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科幻片英国2008

主演:阿萨·巴特菲尔德,维拉·法米加,卡拉·霍根,祖萨·霍尔,安贝尔·比蒂,拉斯洛·阿隆,大卫·休里斯,理查德·约翰逊,谢拉·汉考克,伊凡·弗雷贝利,贝拉·费斯彼姆,阿提拉·埃杰德,鲁伯特·弗兰德,大卫·海曼,吉姆·诺顿,杰克·塞隆,米哈利·绍鲍多什,泽索特·萨法尔·科夫卡,奥索利亚·茱莉娅·帕普

导演:马克·赫尔曼

播放地址

 剧照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1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2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3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4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5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6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13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14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15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16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17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18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19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1:21

详细剧情

八岁男孩布鲁诺(Asa Butterfield 饰)一家随着纳粹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由柏林搬迁到了乡下。失去了朋友们的布鲁诺很快对新家附近的“农庄”产生了兴趣,那里有一群身穿“条纹睡衣”的人终日忙碌,并且其中一个为布鲁诺一家服务,他形容肮脏,态度慎微。周遭环境和布鲁诺的举止让母亲暗暗担忧,但纳粹父亲制止家中任何怀疑既定政策的行为。  布鲁诺偷偷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男孩施穆尔,并时常带给他食物吃。在紧张的家庭氛围和姐姐向成人世界的变化中,施穆尔是布鲁诺惟一的朋友。某日布鲁诺决定,去铁丝网的另一边,以便见到施穆尔的父亲……  本片根据约翰·伯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获2008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奖。

 长篇影评

 1 )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文本的技术性压倒

文 / 苏乏

【作为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没有比这部小说更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了,在众多反应二战的题材中,或激烈,或偏执,视角各异,有的以宏大著称,有的以奇诡出位,但如论及故事的浑然天成,对人性冲击的独辟蹊径,以及无法释怀的过失,这部围绕奥斯维辛犹太人集中营但并无任何超凡申要却足以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当之无愧,原作以绝妙的机巧在08年脱颖而出,不足五万(译文)字白描却引发了极为深刻的思考,本片作为改编电影完美再现了那种阴差阳错与极端平和,不动声色,触动每个人的心弦。
    本片在改编的时候增加了几场戏,主人公布鲁诺这样的儿童角色在尊重原著的同时更显张皇与世故,但很遗憾,影像没有能够如文字般营造更多无因的想象,所以如果仅限于小说中的情节,纵使长达80分钟的铺垫也略显平淡,并不能让观众完全认同布鲁诺在片尾进而想要同铁丝网内犹太朋友的转变,为了令故事更加合理,编剧添设了一场关于布鲁诺的军官父亲捏造集中营纪录片的戏,纪录片中饶有生活情趣的假象给了布鲁诺接下来令观众无比绝望与揪心的冒险以充分动因,布鲁诺也因自己在之前关键时刻的背叛而心存愧疚,但这一切在他隐约察觉到自己可能走进一个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陌生世界时灰飞烟灭,他开始慌乱、惊惧、惶然不知所措,并试图搪塞离开,但承诺终于令他走向毁灭。
    影片重要场景甚至不超过五处,成本更低廉得如同电视电影,处理手法极其常规,很多情况下只是照常理拍摄、剪辑,在该出现空境的时候安排一段空境,在需要慎独的时候安排一段慎独,丝毫不做展开与赘余,这也是原作点到即止的延续。08年读完爱尔兰小说《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我曾一阵激动(即便这种振奋很快便为《嫌疑犯X的献身》所引发的震撼所取代),这本书和07年世纪文景出版集团另一部意大利小说《有你我不怕》在故事的逻辑与结构上的相似,至今仍是笔者津津乐道的范例。曾和老师探讨过将故事框架从集中营复制到渣滓洞的可行性,当时的结论是本土化所可能预见的最大问题莫过于渣滓洞更为森严——毕竟对政治犯的监管不同于种族屠杀;再者渣滓洞很小,真要找不一定找不回来。不过,本片以一场即时发生的灾难收尾,使悲剧无从避免,便捷且合理,果然聪明。
    但即便如此剧作,照搬仍旧不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私下探讨。

