仅仅依赖技术,否则其寿命和影响力必将转瞬即逝。技术至上是对电影美丽的误会。技术的演进可以丰富表现手法,但不会自发产生艺术性。电影终归是一种“总体艺术”。恰恰是那些非技术的、难以客观描述的创造性美感,才让它显得如此迷人。电影的威慑力不在于奇观展示,而在于镜头虽然只能捕捉表象世界,却又能通过艺术创造,向人类的灵魂深处进军。技术决定了镜头内的表象有多真实,是电影成立的基础,但永远不是关键。只有艺术创造,才能让镜头突破物理限制,触摸到我们深层的思想意识——这才是电影的魅力所在,且二者往往不构成正相关,并非外部世界被呈现的越逼真,我们就越能透视其内在意蕴。

电影不负责营造沉浸感。相比而言,我更看重电影与观众的距离感。我们如果想追求沉浸感,早已有了更好的途径:电子游戏。但我一直认为,即使在电子游戏出现之前,电影也不以沉浸感为第一要义,或者说,沉浸感只是它在完成一切重要任务之后,锦上添花的奖励。什么是它的重要任务?运镜、剪辑、声音、场面调度、表演、服化道、主题、文本以及意识形态等等,所有元素都需要构成一种自洽的影像运作机制。在粗糙的表达面前,一切代入与共情皆为无稽之谈。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电影的沉浸式体验是影院赋予的。乌黑的影厅是既私密又开放的神秘场所:人们围坐在一起,在不知姓名、职业、年龄的前提下为同样的事情大笑或哭泣。极度的黑暗遮住所有光鲜或丑态,抹平了不同阶级、地位和身份的差异。高亮度的银幕画面和震耳欲聋的音响,强迫我们专注于影像生成的世界。观众无法暂停,无法倒带,表情和私语完全被视听所淹没。黑匣子效应让声光得以最大化地敲击着感官与心灵。

在这里,电影与观众的化学反应不是单一的,而是由银幕放射到在座每个人,又通过个体间的折射产生共鸣与差异。即便周围伸手不见五指,我们也能感觉到对方的存在。影厅裹住了陌生人的隐私,同时又将所有人包容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我们一起经历着同样的故事与情绪起伏,每一次因银幕上的演绎而引起的反应,都在完善这种整体效应。我们一边感受着影厅空间的神秘性,一边专注于银幕内的故事,从而形成巨大的情绪共享。我们的任何公开行为,私密情绪,甚至是进场退场,每个环节最终构建出了沉浸的仪式感。电影是诵经的神父,观众是两小时的信徒。

从这个意义上讲,卢米埃尔兄弟所做的,不仅仅是放映一次《火车进站》,而是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异趣的公共观影空间。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他们切中了电影艺术的根本属性之一:群体性共鸣。相对的,爱迪生观影箱就显得太过闭塞。VR电影本质是观影箱的变体,只是它的视野更自由广阔,帧数更高(90帧),画面更清晰。但是它所刻意追求代入感的设备,无疑阻碍了实时的群体性共鸣。哪怕不以影院的空间意义来阐述,单就VR影像所体现出的镜头自由性,就无法取代传统的电影表现形式,因为作者意志在此被消解了。电影终究还是创作者的威权,且我们享受这种威权。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VR电影无法消灭电影院,也无法成为主流。因为镜头掌握在观众手上,所以它更像是一种游玩方式,而非电影形式,因为观看与影像是互动的。

也许一些人会认为我对影院空间的描述有些过于神圣,因为我们在实际观影时,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周围人大声说话,盗摄和放映事故。我当然不否认这些状况的存在,但是从现象学和心理学分析大众的观影行为,不得不剔除这些因个人素质或硬件漏洞引发的概率性事件,将其视为一个单纯的模型,否则这个问题就没法谈下去了。交头接耳和盗摄等现象,已属于公共道德范畴的问题,电影只是众多受害者之一。

我也承认,电影院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公共休闲空间”,其重要程度一定会不断削减。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在家里布置家庭影院甚至私人放映厅,适当的放映设备和片源,可以让客厅无限接近影院的观影效果。如今电影院最显见的优势在于发行窗口期,先睹为快的心理催促人们走进那里。但即使如网飞这样的流媒体平台彻底侵占千家万户,电影院的领地也不会在退守中完全消失。家庭观影的专注力无法与影院相提并论,对电影有严肃追求的影迷而言,遥控器和进度条无疑会对观影体验产生极大的破坏性。

事实上,这几年我主动进影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小部分原因是那些浮躁的观众和低素质现象,大部分原因是没什么好的院线影片可看了。更多时候,我选择拉上厚厚的窗帘,放入蓝光碟,打开立体声音响和高清电视,在模拟影院的环境下观看老片。即便如此,我仍然深知影厅空间的不可替代性,并重视每一次观影。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表明:一,观看行为本质上是心理活动,李安剑指于此,试图颠覆人们的观看习惯。二,当我们对未来在何方感到迷茫时,历史是最好的罗盘。

