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家赢家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0

主演:褚栓忠,刘跃军

导演:王沛毅

 剧照

更新时间:2024-06-16 16:50

详细剧情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北方大学地质系的几位教师,利用假期在野外考察,终于有了重大发现,结果乐极生悲……

 长篇影评

 1 ) “皇帝宝座”下的赢家和输家

最近《美国工厂》很火,其实类似的题材,德国人在10多年前就拍过了。当年两位导演来上海文广集团交流,作为SMG员工的我也参加了放映会,回去就写了篇观后感,今天借网飞纪录片的热度重温下,全文贴出(11年前的文章,还是学生气息浓烈啊,感慨下)。


永远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国工人,如同蓝色的蚂蚁——无声无息地“驾驭”着德国工业区的一座“皇帝的宝座”。

德国纪录片导演乌里克·弗兰克和米歇尔·吕肯用简朴的镜头,记述了2003年到2004年间,本国的“帝座”焦炭厂由四百名中国人拆运回国的过程,然后他们以《输家和赢家》命名这部纪录片,并尝试记录东、西方两类文化冲突所摩擦出的火花。

影片的最后一行字幕:2006年,兖矿从德国引进的两座7.63米高炉(中国当时的最高高炉为6米,提升了16公分),第一次投料产出50吨冶金焦炭,标志着中国成功地吸收了德国技术,中国的炼焦技术由此一步跨越了20年。

中国是赢家吗?

“帝座”离开德国后,焦炭价格飙升,德国国内已无法满足自身需求,而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将当年不惜巨资而建造的现代化焦炭厂卖给中国人,引起了德国国内民众的唏嘘。

德国是输家吗?

为什么我们从片中“赢家”脸上看不到喜悦?为什么我明显感受到一种贾樟柯电影中那种“个人在社会大环境下的渺小感和无力感”?也许赢家的概念,就如片中莫书记说的那样:“流血牺牲”换来的“革命大业”。

“咱们那些矿井里哪个不是头顶上吱呀吱呀的?那可是随时都会塌的!可要是没有那样的苦干,兖矿能有今天收购德国企业的壮举吗?”这样豪迈的宣言足以让每个中国人自豪。所以德国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没有最基本的安全意识,也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安全施工;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几乎从不娱乐,也从不休假;更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愿意用超额的工作量换取低廉的工钱。在德国,没有德国人会接受这样的工作。

东西方理念的差异就如同那个拆建工地上的梯子一样,德国人认为它很危险而将它推翻,而中国人拍拍他的肩,用一句“我们是有经验的”轻松带过。当中国人和德国人共同坐在会议室里开会时,最尴尬的其实是那个翻译小姑娘,因为只有她才真正明白问题的所在。面对西方的体制,中国人的口号显得苍白;而遭遇东方的逻辑,德国人的行为显得笨拙。双方都无力去抵抗,当交流的过程出现阻碍时,大家就如同那些生锈的钢铁一样,只能暴露在空气中而自生自灭。自信的德国人和吃苦耐劳的中国人,只能用时间去消化这种接触上的不良反应。

虽然沟通上总是存在漏洞,但是中国人是不会停止脚步的,因为中国的未来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就如同影片中奔驰广告海报上的那辆新型跑车。也是为了这“美好的明天”,作为个体的中国人咬牙奋斗,艰苦劳作,用牺牲小个人的方式将大祖国推上赢家的宝座。所以当中央四套节目中出现神舟五号上天,国家领导面对镜头自信豪迈的发言时,每个中国工人的脸上都是精神洋溢的,并发出一些憨厚的笑声。为此,他们甘愿牺牲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时机,蜗居在简陋的临时房屋里,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投入到更严峻的工作中去。

虽然他们不会明白祖国的日新月异和他们有什么关系;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每天早出晚归牺牲休息时间到底为了什么;虽然他们也认识到工作很危险,想改变,说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我们一样没出息。”看着这样的国人,由衷地觉得他们可爱,这比莫书记捣鼓德国名车,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可爱多了,因为他们就像我们大多数的个体一样,沉浸在大环境中,小心翼翼地把弄着手中关于梦想的泡泡,尽量不要把它弄碎。

