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区

恐怖片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南非2009

主演:沙尔托·科普雷,詹森·库伯,娜塔莉·博尔特,茜尔雯·斯特赖克,约翰·萨莫尔,威廉·艾伦·扬,尼克·布雷克,杰德·布罗菲,路易斯·米纳尔,瓦妮莎·海伍德,玛丽安·胡曼,维多利奥·莱奥纳迪,曼德拉·加杜卡,约翰·范·肖尔,斯特拉·斯廷坎普,戴维·詹姆斯,肯尼思·恩科西,蒂姆·戈登,莫尔内·埃拉斯姆斯,尤金·孔巴尼瓦,赫棱基维·马德拉拉,西雅邦加·拉德贝,梅尔特·西贝尔哈亨,安德勒·奥登达尔,尼克·伯莱尼,罗伯特·霍布斯

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

播放地址

 剧照

第九区 剧照 NO.1第九区 剧照 NO.2第九区 剧照 NO.3第九区 剧照 NO.4第九区 剧照 NO.5第九区 剧照 NO.6第九区 剧照 NO.13第九区 剧照 NO.14第九区 剧照 NO.15第九区 剧照 NO.16第九区 剧照 NO.17第九区 剧照 NO.18第九区 剧照 NO.19第九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0 20:52

详细剧情

1990年,一艘巨大的飞船出现在地球上空,人们惶恐不安,却又分外好奇。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等待,外星飞船始终没有动静。人类终于小心翼翼靠近它,强行走进舱内,结果发现了不计其数的外星人。他们形容丑陋,宛如虾子,而且健康状况极差,虚弱无力。原来这是一群来自外星的难民,他们最终被地球人接纳,并隔离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片区域内生活,此地名为“第九区”。经过长达20年的繁衍,外星难民的数量扩张至180万之多,且和周边人类的矛盾冲突不断,越来越多的人类呼吁将“大虾”赶出地球。   MNU(列国同盟组织)经过磋商,决定将外星难民迁移到更为偏远的区域。MNU外星事务部门的特工威库斯(Sharlto Copley 饰)专门负责搬迁工作。威库斯在动员过程中傲慢随意,与当地居民冲突频频。最终,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外星人的神秘流体将其感染,威库斯慢慢变成了外星人的模样……

 长篇影评

 1 ) 对儿虾!对儿瞎!

看完这盘白灼虾半个多月了,最近身边儿越来越多的人跟我介绍,看了么?看了么,你丫到底看了么?我操,我又不是傻逼写影评的,我凭什么看呐?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看了,再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扯着脖子摇旗呐喊,仿佛谴责道德沦丧的精英找到了绿色和平组织。他们把血淋淋的人性又拎到干净的桌面上来回掰扯着,叨B着……我却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沮丧,越来越纠结。这个世界没电影可看了么?还是我没了人性,进化成了对儿虾。我只能,确实是只能,对这部片儿无甚感觉……

这部平庸电影忽然摇身变成探讨外星人社会结构,人类道德水准的研讨片儿了。估计连导演做梦都没想到,本来觉着就是一歪打正着,结果后来琢磨着自己说不定真是个天才,不然怎么这么多人都跟着捧臭脚?然后跟官网又搞出一残疾剧情的FAQ来圆谎。内个,您是打算出个电影周边么?畅销书,大虾公仔,九区猫粮一块上来。最可气的是一向明白事理的游戏迷也把对星际中虫族的感情及乌到这片儿中对儿虾身上了。

其实这片儿剧情结构仍旧是平平淡淡,主角后来吃里扒外也并不带有颠覆性,不过是一场黑色幽默,人类终于痛痛快快意淫一次,用M16缴了外星人的能量武器,关到难民营,配发点猫粮自生自灭。小平爷爷说过“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何况大虾们就飞船的牛b程度来看也不仅仅只是领先人类科技几百年那么简单。生产力呢?照这么拍下去地球人不强奸一下别的星球那就叫做未遂。

又至于人性,这片儿很有人性么?还是很没人性?还是人兽性兼顾?主角既不是良心发现,也不是集体主义精神大爆发。直到影片结束,也只是为了丫那张猥琐的脸和麻杆儿似的身段。何来人性?导演也明明在呼吁人性本恶。要说还不如《疯狗强尼》有人性,还不如《走着瞧》中的黑7有人性。

从这对儿虾片里看到《暴力街区》圈地运动,看到《变形金刚》唧唧咔咔,看到某些描写非洲第三世界的种族主义片儿。对儿虾们能直立蹦达,唧唧咕咕说着英语,除了长了一张绿豆蝇的脸盘儿。为什么不是活脱脱的人类?和非洲难民中东难民有异曲同工之妙。换汤不换药真能引起轰动么?

出于浮华,出于拼凑,出于讨巧,反正我的眼睛越来越浊了,到底哪儿值得众人捧的跟花儿似的?这片儿要有半点《迷雾》的功力,也不枉给个三星。


 2 ) 希望究竟在哪?