不少人或多或少在藐视历史,认为古老的东西必定是过时的,已不具参考性。但我曾经说过,历史即轮回。对影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电影技术一百多年的发展,真正被淘汰掉的东西少之又少。彩色片的出现,只是让黑白电影变成了另一种美学选择,并未退出历史舞台。3D也没有抹杀2D的美学价值,甚至不舒服的眼镜和幼稚的立体效果让不少人反感。电脑特效也胜不过实拍的质感,感官刺激总是容易让人疲劳。数字摄影似乎已成主流,但胶片的独特性仍然支持着许多创作者。VR电影已经出现,却仍只能处于猎奇式的尝鲜体验,无法对传统观影方式构成威胁。遍地开花的私人影院更是没有讨论的必要。

真正被取代的只有两个:胶片拷贝和无声电影。两者都跟观影习惯关系不大。从大众观看史来说,无声电影并不是无声放映,纯粹的无声放映只存在了极短时间。无声电影的放映长期伴随乐器演奏或辩士讲解,并非是真正安静的。即便如此,现如今默片也转变为一种元素、一种风格化的处理手段,被编排在许多电影中。而将脆弱的胶片替换成数字拷贝,主要是为了方便发行,以及安全长久地存放,连带结果是数字放映成为全球影院的标配。这自然有其合理性,无关任何美学问题。未来,数字拷贝也可能被卫星传输取代。

一直以来,这些必要的技术进步,背后是深切的时代逻辑和历史动机,是在审美边际一步步做出的改变,未从根源上颠覆放映模式,也就没有深切影响人们的观影行为。不是简简单单地突破了某个单一技术,电影的整体面貌就翻天覆地了。因此希区柯克和比利·怀德的影片,对我们而言永不过时,因为观看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反而我们还可能会痴迷于其画面噪点和带有杂质的声音。技术是驱动力,但不是电影之所以能打动我们的原因。如果技术指标无法与艺术手法达到平衡,那么它将立刻黯然失色,反之则不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影的本质就是技术与艺术的永恒思考。

与其说李安靠《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进行了两轮技术实验,不如说他在做的是心理实验。三年前,我给《比利·林恩》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偏向于肯定的评价,用词相当保守。我没有把那些心里的那些质疑写出来,大概也是对李安的喜爱之情作祟。三年后,《双子杀手》彻底让我看清了李安的心境,他犹如走火入魔一般掉入技术陷阱之中。我不知道他在拍《少年派》时到底遇到了多大的技术难题,以至于一头扎进4K/120帧的规格中放弃自省。我认为李安走上了一条歪路。

这位才华横溢的高龄导演,本不应该是对历史无知的人,但他确实在这几年拍了两部无知的作品,并且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甚至宣称“120帧是电影的未来”。李安外表儒雅随和,内心叛逆激昂,但他这次的叛逆,更像是被什么东西蛊惑的结果。我当然无意替他辩解,但是这种对3D/4K/120帧的盲目追求,好似一场没有主谋的大型骗局,技术本身是无罪的,资本似乎也没有怂恿这种趋势,甚至放映端也并没有敷衍了事,好像谁都没有错。而不被认可的李安和失去兴趣的观众,却都是这场骗局的受害者。

在我看来,李安正在施行一场注定失败的革命。这场革命首先是一场概念革命,其次是技术革命。李安想挑战的主要对象,不是传统的电影拍摄方法,而是放映终端。他要提出一种新的放映概念,于是就需要相应的放映技术去支持,最终体现在银幕美学的改变上。概念与技术本身没什么问题,而正是银幕上美学效果的退化,暴露了他走入歧途的事实。

我们又要回到久远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在拍摄概念上,3D和4K自然不是李安的首创,这我们都知道,但120帧也不是李安的功劳。早在1888年,法国生理学家埃蒂安·朱尔·马莱就发明了一套盒式摄像机,能以每秒钟120帧的速度在一条纸膜上曝光照片,但是当时并没有相匹配的放映设备。此外,马莱的另一套拍摄设备是每秒60帧的规格,并且图像质量非常好。受此启发,雷诺的活动视镜和爱迪生的观影箱相继问世,后者的放映速度高于24帧每秒。七年后,卢米埃尔用更低的帧率,让世人见识到了电影的巨大魅力。 从迈布里奇到马莱,从雷诺到普林斯,从爱迪生到卢米埃尔,24帧每秒是在各种发明家和商人的不断探索中确定的。19世纪末的摄影师早就拍出了每秒60帧和120帧的影像,但是放映机没有适时赶上。130年后,李安才将第二部高帧率电影摆在观众面前。24帧是拍摄方法、放映技术、经济成本和视觉原理各方面权衡后的结果。这个决定充满了先人的智慧,既赋予了电影更好的流通性,也让人们在视觉上保持了相当的流畅性。“24”就像电影的基因编码,推动其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娱乐文化。

对帧数的纠结,更多时候是放映端的事情。人眼的帧数底线是10-12帧,即当画面以10-12帧的速度连续播放后,我们就会以为它是运动的。默片时代都是手摇放映,为了保证影像的流畅,取决于不同放映员的手速,无声电影基本在16-24帧之间播放。进入有声电影时期,为了配合华纳兄弟研发的声音播放系统(Vitaphone),电影胶片逐渐固定在24帧/秒,因为16英寸唱片在该系统中播放11分钟电影的速率正好是24FPS,而11分钟符合一本胶片的最大时长区间(9-11分钟)。