也许他们作为个人,甘愿成为输家。

反观德国人,似乎在中国人在他们的工厂上写下第一个中国字时,就成为了输家,但是,技术可以失去,也可以重拾,自信的德国人有这个能力。然而,对于那些个体的德国人而言,“帝座”的消失而随之失去的是他们的工作、理想、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帝座”的元老级工作人员,53岁的莱纳和52岁的维纳,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那些被体制化的人一样,面对“每天可以睡到想什么时候起来就起来”以及“从过去一天几个小时到今天起每天都可以和妻子在一起”这样的生活时,只能露出尴尬的面容和略带嘲讽的叹息。当中国人完成拆除工作离去后,他们每个人可能都是输家。莱纳反复说:“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失去工作就如同失去了生活,德国人就是这样的“死板”。

全球化发展对于个体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真的无力抗拒,只能“作茧其中”?当我在本片交流会上询问两位导演时,他们很顽皮地表示不会思考那么多,他们拍摄的初衷就是觉得东、西方两种文化相逢,会是件有趣的事,他们只是想借助个人的小故事来反映时代的大面貌。在中国和德国的“合作交流”中,这次“帝座”焦炭厂的拆运,只是一部分,或者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全球化这样的大合唱中,这样的小插曲无时无刻都在发生。

我想全球化必定意味着不断地融合、沟通,但这样的过程是痛苦且伤感的。当个体的“人”最终创造或改善整体的“时代”时,谁输谁赢,已经不重要了。就如同片中的中国工人说的那样:“现在祖国强大了,我们在外乡他国,也能挺起腰板,自豪地称自己是中国人。”当作为“输家”时也能自豪地展露微笑,才是这个大时代下最珍贵的。

【写于2008年10月】

 2 ) 不喜欢起标题

故事是这样的,德国多特蒙德(听那个发音貌似是这里)一个工业区里面有一个牛逼的生产焦炭的工厂。片子里面那个德国人说这里生产着德国还是欧洲最牛逼的焦炭。可是你知道那个落寞啊,这么牛逼的一个大工厂,被中国人买了下来。在王经理的带领下,中国的四百来号蓝领工人们,昂首挺胸驻进这个工厂。开始切割、拆卸、装箱,运回中国,让中国也有最牛逼的焦炭场。

额。。上面的简介貌似国家情节以及误导的倾向比较多,不客观!不客观!在电影结束之后的交流会上,电影学院的很多同学们都提出来主观、客观的问题。恩,客观,客观!

然后。。。我也不知道介绍点儿啥,我对于剧情这玩意儿懒得写,社会有啥变革更没兴趣。大概要流露出来的那个意思可能是说,德国或者欧洲把很多工业基地关掉,转而进口能源。可是现在能源越来越贵,他们又觉得把自己国内的工厂关掉不合适。影片里面有点儿透露出来那么个意思。我当时想到的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别的也没啥。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王经理,牛逼哄哄的一个人。但是牛逼的很有道理。耗时一年半左右的一个大项目,把德国这么牛逼的国家的牛逼的焦炭场给丫拆了,运到中国,成为中国最牛逼的焦炭场。有那么一段儿场景是王经理开车带着助手(男的),跟摄像。在那个城市转悠,一边儿转悠一边儿对着夸德国一些“进步”的地方(加引号不是为了讽刺,是我觉得未必是真正的进步),进了一家卖奔驰的店,找了款啥车来着我不认识。拍几下,说“very good”,有点儿那个我牛逼我把你们丫这个店的车都给买下来的气势。这段儿我很喜欢,外国人的那种所谓的谦逊、合作、双赢,或者他们装逼和为了突出个性的所谓独立性,到了王经理这儿都是扯淡。老王的这种气势才是真正的气势啊,一点儿没装、一点儿不做作。我就这么牛逼,哈哈。

后来交流的时候,那个导演说,说一开始电影里面谁赢谁输看起来好像很分明,可是又有很多值得细细思考的东西,说什么究竟谁真的赢了谁真的输了不一定。在欧美一些国家放映好像还比较成功。 很装很装。外国人可真不是好东西。到底有什么深入的含义或者德国哪儿占了便宜或者赢了什么丫又不说。
这个片子很讨巧啊,现在全球的经济形式,中国所谓的社会主义跟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能源,社会,等等。丫还说纪录片就是要忠于自己的个性,不用考虑太多别的。我能相信他麽?

