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记录片中国台湾2012

主演:赖清炎,朱妙贵,赖秀升,王克岭,刘樹发,王中天,康建华,黄妈存,谭德玉,李达基,吴敬恒,孙相春,何清桐,石玉宝,黄財,张弘道,张陈映美

导演:华天灏

 剧照

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1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2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3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4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5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6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13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14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15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16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17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18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19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2 20:39

详细剧情

2007年11月13日,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的推动下,17位平均81岁的长者,开始了为期13天的骑摩托车环岛壮举,他们从台中出发,一路往南行经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宜兰、台北,再回到台中,总路程长达1178公里!17位长者中,有两位曾罹患癌症,四位需带助听器,五位患有高血压,途中历经险峻的苏花公路,历经团长三进三出医院,但他们一一克服困难,用无惧的心、热血的行动,完成了这个在外人眼中“不可能的梦想”。17位长者的生命历程各不相同,他们有的来自本土台湾、有的随国民党军队来台,职业有警察、退伍军人、牧师、书法老师、理发师等,更有趣的是,有的外省爷爷不会讲台语,但为了要跟本省同伴沟通,互相以很重的口音讲着对方的语言,画面煞是有趣。13天的环岛旅程下来,16位爷爷和1位奶奶从不相识到发展出有如家人般的感情,更不约而同表示自己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

 长篇影评

 1 ) 我们都会老去

十几岁时要好好读书,二十几岁时要有份好的工作,三十家岁要组织家庭,四十几岁要抚养下一代,不管你愿不愿,想不想,我们背负着这些重重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一步一步往前,我们到底为了谁而活?为了自己?似乎也不全是。终于退了休,有了自己的时间,可以为自己而活,做些想做的事。先抛开自身健康允不允许不说,我们为老年人提供了什么?没有。这是个专为年轻人设计的高速运转的社会,会嫌老年人慢动作拖累了整个社会的节奏。我每次经过绿灯只有10秒,连年轻人都要跑着才能勉强通过的十字路口,我就想这让老年人怎么过?我们不是提倡人道主义吗?我们这个社会故意或不故意的遗忘着老年人,认为他们每天买买菜,带带孙子就够了。可是老年人也有他们自己的梦想与想法,那些年轻时未实现的,那些老了之后新产生的。不要把老年人困于家庭生活。我们长大了,家长总会放手让我们自己飞。或许我们也应该放手,让我们的父母做自己想做的事。媒体天天喊着我们进入了老龄社会,但没人关心如何给老年人养老,更关心的是劳动红利减少,这个社会如何进一步发展。他们奉献了一辈子给这社会,得到了什么?除了退休金,还有吗?他们更希望得到的应该是关爱和尊重!

 2 ) 我该如何老去

最近因为研究化妆护肤问题比较上心,就自然而然对年龄问题也很上心。什么20岁左右就用这款眼霜,25岁以后要用这款精华..就跟闺蜜感慨说,好害怕变老啊。
而大学时代另一个闺蜜一度宣布,要在四十岁的时候自杀。我能充分理解她的心情,在生命最完满的时候划上句点,挺不错的,不会有落差。
看这电影以前,我不太敢想象自己四十岁、或者说三十岁、甚至说二十五岁以后的人生。在一个城市定居,结婚生小孩,拉扯小孩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找工作然后在一个城市定居,结婚生小小孩……

可能有点像我奶奶的人生吧。
我一直跟奶奶不亲,也不想跟她亲。无奈我偏偏遗传了她的大部分性格,所以格外害怕走上她的老路。
2006年以前她的生活挺美满的,俩儿子生活幸福家庭和睦,孙子孙女承欢膝下其乐融融,在外人眼中就是一副合家欢乐的景象。可是那一年发生大事,爷爷的血管瘤发作,毫无预兆地说走就走了,还是在医生宣布手术成功十分钟之后。
然后我看着奶奶从一个幸福的老太太变成一个不幸福的独居者。
这些年我逐渐意识到,她从前的幸福并不是我们这些后辈给的,而是爷爷。奶奶脾气大,霸道,挑剔,执拗,好在有爷爷,爷爷让着她宠着她,打我记事以来我就没听过爷爷一句抱怨,所以奶奶性格的缺点也无伤大雅。
可是爷爷走了,于是奶奶的生活垮掉了,隐藏起来的缺点被放大。
我奶奶如果听到我这么说可能不太乐意。她会说自己现在过得也不错啊,跟老头子们吃早茶打麻将,跟老太太们逛街买衣服比较儿女的收入房子汽车……她保持得比那些老太太好多了,人家发福的身体塞不进去的款式、满是斑点的皮肤无法驾驭的鲜艳颜色,她全都hold住。
但是她不快乐。衣食无忧,现在都四代同堂了,但不快乐。和她打牌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和我外婆吵架,让我妈很受伤。两年前跟我爸妈一起出去旅游,一路抱怨,最后大家败兴而归。为小事痛骂痛打我哥,逼着他下跪道歉。等等。
我们都拿她没办法。爸爸总说,她就这脾气,你能怎么办?