但是电影放映面临着另一个严重问题,即画面频闪。若以真正16-24帧来播放电影,不断闪烁的画面会让人难以忍受。因此胶片放映机都装有双叶或三叶式快门,让胶片间歇运动并短暂遮住灯光,使得一帧画面重复在银幕上出现两到三次,基本克服了闪烁问题。这其实是一种虚假的提高帧数的办法,24帧/秒的电影,若采用双片叶子板,在银幕上实际播放速度为48帧/秒,三片叶子板就是72帧/秒,只不过银幕上每两帧或三帧只是胶片上同一帧画面的重复出现。这在视觉心理上叫闪烁融合阈值,或者叫临界融合频率。当调制光高于50-60Hz时,主流研究即认定此为稳定状态。调制光越不均匀,这个阈值就越高。

这就是为什么电子游戏长期追求60帧刷新率,因为它是稳定状态下的临界融合频率。当然,游戏的运作方式与电影又大有不同。游戏是实时渲染的影像,对帧数的要求本就更加苛刻。如果以24帧的刷新率玩游戏,将丧失最基本的流畅体验。受限于硬件的更新速度,游戏常常需要做这样一道选择题:牺牲画面提高流畅性,还是牺牲帧数保留逼真的画面。

主机游戏选择了后者,多维持在30帧/秒,这是游戏影像的底线。PC因为更灵活的配置,可以两者兼得,但付出的成本要比主机高得多。当PC玩家配置不够时,一定是先降低画面效果以保证帧数的。虽然60帧也不是流畅运动的终点,但对人眼来说已然足够。120帧当然会显得更平滑,但多一倍的帧数只能带来二分之一的流畅度提升,144帧的要求基本只限于竞技游戏,这跟视觉运动效果已没什么关系,其试图达到的是操作响应速度的优势。

另外,运动模糊也不一定是坏事,许多大型游戏在画面设置中都特意加上了“运动模糊”一项,刻意营造电影感。你可以说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电影帧率不足的既有印象作祟,但如果运动模糊真的造成非常糟糕的观感,它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游戏里的视觉方案。

回到电影。即使不提早期每秒16-26帧之间的默片,24帧/秒在漫长的有声电影技术史中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古往今来不少电影,都没有严格遵守恒定的每秒24帧。特效大片和数字电影兴起的时代,许多影片出于各种原因,也都用过高帧率,比如《霍比特人》和《壮志凌云》的部分镜头。进入数字放映时代,叶子板自然被淘汰了,放映电影也不再是个麻烦事,动动鼠标即可。然而,无论放映室里的器材如何更迭,我们的观看方式没有受到影响。

我想说的是,帧数对游戏非常关键,但是对于电影来说,真的是很次要的一项指标,因为电影早已越过了肉眼的帧数底线。就像VR电影一样,120帧可以成为一种选择,但绝不是所有电影的未来,也不会一下子冲刷掉其他帧率的存在意义。当然,24帧也并非是神圣的。我在2K显示器上看一些电影,也能感到明显的画面抖动,但这也有片源制式本身的原因。总之,帧数的争论一直以来都是为了解决两个放映问题:动态模糊和画面闪烁。既然我们普及了比胶片更加先进的介质(数字放映),画面闪烁不再是问题,那么想办法处理动态模糊也无可厚非。一些突出动作和奇观的特技电影,比如《谍影重重》和《疾速追杀》这样的,确实可提高帧数以获得更好的观感。在24帧的基础上提升三四倍,就是72或96帧,稍稍跨过闪烁融合阈值,便足够了。

面对李安的实验,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3D/4K/120帧的技术组合,真正给电影带来了什么?又让电影牺牲了什么?这种牺牲值不值得?十年来,事实已经证明3D效果对观感的提升极为有限。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放映端的,也有3D本身的问题,甚至大部分电影已选择后期转制3D。电影的运动构图太复杂了,不仅仅有前中后景,每个细节都有可能衍生出一个新的景别,所以每部电影最有3D效果的反而是片头Logo,因为景深最简单。如今看来,3D更像一种营销手段,一个不太被影迷待见的噱头。

4K和120帧部分弥补了普通3D电影的差劲体验,源于其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亮的放映光源。4K还不错,但也不是普遍适用的,目前更适合动画和游戏。我们看李安这三年来的实验作品,之所以感到画面清晰无比,细节尽收眼底,更多是4K的功劳,120帧在激烈运动中才更能发挥明显作用。而高帧率的画面运动,确实消灭了动态模糊,让几场动作戏有了明显的观感提升。但是为了避免观众眩晕,镜头调度就不得不变得单调。为了防止穿帮,在120/4K的合力下,低照度场景甚至都无法布置隐蔽光源。在纤毫毕现的分辨率下,不仅演员妆容需要谨小慎微地调整,影像本身也难以“化妆”了。而我一直在强调,电影的大部分质感和风格源自后期调色。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项新技术,会要求电影放弃如此多的东西。3D/120/4K的滥用就像一场残忍的谋杀,将电影肢解得面目全非。至少从《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两个样本中能得出,为了体现新技术的先进性,电影放弃了创造性的镜头/场面调度,放弃了风格化妆容和后期调色,甚至还要剥夺部分场景布光的合法性。甚至于为了让人们注意到技术编织出的“美丽外衣”,李安居然捡起了被扔在废纸堆22年之久的剧本。用影史上最先进的技术,讲了一个最保守陈旧的故事。能指望这种实验效果会好到哪里去吗?