【谎言与过失】

    片中谎言的成立是建立在一个不允许被谈及的话题上,当众所周知的事情出于道德或者淫威而不适当广为议论乃至羞于提及,误区便应运而生,这是国家机器与大独裁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当然也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历史环境下的禁忌可以避而不谈,也终难抹杀私人个案中的污点,任何取证都会引发不曾预料的风波,对于剧作而言,可谓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勤做关联故事便不致陷于单调死板。
    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事情能够让布鲁诺意识到他正迈向危险,成人世界的相互隔阂与自作聪明理应成为悲剧的导火索。影片中因为妻子不便也不愿向孩子提及自己对于种族清洗的真实看法,情感爆发均背对布鲁诺而直面身为指挥官的丈夫;布鲁诺与被家庭教师洗脑的姐姐间的对话也未触及事情的实质;什穆埃尔出于顾虑和天真亦并未给出更多劝诫。所有意向都是以引发布鲁诺的逆反与好奇心为导向,感性材料的积累更加重他错误判断的筹码。
    从悲剧的本意出发,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在本片中,撒谎者布鲁诺偏偏是最大受害者,其余人大多只是隐瞒,包括亲眼看到布鲁诺往挎包中塞食物的仆人,面对布鲁诺进而对母亲一串颇为高明的谎言,虽揣揣却未拆穿;而兢兢业业、忠贞不二的纳粹军官即便为顾全家庭做出了退让,却仍旧痛失爱子。一个又一个非谎言即隐瞒的具体动作编织的悲剧有如欲加之罪,总要有人来承受,有人被问责。可论及过失,是来自长官或者母亲偏执于个人情感么?或者家庭教师对扭曲信仰的过度诠释?他们都有身不由己的一面,难道要将矛头指向集中营中那个孩子么?故事中的过失更像经过精确计算的必然,来自无意识的赌盘,是买定离手,是不可逆转,是欲辨已忘言。

【战争伦理及结构套用】

    脱离本片来说,历史环境的设定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战争中的家庭伦理更有着耐人寻味的深度。《海角七号》所能带来的感慨远远不及金基德《收件人不详》中所精心刻绘的残酷与冰冷,但论及背景的设定,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些来自战后与政治变迁的题材总能使敏感的触动如约而至,这也是反映纳粹时期的影片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触及灵魂的话语总在民族危难与个人存亡接踵而至,动荡过后的萧索不单劫余满目凄凉更埋下无穷尽仇恨的野草。文艺作品展现大环境下的历史与历史遗留问题有着不同手法,有近期诸多兢兢业业,亦不乏剑走偏锋,有温和,更有激烈。
    大环境变化中有一些影片带有明显的童话色彩,但又不同于《天使爱美丽》《大狗民》《两小无猜》此类色彩斑斓、栩栩如生、讨人恋爱的机巧与偏执,更区别于《潘神的迷宫》近乎颠覆、戏说的异色商业之作。如《美丽人生》《胆大家族》《再见列宁》以谎言为方式演绎的哀伤童话,以乐观贯穿,高度参与影片的世界观,却在荒诞的格调中流露出极端强烈的悲观色彩与代入感,可谓笑中有泪,无需大力渲染便可抓住观众的心。
    之所以选取这三部电影排除《地下》《苹果酒店的规则》,是因前者手法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后者的主题则刻意弱化了历史事件与环境变迁。这三部在故事框架、角色塑造与情节推动方面有所共通,线索也并无二致,历史环境更可谓趋同,并且均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回报与绝佳的社会反响,从影像到音乐,从台前到幕后无一败笔,但同样是以善意谎言为出发的国产片《幸福时光》却未能从荒诞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共识,略显局促,相比之下尚不如《落叶归根》更彻底,但论疯狂无论如何要数《地下》,Emir Kusturica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狂欢艺术家,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具规模的制作大都是套路,这是科学而非消极,韩国边界、中国两岸、柏林墙、南斯拉夫、军国主义都是很出彩,结构又有相似的题材,“回归”、“倒塌”、“瓦解”是标志性的关键词,绝不会在基调上出问题,角度又丰富撩人,假使照搬也有很好的故事蓝本。又如民间文本对《桃花源》的借鉴,《西游记》《镜花缘》与《绿野仙踪》《指环王》大冒险的类比。
    如前文所提,《有你我不怕》和《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两本小说的故事结构几乎一样,相似的儿童视角与发展流程,只不过前者单纯地讲述了作为社会问题的绑架,而后者却精彩地将套路应用于纳粹集中营,仅仅使用和前者相似的笔触,完成了更具人性震慑与商业前景的主题叙事,这两本小说先后被搬上大银幕,经过再创作呈现出各自迥异的光辉,又殊途同归以打动观众为收效。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笔者之前对比过的《查理》与《返老还童》,同样的逻辑,从起点上略加调整,包装成不一样的作品,这便接近于广告创意萌生阶段的基础构想了。
    对于国内的剧作者而言,《疯狂的石头》《银牌车手》的出现绝非偶然,盖·里奇是具有里程碑式的影人,宁浩亦标志着框架套用本土化的新高,相信学院会朝着这个方向贯彻方法派的作风,即便我们不允许有西恩·潘,好的编剧总会成长起来的。