 3 ) 关于个体生存际遇的思考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直白,清醒,且尖锐的片子,今天看来它所衍生的内容似乎已经超越它的纪录载体,却似乎早被遗忘,或者刻意藏匿在一个灰蒙蒙的角落里。通过关注一个特定时代的事件,作为一种时间的符号,来阐释对于全球化世纪的个体生存状态的思考,展示东西文明的直接碰撞——有关输赢的探讨是一个无比尖锐的问题,却始终不能给出一个透彻的答案,人们的回答将随着时间的进程继续下去,并且保持问题本身的锋利,突破口永远指向时代间隙中的个体,甚至会产生比矛盾的现实更残酷更强大的力量。 德国的多特蒙德曾以煤矿业著称,造价6.5亿欧元的“帝座”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炼焦厂,投产8年后停产。在2003年初,山东兖州矿业集团买下了它全部技术专利,并购入了该厂所有的设备,400多名中国工人漂洋过海来到德国拆卸工厂,将它们打包运到中国——这个过程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他们的速度令德国人感到恐慌与震惊。德国导演乌里克和迈克尔夫妇跟踪拍摄了整个拆卸过程,完成纪录片后他们惊奇的发现了这个故事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尖锐反映,于是取了“losers and winners”这个颇有挑衅性的名字。 新世纪的到来,使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抓住了世界工厂的机遇,对比懒散随性的德国人,中国似乎是表面上的赢家——他们做事严谨,对待工作毫不懈怠,效率令德国人赞叹,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德国人三年的工作量,他们的凝聚力令发达国家感到恐慌,以及让人们生出对于发达国家的工人的工作态度和做事效率的失望,而这背后是他们长久以来建构在资本主义之上的发达文明,德国导演更多的站在德国人的立场上,体现对于全球化的机遇性的思考和个人价值的反思——德国真的输了吗? 对于今天看过影片的任何一个人来说,答案似乎都是否定的。影片中的中国工人拿着微薄的工资,孜孜不倦的扮演好一个底层劳动者的身份,他们不要求加班费用,好的生活条件,各种福利和补助,支撑他们的就是一个朴素生活的梦想,那个时代还未融合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与价值思考——工人们仿佛脑海里没有疲倦,也没有与付出需与回报对等的私人化要求,很像当今主流所渲染的理想化的正能价值观,他们所追求的是“我想多做一些”而不是“我还能得到更多回报”。德国人对此表示惊诧: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不追求更好的个人生活,却把自己的灵魂全部奉献给并不能带来丰厚报酬的工作。与中国工人相反的是当时德国人的工作时间“一周工作40个小时,还常常提前下班”“每周都有充足的时间去休息”。而400名工人一年半的艰辛成果所带来的是,国际焦炭价格涨了10倍,德国人不得不由此感叹中国人的远见,同时,这些金钱却并不属于每一个底层工作者,以上层的远见作为引导并以底层工人的心血作为砖瓦的房屋,最终却只是奉献给上层资本家的房屋。作为个体的中国人似乎是输了。 倒也不必为此下一个绝对的定论——事实上放在个体身上关于是非的讨论是不可孤立时代洪流下的现实生活的,任何一种时代意识的稳定形成其后都埋藏着无数的历史渊源。在全球化的时代到来之初,中国还是一个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国家,新生事物的侵入远远无法替代中国人古老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思索——对于左倾社会主义的盲目崇拜未曾退潮,底层工人们深入骨髓的传统奉献式价值观更是不会有所改变,面对德国这样一个发达的,充满欺凌性与资本霸权的国家,无数现代历史过往的政治积淀让中国人对他们充满一种友好的敌意。工人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示给德国人一个强大的,稳健的,带着发达梦想的,甚至是可以快速创造出奇迹的中国,他们的工作激情倒不如说是对于自我尊严认证的迫切——就是要你看到,要你恐慌,甚至要你感到卑微,让你膜拜。陷在时代带给他们的情绪中,让他们很难看到自己和西方文化与价值观上的差别从而形成良性的反思。 