选择一个无聊的剧本,才能更好地凸显技术上的革新——我不知道这种扭曲的想法为什么还会存在于世。对于3D/120/4K而言,《双子杀手》是比《比利·林恩》更好的实验田,因为它有更多的动作戏。但要以电影去评判,《比利·林恩》又要比《双子杀手》强那么一点,那里面好歹有可信的人物。

坦白讲,关于《双子杀手》本身,实在没什么好讨论的,因此本文大部分内容涉及的是电影技术背后的历史逻辑。违反这种历史逻辑的结果,要么成为下一次进步的牺牲品,要么完全被历史遗忘。李安推行3D/120/4K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顾此失彼。为了追求极度真实,放弃了电影的许多美学创造环节。但电影的目的不在于对现实的忠诚复原,也没办法忠实复刻。银幕的尺寸摆在那里,日常之物都将被放大,被赋予另一套语意。再次强调,观看行为是一种心理活动,哪怕电影以更高K的面貌示人,它在心理认同上必然也是失真的。影像真实永远不能等于物质现实。

李安试图侵犯的是既有的放映格式,却抹杀了影像本身的多样性。问题在于,我们对电影的审美习惯是否到了需要被颠覆的地步?我是一个十分崇尚让电影展现出更多姿态的人,我钦佩李安的勇气,但遗憾于他对技术的执拗,对电影美学的误读,错把真实本身当成了一种影像滤镜。让我疑惑的是,这种事情本不该发生在拍出过“父亲三部曲”、《冰风暴》《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的导演身上。到底是什么让他一意孤行地投入到这种无意义的心理实验中?我推导不出任何答案。

《双子杀手》已经是彻头彻尾的技术导购片,是一次失败的仪式,它没有能量引发任何群体共鸣。毫无情绪的精致画面,只会让更多人吐槽成高清电视和电子游戏。可以说,观众低估了李安的步伐,李安也高估了观众对电影的诉求。《双子杀手》是一部没有温度的电影,它越缺乏情感氛围,它所炫耀的技术就越显得冷傲自大。技术不该被如此招摇,技术终归应该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服务,而不是凌驾于其之上。更别提这种牺牲不少艺术表达而换来的技术了。

或许,李安从题材选择上就没有潜心思考。武侠片、爱情片、家庭伦理剧、时代剧、甚至战争片,李安出色驾驭过众多题材类型,唯独在科幻/漫画改编电影上栽了跟头。这次又选择了科幻动作片,还是老掉牙的那种,结果显而易见,仍然是徒有科幻片的壳,没有科幻片的核。不过客观来说,3D/120/4K倒是找到了更合适的土壤,那就是前面的摩托车追逐戏和结尾的城市夜战。类型片的枪战场面应该已有二十年没更新了,而仅仅是对分辨率和帧数的提升,就让调度平平的追杀戏和简单的掩体对射在视觉效果上更进了一步。广角和主观镜头也是受益者,在高帧率中自然而然地更具魄力与戏剧性。

但这点优势远远无法支撑一部完整的电影,电影又不可能仅仅是奇观的展示。《比利·林恩》揭示出3D/120/4K在表现人物状态和对话场景上无法提升表现力,反倒稍显拖累影片质感。过于真实的面部,在银幕上被无限放大后,反而会阻碍观众的感知认同。于是想象的空间几乎消失,全被细节填满了。人物对白、非剧烈动作、场景关系的空间张力,3D/120/4K和2D/24/2K二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差别。高清影像对情绪状态和心理勾勒的乏力,难以让电影靠这样的技术手段进入下个世代。

至于千疮百孔的影片文本……如果我们相信事件都符合叙事逻辑的话,还是能解读出一些潜文本来的。但是在如此拙劣的表象下,这种解读更像是自娱自乐的游戏。

整部影片都在暗示克雷(克里夫·欧文)对亨利(威尔·史密斯)的病态迷恋。如果你不相信克雷这样的顶级特工是个脑残的话,那么他花费多年心血培养年轻版亨利,实在不像是训练无情杀手的合理方法。不仅如父亲一样视如己出,慈爱与严苛并存,还要付出大量情感,且毫无风险控制可言,训练效率低的吓人。克隆人也绝不可能在这样良好的培育下丧失理智和良心,反而会更容易显露人性之光。所以克雷倒像是真的乐意收养一个跟他的战友/宿敌长得一模一样的儿子。

而结尾出现的第二个克隆亨利,才更像克雷口中那种不会因为良心而背叛政府的杀人机器,同时也再次印证了克雷的克隆计划就是幼稚的谎言。在老少亨利携手杀掉敌人后,克雷出现并发表了一番颇为暧昧的宣言,最后的落脚点是那句“我一直像真正的父亲那般爱你”,无异于曲折地对老亨利进行表白。再看看他在面对自己手下和另外的克隆人全军覆没后,只是气急败坏了一下,犹如玩具被毁掉的小男孩,眼神中却看不到刻骨的仇恨——他对外界可一直是悲观和虚无的态度。