啰啰嗦嗦一大堆,是想表达,看这电影以前,我对老年生活的想象都是建立在我奶奶的例子之上,于是我对未来很没憧憬。对我来说,如果我能活到很老,就势必得见证朋友亲人逐一离去,自己拖着不再健康的躯体,守着个空荡荡的房子等死。
好在,不老骑士们让我意识到,不是这样的。
你看他们意气风发和年轻人没什么不同,如果有老伴相陪就一道出发,沿途你侬我侬秀恩爱,弹个琴唱个小曲儿那叫一个如胶似漆;如果独自上路呢,骑着骑着睡着了就当做一桩笑话,念叨着孙子笑得一脸满足;把老伴的照片放在车头还每天擦得干干净净,一个人实践两个人的梦想,一个人过两人份的生活。也有泪水,也有病痛,但是很开心。
纪录片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它的真实,证明世界上有人真的这么做过,不是编剧或作家的臆想。
那么,我为什么不能呢?

电影里让我很不舒服的一个场景是他们来到某养老院,那儿的迟暮老人和骑士们对比太强烈,一个老太太虚弱地说想回家。
我猜她挺羡慕这群不服老的骑士。在那一刻我下定决心不要被送进养老院。这电影对我来说,已经无关追梦,无关励志,而是如何生活。

我想要好好活着,知足又不失上进心,爱家人但不以他们为人生的全部,爱惜身体,多吃多运动多弹琴多看书。
然后,老了以后,就算不那么健康,也有足够的活力,能从车库取出我心爱的自行车(如果还没生锈还能骑= =),每天沿着我十几岁时候最爱的那条路骑一骑,看树叶变绿变黄,看学生们上学放学,肚子饿了就去路边摊(如果还没被城管赶走= =)吃一碗白汤馄饨再来一份炸干子什么的(没错终于说到重点了!)。
搞不好还能邂逅几十年前的老友,笑着问候,哟,ye当呢咩!

2013.5.23.

 3 ) 生命不息梦想不止

——《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影评



     阿信有一首歌叫《咸鱼》,歌词里是这么写的:“我如果有梦,有没有错?错过才会更加明白明白坚持是什么。我如果有梦,梦要够疯,够疯才能变成英雄,总会有一篇我的传说。”
宁死也不腐烂的尊严,属于咸鱼。那被信誓旦旦说好要实现的梦,最后属于谁呢?我们太容易对轻松获得的东西叫人生,却把难以获得的一切称呼为梦想。在所有人觉得你不可以的时候,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你自己是不是认同了这句观点。
我也有梦想,可在我对现实缴械投降后,看到了这部电影,看得我一肚子的羞愧与肃然起敬。
片中17位平均81岁的长者,为期13天的骑摩托车环岛壮举,1178公里!17位长者中,有两位曾罹患癌症、四位需带助听器、五位患有高血压、八位有心脏病,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一群老人,硬着靠着自己的毅力,坚持到了终点。
他们不是超人,可是他们超越了所有人。
就像片中说到的那样:“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时间做自己,到老了,才真的想做自己。”从牙牙学语到而立之年,我们一直都在欲望的路上左顾右盼,被房子的按揭款打消了流浪的念头,被孩子的哭声止住了音乐的追求,被到头来什么都不是的编制争得头破血流,直到一切归零,你就是我,只不过中间多了六十年,我变成了清晨里公园里打拳的老人,你还只是迎着风去赶捷运的少年。
你对你的人生还满意吗?
不老骑士团的团长给出了答案,八十岁又如何?只要有梦,我就要去实现它。
很明显,团长看到了“实现”的骄傲,我却只看到了“现实”的强大。我很惭愧,特别在看到团长在第一天因病躺在病床上却一定起身继续环岛的坚持,他手抬不起来、胃出血,打了止痛针又上路。第二次病倒,血红素一直掉,医生建议住院,他没有答应,和病痛相比,他痛的是心,是对不老骑士团的责任。他觉得既然组织了这个活动的开始,就一定要走到最后。
他哭了,可是他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尊重和肯定。