回归到中国人本身——长久的农耕文明与重农抑商的古老社会地位分化诱导人们形成一种朴素且踏实的生活追求,耕耘所带来的必定是收获,奉献进全部力量的工作上的耕耘,则一定会带来安定的生活,中国的现代革命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来达到成功的,这样的历史价值观无形中必定给予了中国工人强烈的心理暗示。另外,努力工作带给他们的奖赏——大红花和光荣榜题名,使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对于德国人来说,和金钱有关的精致利己的思想主宰一切,因而与具体的物质福利无关的“奖励”的力量对于他们似乎是一种猎奇。若非了解一个古老的中国,也许很难明白“官方奖励”在普通人民心中的价值——象征着权势和威望以及美好生活的,古老的皇宫,现代的政府,当代的主流。而金钱在无比清澈的奉献式的社会价值观里是如此低俗。在那个时代,一朵大红花带给工人们的自豪感是远远超过金钱的,必须是一些可以公开的,无私的,关于奉献与卓越的事情,才足够让人感到舒畅和满足,光荣榜就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所拥有的勋章,是对他们最好的认可,也因着这份认可所给予的尊严,让他们继续满怀着激情将工作不知疲倦的进行下去。 《出路》纪录片里那个代表上层社会的女孩袁晗寒,去德国留学归来后曾说,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没有机遇去做出创造的,他们需要的是一颗颗螺丝钉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工作,站在一个高度文明上去创造更好的东西就会更加的艰难。导演郑琼后来在采访中说“袁晗寒所面对的是一种非物质形态上的困境”“她始终都在对抗无聊”我认为这样的心境恰好类似于当时的德国人——他们好奇的窥探着这些中国工人,为中国人的工作效率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不能够理解劳动可以让人拼尽全力,因为已经足够卓越的社会福利保障让他们不必去明白这些关于劳动上的沉浸式的追求,什么是更好的生活?德国人在中国人身上没能看到的,中国人却恰好在德国人身上看到了——他们是多么想有一天能够像德国人一样拥有那么发达的生活条件!而为了那一天早早到来,他们能做的就是劳动,拼命的劳动。集体陷入一种成功学的理想俗套中,重复性压榨自我的精力,这样的生活充实的令工人们根本无暇去思考形而上的东西,拥有一个坚定的梦想,他们也许一生都未曾察觉到非物质形态上的困境,这样的生命似乎悲哀,但同时又是一种不必去承受高级形态的痛苦的可能,一种有温度的可触碰的幸福。 在当今时代——后现代,全球化的讨论早已不是一个潮流,关于意识形态和文明融合的议题似乎也在慢慢成为历史。为“后浪”的身份标注做出辩驳的青年们,对于人生体验和自我价值有着更加多元的理解,而世界文明交融的速度却似乎总是跟不上互联网中当代青年的思路,对于自我的位置与未来,我们确乎是迷茫的,甚至是莽撞的。过往的经验不足以汲取,而新生的事物又总在时代的缝隙中偶然衍生,世界似乎在以它的方式开始新的锻造,又因矛盾丛生而频频更换方向,森林就在眼前,这个时代对于青年而言却总是有着一种朦胧而普遍的雾气。事实上,在一个穿着鞋子的国家,去学光着脚的国家走路,双脚必然要受一些伤,而伤痛的源头就是,在一个穿着鞋子的国家,我们看到了太多国家能够光着脚的可能,而看到物与所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只是在个体的穿鞋脱鞋之间,其间相差了数个历史时代,相差了自古而来的文明起源,相差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相差了大洋和大陆板块所分化隔绝衍生了的一切——观念的传播,解构与重建是如此迅速,而社会的革新却需要更漫长的时间,非自然化的冲撞是必定要流血的。当今时代给予人们的路途充满遍地的信息爆炸和以互联网为文化载体的通货膨胀,这条路异常的拥挤和艰辛,与其陷入迷雾,倒不如直面过往,坦荡体验自我的生活——作为时代间隙的又一个个体,任何国家的任何人,渺小都是他的永恒属性也是唯一的力量。至于输赢的讨论,它相当尖锐,但当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并且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时,就真的没什么要紧。