2009.06.12 苏乏,北京

 2 ) 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
——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那里有湛蓝的天空,白色的云,那院子有大树环绕,后来还有了摇曳的秋千架。那里是盛夏的乡村,是理想中的乐园,但又的确是凶宅。那里,有无数的生命在小心翼翼地活着,卑躬屈膝,只为苟延残喘,更有无数的生命不明不白地死去。你看到那漫天的浓烟么?那不是炊烟袅袅,是六月雪,那是死者的骨灰在天空聚集,又迟迟不肯落下。曾几何时,在《辛德勒名单》不也有这样的浓烟么,只是在这里,我们还闻道了那股呛人的臭味。
    活着,又如何?
    《辛德勒名单》中,你有没有听到儿童那欢快的叫声“GOODBYE JEWS!”在《钢琴师》,你有没有看到,只要是犹太人,活着,就无处可逃。本片中,编剧似乎给出了答案:“犹太之流诟吾族,诱吾族之敌”“笑吾族文学音律”“凡其所到之处,灾害不断”“吾国必因其而亡,不远矣。”这大概就是希特勒灭犹的缘由吧?我想起了我年少时看《北洋水师》,那里也有日本天皇的担忧,作为岛国的担忧。难道这就是侵略的缘由?
    我无法想象,德意志,那个哲学大师辈出,崇尚理性的国家,竟会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甚至还施行过种族灭绝的政策。是德国人思考得太深,以致走火入魔了?还是担忧太多,以致无法自拔?大概都不是。那些儿童显然是未经思考,受了大人们的教唆的。儿童又真的那么无辜吗?不是。儿童本身固有的轻浮与好事,大概也是一个原因。我一直在想,倘若是你,你会不会也在其中,兴奋地高叫:“GOODBYE JEWS!”呢?等到你已经经历了沧桑,然后,你说:“那是我年少轻狂!”是不是已经太晚了。
    不仅在德国。文革其间,诬蔑师长的,毁灭文物的,为了各式派别而争斗的,不是大有人在么?年少又轻狂,无知又冲动,大不了是受了某某某人的蛊惑,托词不外乎如此。那么,行动背后的真正动机又是什么?要么基于从众心理,你这样,我也这样;要么,是自我的彰显。这样的心理,一直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下去。
    但这不是真相。
    真相在于为什么会有人盲从。
    真相在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
    真相在于人类创造了“我”与“我们”,而“我”与“你”便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我们隶属与这样集体,我是安全的,而你,也许就是敌人,或者,就是那个不幸人中的一员。真相在于人类有了国家这一组织。库切在《凶年纪事》中这样说:“我们生而就有归属。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臣民。”“法律保护安分守己的公民。”所以,对于国家的意志,从来就不是普通人所能够更改的,那么,做个良民就意味着屈服与顺从。
    这不是真相。真相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国家意志。倘若国家意志是每个公民的意志,也许,就没有悲剧的诞生了。但经济学家已经给出了证明:这个美好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所谓国家意志只能是有大多数人的意识提炼出来的少数人的意志。少数人的意志就是这个国家的所有人的意志。所以,你说犹太人不好,那么,人人都得说,犹太人不好,否则,便是以个人的力量来对抗整个国家。
    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于这样的意志为什么会成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即便它那么荒唐可笑(中国的大地不也曾上演过?罢黜马寅初,消灭麻雀)。倘若,有多种声音,倘若,你可以表示你的不满,倘若,你是对的,国家又真的够虚心接受,那么,悲剧也就不会发生。关键在于个人的意志成为国家意识,而对于这种意志唯有俯首贴面,老老实实去执行。这便是极权主义。极权主义的罪恶在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为他人的意志,皇权时代,军阀时代,斯大林时代,莫不如此。希特勒就是一个独裁者。极权主义的时代,你要么躲避,要么执行,要么就是牺牲品。
    但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于这样的意志为什么会诞生?真相在于,是谁选择了这样的独裁者。意志可以归结为个人的丑陋,但选择,却是民众的结果,受蛊惑只是一时,但图新鲜,为自己谋利不是大众选择的一个因素吗?所谓人生,不过是在各种限制条件下,给自己选择一个最优解——基于精神或物质。人生来就有欲望,有些人终生郁郁而不得志,有些人实现了愿望,却坑害了他人。就是这样。
    你可以不选择吗?当一个国家没有了领导者,你会心安理得,稳如泰山吗?你需要一个领导者,我也需要。我们都被奴役化了。几百年前,一位法国作家这样写道: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些曾经是臣民的平民突然会彻底忘掉他们早先渴望独立的要求,以至于要唤起他们并重新获得这种信念已经不可能了;事实上,他们无需敦促就在尽心尽力地做了,做得相当自在,乃至有人会说,从表面上看,他们没有失去自由,只是坐稳了奴隶。实情也许是,一开始,这种服役是不得已的,因为受到了外力的强迫;但后来那些无怨无悔尽心效劳的人,却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在从事他们的前辈被强迫做的事。”
    悲剧的诞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参与了。