我们如果细究克雷的心境,只能认为他其实对亨利有着无尽的迷恋和嫉妒,甚至于他最终的决定,是派克隆人去杀自己的原型。请不要相信克雷口中“成人礼”这样的托词,一个不知道自己真正身份的克隆人,被派去杀自己的原型,两个人还都是世界上最顶级的杀手。结果无非就是让克隆人亲眼见到一模一样的自己,对世界观产生严重质疑,进而轻易地被原型策反,反过来对付自己的养父(毕竟原型才跟他有真正的血缘关系)。这哪里是谨慎冷酷的杀手会选择的策略?克隆亨利的挣扎是极其脆弱的,而克雷作为反派,其行事逻辑如果不用爱去解读,就是完全说不通的。 这是多么荒诞的情感建设:反派充满了爱意,英雄却冷酷无情。这哪里是反父权的命题,分明是同性畸恋的含蓄表达。然而贫瘠的视听语言和苍白的叙事文本,让一切对故事和主题的解读都显得有点可笑。没人探究里面到底是父权还是同性,没人在乎羸弱的人物塑造和情感起伏,没人注意里面到底有多少象征符号和意识形态。甚至李安自己都不愿意让我们关心这些,他主动放弃了曾经擅长的一切,一心想展示自己的科技玩具。

即使3D/120/4K真是影像的未来,嫁接这样的故事也完全算不上成功的尝试。何况这种技术组合,至少目前来看,是本末倒置地对抗着化妆、调度叙事和调色等等电影美学,付出的代价与收获远不成正比。我只能认为,4K/120帧在可见的未来,只能是一种使用范围相当有限的选择。

或许,高低帧率共同使用才显得更合理(低帧文戏,高帧奇观),就像诺兰只在《黑暗骑士》的部分场景使用IMAX那样。或许,同样是4K/120帧的《阿凡达2》将更受欢迎,因为詹姆斯·卡梅隆更懂科幻,他构建的世界又是纯想象性事物整体的客体化,高度拟像性将让它看起来更像动画或游戏播片,4K/120说不定更加适合。更或许,3D/4K/120帧的魅力,在自然纪录片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6 ) 是李安拍的

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是不会听的。

看李安夫人林惠嘉都走到台前,为李安(新片)站台。不少人再一次感慨,李安的电影生涯,是来到最危险的时刻。

在此之前,影迷对李安人生故事了若指掌。他人生中的危难,是失业被老婆养了好多年。另一次危难,是口碑票房双杀的《绿巨人浩克》。

我认为,这不过正常得失,每个电影导演的生涯,都有起有落。李安遇到的真正危险,是去年某颁奖礼上。他双手合紧,无奈抱握,面带尴尬,没有鼓掌。否则,今天的《双子杀手》,恐怕就要变成又一段《好莱坞往事》了——而此时此地,被认为是拯救《双子杀手》的最后机会。

我并不惊讶,许多人在一个月前的媒体场提前场放风时,大肆吹捧《双子杀手》。

因为中资的参与(片头你就能看到LOGO),加上不菲的预算投入,按照一部商业片的操作流程,即便没有口碑,《双子杀手》也能拧出来一些麻花般的好评来。

但说来说去,《双子杀手》的宣传节奏,依然没有摆脱《比利林恩》的困局,除了120帧,3D、48帧或60帧之类的技术词汇,除了李安高清流畅二度试验,大家批评请小心轻放之外,《双子杀手》的特工故事,简直老套得像布达佩斯地下室的死人骨头。

你一定会说,这样的片子,根本不是看故事的。

可是有的影评,偏偏把什么弑父情结扯出红白配的塑料花来。我认为拿着作者论那套东西,来套《双子杀手》是很可笑的。这就是一个商业片,是试图让你爽的,有亮度惊人,流畅平滑的画面(前提是你找到了一块不错的幕),有如POV杀人游戏体验的。

这套电影,没有任何对威尔·史密斯的内心深化。他只需要饰演一个有过去,从未失手,无敌存在般的杀手特工。这样为国效力、反被清算的人物模板,可以是邦德,可以是战狼。

充斥在电影里的,是走过场的阴谋上司:一个比较蠢,另一个更蠢,还有一个打打酱油喝喝酒。

以及,不可或缺的干练女搭档,开游艇领一份便当的一条老友,开飞机再领一份便当的又一条老友。

你在其他特工片,经常也会看到这些角色,总之,不要轻易和主角成为朋友。否则交情越深,你会死得越惨。

当然在商业电影里,我们对这些桥段,已经闭着眼睛可以知道下一秒。但《双子杀手》最让人无语的,大概是设置的几个悬念,几乎无法称之为悬念。无论是年轻面目有点奇怪的小史皇的出现,还有最后真金不怕火炼奥特曼的登场。猜不出来它们面目的,我觉得一定是上上个世纪的观众。但凡经受过《致命魔术》之类的电影洗礼,这一类题材,好莱坞至少重复过一二十部。