没人再有耐心读文字的时代

我想在每个周二晚十点,讲一个荒唐的故事,欢迎关注

---------广告结束,我让路-----------   对于《第九区》的相关资料,现在最热门的是来自于所谓官方FAQ精华的转载。如果剧情的设计真如这些所说,那么的确会对影片在剧情上的理解起到很大帮助。外星人、飞船、尖端武器、暴力血腥……外壳之下的《第九区》相当吸引人,牛逼的特效、激烈的战争场面……太多的商业元素也体现在这个地方。不过如果仅仅拘泥在这些娱乐点上,也就太浪费这部片了。消费刺激点的外壳下面,更深层的东西明显更值得琢磨,这也是外星人与地球人这个被拍烂了的主题里,新出现的一个亮点。   一.情节线索   外星人主船误入地球,并且来到了约翰内斯堡这个城市的上空。在疑似出故障的情况下,于空中悬停了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之后人类穿着生化防护服荷枪实弹地进入飞船,发现了一批貌似经过一场灾难的外星人,并且数量众多。   转移到地面之后,这群外星生物被安排在离约翰内斯堡不远的一个聚集地,这个聚集地里还生活着有武力装备的另一群尼日利亚武装恐怖分子。在此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里,人类和外星人首先有了语言上的互通,但是进而有了互相抵触甚至冲突。   随着矛盾的激化,一个叫做MNU的国际联合组织介入。准备以武力、威胁的毫无人性的方式将这些被人们认为毫无人性的外星人,赶到一个类似于集中营的地方。当然,整个过程通过大众媒体报道被渲染成为是一种既对约翰内斯堡市民有安全保障,又能够对外星人提供基于平等、合作的安全转移。   电影的主人公Wikus,即这一次行动的主要执行长官,经历了从权力的执行者到权力的被害者,再到权力的反抗者的整个过程,具体的意义会在后面说到。   故事的结局以两个外星人主角回到主飞船为结束,当然在此同时,遗留了数百万的外星人在约翰内斯堡旁的这一个区域里繁衍生息。   二.主人公Wikus Wikus是一个极其富有性格特征的人物。无论是情节的串联、故事的发展和意义的表达,这个人物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性格方面,话痨、油嘴滑舌而又略带一根筋的特征里包含了一个势力而又懦弱的性格(极其像我们身边的诸多公务员……)。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美貌善良的妻子和一个掌握MNU大权的岳父。这种善于表现乃至拍马屁,以及拥有权势的家庭关系,似乎对他成为这次驱逐行动的执行长官起到了一定且是不小的作用。 前面说到,在全部故事发展中,他经历了从权力的执行者到权力的被害者,再到权力的反抗者的整个过程。具体的来说,从身份方面,他从一个人类,到一个半人类半外星生物,最后到一个纯粹的外星生物。而他对自身的身份认证到感情变化是重点。 身为人类之时,实际的执行能力和他本身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于这些外表肮脏品行败坏的外星生物,不会具有任何的同情心,更谈不上什么尊重其生存权利的问题,对于“驱逐”这一目的,他不择手段并且毫不留情,但是外表又不是纯粹的残酷(如那一位上校一般),而是一种狡猾的残忍。 身为半人类半外星生物之时,自我的认定首先产生了激烈冲突,崩溃带来的是一再的否定。但是这种状态在他还来不及发展或者说做调整的时候,迅速的被改变了。作为带有外星人身份特征的一个人类,他已经变成了怪物。从诸多的情节里可以看出,他的新身份对于其他人(这包括MNU,即权力的最高支配者和普通老百姓)有了更特殊的意义,这种意义冲破了他本来作为人的许多本质。比如说他带来的是传播感染病毒的可能,带来的是对生命的威胁,带来的是一种愈演愈烈的集体无意识的恐惧;而对MNU,以及背后的追求权力及利益的人来说,他身上充满了科技效益,而这种科技效益归根结底来自于巨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他变成了一个科学实验品,纯粹的科学实验品,而非带有众多人类本质(如人权)的一个生物体。最终极大的肉体折磨和精神折磨混合在一起,得到了爆发。求生的意识迫使他来到了第九区这个外星人的聚集地,睡在垃圾堆里,咽下腐败的食物。 在此同时,他对身边的外星人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迅速和彻底的。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他在长时间里仍然完全的不信任身边这些肮脏的“低等生物”,对于红虾和红虾的孩子,他能够控制自己平心静气的所有力量来自于对“变回人类”这件事的希冀。当身边所有的人都不再信任他,当自己的妻子也变得软弱摇摆不定而非坚决的支持他和爱他,“变回人类”是拯救一切的前提和基础。 当一切的希望破灭之时,他发现这些外星生物同样拥有和自己一样的生活追求。权力的反抗者身份出现,导演给了他一个让观众解气的机会。尖端武器的掌握让他在最后的时刻变成了一个具有拯救功能的英雄。 而结尾,身为一个完全的外星生物(变种完成)的状态,在片末里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手拿的由垃圾折成的花朵,同他妻子之前手中拿的同样是他制作的花朵礼物相联系,我们知道他仍然极其牵挂这个最初摇摆不定,但最终仍然爱着他的,也是这个世界上到现在唯一支持他的妻子。并且有理由相信,他会寄希望于红虾那个“三年之后再回来救他”的承诺。   三.符号的代表: 同其他具有深意的电影一样,故事的意义并不是通过直接叙述表达的,而是积累在一个个的具有内涵的符号上。导演通过戏剧冲突和矛盾的扩大化表现了对于人性的探讨,这种扩大化并不难理解,甚至可以说稍微留心,就能够显而易见。 比如为什么会选择约翰内斯堡这个南非城市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具体的说,为什么会选择在约翰内斯堡郊区这个贫民区里进行发展,是很显然的。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以及这种分化所带来的矛盾,以弱势外星人的出现,得到了充分表现。贫民窟里的人以及这些人所带有的文化特征,同整个城市的上层人士和主流文化产生分歧,前者被后者不齿。贫富差距和随之带来的矛盾,在现代社会里,除去真正的主动调节之外,通常依靠一切手段来安抚。这些手段包括大众传媒,以及一些社会福利方面的安抚政策。似乎,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够追求一个总体上的平衡。但是如前所说,这种平衡在弱势外星人的到来下彻底被打破了。这些外星人(据所谓官方FAQ的解释是一群漫无目的的失去了中枢领导层的工兵),他们的生活完全基于一种对生存的本能追求。这种追求在没有文化教养的前提下,变成了暴力、恐怖和残忍,如抢劫、谋杀等等。换句话说,这不正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扩大化体现吗?外星人这个身份符号在影片中成为了透视社会的放大镜,社会矛盾极其根源在他们身上一览无遗。挡在进军聚集区的兵车前面的人权组织,似乎成为了笑话,他们不过是在对肮脏的暴力的“本该被铲除”的外星怪物做保护诉求。但如果这些人权组织身后是一个人类的充满诸多暴力恐怖的贫民窟,又有多少人能够对他们报以理解和支持? 又比如一个显著的比较。贫民窟里人类武装恐怖分子的首领,期许于能够吃下主人公变异的外星人手臂,而补充自己的能量(下身瘫痪),完善自己的能力,最终获得自己要追逐的权力和利益。城市里衣着光鲜具有知识的科学家,以及他们背后的权力支配者,毫不犹豫的对主人公做残忍的磨灭人性的身体实验,最终想要获得的不正是同样的权力和利益吗?只是相较于前者的身体残缺而言,后者所代表的更是一种人性的残缺,和这种残缺反映在我们肮脏制度上的不合理。这样的主流文化支配者把那些武装恐怖分子,在媒体渲染下表现为邪恶、残酷的代表。但他们无论从过程还是结果上,都是一模一样的。而作为普通的百姓,约翰内斯堡里的居民,无非在各种大众传媒和政治语言的幌子下,集体无意识的被彻底左右。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一种非主动的形式被灌输。 那么你同电影中的这些人,是否又一样呢? 四.影片的意义: 正如开头所说,在真正的意义下面,一切的娱乐元素无非只是吸引人眼球的工具罢了。那些血肉模糊、武器炮弹、外星飞船,都只是外表。导演对人性的探讨,以主人公的故事和情感发展为线索,跑出了一个极大但是又极其浅显的困难问题:什么是生存?什么是人性?两者的关系又是什么? 网络的出现让我们这些普通大众,更容易地发现,原来世界上其他角落的人,同样和我们面临一样的问题。这种根本的问题,无论是什么社会制度,无论是什么环境背景都无法被改变和左右。而这也是从真正含义的人类产生之初,就一直持续着的问题。 外星人在主人公的帮助下成功登上了回家的路,得到了救赎。遗留在地球上的其他外星人,哪怕是这个由人类彻底变异为外星人的主人公,我们有理由相信也会在片中红虾所承诺的那样,在三年后得到拯救。 但是贫民窟中的那些人呢,社会最底层的那些人呢?对于他们,到底应不应该抱有希望,或者说这样的希望又在什么地方?影片结尾主人公手中的那朵花,只是“希望”两个字的代表,而非一种指明,包括导演、包括我们所有的观众、包括这个社会上的所有人,都不能清楚地指明有可行性的道路。 但至少,能够有对于这样的“希望”的讨论,可能就是“希望”本身吧。