 3 ) 残酷的现实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根据爱尔兰新锐作家约翰·伯恩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由马克·赫曼执导,阿沙·巴特菲尔德、维拉·法梅加和鲁伯特·弗兰德等联袂主演。 影片讲述二战期间,八岁的布鲁诺是集中营德国司令官的儿子,他与集中营围栏的另一边的一个犹太男孩结下了友谊,穆埃尔告诉布鲁诺自己的父亲失踪了三天,布鲁诺决定利用最后的时间为他做些事情,于是也穿上了一件条纹睡衣,从一块松动的铁丝网下爬进集中营。 然而,无情的命运却与小男孩布鲁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的生命也将从此划上句号 。虽然本片有着儿童电影的色彩,但本质上还是一部严肃的剧情电影,尤其是直指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一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和各国战俘最为血腥肮脏的地方,而且本片主题试图探寻关于人性的难题,然而却将影片本身放在了摇摆不定的道德天平上,更是使得本片的观众群上调了若干档次 。

 4 ) 睡衣和蛋壳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奥斯威辛集中营,像是用一层薄薄的蛋壳,隔绝着这段人类历史上残酷到令人发指的过去,布鲁诺直到死前都还未意识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真正含义,碍于父亲军官的凶恶而撒谎让朋友遭受了毒打,而他的朋友也因为想要尽快找到父亲的私心间接导致了布鲁诺的死亡。这其中最残忍的事实就是,孩子们无论是置身其中还是置身事外,都无力承受纳粹分子的疯狂无人性的罪孽。条纹睡衣成为了一个外表温情实则让人绝望的标签,影片中并未刻意表现出时局的压抑动荡,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消逝改变,布鲁诺的姐姐,同样是未成年的孩子,思想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蚀,每天都有大量的生命在焚尸炉中毁灭,上升的浓烟静默含蓄地表现着无比残忍的事实,哪怕是作为执行者的家属,布鲁诺的母亲也无法接受丈夫严酷的作为,她是看清的局外人,面对奥斯维辛每天都在上演的悲剧,几近崩溃,而不知情的孩子,布鲁诺,精神上毫无压力,思想也仍旧保持着善良纯真,执着地想成为一位探险家。他的梦想,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理解,与事实的对比落差,像一把钝刀,折磨着旁观者的心。最终蛋壳碎裂,布鲁诺在毫不知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死去。大概是压倒观众痛苦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5 ) 理性未来之前