22分46秒,我没有预警这是一个哭点。
在我还和妻子笑着说,你看,那位爷爷怎么这样把黑白照片和孩子们送的花放在车头,那不是像死人一样吗?可是接下来阿桐伯笑了,我却哭了。
他说,我老婆很爱花,她的坟前都是我种的花,好几百盆。年轻的时候,我都载她去环岛。一年一次,有一次走台三线,老婆坐在他后面问:“阿桐啊,我还能让你载多久?”阿桐伯笑着说,“我八十岁若没有死,我一定还会载你。”哪知道过了两三年,她就懒得呼吸了。她死后,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下午都要去她坟前坐两三小时。他不知道,他还能爬这座山多少年。可是,他最后还是想要载她环岛一次。
结婚四十年,一个承诺,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一如既往。他说这才是老婆,在雨天擦拭车头老婆的照片时,只是这样的一个动作,我眼里有种东西在汹涌。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是承诺的坚持,还是爱情的诠释,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真的有一种爱情,矢志不渝。

和《桃姐》不同,这部电影看到的不再是老人院里对死亡的麻木和压抑。更多的是不老骑士们在环岛时慰问的每个老人院,老人们对骑士们竖起的大拇指。“以前我忙着赚钱,没有时间传福音。我就不赚钱了,现在我要赚灵魂,看他们高兴,我也很高兴。”片中有一个镜头,是一个养老院里老人,坐在轮椅上,可能中风已经不会说话了。骑士团的一位爷爷,把身上的彩带披到他的身上,祝福他健康的时候,他哭了。在那一幕里,你会明白生命的伟大,那些泪水里,有羡慕有愧疚有生命的敬重。在遵循生老病死的过程里,没有任何是应该去接受的,除了活着的价值。
如果明天就会离开这个世间,你会和你的子孙说什么?
今天还在,今天就快了。如果晚上死掉,那就算啦。上天给我多少时间,我就做多少事情。
爷爷这么说的时候,是笑着的。我注意到他的慈祥里更多的是满足,在人们看来极为高龄的年纪里去做一件疯狂的事,是任何金钱都换不回来的骄傲。梦想有多远?去实现就好了,害怕是没有用的。
我突然就想起了程浩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1993年出生的孩子,2013年8月去世,生前病得只剩不到30公斤的他,用鼠标一个字一个字写完44万字。里面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你咽下的药,扎过的针,吃过的苦,受过的罪,不都是为了活着吗?你若是猥琐了,胆怯了,不想活了,那从前吃过的苦就白吃了,受过的罪就白受了,所有付出的代价,都变得毫无意义了。你甘心吗?” 我总是幻想,人间就是一条长长的大路,每个人都是一只背着重壳的蜗牛,壳里装着理想、誓言,以及所有关于过去的执念,我们在路上爬行,寻找传说中的天堂。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很少;半途而废的人,很多。但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这两种人活得都不轻松。那些坚持的人,哀叹希望的渺茫;那些放弃的人,却已经失去了希望。 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留下了太多的泪水。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决不能回头。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活着是一件艰难的事,可是不艰难,又怎么可以知道活着是一件好事。
电影的最后,爷爷说:“不老精神就是永不服输,我们能做得到的,尽力去做。不能一直停留在原来的地方,要更宽更深。梦想是环岛,我完成了,我希望有第二个梦。”
有梦为马,一马当先。
汝亦有马,何为人后?

染尘
2013/12/8

 4 ) 80岁还去实践梦想很棒,帮助80岁的老人们实践梦想的更棒!