 3 ) 很好,但是我不喜欢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不是因为拍得不好,恰恰是因为拍得好所以不喜欢,看得难过。

我是那种会说漂亮话,但真的事到眼前才发现原来想像与现实之间有着这样的差距,然后在挣扎一段时间之后,觉得应当向现实低头的人。像电影这种东西,往往注入了某种价值观——通常是符合大众期望的价值观在里面,所以我不喜欢看到这种让我觉得为难的处境。放映过程中,我必须改变自己看电影的习惯,不断地想些画外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不要太投入于这个故事。

时间拉回到十年前,老师在课堂上问说“同学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外星人存在吗?”,班上齐刷刷地举起了手,老师说“真难得”。难得,因为外星在人类知识之外的存在,班上这群小朋友自然不是想着和外星人打仗才举手的,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是不害怕那样的未知。人类是地球上唯一的智能生物,凭借着这种优势,自然而然的把自己当成地球的主宰,予取予求,左右着其他生物的命运,理直气壮地吃它们的肉剥它们的皮。而外星人这种东西,是对人类主宰地位的一种威胁,因为人类得以如此在地球上作威作福的凭借就是智慧,所以一旦有智慧更高的生物出现,人类自然感到自己处在了弱势,害怕总有一天沦为人家刀俎上的鱼肉——强者何必跟弱者客气呢,会理所当然的这样想,因为人类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我们仗着自己是“高级”生物便自在地砍伐森林,侵占草原,当然也以为假如别人更“高级”的话也会想推倒我们的楼宇,侵占我们的家园。所以影视作品中但凡涉及外星人的,多数是在干仗。

为了争夺资源干仗是一种比较好接受的情况,因为弱肉强食,胜者为王也是普世的价值观。这部电影让人不舒服的地方,是在于其片中的外星人并不是在展现面对来自于外部的威胁的态度,而是在看内部的裂痕。当然他们的技术还是很高的,也是很聪明的——否则宇宙飞船降落在地球上这一个前提大条件就不能成立,不过其杀伤力顶多也就是和地球人打个平手而已。所以说他们体现的不是来自更高智慧,更强武力和更高科技的威胁,而是另外一种生存状态的侵入。我们本能地抗拒不了解的东西,觉得没有安全感,用更通俗的话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今天不异,明天也会异的。alieen,本意就是“异类”。
如果这群外星人长得像人类,饮食习惯像人类,生殖方式像人类,最好再有人类一样的道德标准,那他们未必会受到这样的对待。把他们隔离起来,正是因为其格格不入,影片开头就借路人甲的口说出“如果他们是从另外一个国家来的也就算了,可是他们是从外星来的”,从另一个国家来的和从外星来的,都是“外来者”,有什么不同呢?因为不习惯,因为不了解,所以排斥。但假如他们真的很强,或者数量很多,人类没办法对付,即使心里不安,表面上也必然做出友好的样子。可是偏偏他们是不能还手一小撮,那么没收他们的武器,强迫他们搬迁,拿他们的活体来解剖实验也就没什么了。
这种情绪不仅针对外星人,是人类内部固有的,对“我族类”的认同感来自于外貌,来自于生活习惯,来自于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如果不小心成为“异类”,成为“少数”,弱势群体受到隔离受到歧视的例子还少吗?或者举再切身的例子,二战的时候日军在中国做的人体实验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这不是哪个民族恶心点哪个民族善良点,这是全体的认知——非我族类,又比我弱的,可欺之。