影片的第29秒,出现了John Betjeman的一句话:
Childhood is measured out by sounds and smells and sights, before the dark hour of reason grows.
我把它蹩脚地翻成了:
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
这句话有几个地方没有翻准确。其一当然是恶心到要死的“听觉、嗅觉以及视觉”,一点美感都没有。其二是“grows”这个词,匆匆忙忙地被我翻成了“到来”,其实更准确的应该是“萌发”。
换句话说,dark hour of reason应该是生存在我们每个人体内的,一到时候,它就会抖掉身上的尘土,慢慢地萌芽开来。
所以布鲁诺的姐姐(叫啥来着… Gretel?)才会在自己的房间里贴满纳粹的海报,所以布鲁诺的爸爸(貌似叫Ralph)才会口口声声地用“军人的职责”为自己辩护。所谓“理性”总能披上这样或那样的外衣企图让人信服,而一旦被说服,就会永远浸泡在荒谬的泥淖里,无法自拔。
而我们穿着条纹衣服的男孩则永远留在了他的童年,永远留在了对墙那一边的“农场”慌乱的第一印象里,永远分不清楚真实与谎言,永远笃信自己所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永远梦想着探险,永远保持着对纯真友谊的盼望。
这种结局似乎不仅仅是一种批判与控诉,更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美丽结束。

说回到电影本身。在片头就赫然打出了BBC FILMS的字样,看完之后发现果然是BBC味很浓的一部电影。先不提所有演员出奇一致的满口英音(甚至包括应该是波兰人的希姆尔- -),配乐显得很低调又不失大气,整部影片也显得很平静,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这种近乎平铺直叙的情节推进是BBC出品的一大特色(在古典剧中最常见)。影片最浓墨重彩的煽情在最后布鲁诺的妈妈哭喊的一幕,为时也不过一分多钟,然后镜头淡出。这种平平静静的残忍倒与书的风格如出一辙。
电影相对于小说本身而言,最大的缺失在于儿童的视角。原著中作者的叙事是站在布鲁诺的角度,将许多孩子看到的片段拼贴到一起,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涵义。其中最有意味的大概应该算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误读(书中的布鲁诺将其理解为“一起出去/Outwith”,与奥斯维辛谐音),而父母和家人争执的片段,以及与姐姐闹的小情绪,也都是从布鲁诺的角度去写,让叙述充满了童趣。电影为了讲故事的需要,将时间线完全拉平,祖母与父亲发生口角的一幕被安插到了影片最开头,台词也没有书中那么激烈。而布鲁诺童真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爱探险和对“犹太人是坏人”这一理论的不理解与不信任上。这种缺失诚然是一种很大的遗憾,但幸而不至于是致命的。
总体上来讲,电影对原著的传递十分忠诚。最后布鲁诺死去的场景处理似乎力度太大了一点,把投放毒粉的场景都直接加了进去(是怕有人看不懂么…),少了书中那一种委婉。而自我感觉书中那种绵里藏针的残忍本来才该是这个故事的精髓所在。
如果说原著是在从一个天真的孩子的视角为人们呈现战争的荒谬与残忍,电影则侧重将这种童真通过镜头放大化,以弥补为了适应拍摄需要而删除的大量心理描写,布鲁诺张开双臂学战机飞行的桥段很有杀伤力。两个孩子面对面的谈话,时而海阔天空,时而静默无语,尤其是倒数第二天下棋的顽皮一幕,也处理得非常精妙。演员的表演似乎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简而言之,看过电影会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故事,是个会让人痛心的故事。而看过书会把这种痛心的感觉一直持续,直到刻骨铭心。
一个是战争中的童真,另一个是童真眼里的战争。


最后想说点关于书的废话。我买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龙婧翻译的第一版。这一版的翻译被骂得惨绝人寰,貌似是把整本书给毁了。但是看过电影之后,我觉得这一版的翻译虽然不算足以传世,但也还是过得去看得懂的吧。比如“备用胎”这个桥段的翻译,虽然书中译得比较生涩,但是仔细读读,还是读的懂的。我一直想找这本书的原著来看看,可惜学校图书馆里没有,逛书店的时候也一直没有看到过。所以暂且还是让这个疑惑继续吧…