我会告诉你我从第一个画面——就是不老骑士们骑着小绵羊风尘仆仆地在路上——开始就忍不住飙泪了吗?甚至我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就是看见一个个满脸皱褶的老人家骑着小绵羊很帅地奔驰在路上,就让我觉得好感动。
台湾竟然有这样一个组织,会给老人家们一个实践梦想的机会。平均年龄81岁的骑士团要环岛,不是轻轻松松说上路就上路的事,可以预见的危险有太多。但是这个骑士团前有警车开路后有旅游大巴和医护人员跟着,年轻的工作人员出发前对老人们一再强调:“不要勉强,累了就上大巴休息,机车我们会帮你保管好。千万不要勉强!”她说他们被老人们的勇气感动了,我被他们的脉脉温情和体贴感动了。他们也曾经年轻过,就像其中一位爷爷所说的,他们看着我们,就像看着镜子一样。他们曾为这个社会贡献过,但社会渐渐遗忘了他们。当你八十多岁,一身病痛,随时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除了你自己还有谁会惦记着你年轻时未曾实现过的梦想?
可是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真的做到了。他们真的很用心地把每一个细节考虑好,把一件可能是荒诞的事一点一点变成合理的现实。这样一件事本身就足够温暖,比任何一个剧本能写出的故事都要温暖。
不老骑士们也很可爱。导演说原本只是想拍10来分钟的记录,结果接触了这些可爱的老人家们以后,他忍不住拍成了一部长长的纪录片。导演说这是他的第一部纪录片,事实上他开始拍的时候还不知道纪录片应该怎样拍,所以在环岛之旅的途中摄制组特意去书店买了纪录片的拍摄教程临急抱佛脚。但我觉得,这样的题材和故事本身赋予影片的价值,已经超越了高明的拍摄导演技巧能为影片赢得的最高价值。每一个老人身上都是一本翻不完的书,年龄也无法消磨他们的乐观和勇气,这本身就足够精彩。
印象很深的有几个镜头。其中一个是老人们在途中探访别的养老院,面对那个腿脚不便的同龄人,他们把不老骑士肩上的丝带戴到他身上鼓励他要加油,然后一起感动得眼眶湿润。还有87岁高龄的不老骑士团团长,因为胃出血数次入院,一直在自责自己作为组织者却没有坚持好,对不起团友们。还有带着亡妻照片上路的老爷爷,日常生活每天都要去亡妻坟前拜祭;她喜欢花,所以他在她生前家里植满了花,死后坟前也种满了花;在她生前他每年都会带着她环岛,她去世后他在亡妻灵前用硬币问她是否还愿意跟他一起走,扔出来的结果是愿意,他眼眶湿润了,半晌说了一句:“这才是老婆!”还有牧师俩夫妻,年轻的时候经人介绍就结婚了,婚后才慢慢认识了解;刚结婚的时候没机会蜜月,现在两人都退休了,一起环岛度二次蜜月;他在镜头前说要好好珍惜婚姻珍惜生活,然后转头对她温柔地说:“以后咱们每天都约会一次吧?”
看见他们在夜市学金鱼跳舞、在野外放飞许愿灯、在甜品店里偷吃雪糕、在游戏厅里打电子游戏、在麦当劳里用气球打闹、在公园里玩肥皂泡,看见他们焕发青春的笑容,真好。谢谢弘道基金会,谢谢导演摄制组,让我们有机会看见这样温暖的美好。


P.S. 这部电影在西雅图国际电影节参展,有幸见到导演亲临回答现场观众的问题。有位观众问,这些老人家有看过这部电影吗?导演说有三位老人家来不及看到。一位是团长,另一位是带着亡妻上路的爷爷,还有一位是玉宝爷爷。但是带着亡妻上路的爷爷的家人都来看了,看完以后说真的很感动,因为他从来没在他们面前表露过对亡妻的爱与思念,他们也是在电影里才看到原来爷爷一直这样深爱着奶奶,真好。