只要不是“我族类”,就不用跟他们行使同一套道德标准,就好比武侠小说里我非常鄙视但诸多大侠说来全不嘴软的一句话——“跟这种邪魔歪道讲什么江湖道义”。原来“江湖道义”不是因为自己认定的对错,不是自己判定的是非,只不过是“我族类”的相处模式,为了待在“我族类”内部所以不得不遵守,对“非我族类”也就无所谓了。所以男主角一开始很开心地烧人家的卵——如果这些小外星人也是像人类一样怀胎所生,他估计没这么下得去手,只不过人类繁殖的方式以人类的角度来看非常恶心,所以看人家的后代烧起来的时候兴高采烈地喊“像爆米花”。一切都按“我族类”的方式进行——合法的迁徙他们,虽然是用枪逼着他们画押的;给他们取人类的名字,但基本上我们观众只有听到过一位的名字,表面上的江湖道义,骨子里……谁不是邪魔歪道啊?
等男主角变异了之后,他也不是“我族类”了,所以什么“生命高于一切”的标准也不复使用,各位科学家可曾怜悯过小白鼠吗?以前上生物实验课时,大家可有人怜悯过解剖台上的青蛙吗?所以为了人类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未来,把男主角给切了是多么理所当然的决定啊——反正他已经不是人了,而且终将长成一个完全不像人的东西。更讽刺的是,他拿起那管东西的时候还大声的说“我不相信那些家伙,它们太危险了”(我真心地认为他说这句话时用的是“它”),下一秒,他就变成了危险的,不能被相信的一员。这之后男主角可以说是失去其族类,从一开始的不愿意开枪射击外星人,到后来为达目的无所顾忌的射杀人类,对于一个失去归属的……东西来说,任何标准都不存在了,回归到最原始,最本初,我们的本性。

当然“人之初,性本善”的主旋律还是在最后时刻大爆发了。或者说是在种种“相异”的表像之下,导演和我都相信毕竟生命是有共通的,这一点共通来自于智慧,约束着,有时甚至能左右我们的本能。这不是什么“人道主义”或者“公平原则”,而是感情。D问我说“你觉得那个外星人会不会回来”,我说“一定会回来的”,伊就笑说“不愧是那么老了还喜欢小王子的人”,我想Peter Jackson也愿意留这么个希望吧,不然最后直接收尾就好了,不用出现那一朵花——但这又是我不喜欢的地方,总觉得让一个极弱者这样的逃脱从逻辑上来说太天真不可信了,可是又很想去相信事实便是如此。这是一部我找不到立足点的电影,因为实际上聆听我内心的话,我明白那些贪婪的想法,甚至是有些赞成的(比如把男主角切掉),但这么一想又觉得实在是龌龊的想法。

这种以科幻的背景来探寻人类本身实质的科幻小说也有不少,但真正拍出来的却不多,因为科幻总归还是比较容易和一些科技噱头联系在一起。不知道这一部会不会开一个潮流出来。

作为一个喜欢看discovery和BBC纪录片的人来说,我倒很喜欢这种拍摄手法。上次看到这种第三方跟拍式的手段是在REC,不过那些都还是主观镜头。这一部是干脆把拍摄者作为视角,铺以采访的路人甲乙丙丁,除了增强真实感之外,看看他们说的话,再对比在男主角身上发生的那些事,可以看得更清楚人类原来是怎样的一种生物。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中间插入了些许Christopher(我觉得这名字是一个笑点)的主观视角,好比在写小说的时候,用主角POV有写不清爽的地方非要拎出几章来使用第三方POV,感觉就会很突兀,如果不是说故事的水平问题,就是太低估观众的智商(我觉得那试管里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完全不用介绍,这一段应该剪掉的)。

 4 ) 罪恶不休 续集不止

从影片开始你将会感叹无数次的“我操牛逼”,但结尾那几分钟却可能把你搞哭。

男主角威库斯,像变形记里的格力高尔一样变成了一只虫子一个异类。

异类的前景通常都很糟糕,格力高尔变形后,他的家人开始还能精心照料他,看他好转无望就越来越不耐烦,后来甚至暴怒地追打他,直到最后冷漠地任他死掉;而威库斯更倒霉,本来岳父派给他一个驱逐第九区外星虫子的活儿,等于是当上了“第九区拆迁小组组长”,这基本算是升官儿的好事儿,却意外让他也变成外星虫子,连一分钟的精心照料都没轮上,他就被自己人诱捕,差点儿被活体解剖,然后是一连串的欺骗,出卖,围捕,追杀,搞得威库斯几乎崩溃。

比格力高尔始终孤独幸运的是,威库斯在外星虫子里争取到了同伙——大虫子克里斯多夫,和他的天才幼虫儿子。威库斯帮助克里斯多夫父子修好飞船重返虫子星球,克里斯多夫承诺3年后将给威库斯带回能把他变回人类的药。这一系列事件非常激烈火爆,所以我预测你会和我一样,感叹无数次“我操牛逼”。

等虫子父子开飞船走了之后,威库斯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他在已成废墟的第九区里悲惨地捡垃圾为生,唯一令他撑下去的,就是他的妻子依然爱他,所以他时常会用垃圾做成小花儿,偷偷潜回曾经的家,把垃圾花悄悄地放在门口就离开。而他的妻子把所有的垃圾花精心收藏,并据此相信他还活着。很多牛逼的电影,都是结尾刻意拔高,用爱、正义、信仰之类包治百病的狗皮膏药贴住无法解决的矛盾,让电影看似圆满结束实则滥俗烂尾,难得第九区用“爱的垃圾花”无言结尾,控制得当,没有什么慢动作死掉啦,大段煽情表白啦,一朵垃圾小花足以让我这样的妇女流泪不止了。