 4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2003年的时候,德国的一家焦炭厂被一家中国公司收购,除了全部的技术资料之外,还包括整个工厂。所以有400名中国人从中国来到德国,花了几年时间,将整个工厂生产线拆卸搬回中国。

    这些中国工人每周工作超过60个小时,一个月赚400欧元,相当于年薪50000人民币。这在2003年的中国来说,还是相当多的。

    德国工人和中国工人的区别自不必多说,就特点上来说,跟10多年后的现在比也差不多。他们比中国工人工作时间少,收入是他们的10倍,他们注重施工安全,他们的生活多元而不只是工作。

    我想讲一个我以前公司的八卦。我刚到公司的时候,有个同学跟我说,以前公司最早期的时候,开发有两个人,客服一个人。有一次升级服务器,三个人搞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才基本搞定。

    因为开发任务特别紧张,所以软件开发完成之后有不少隐藏的 bug。半夜上线之后,客服电话一直响,客服的同学接到用户报告 bug,开发人员在旁边重现,然后两个开发中的一人说,我认领。修改,提交,部署。一个晚上下来 git 有好几十个提交。

    后来性能功能稳定了之后,半年升级一次版本,再后来,一年升级一次。也有了充分测试,专业运维,等等等等。一切朝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很美好。

    所以整体上来说,我对中国还是很乐观的。我相信,这个过程肯定会朝着大家期望的那个方向上发展。但可能会慢得多,痛苦得多了。单从工人待遇上来说,10年前年薪5万差不多是最好的收入。现在年薪5万应该挺普遍的吧,虽然购买力下降,肯定还是大大提高了的。

    这里的工人的愿望或者梦想都很简单,有的人想挣钱回家结婚,有的人想让孩子多念几年书,有的人要还钱看病。有个工人说,我本来也想念个书什么的,现在没时间呀,也没那个心力了。当你特别忙碌,就没有心思做判断和思考了。工地上也出了一次事故,有工人严重受伤。这叫毁灭式发展。

    这就好比,某个篮球运动员,在场上受伤了,还是要坚持比赛,这很可能导致他伤势严重,以后再也不能比赛了。但另一方面,成功的运动员,特别需要不服输的精神,假如他立即退场了,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功。这个中国工人也一样,但他说,我努力挣钱,希望我的儿子可以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起码当个白领。现在有个特别时髦的词叫产业升级。这是以20年一代人为单位的产业升级。

    但最叫我惊讶的是那个领导莫书记。有人受伤了,他说,毛主席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革命工作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嘛。对呀,包括大跃进,大革命,大饥荒,都是不可避免的。

    他用一种老套得令人发指,几近直接的宣传方式跟工人们做思想工作。嗯,今天也差不多。他们就是要骗你,他们也知道你知道他们骗了你,你想怎么样呀。出了事故以后,永远是最底层的工人的责任,真无耻呀。

    我是理科生,小时候虽然喜欢看一些课外书,但基本的政治素养几乎没有。小时候学政治课的时候,我心说,我知道不是这样的,你们不要骗我。现在偶然的一个机会,有时间多看了这方面的内容,补充一下基本的知识。我非常惊诧,有些东西还真的是潜移默化,谎言听多了就会变成真理。如果不是因为见到其他的真理,恐怕还意识不到。另外,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我也挺惊诧。:-)

    我还是心怀希望的。比起我的祖辈和父辈,我在各个方面都比他们有巨大的提高。我也相信,我的孩子肯定比我过得好。但同时也挺伤感的,那些在渗油的井下工作牺牲的挖煤人,那些在德国受重伤的工人,他们原本能过更好的生活。

 5 ) 纪录片内容整理(非启示用)

首先,纪录片提到了德国的严谨按章程办事的工程师与讲究速度效率的中国工人之间的工作矛盾。
其次,展现了辛苦工作7天12小时工作制的中国工人如何在短期内完成一个完整炼焦炉工厂自欧洲到中国的整体搬迁。
第三,德国人不能接受炼焦炉厂这样的工作(因此导致该厂无人工作被中国买走。)和中国人愿意持股耐劳是否是中国德国经

济地位变化的一个原因。
其实该片隐藏的一点是经济日益发展的中国在全世界范围的一个扩张及其带给其他国家的影响。
引用主持人的话:中国迁走炼焦炉厂之后产出了大量精制兖矿,而德国面对日益曾长的世界原料需求不得不扩建了国内数个炼