无论弑父还是克隆,它们都不是李安所在意的。这部电影的重头戏,是那些伏击、追踪,街头追逐,枪花洗礼五金店杂货铺,满屏薯片炸出爆米花。影片不断试图告诉你,我们比别的电影,玩得更真,是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可是,从我走进电影院那一刻,从我看到年轻小史皇,任何人都可以跟我一样确信,它们是“假”的。

这里有个悖论,观众并不是因为这种该飚多少毫升血量,看得见电影人物拧断胳膊缺条腿的,才能进入故事。否则,提示不许拍照录影、不要喧哗讲电话的电影院片头提示,最应该被拍成120帧。

《双子杀手》的画面再真实,我同样在想的是,就这么强大到爆表溢出的火力,居然打不动你两个活动人形靶子。再到反杀小部队,我想的是还是主角光环比什么泄露剧情的双子实验室厉害多了。

怪事还包括,在这些段落的编排设计上,你很难说,《双子杀手》就有凌驾于其他特工片的技术优势,顶多你觉得脸上的毛孔淤痕血丝,街头摩托追逐像耍杂技玩游戏那样娴熟,什么都看得见了,带感、挺爽,但在真正的你死我亡、险象环生上,《双子杀手》无法甩开那些不能死的套路。为什么不能死呢,因为死了就什么事都不会有了。至于那个异想天开的阴谋,不看电影也能出来猜出个七八分。相比真实的灰头土脸,商业片还是过于精致。而精致感的来源,是特工片别打脸、发型不能乱的通病。

就这个特工故事的电影,根本用不着李安来拍。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就是李安拍的。120帧之类的玩意,前作就聊过了。我不会因为枪花更美、火力更大、血丝淤伤、缺胳膊少腿的,才能进入那种所谓“真实的电影感”。恰好相反,我会纳闷,都这样了还打不中?同一个时刻,我依然在想着看其他爆米花片总会想的事情:主角光环才是最强武器

在李安一头往120帧试验的道路上,诺兰和昆汀坚守着胶片的规格,甚至要上70mm。我个人的观影习惯,依然是不喜欢3D。虽然李安们成功解决了3D会暗的,但思来想去,我总觉得这是电影硬件设备商的阴谋。

好比我喜欢《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但它们重了砸重金,折磨演员以外,并不存在置换成一种更真实格式的选择。

我的意思是,考量一部电影的好与坏,观众会遭遇见的悲欢,感动或折磨,它们可能会被技术影响,但技术规格永远不是决定要素。否则你很难解释,我们在录像厅时代,对着360p渣画质还不如的港片,一样能看得津津有味。今天观众疲惫的,是24帧的体验,还是审美集体下降的影像轰炸。

落到《双子杀手》,威尔·史密斯的内心抉择打动了我吗?

没有。

他与朋友之间,是否上演了让人击心的考验。

没有。

杀死自己会很痛苦嘛?

可能会。

杀死”父亲“会很难受嘛?

不会。观众比任何一个人都想开枪,让他的长篇大论收声。

老马丁认为,商业大片会不断霸占电影院,把它们变成游戏厅,像漫威连续剧那样,制造奇观与幻境。没有保护政策的艺术片,会转到流媒体,去找对属于自己的观众。

人类究竟是因为电影的真,还是电影的假,去喜欢上电影的。早期人类看到活动的影像会惊恐,因为它们以为那是真的。如今纸尿裤时代成长起来的观众,从手机屏幕到IMAX,对真实或虚假的影像,慢慢失去了判断力,也陷入审美的蛮荒。否则你很难解释,为什么人们愿意用高清镜头拍出好照片和视频,又一番粉饰处理,变成了一个个捏泥拉腿的假人,一张张刷过白墙灰的假脸。

对我个人而言,我知道电影是假的,我为荡气回肠生离死别而感动又希望我就在电影里面。至于进电影院,那不过是一种仪式感,是对于电影工作者的反馈,令电影这门艺术形式得以闭环完成。更真实的电影感,这种技术决定论,对我而言是无效的。它们的影响,远不如灯光暗下,遁入黑暗来得重要。

操心李安是正经事

 短评

北美影评人中意两个牛仔的你侬我侬,却无法接受两个杀手的儿女情长。也确实,把李安一以贯之的亲子关系母题,放进科幻悬疑片的外壳中,几分哲思却又带着几分拧巴。但最令我惊喜的倒是动作戏的调度,光一场摩托追逐戏就已展露宗师级的水准。至于冷幽默的部分,完全没有必要的。

6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C】真的,身为李安粉我都不知道这片有什么值得吹的,克隆人伦理问题讨论的很深入吗?无非科幻作品老调常谈那一套。父子关系映射很有水平吗?建议您重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一个连女主角都无比空洞完全工具化人物的电影(那位被炸死怒领便当的更滑稽),咱就别夸文戏了成吗?当然片子是有创新的,动作场面在高帧率形式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李安也特意设计了很多镜头去凸显它。但这些也就15%,剩下85%都在故作深沉,却也没深沉出什么东西。如同一位肌肉帅哥在软件上向你发来邀请,你兴冲冲得赶去酒店,结果人说其实我想找人聊聊文学,你说那好吧聊文学也可以,结果肌肉男从背后拿出一本《小时代》。大概是动作片都太无脑儿,李安拍了个中学生思辨水平的都被部分人吹上天来