当然啦,搞哭我从来都是很容易的事,我一向软弱,缺乏坚毅冷静的气质,这是我的自知之明。但自知之明不妨碍我一直以来在内心深处渴望、奢望,甚至是妄想、狂想着自己变强变大变得刀枪不入还无坚不摧。所以,我虽然哭了但我并不满意这个温暖柔软的结局,我中意的结局应该更加绝决——

威库斯不断地偷送垃圾花给他妻子,但他妻子早已再婚,幸福快乐,和跟他一起时没什么不同。新丈夫升迁,她也为其操办惊喜派对,甚至派对的桥段都是当年给威库斯庆祝升职时用过的。

人类一贯善忘,生活要继续,逝者如斯夫。那些悲伤的往事就让它过去吧。只有生者需要标榜自己善良高尚用情至深时,才把逝者拎出来使用一下,声情并茂地一次次讲述逝者的点滴,表情语气之动人,犹如影帝影后们练习多次信手拈来的获奖感言。

与人类的失信冷漠相反,虫子克里斯多夫回来了,正如之前它所承诺的3年。但威库斯已对自私冷漠、卑鄙残暴的人类绝望,他放弃变回人类,登上飞船,飞向遥远的虫子星球,期待着那个陌生星球能比地球纯净美好一些。

但是,请允许我再悲观绝望点儿吧,威库斯凭什么期许虫子星球纯净美好?虫子星球凭什么不能有个隔离蜥蜴或螃蟹的“第十区”呢?至此,你们可以期待续集了。从来没有正义的终结者,只有循环不尽的罪恶反复说着 I will be back……

 5 ) 不要放弃我,因为我还没有放弃你······

Wikus的进化过程来得并不像格里高利一样直接了当,简单明了:一天早晨,格里高利·萨姆沙从不安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甲虫。

Wikus的进化漫长到要花掉72小时的时间,以至于他可以慢下来,睁大还未变异的眼睛好好瞧瞧这个世界上的人,瞧瞧这个世界。这72小时里Wikus暧昧而孤独,痛苦于无地,在人世边缘游走徘徊、若即若离。籍着残存的人类表征和尚能接手机的右手,他在手机跟前陷入崩溃的边缘,苦苦哀求那一头的妻子,不要放弃自己,而他给出的理由竟是这般强悍而无力:不要放弃我,因为我还没有放弃你······

这个时候,不用装逼的扯身份的焦虑和认同,傻子都知道可怜的Wikus落单了,在有一个月亮和七个月亮的世界里,他两相不是人。同事离他而去(对于城管我们还能期待些什么?),朋友电话忙音,这个时候Peter Jackson要再连老婆都给他撤了就该去玩独立电影了。幸好我们的制片人是拍过《指环王》的,因此,爱情成了Wikus最后的救命稻草和信念,他开始告别混沌的身份和生活,起了个大早,洗漱干净,加入外星人的行列,满怀希望有一天能够重回人间。

可他还是像个智人一样混蛋,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一棍子把外星同类干倒在地,恬不知耻的对着可爱的小外星人哼哼唧唧什么Wikus蜀黍带你回家啦。直到更混蛋的智人把他从天上拉了下来,他才大彻大悟痛改前非,钻进变形金刚里,奋死一战。

也许是进化的程度变高了,Wikus有了单纯的想法和善良的心,他相信这个世界上我不欺骗你,你也不会欺骗我,我对你的承诺会实现,那么你也会实现我的。所以,外星同类说Three years,I promise的时候,Wikus很有素质,很外星人的相信了。而在这三年里,吃喝拉撒除外,Wikus整天泡在垃圾堆里,用爪子做着一朵一朵的花。

我们无疑都被感动了,那是因为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做到了。回到现实,我们是毕竟是智人不是外星人。因此当你给我的promise被放了鸽子,在我还没有放弃你的时候,你放弃了我,我都不怪你,谁让我们都是混蛋呢?

 6 ) District 9

要说这部《District 9》这部电影,必须从District Six说起,District Six是南非开普敦第六市政区(Sixth Municipal District of Cape Town),从1867年起就这么叫了。District Six住着以前的奴隶,工人,做生意的等社会下层人士,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相当国际化。二战以后,南非这个国家开始实行一种种族隔离制度,要把District Six的居民强制搬到另外一个环境极其恶劣的鸟不拉屎的地方(天朝三峡搬迁是不是这样的),给出的理由很扯淡,说这里犯罪丛生,很不安全之类,实际上还不是看上了这块地段搞房地产开发。最后搬了很多年,搬了大约6万人(听上去很少)。最后当然这样的制度倒掉了,原来District Six的居民的合法权利也得到了承认,他们现在都在陆续搬回这块土地。

话说在种族隔离制度盛行的年代,有个南非小孩Neill Blomkamp把这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6岁的时候Neill已经是南非一位专业动画师了。18岁的时候Neill举家搬到了温哥华,他就到温哥华电影学校学习。毕业以后,Neill就在温哥华当地两个特效公司担任特效师。Neill擅长制作纪录片风格、手持摄像机风格、比较现实的真实特效。同时Neill还拍一些广告之类的小短片。

虽然现在种族隔离已经远离南非,但Neill当然还记得发生在南非的这些往事。Neill拍摄了一部短片来讨论这个主题,这部短片就是《alive in joburg》。Neill应该没有想到这部短片会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果没有这部短片,Neill还得在特效界和广告界混上几年吧。