 5 ) 一笑泯恩仇

「这个是,以前的中尉,日军的中尉。那我是国军的阿兵哥,我们两个是对头。六十多年前的事情,但如今我们重逢,而且还一块地环岛旅游,对不对,又走在一起。兄弟一笑泯恩仇。」 这是纪录片[不老骑士]里几位老人在长椅上并坐着休息时,曾经是国军的谭德玉对日据时代日本神风特攻队的教官刘树发说的一段话。 后来刘树发在骑行过程中意外摔伤,于医院接受救治,曾经的制衣厂老板何清桐前来看望他。刘树发说:「日本的飞机,那种根本就不能用的飞机,我还敢去开,就是不怕死。」像是在通过自己的军人身份来表明自己对摔倒这种小伤根本不在意。何清桐问他是否还记得那首歌,两人在医院过道上用日语唱了起来—— 抽着天皇御赐的香烟 在确定明天就要慷慨就义的夜晚 旷野吹来的风也充满血腥 使劲盯着敌方的天空中 星星不断闪烁 …… 日本敢死队的飞行员在赶赴战场前,天皇会御赐其香烟,作为对勇士的奖章。二战末期日军在中途岛海战失败后,为了对抗美国海军强大的优势,利用日本文化中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国海军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及固定的集群目标实施自杀式袭击。据维基百科上的数据,有近四千名神风敢死队员在执行自杀式袭击时丧生,其中有 14% 的飞机击中目标。 因为是纪录片的关系,片段中投射出了抵达极限的真实感,我像是被电触了一般,忽然之间明白了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为什么部分日本人对于二战时的侵略史并没有歉意和反思。 那是他们的荣誉,我猜,而且他们会一直坚持着这份荣誉,把它当做整个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刘树发是日据时期的军方教官,何清桐在日据时期创办了制衣厂,他们不是日本人,却对那份荣誉记忆深刻,以至于在日本战败六十余年后依旧用日军的歌曲来加油打气。 二战时纳粹德国曾执行过「最终结局方案」,对欧洲犹太人进行系统化的种族灭绝计划。战后,方案的主要负责人阿道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接受审判,以「一切都是依命令行事」为自己辩护。汉娜·阿伦特则以「恶之平庸」来形容阿道夫·艾希曼的罪恶,称被统治者或参与者因听从命令所犯下的罪恶与极权主义统治者本身的「极端之恶」同样不可原谅。 人们大可用「恶之平庸」来质问这些被历史卷入洪流的个体,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往往并不在意。而事实是,历史已经发生,他们对于历史的雕刻,已经不可抹去。后人能从历史中看到的,大多只是一个个的群体在一个个的历史事件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可是个体被时代所强加的苦难命运,无论是站在哪一个出发点上,最终往往都会淹没在历史大潮中。 台湾的族群结构极其复杂,有原住民族、河洛人、客家人、外省人、新住民等 5 大族群,1945 年日本战败时,还有部分日本技术人员因「留用」而未被遣送回国。之后的历史也有多次社会动荡发生,族群间虽然一直在交融,也常有龃龉。 但通过[不老骑士]看现在的台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老人们已经年过耄耋,曾经的敌人如今却一起环岛骑行,我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审判之后,社会和解在国家/地区转型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果仇恨一直在一个区域内发酵,个体将难以获得稳定的生活。之所以要回望历史,告诫自己勿忘耻辱,是因为需要借此更稳重地走向未来,而不是凭此高呼,去手刃父辈敌人的后代。

 6 ) 只要有梦,你就还年轻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对台湾一个基金会发起的一次圆梦活动的记录,他更是记录了台湾面对老龄化所作的一次精神激励。
    随着台湾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年纪大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开始被视为一群没有用处的人,甚至是消耗社会资源的人,但是他们通过这次环岛骑行,证明了他们也能够做到年轻人一样的事情。正如其中一位老人所说的:“我们也能够做到你们年轻人所作的事情,只是我们做的慢一些而已。”
    而这场环岛活动的起点也是一个老人因为梦想能够骑车环游台湾岛而引发,而其他很多老人也有同样的梦想,因此他们就结伴上路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在台湾各处机构的帮助下,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他们环岛的梦想。在环岛的过程中,这些80多岁的老人像年轻了几十岁似的。他们终于有了一个目标向前行动,在这个目标的吸引下,他们不再是闲着等候死亡的老人,而是有目标的青年人了。
    只要有梦想,你就没有老,虽然身体会让你完成梦想的道路会曲折,但是你的心是年轻的!