9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豆瓣超前点映,传统的“摄影机每秒撒谎24次”,感谢盗梦3D60帧的谎。正片120帧会二刷对比。#不搞科技的武指不是好导演#,这片子故事和特效都值得看。1故事:我们年轻时总想把所有事和人都看透,弄明白,不明白就慌,一慌就死磕,过来人管这死磕叫南墙和黄河。 长大了才明白,这慌就是青春,等你TM不慌了,你也就老了。但让你再活一次,相信我,这些南墙和黄河,你还是会死磕。你拽着跟我说你还年轻,没事,再过30年,你就也不照镜子了。2特效:真人特效吓到我,上次被吓还是《爱,死亡和机器人》Love, Death & Robots。两场打斗太爽了,枪械追车和骷髅地窖肉搏,呼哧哧的能听到风那种,上次看得直往后躲还是《突袭》。这片子就是李安说的:“观影体验,远不止讲故事而已”,你不去影院会后悔。现在相当期待《马尼拉之战》Thrilla in Manila(2020)

10分钟前
  • WIKI魏
  • 推荐

四星半。《双子杀手》昨天国际评分开分,不是太理想,但我坚持自己对于李安的判断:这部电影的最重要看点,并不在于拍了什么故事,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技术手段去讲故事。这是关心故事和奇观的观众,通常会忽视的切入点,他们不晓得,安叔要做的,以及怀揣的雄心,其实是要重生一种新的电影语言概念——它可以放置于各种传统商业类型当中,正如《比利林恩中场战事》《双子杀手》和未来的《马尼拉之战》中,并配合道道地地的李安作者风格,比如对父子关系的一贯探索。讲真,想到一种面向未来的电影语言可能由我们华人开创,我是激动的——戈达尔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结于阿巴斯。安叔要做的,就是当21世纪的格里菲斯。

14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这部片不是李安拍的,是他的克隆体拍的。

15分钟前
  • 赏味Spencer
  • 很差

父子伦理与时间年轮的点水探讨是习惯性策略表达,类型元素是骨骼支撑,几场动作戏继续“比利·林恩”中例如演唱会段落、战争段落等用以测试探索全新视觉革新下的场面调度、画面美学和空间运动的重置标准,是真正起点,好比那只蜜蜂,服务于主角体质制造戏剧功能倒是其次,更多的作用其实等同于比利·林恩回家后房间中的那只苍蝇。各种更加丰富的多焦点长纵深置景,光线、建筑、植被、灰尘、枪火、影子、水波都开始参与对故事情节注意力的分散抢夺,甚至表演面孔都被减龄与高帧技术多元拆解细化。九十年代的美国动作片刚刚脱离B级制作的粗糙和平面,追求更加极致丰满的全球化视角下的视听造戏,且还未被新世纪流行起来的高速剪辑摧毁流畅持续运动与充分环境感知,李安以此为材料切入,不止锤炼锻造未来前沿,挽救曾经大众影像的真切流动,更是重中之重。

20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第一批看120帧的人太会吹了,搞得我白白憧憬了三年。故事无聊到吐,唯一有一点点意思的地方是Benedict Wong 演的工具人飞行员还挺像真人版红猪

2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不管什么样的故事,只要到了李安导演手里,都会变成李安的故事,这次讲的是“每个人都希望有再年轻一次的机会”,李安对电影整体的节奏掌控又是教科书级别!导演这次的野心不在故事上,而是继续在探索高清数字电影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上,心思在新技术的尝试上,再次使用了120帧、4K、3D的高规格,和传统电影完全不一样的拍法,动作戏、摄影和打光等都有不一样的尝试,拿技术和特效为叙事服务,不是用技术打造夸张的视觉奇观,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技术让画面更真实,细腻,有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的眼睛看不出那是烧了钱的特效。把技术当作上帝的双手,用动作捕捉技术和CG特效再造了一个“23岁的威尔·史密斯”,这个全CG的角色绝对是一座崭新的好莱坞特效角色的里程碑,明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稳了!

2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哇靠这个炫技,真假史密斯的打架CG都不说了,这是一部三分之二的时间里都是弱光场景的3D电影,它不仅有120帧、甚至还有慢镜头的120帧(但整个荷兰也没有一块4K 120帧银幕,我看的只是2K 60帧。有些场景十分惊艳,例如大范围的海水、此刻尽丝滑的高速动作戏乃至摩托车上的第一人称视角镜头,令人感叹科技真的拓展了影像语言的可能性。只是这种新颖的表达的效果还十分有限,剧本和台词与其说是意料之中的烂(父子关系的内核还行),倒更有可能是对技术野心做出的妥协吧。

29分钟前
  • Ajolote
  • 还行

热评里那一大段五星好评看的我都脸红 安叔这次确实是失手了 如果说比利林恩算讲了个好故事 那双子杀手真的不及格 剧情老套 动作场面算流畅 但是文戏太糟糕靠动作戏也补不回来了 希望早日回归华语电影 太想看到安叔拍华语电影了