话说魔戒男Peter Jackson看到这部短片以后,被片子的那种纪录片拍摄方式、手持摄像机风格吸引,拍板让Neill来做著名游戏Halo电影版的导演。这个项目成立以后,不想没钱了,项目最终搁浅。Halo没得拍,魔戒男最后和Neill决定用不够的资金把《alive in joburg》改成电影《District 9》。敲定计划以后,Neill就开始干活了,他希望指环男的特效公司Weta负责特效,可是Peter告诉他不行,因为Weta正在忙着被变态级别上帝级别的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提达》折磨,哪能抽出功夫搞这个啊,不过可以负责设计角色。Neill只好找了母校所在地温哥华的一家特效公司Image Engine来做了。话说Neill也真是胆大,自己本来就是菜鸟导演,这次只是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居然找来了同样没有做过一部电影特效的菜鸟特效公司 Iamge Engine;不过幸好Image Engine没有搞砸(Image Engine真是伟大,因为其制作特效用了开源软件,就把自己的一些工具也开源了,别的公司可没这么好的。)。这样,就有了Neill的第一部电影,也有了一部很棒的科幻片。

《District 9》的风格与《alive in joburg》相似,还是手提摄像机的拍摄方式,纪录片的风格,这次更把电影做的像电视新闻采访。情节是《alive in joburg》的扩展与延续,当然也要顺带讽刺种族隔离了。《District 9》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出色的科幻电影了,具体点是最优秀的外星人电影,把种族隔离制度揉进电影以后,让它一反一般外星人科幻片的套路,令人耳目一新。具体的剧情我就不透漏了,感兴趣的一定不能错过。(另:影片口味略重,最好不要再吃饭后一个小时内观看;承受能力强者除外)

 7 ) 推己及虾

本片把人类能表现的劣根性挨个数落一遍。首先是把这些可怜的大虾安置在贫民窟,地球人就这么接待外星客人显得很不大气。这也反映了人类一贯的利益观点:假设这帮虾兵不是堕落到此,而是来观光的,那人类肯定会以最高贵宾的范儿来接待。可当发现这帮大虾惨到还需要咱去救济,那眼神就不同了——就好比你有个亲戚从美国回来你很高兴,指着他给你带点美刀什么的。但发现这个亲戚其实是在美国当乞丐好不容易凑张飞机票逃难回来了,那脸色马上就变了。 既然不能弄到好料,那就变着法子榨干它们,比如靠无耻的垄断暴利搜刮它们的武器。“哈哈,这些笨蛋还什么都信”(同样的话出现在《新宿事件》里,林雪肥说“日本人都是笨蛋,他们自己不偷东西就以为别人也不偷东西”)。 表现上是这些,暗地里还搞许多见不得人的事,譬如抓大虾来做各种实验。它们在科学家的眼里不过是一群小白鼠而已,这和当年731拿国人做实验、纳粹抓犹太人实验没什么本质区别,在731的眼里看来我们也不过是一群猪猡。这么做的出发点其实就是源于人类狭隘的利益观和种族主义或者说民族主义——希望自己变的更强大,然后抢占更多的资源,让自己活的更好罢了。而所谓的世界大同只是一个遮羞用的屁帘子,风一吹,就看到下面的丑态:“数据就摆在这儿,他们连藏都藏不好”。 站在地球的角度,“如果它们是从国外来的, 那我能理解,可它们甚至不是这个星球的!”;站在国家角度,就是国内民族与国外民族的对立,“日本鬼子、高丽棒子、印尼猪、美国佬……我们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我们是世界上最勤劳、最聪明、最热爱和平的礼仪之邦”;缩小一下范围,就是我们网上常听到的“XX省都是黑社会,XX省都是人贩子,XX省都是奸商……”;再缩小范围,就是“X省北都是懒人,X省南都是土鳖”,再缩小范围,就是“XX县都是怪胎,XX县的人很龌龊,那的女人都去做鸡……”;再缩小范围,就是“咱们一定要干死XX村的,妈的跟咱们抢河道!”…… 当然, 这些行径都会通过舆论宣传正面引导不明真相的群众。“它们传播大量的病毒!”、“它们对我们实施暴力!它们杀死了我的老婆!”、“它们抢劫大量现金!”、“大家保持与维库斯20米的距离,他跟大虾发生性关系,现在是个病毒传播者!”,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最搞笑的是一位妇女在镜头前言辞凿凿的说“它们什么都抢,你脚上的运动鞋,手机,你身上的一切它们都抢,然后杀掉你!”背景是一位大虾同志像拾荒老头一样蒙头翻垃圾,根本没有理睬这位大姐说什么。相比之下,一些不同的意见就显得势单力薄,被一笔带过,这就是强调宣传侧重点的不同来达到不同的舆论导向效果。 视角转向另一边,这些大虾更和平单纯一些。看一下它们的武器吧,随便拉几把枪出来就可以干死一大票,如果说一开始它们没有动用武力来争取资源在道义上站不住脚,那到后期被逼成那样拿起武器反抗也合情合理,可是它们都没这么做。克里斯托弗看到自己的同类惨死也没有说“我要杀光你们!”,它说:我要带我的同胞走,我不能让它们沦为试验品。仅此而已。但某些同学可能会愤起喷之:你这个没骨气的东西!人类对你们犯下的滔天罪行怎么能忘!血债一定要血来还!犯我强虾者,其虽远,必诛之!   当维库斯叫克里斯托弗快走时,克里斯托弗不愿抛弃这个异类中的同类,并且承诺:等着我,三年,我一定会回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至少说,在大虾里头也有重情重义的。在全部人都站到了维库斯的对立面时,舍生拯救他的竟然是这些大虾。   最后,变成虾的维库斯很用心的折着手中的花,寓意很深啊。花代表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尽管人类看起来这样无可救药,但是不要放弃希望和信念;尽管我已变得如此丑陋,但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守护心中的爱,相信它总有一天会实现,就像相信克里斯托弗总有一天会回来那样。