字幕版即将出炉,请大家关注。另外有硬伤的话别骂得太狠- -

四明狂客@PLX

 6 ) 没有血腥镜头却最残酷

整个影片的前面大部分都是舒缓的节奏,即使在交代所谓农场就是集中营,包括焚尸都是隐晦的表达,没有直接说出来,包括最后也没有大批人死去的直接镜头,只是空荡的房间,许多“条纹睡衣”,但那个善良,纯真,勇敢的小孩,布鲁诺,和他的犹太小伙伴却真实的一起死去了。

尤其是布鲁诺是出于善良的初衷,想给朋友找爸爸,而且那个集中营是他的爸爸管辖,相当于死在了他爸爸手上,这种情况更加残酷不能让人接受,所以看看吧,纳粹对犹太人的残害真是害人害己!

 短评

无论你之前是什么样的人,在穿上这件条纹睡衣之后,都会变成一样的人。这部电影主题深得我心啊,故事讲得也不错,镜头运用,结局处理都很出色,特别是结尾处那个长达数秒的长镜头发人深省。

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fuck 这么狗血的结局 看得心里好难受

12分钟前
  • 鲍小斯
  • 推荐

最后他成为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17分钟前
  • shu
  • 力荐

母亲和奶奶的反应跟一味想要走进成人世界的Gretel姑娘形成强烈对比,不过Gretel在接受洗脑的过程中还是抽空想念起她的小伙伴和远方的家....她屋里的招贴画才是最触目惊心的吧,我比较关心这个女孩的将来

22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最难过的不是布鲁诺穿条纹睡衣了,而是每一个穿条纹睡衣的人本都是布鲁诺。

23分钟前
  • 陆企鹅
  • 力荐

你还当这是一场游戏么?

26分钟前
  • Ruby超人小姐
  • 推荐

这大概是对纳粹反犹最狠毒的嘲讽了吧,通过欺骗,杀害的不仅是“敌人”,还有自己的孩子。

28分钟前
  • junepig
  • 推荐

你骗不了一个探险家,他必须亲眼见证才肯罢休。

32分钟前
  • 公民奎文
  • 力荐

结局震撼,角度刁钻。

36分钟前
  • 宋小君
  • 力荐

我觉得它并不比[辛]差,不是只有透过大社会看战争才是正统的片子。父亲就算是纳粹也爱自己的妻子小孩,母亲做为女性心软,青少年容易被骟动,而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只能接受大人给他灌输的知识。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刻板”“形像化”的。最后的长镜头看了几遍

39分钟前
  • nikki
  • 力荐

我以为布鲁诺会体验到“农场”艰苦和绝望,没想到他直接就体验了死亡.

40分钟前
  • 鲨鱼
  • 力荐

小孩总是交友,大人总是树敌。

42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如果你看完之后只是为这一个小男孩而伤心,那么你是真的有种族歧视了。

43分钟前
  • 小伙锅
  • 推荐

"突然镜头换到那扇黑色大门前,慢慢拉远。 如果你哭了。是为BRUNO对吗? 那么,shmul呢?"

45分钟前
  • tifanie
  • 推荐

感动我的是孩子的勇气,强大的勇气。

46分钟前
  • 不流ᝰ
  • 力荐

看得我浑身发冷~

49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大半夜很容易走进情绪,最后的结局压抑得我说不出话。最可怕的教育是价值观的强行灌输,而最可怕的价值观是被一件条纹睡衣分割,看着姐姐满墙的贴画真是触目惊心的疼。

52分钟前
  • kissdemon
  • 推荐

看到结尾除了沉思还能做什么,当你穿上条纹睡衣,那么我们都是一样的了。

54分钟前
  • 练达
  • 力荐

夜里安静地看这部片子,莫名的忧伤和震撼。有时候可怕的并不是罪恶本身,而是掩饰罪恶带来的后果会让人误以为罪恶是美好的。看到结局,最后的防线被击垮了,到底该为小男主无辜的死亡和其母痛失爱子而悲恸,还是要为这死成了对其父及纳粹罪行的惩罚而窃喜…(ps.Rupert Friend太妖孽。

59分钟前
  • Hey Johnny
  • 力荐

我一直以为会有传统电影中“最后一分钟营救”的那种结局,我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主角不死的光环会在这个男孩的身上,以至于看到最后一幕后我很久都没法接受。说到底这是一部纳粹电影。

1小时前
  • Sophie Z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