焦炉厂。但是中国人在国外漂泊辛苦,原理故土家人,而被问到对于未来的憧憬却一篇渺茫。而德国人了,关闭了祖辈相传的

矿井和工作一生的工厂,内心的苦闷同样令人难以言表。中德两国,谁输谁赢,见仁见智。(主持人说的真好。)
最后我还看到的但不足列为重点的是:兖矿集团高事故率、违规操作多。

 6 ) 真实得平淡

东北人,四川人,来自各地的中国人在德国,顽固得坚持着他们的传统. 4字12行的领导指示,每天早上的稀饭咸菜,看到大奔想到的驼铃的情怀,漏油的压力柱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情怀。。。。

 短评

SMG的内部讲座,和2位导演面对面聊了一会儿

6分钟前
  • tata
  • 推荐

找了好久还是只看到了纪录片编辑室的剪辑版 片子记录的事件已经是十年前了 虽然篇幅不完整但还是可以看出当时身处工业转型期下德国的挣扎镇痛和中国追求快速粗放的发展痕迹 而十年后的今天当转型升级的浪潮席卷中国时 再看这部片子谁输谁赢可能就显得更明了了。。

9分钟前
  • 普拉蒂尼啃脆梨
  • 推荐

比想象的好看很多。文化差异,中国人的努力到底是幸还是不幸。2010年。

12分钟前
  • 海甘蓝
  • 还行

只找到40多分钟的版本,没能看全,7.7分。

16分钟前
  • 黑驹
  • 推荐

一直觉得09的困难更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国自身进入了调整期,日本的调整用了10年,不知道中国要多久..

20分钟前
  • 觿
  • 力荐

96分钟版本,一跟随工厂的拆除过程,从中发现中德文化鸿沟、安全和环境问题,以及德国人对新形势的反应。导演的视角和思维都很敏锐,在2006年就意识到这种全球化实践的复杂性,意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和变革的时代,很高瞻远瞩。中国文化、哲学和经营理念等等都给老外们上了一课,比《美国工厂》早了有十三年。

2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德国和中国

23分钟前
  • 午后的缪斯
  • 推荐

真实!没有输赢!只有利益!

26分钟前
  • 许鑫鑫
  • 还行

前几天在逛书店的时候,看到打折买的片子。。。很惊喜,很不错,差异和冲突都很现实很具有代表性的

30分钟前
  • lalelu-lu
  • 力荐

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国工人的勤劳勇敢让德国人汗颜……里面有一句话挺有意思,说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努力工作呢,是为了以后出来让外国人看得起,而十几年后的情况却是,我们已经开始瞧不起外国人了……

35分钟前
  • 文白
  • 还行

中德双方的博弈,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37分钟前
  • Honey Bunny
  • 推荐

勤劳哪里是一种美德?只是一种不得以的选择而已!

41分钟前
  • yyq
  • 力荐

不错

42分钟前
  • indigoer
  • 力荐

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是中国近40年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德国工人可能要花三年时间完成的工作,中国工人只花一年便可以做到,因为中国工人都是工作狂,而且可以适度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我曾从事土建行业,中国的工人可以24小时三班倒不间断工作,而欧洲发达国家的每天只工作8小时,而且周末双休,这怎么跟中国比啊。从速度、效率来看,中国无疑是全球的最大赢家,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实是成为德国那样的输家——坚持安全生产,保障劳动权益(特别是休息时间)。

44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题目有误导,片子没看出德国是输家这意思。倒是的确看出中国人吃苦耐劳。

47分钟前
  • 坦克司机
  • 推荐

规则的灰度

52分钟前
  • 鬼寿
  • 推荐

德语课看的,尼玛还要写arbeit

54分钟前
  • KA方分布
  • 推荐

选题很好,视角很好,但是明显导演对德国工人心理的展示比中国工人深入。如果导演这部纪录片的意图之一是想反映两个世界的工人各自有什么样的世界观,那不得不说,它还欠点火候

56分钟前
  • 也罢
  • 还行

全球化深思

60分钟前
  • Anga2041
  • 力荐

在文化的冲突中,你才能看到自己的人民是如何被政治体制所规训的,从工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到精神气质,到个人的理想,精神世界和整个工作生活方式。但也不全是恨意。当你看到这样一种人民----吃苦耐劳,默默的一群群的出现,在冰冷的钢铁构件前劳作,散落在巨大的高耸的工厂前,持续的,不断的,

1小时前
  • 江离载菁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