34分钟前
  • 冰镇西瓜橘子水
  • 还行

李安导演正在用激进的技术和优雅的气质拓展着「电影」的边界。在电影艺术和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当下,还能拓展甚至重新定义电影的边界,本身就已经值得我们格外鼓励了。而《双子杀手》在激进的技术革命同时,也没有放弃电影的叙事传统。对于一部在技术上如此激进的电影来说,狭义上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的占比是远低于传统电影的。或者说,这部电影在「讲什么故事」这件事情上,远远没有「如何讲这个故事」重要。「故事」作为承载「电影」的载体之一,它并不是电影本身。有些导演选择讲故事,有些导演选择如何讲故事。而这一次李安导演明显选择了后一条路。最后,高帧率格式是 3D 电影的未来!

38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明明是和自己的克隆人对话,但却处处都像是在跟自己的儿子对话。更深一层是,李安打通了故事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创造”。影片开头的高速火车狙击戏,威尔史密斯要在高速运动的无数窗户中射击某一个窗户,这就是李安自己面对每秒120帧的任务。故事中的人创造了克隆人,恐惧克隆人,接受克隆人,与此同时李安也在面对电影行业的“克隆人”。

4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1、仍是部非常“李安”的作品,新瓶装旧酒的《绿巨人》。探讨的依旧是本我与超我的认同关系,恋父与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2、首映看的60帧率版,已很惊艳:广角镜头下的高速快车、主观视角镜头、远景迅速拉近景、高速摄影机下机关枪扫射的慢镜头…Impressive;3、特效超屌!高空中的飞机、暗光中的搏斗以及年轻版史皇的眼泪,真是登峰造极!

45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实际上,评价的差异,主要源自大家的着眼点。如果从技术角度,影像探索,电影语言说,这确实是想要往前再走一步的新电影。但是,从剧情本身,这就是一个无趣、老套、甚至被有意弱化了剧情的常规动作片。大家偏向哪一边,给出的评价自然各自不同。至于我,很爱李安导演,也很尊重他的探索精神。但刷了两遍《双子杀手》,还是喜欢不来。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开场的广角镜头+高速列车颇为惊喜,运动镜头+主观视角契合现今影像「游戏化」潮流,高亮度视效呈现的细节纤毫毕现,但这般技术加成于「电影」本身有何真正改观的意义吗。平庸甚至俗套的剧本与台词,关于克隆技术的伦理观,关于父子关系的探讨,即使放在李安自己的作品序列里,也不过重拾旧文而已;置于广泛的商业/类型片范畴,亦是平平,从《比利林恩》至今,李安突破之心可敬,然而并不能苟同。较有感触的一点:创伤/噩梦形成的所谓ghost,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怪人」模式下,生成为实体的镜像。

4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在贴吧看到了一位大哥说,“双子杀手是史皇又一部捧儿子的失败之作…”看了半天才发现问题出在哪…

51分钟前
  • 可樂咖啡君
  • 还行

《双子杀手》其实就是李安自己的故事,他就是男主角亨利。如今的李安成熟、聪明、经验丰富,但是却比不上更年轻的自己了,正如亨利打不过小克。亨利看的太多,想的也太多;小克太单纯了,他什么都不会,只会杀人,所以能把长处发挥到极致。李安也是如此,以前他只会拍剧情片,就把剧情片拍到极致,即便是《卧虎藏龙》《少年派》也是凭借文戏收获如潮好评。现在他迷上了技术,开始追求帧数和视觉效果,然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剧本却大不如前,最终形式大于内容。表面上是进步,其实是一种退步。对其它导演而言《双子杀手》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大片,但对于李安,这部电影只能算不及格。不是《双子杀手》太差,而是《家庭三部曲》《断背山》《少年派》……太好了。如果我们给《双子杀手》打高分,那就对李安以前的作品太不公平了。

53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OH MY GOD! 真正的僭越者。电影的Creation和剧中的造人合二为一,结合4K 120P的Photo-realism做法,坚实地雕刻出了一个“非人”。当我们对小克的“非人性”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小小克出现了,以恐怖的姿态奔跑跳跃飞腿。心有余悸的亨利和我们决定把它留在世界之外,like tears in the rain.

56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刚看完觉得,天呐李安为什么会拍一部科幻版007?细心回顾,感觉少年派到双子这几年他都在用革新式的拍摄技术来追求一种“逼真的虚假”,就是作为“电影”的本身啊!一部电影是一个命题,但同样演绎“我和我自己的惊天动地”。摒弃更有深度的剧情是种风险行为,但也尊重李安的尝试和冒险。

57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加入“每个人与自我关系的困惑”、李安一直以来“父子关系的探讨”,以及120帧/60帧全程逼真和爽快的观影体验,这就不是一部普通的动作科幻片。《比利·林恩》打开了一扇门,一部分人进来了,然而技术革新并未就此普及。《双子杀手》将让更多的人踏进去,切实感受高帧带来的观影体验,进入一个从未有过的全新电影世界。在技术手段已登峰造极的今天,安叔依然能走在前沿,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观影习惯,这已经不是在看电影了,而是彻底的融入电影。

6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