 短评

“十几岁要升学,二十几岁要结婚找工作,三十几岁可能要生小孩……其实人穷极一生忙碌,很多时候事实上可能是为别人而做。当他年纪大了,可能不太需要去承担这些压力的时候,他就可以开始做自己,可是真正他要做自己的时候,这个社会不给他做了。”、“今天还在,今天就快乐”

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泪啊

4分钟前
  • 耳朵在哪
  • 力荐

老人家好棒!触目惊心不忍直视的地方有两处:不老骑士车队开在两车道苏花公路,和重型车辆擦身而过;队长住院躺着,不断给特写镜头,鼻毛一簇簇绽放。。。

8分钟前
  • TKeiko
  • 推荐

平均81岁的环岛骑士团,这不是什么打了鸡血的励志,这是“壮士暮年,壮心不已”,也是“青春不老”。只愿我在这个年龄的时候,仍然有一颗年轻的心——谁知道我能否活到这么老?

10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生活忙亂中終於看到《不老騎士》,既感動,也心存感激。看著銀幕上一班老邁身體也不大好的普通人,怎麼樣為了不同目的,排除萬難圓心中的夢,光是來自他們的那份感動,已成為自己圓夢的動力。

11分钟前
  • 小鳴
  • 力荐

回憶歷史的段落真動人

12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关怀老人不是口头说说,老人自己也不是自怨自艾,经历过那么多,怎么会没有勇气再梦一次呢!

14分钟前
  • Strelizeia
  • 力荐

在很多年前读《在路上》和看《摩托日记》的时候,我就无比憧憬这样的旅行,后来去了越南骑行和美国自驾,至于摩托车上路的梦想,希望不用等到八十再去实现。

17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老人們經歷動亂,因為命運而在小島生活著,身上背負一個時代的掙扎、醜陋,那種無奈,他們以開朗的態度敘述,最後堅強走入歷史當中不回頭。

18分钟前
  • Sherylkim
  • 力荐

可爱 热血 温存 感动

21分钟前
  • 卢卡斯
  • 力荐

制片人说还有1个多月出DVD。我打算一出就寄回去给我爷爷奶奶看,不求他们也骑车长途旅行,咱那最基本的空气都没这条件。就希望他们看看同龄人怎么乐活的,他们看了也能跟着高兴一下,然后出去跟着广场上的老太婆老大爷们一起多运动多交往,老年人聚在一起总是好的,两个人也怕他们孤单。

22分钟前
  • 门特
  • 力荐

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你的夢想

26分钟前
  • 裘笛
  • 力荐

第一次在戲院哭到不能自己而抽搐顫抖。各種鏡頭如直擊人心般搥下,坐在輪椅由二樓往下孤單俯視的背影、一笑泯歷史血淚恩仇、失語的老人留下的淚水、與妻子的約定等等,都衝撞了我最柔軟的角落。惟過度的宣傳組織、「團隊情感」描寫不足與最後收尾不夠乾淨這些部份使本片除當下的催淚外,尾韻不足。

31分钟前
  • 化學超爛男子
  • 推荐

以小见大 精神食粮

33分钟前
  • 拾叁空城
  • 力荐

有梦想,年龄不是问题!青春永驻。

34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見識真正的浪漫

38分钟前
  • Ck
  • 力荐

你会鄙视《飞越老人院》那种想当然矫情、山寨的片子。17位各种身份的80多岁老人,一身疾患,骑上摩托车威风凛凛,这才是公路电影的精神。13天1000多公里,环岛一圈,真让人洗心洗肺,真切的感慨和感动。如果对台湾感兴趣,这个片子还可以当成风光片来看。

4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大感動啊!!!

45分钟前
  • Space Oddity
  • 力荐

2012/12/13 9:50PM BC

46分钟前
  • 陳甜寶
  • 力荐

单从纪录片角度来说,算是不错的。但是这种题材摆在那里,不由自主的就能把你感动。此片和我心摇滚类似,都是那种能给你力量的映像。其实最感动我的不是这次雄心壮志的环岛,而是这些老人对自己人生的回顾。。。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那些几十年的坚持,才是值得你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仍然去谈资的东西。

50分钟前
  • bay135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