 8 ) 停止你那可悲的优越感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父母从小的教育,让我觉得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好学生和坏学生。好学生成绩佳,表现突出,听家长和老师的话,遵守规则;而不听话、抽烟、打架、早恋、逃课、成绩差……这些细节等同于未来的杀人放火、作奸犯科,都是坏学生的显著标志。这种价值判断贯穿于我的少年时光,让我处处以好学生要求自己,并近乎本能的远离那些有瑕疵的孩子们,就这样扭曲、孤独的成长着。直到参加工作,独自面对社会,我才依稀感受到此价值观的粗暴无理,并且反思起父母单一价值观的由来和危害。看完《第九区》,我觉得找到了阐述它的方式。

任何科幻电影,都可以看作现实生活不同角度的映照,而它们也以此隐喻现实,并完成对人们的警示或救赎。《第九区》也不例外。看完这部伟大的电影时,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全身颤抖。它不同于《E.T.》,不同于《侏罗纪公园》、《未来水世界》,当然更不会等同于那些以怪物、血浆、黏液为重心的垃圾电影。在驱逐外星人的紧张故事下,它隐含着种族歧视、身份焦虑、个人英雄主义等复杂的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第九区》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优秀的地球人带着傲慢、伪善的态度去驱逐被迫留在地球的外星种族,引发了反抗和战斗。他也因为接触特殊物质逐渐的变为异类种族。随着端倪渐露,他遭到了人类的排斥和争抢,不得不逃跑并躲藏在外星种族的领地,感受到被当作异类的痛苦之后,他的立场也一步步向外星人倾斜,在最终变为“大虾”之前,帮助他们成功的逃离了地球。

和《阿凡达》一样,《第九区》同样在叙述着地球人和外星人的关系。在《阿凡达》中地球人是侵略者,在《第九区》中则是驱逐者,相比起与侵略有关的生存、灭绝、末日审判等终极命题,驱逐似乎只局限于种族和文化之间,显得如此的细小。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工业社会里,在科技、金属、高速发展、器械正在异化着人性的今天,《第九区》显示出了更为贴近的现实和社会意义,更加深刻、细腻的描述人性。正因如此,《第九区》并没有像《阿凡达》那样满眼华丽宏大的特效和辽阔的全景镜头,反而采用大量跟拍、监控录像和近景,仅仅有几组航拍镜头来展现直升机,其余便是冰冷巨大的飞船悬浮在城市上空,一直压抑着观者的心脏。镜头风格灵活、游移,为故事渲染出真实贴切的氛围,轻易的引导观众走入故事,获得更加深刻的联想和思考。

主角威库斯拥有典型的中产阶级身份,工作稳定、家庭幸福、能力卓越,这令他习惯于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定位。对外星种族的傲慢、伪善和鄙视,在他自己的意识中,不过是对低等生物的怜悯和慈善。尽管他用自认为克制礼貌的方式进行驱逐,却还是不断的引发冲突。这样的案例在世界近代史上不胜枚举,那些外来者总是站在文明和道德的高点,傲慢的对待看起来落后蒙昧的民族,“蛮夷”、“土著”、“夷狄”、“边民”、“黑鬼”这些词语一个又一个出现,说出它们时,我们带着自然的态度和愉悦的心情。却从没想过,被如此称呼的人群又该带着怎样的心情?而这些随口说出的词语,又会引发怎样的误解、隔阂、冲突乃至战争?

导演为我们提供了“身份转换”这条解决途径。影片中,威库斯因接触特殊物质而进入了异化的过程。报应如此迅速,他很快的感受到了被隔离的痛苦。变为鳞爪的手掌,黑色体液,中产阶级社交圈毫无考虑的抛弃了出现异化性征的他。同时,那些曾给予他地位、名利、幸福的机构,很快将他列为研究对象,不仅要像一只小白鼠那样任人玩弄,还要被迫屠杀。人类显得如此的无情,只要和他们略有一点不同,便完全失去同类的权利和地位,而只能被当作物体,被禁锢、被研究,被当作实验品电击、解剖,或者枪杀。

影片还暗喻了种族问题,居住外星人的“第九区”同样也是黑人的聚居地,并在主流话语中代表着混乱、犯罪、粗暴。而这正是美国人对其他地区的统一态度,非洲、中东、亚洲各国都不过像片中的外星人那样愚昧落后,美国人总是带着教导者的神情,要其他人接受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恨不得把黑人、非洲人,把塔利班赶出地球,建立一个完全接受美国文化的世界。

现实给予他们痛击,“911”的惨状告诉他们外星人的思想,伊拉克的伤亡、经济危机都在告诉他们,“异类”也是人类,他们应该获得尊重。影片中,与冰冷无情的人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星人的坚强、智慧,信守承诺。他们十分了解人类的企图,并对人类的傲慢表达直接的愤怒。但是,当威库斯表示出合作的善意,他们是如此的热情,同时尽全力实现带威库斯上船的承诺。跟他们的简单真诚比起来,伪装成性的人类是如此的丑陋恶毒,如此的阴暗狡诈。

所以,不要鄙视路边的乞丐,不要歧视坏学生,不要对火车上的异族同胞避之不及,不要对扛着背包挤上公车的民工露出不屑,不要翘着兰花指递给那位“棒棒”几块钱。不要以为他们看不懂你的鄙夷、你的高高在上,看不懂你的伪善和冷漠,他们只是不屑理会你。你没有资格怜悯他们,你更没有资格歧视他们。他们不过是不符合你的价值观,但在这个宽阔丰富的世界中,你的单一价值观,你粗陋的判断,个体特征并不算什么,平等的对待他们,包容彼此的差异,这样,你才不会被报复,才能够在这个日渐狭窄的地球上和谐共处。

一直以来,美国都带着这种态度对待其他民族和文化,庆幸的是他们已经在反思;一直以来,我们也总是带着这种态度对待自己的同胞,可怕的是我们还在越走越远。

送给妻子的金属玫瑰似乎是一个温暖的结尾。然而,片中受访者的谈话,却证明他们仅仅是把威库斯的故事当作了特例。隔阂并没消除,傲慢无处不在。悲剧过后,健忘的人类继续着歧视和排斥。《第九区》几乎就是科幻版的《变形记》,在卡夫卡的笔下,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一步步的被惊愕,被隔离,被主流生活抛弃,被忘记,最终被遗弃。结局如此荒谬,而过程却水到渠成。《第九区》也是通过外星人的角度,再一次诠释了卡夫卡小说的荒谬色彩和现实意义。

前几日,为了保护“国字号”影片《孔子》的票房,《阿凡达》2D版被迫下线。一气之下,我冲进久违的影院,花120元“巨资”看了《阿凡达》的3D版。坐在座位上,我发现自己也和威库斯一样叛变了。由于内心充盈着阻止霸权、争取平等和自由的个人英雄主义,我激动不已,几乎要在黑暗的影院里振臂狂呼起来。

尧耳写于2010年1月

 短评

初看完,震惊不已,缓过来之后,回味无穷

5分钟前
  • doulao
  • 力荐

刚看完District 9 (第九区) 告诉我们两个道理:1.交流很重要,就算是跟外星人。2. 信任也是很重要的,就算是跟外星人。人类不要太自私且自以为是,外星人说一是一很守诺言的。

7分钟前
  • 小劳
  • 推荐

外星人长得太难看了,有的镜头会让人反胃。。。尽管如此这片还是我看过最好的伪纪录片之一,人类对外星人的态度正是他们对自己的态度

10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要博爱!要博爱!第一次看科幻片,为人类被炸死而感到大快我心。

12分钟前
  • HELLO!
  • 力荐

刷新认识,意外惊喜。“2009年度十佳”提前锁定四部——《星际迷航》《飞屋环游记》《海盗电台》&《第九区》。 “让这个夏天大多数好莱坞大片颜面无存的电影!” “事实证明,科幻片不必明星云集,不必超多预算,不必视觉吸引,不必是彻底的娱乐。“ 啦啦啦…

1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http://www.d-9.com/ 或者 http://www.district9movie.com/它的官方网站做得非常有意思 里面有这很多周边资料带你了解 district 9 的世界观比如有视频介绍 外星人是雌雄同体的 甚至还能下载到一份泄露的政府秘密文件

16分钟前
  • 彼岸的尘土
  • 力荐

可以拿回去吓小孩子了,不懂得爱人的人,都会变成异形哦!希望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无比美丽且不会枯萎的金属玫瑰。

18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让《变形金刚》看起来像一部迪士尼电影

2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伪纪录片的风格我非常喜欢,前半部分很好,不论是剪辑、表演、节奏都控制得相当精准,后半部分倒是秀的成分多了起来,感觉就是乱打一通,失去了前半部分那种伪真实带来的震撼力量。后半段的说教意味也颇浓,镜头中明显有强加导演观点的意思,和影片整体风格不是很搭。

26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还行

科幻成份并不多。其实是个讲人性,讲种族的片子。嗯,我是这么认为的。

27分钟前
  • 卡特兰
  • 推荐

刚刚看完回来 导演是peter jackson不得不说~确实是科幻电影里的一个大旗~~狗另类的故事引入的方法和拍摄手法新颖至极!!!!推荐另外! 感觉这是 peter jackson 有点怀旧他的 bad taste的那部电影的感觉!用新的手法 把丫以前的梦给圆了!

28分钟前
  • 力荐

导演采用伪纪录片+新闻访谈风格拍摄,增强了带入感。故事本身有点类似于[汉江怪物]和[与狼共舞]。大部分观众在影片伊始就会被外星大虾的外貌恶心到,但随着剧情进展却逐渐生发出同情和怜悯感。在动作科幻的外壳下展现人性和探讨社会问题(种族隔离、少数族裔与主要人口的隔阂),很有想法。(8.5/10)

3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文明执法”的城管头头最后牺牲自己,单挑多名同类,帮助小贩逃跑。──豆友

32分钟前
  • snowinter
  • 力荐

转自韩寒:《第九区》是一部极好的外星题材电影,也叫《贫民窟的百万外星人》,它的出现使得食物链得以运转,白种人欺负黄种人,黄种人欺负黑种人(事实上是白种人直接欺负黑种人,黄种人则喜欢互相欺负),黑种人欺负外星人,外星人再欺负白种人。给9分。

37分钟前
  • 维舍斯✖卑鄙香波
  • 推荐

full of irony讽刺媒体 讽刺政客 讽刺种族歧视 讽刺人性(不过也有赞扬的一面)纪录片的风格让人信以为真

40分钟前
  • pəteto
  • 力荐

外星人电影的新一篇章。史诗。史蒂芬后继有人。豆瓣评星不够打。

43分钟前
  • 大西
  • 力荐

冷笑话:1. “老板,有没有D9?”“有啊,左边都是D9。”“不是,我是问District 9”“哦,那个没有D9的,只有D5的”。2. “老板,你这个第九区是几区的?”“二区。”

48分钟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还行

在“我们”眼中,“他们”总是异端,权利总是可以被侵害,只有当一天,“我”成为“他们”的一员,才能体会那份苦痛与自己曾经的残忍。

49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人家也只是想回家。

50分钟前
  • ░▒▓██
  • 力荐

以为外星人够丑陋了,结果最丑陋的还是人类。 用科幻讲述人性之恶,可惜伪记录片的形式无法一贯到底。估计这是史上最反胃的科幻电影了吧... (还是更喜欢导演今年的Chappie啊!)

5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